“末日”的谣言,应该休止于佛法的智慧!

繁体

A、贪盈逐物、惊恐末日

常人不知《道德经》中观复归根、没身不殆那种身虽死而道常存的真常之道,贪执于外物及种种利益,追求盈满,则任何出乎生命利益常有执著之外的事件,都会令其产生严重的恐惧与不安全感。

世界末日的谣言,早已不是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耳畔,从1997年末日论、1999年末日论、2003年末日论、2007年末日论、2009年末日论,到2012年末日论,人们在近些年,几乎一直踩着末日论的阴影一天一天向下生活。虽然稍有常识的人,在以上事件频繁发生之后都不可能再相信以上的谣言,可是,很多人却连稍有常识的水平也不能达到,2012年12月21日是末日的谣言,仍然在一些人的通讯工具中彼此传播。

末日论有可能对人产生的威胁,大概可分为三大类:一为生命,人们怕死亡;一为名誉,人们怕失去;一为财货地位,人们怕不能长保。所以,怕末日的恐惧心理,归根结底地说,还是害怕我的以上三类生命财物被消失或断灭,恐惧来源于我执,因而,一些人即便从常识上不相信末日已到,也会出于自我保护而宁信其有、不信其无。

B、末日与劫难说往往被邪教和投机者所利用

为了控制教徒、扩大影响,不少邪教组织利用末日和劫难说恐吓大众,进行诈骗财色、危害社会的活动。早年的日本奥姆真理教,及美国早期的人民圣殿教等,都曾使用类似的说法大造舆论。到最后,如果灾异不会发生,他们就会人为地制造灾异,来使自己的诺言应验。在2012末日论之前,数次的末日论没有获得应验,宣称者也总会找到人为的做法予以补救,使末日灾难说合理化。

以上言论对于社会安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容易迷信灾难论的地区,不少人生活得诚惶诚恐,甚至做好了末日到来的财物转移安排。

近日,媒体新闻又报道出,陕西省一些地方出现全能神邪教组织人员,利用2012世界末日说,非法聚集、上街散发宣传资料,散布世界末日谣言,鼓吹只有信其教,才能末日保平安。其教义是引用和曲解基督教《圣经》而来,其组织又名东方闪电、实际神。

投机者使用末日言论进行造势惑众,目的则很明显虚假名誉、真实利益,没有其它!

早在今年开年的大年初一,我在对大家新年问候的回复中说:二零一二到,不是灾难年,自信自多福,求骗祸连篇,虽然如此,末日谣言依然在影响着很多人,使一些人的正常生活遭受严重影响。

C、末日谣言流行、总是裹挟佛语

末日谣言的流行,经常裹挟佛语。其实,佛教经论中一向都没有末日说,并且将末日说批评为断见。因为,从有到无的断灭过程,没有存在的可能性。就像杯子被碾碎必然留下粉尘一样,一个世界从有到无的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佛教只承认辗转发生和辗转相寄。

也有一些不能深透明了佛理的自诩学佛人,出于劝谏他人不要过分放逸的善意,以劫难说对他人进行警策。意图虽然是好的,而一旦缺乏佛理的驾驭能力,误将劫难说演变成为末日说,则显然是离经叛道的,无论有多么良好的善意,在制造恐慌的实际作用下,善意也就演变成了口业。

还有一部分甘处边缘的人士,既不承认自己宗依于某一宗派、某一师承,也不甘于自己不是大师,于是独自披寻、组装佛义,虽然对于他人的言论我见多、佛义少,但听众也会被偶尔裹挟出来的佛教语汇所震慑。关键是,有时也会裹挟出人间灾难、世界末日的话题。因为,有关灾难和预言性质的言论,能够迅速博得折服他人与树立个人形象的好处,这几乎是一位万应药,太多的人认这个。在虚假名誉和现实利益的驱使下,这个最好用也最常用。

还有少量的僧人,因为出家以后,缺乏接受教育的因缘,不能完整理解佛教经义,而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也凭借便利的传播工具,希望将不成熟的个人言论向外发布,其中也许就包括着对于灾难或末日问题的一己之见。因为这样的见解,既能获得我执严重者的重视,也能获得无知信众的追捧,所以迅速地被响应。说话的人也以为是自己的智慧打动了大众,所以就频繁地说下去。

当然,也有少许高僧大德来谈末日与灾难的话题,其意趣也就深远了,多半是要借人生无常的主题来警策大众发起道心的。不过,到目前为止,的确没有发现佛教三藏经论中,有哪部经论说2012年12月21日会成为世界的末日。

D、末日谣言与西方世界观

中国早年也有对于世界发展变化与重大事件的预言书,如《推背图》、《烧饼歌》等,但从来不说世界有一天会是末日。而来自西方的预言的据传的《玛雅预言》《诺查丹马斯预言》等预言,则纷纷描述世界末日。这种现象并不奇怪,他是文化的必然结果。

西方文化是物化的,是以物为主的,是彼此间少有回旋余地的文化,对于外物的执着是绝对化的,对于外境过分执实,意识上尚法而只是选择一方利益,对于失败或弱者不予同情与回旋余地。而当内在烦恼或彼此利益矛盾过大时,世界末日是物化心理的自然延伸,成为内在烦恼或彼此利益矛盾的小憩之地,假如不谈世界末日,就谈人为推翻世界。此种文化,缺乏回旋余地。所以,末日言论,在西方,是常事。

中国文化是以心为主的,人际间多有回旋余地,是将对外物的执着归属于道德修养之下的,一切外境最终归心,意识上尚礼而重节制重克己复礼,对于失败或弱者多有同情与回旋翻身的余地。内在烦恼或彼此利益矛盾再大,也可相互调和,因此不需要推翻世界,也不会将有限的物化执着延伸到世界末日上去,内在烦恼或彼此利益矛盾,在道德修养的过程中自然消化,根本不需要推翻世界,也从不谈末日。所以,末日言论,在中国,是大事,是只有从西方才能引进的稀奇事。

因此,世界末日的论调,实为西方文化的产物,或者,直接就是西方文化的一个代表或一个声音,在西文化的碰撞中,折腾折腾就出来了。当前信息交流如此便捷,文化关系实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此一论调,被用西方物化的科学迷信知识包装以后,再改装到迷信人群及国内邪教市场上来使用,也是难以避免的事。往后,这样的事恐怕还是会有的,只不过是变一变形式,再蛊惑下一批受害者而已。

西方民众会不会也成为受害者呢?那倒是很难的,他们遭遇的类似事件频繁,大多数人早就不把这些谣言当一回事儿,反倒不会那样认真地受害。聪明的商家们也不会受害,也许早已备好了大量的末日消费计划而誓要大挣一把呢!

E、佛教的世界成坏观一直都很明确

佛经早有名言:三界不安,犹如火宅。因为,我们所处的外在环境,有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等五浊烦恼的人群,以及如上五浊遍布的生存环境,以此作为我们勤求出离而修菩提道的郑重教诫,这不是灾异的预言,而是对人生无常的劝勉。

佛教虽然承认世界具有住坏空的过程,同时也有以饥馑刀兵等灾劫,而此界坏时即生他界,他界次坏转寄他方,他方次坏辗转相寄,此界成后还复而来的成坏观,但这些作为依报的天灾成坏观,其根本就是人祸,都是正报所引起的。《维摩经》说:菩萨欲净其土,先净其心,随其心境则国土净。所以,佛说的坏劫,不是灾难,更不是寓言。其实,劫字,在梵文中是劫波的略称,是一个表示很长时间单位的量词。

佛教的成坏观念中,最为核心的概念是无常,佛陀使用漫长时间概念中难以确定的各类痛苦,告诉人们灭苦之道,用毫不回避的方式,让人们理性认识生命缺陷的存在,从而争取无常生命中的真常与安乐。反之,如果不能认识生命环节中的有限性,贪嗔无度,无限造业,贪图己利,损害他人,那么,以依报随心的缘故,的确有一部分人的坏劫,会随其无法填补的个人恶业提前来到其个人面前。

F、佛说相信征兆而不相信业、是可厌的下贱信徒

为了教导弟子不要迷信,佛于《南传中部施分别经》中云:

诸比丘,拥有五种素质的在家信徒是贱种在家信徒、污秽的在家信徒、可厌的在家信徒。是哪五种?

  他没有信心、他没有修行、他相信迷信的徵兆(侥幸瑞相)、他依靠徵兆而不是依靠业(信瑞相而不信业)、他希求在佛教之外的宗教师而且先向该处致敬。

  诸比丘,拥有五种素质的在家信徒是贱种在家信徒、污秽的在家信徒、可厌的在家信徒。

  诸比丘,拥有五种素质的在家信徒是如宝在家信徒、如红莲花在家信徒、如白莲花在家信徒。是哪五种?

  他有信心、他有修行、他不相信迷信的徵兆、他依靠业而不是依靠徵兆、他不寻求在佛教之外的宗教师,而先向此处(三宝之处)示敬。

  诸比丘,拥有五种素质的在家信徒是如宝在家信徒、如红莲花在家信徒、如白莲花在家信徒。

这是很多年一直在寻找的教证,也是佛陀不允许弟子相信征兆与迷信的铁证。迷信于征兆和瑞相而不信业,现在真的是太普遍了,巴利语三藏中的《施分别经》,终于还原了佛陀的原意:那些,是贱种、污秽、可厌在家信徒的素质。这是佛陀金口亲宣的批评!

G、对佛智的信赖不如对一灵验卜卦人的信赖

大勇法师翻译的《菩提道次第略论》中说过以下的比喻:

我等对佛之智,不及信一灵验卜卦者。卦者若云,某知汝今年无忌,则心安而去。若云今年有大灾祸,此当作,此莫作者,则必勉力而为。倘未能办,则思彼说我未能作,心必忧郁。佛云此及此应行,此及此不应行之制,其心依耶?若未能作,心生不安否?而反云,法中虽如彼说,但以今日地方时代之关系,彼不能作,当须如是如是作。轻舍佛语,尽自所知而为前行耳。反心内察,可知上言,洵非诬也。(卷二)

我们对于佛陀言教的信赖感,很多时候不如对一个预言家的信赖。甚至于,一个十分普通、并无占卜经验的卜卦人,也可以瞬间获得我们的全盘信任,真是需要反察内心啊!

这是当前十分严肃的心理问题,佛教的弟子们当然应该反思。

H、 辟除末日谣言、佛教应当出手

在中国很早的北洋军阀时期,段祺瑞曾经收到过很多骂名,在他的遗嘱中,谈到了他对中华民族复兴所寄予的希望,大概是说,本识途验为将死鸣,国人听而力行余虽死犹生,微国复兴亦至简单:勿尚空谈不顾实践、勿信激言自摇邦本、讲教育勿忘保国粹、求学勿骛时尚纷华。其中,勿信激言自摇邦本这句话,现在看来是极有意义的,动摇人心的末日谣言,使正常的社会生产与人民生活受到极坏影响,当然应该辟除。

不管传播者多大程度地剽窃了佛教词汇,也不管有多少无知佛弟子遭到末日谣言的蛊惑,在末日与灾难谣言被推动的当今社会,佛教似乎已经很难与以上谣言脱离干系了。

在佛教常识并没有被人们以科普形式进行了解的时候,裹挟部分佛教词汇与佛教人物名称的末日信息,先入为主地来到不了解佛教的人们面前。人们会认为:末日谣言与佛教有关,甚至就是佛教本身的言论。如果佛教界不在表明本宗教观点的同时,对末日谣言进行辟除,不单佛教正见不能得以伸张,恐怕还会被背起影响社会安定的黑锅。

具备佛教各宗派大智慧的法师、居士大德与广大学者,需要肩负起辟谣的职责。

I、是否全无灾劫、是否回避灾难?

在辟谣的工作中,是否能说我们人类真的就没有灾害发生呢?

这是很难讲的。随着一些急功近利者对于功名的非份追逐、对环境的过度破坏,一部分自然灾害的产生难以避免,甚至也有一部分人为利益冲突引发的灾害,会影响到世界和平与社会安定。

不过,这些灾害并不像谣言所说的那样,毫无根据地贸然发生。

换句话说,即便2012年12月21日真的伴随着一定的自然灾害,人们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人为因素的影响,早已引起了人们的警惕。不过,即便是有,也会在人们期待和平与幸福的努力中得到调整。

佛教信仰并不完全躲避灾难,甚至于要以利他精神替他人承担灾难。在灾难到来之前,佛弟子明白,祈福免祸并不是佛教信仰的根本追求,那只是必然结果。佛弟子知道:祈福免祸的心理,起源于逃避现实与贪图侥幸,佛弟子更愿意尽人力而听天命,随缘消旧业而不再造新殃,宁愿脚踏尘世路,肩担古今愁,甚至在众难当前的时候,以地藏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来代替他人承受苦难。因此,佛弟子对于苦难的态度是无畏的,佛弟子最初的追求,是对人类大众的奉献与付出。

J、生命是轮回的、死亡也不是末日

为什么佛教不同意末日论呢?

因为佛教认为:即便一个人死亡了,他也不会面临末日。因为,业力会支配他继续下一期的生命。下一期生命结束了,还有更下一期在延续。

还曾有人问:生命的起点在哪里?终点又在哪里?

生命没有起点和终点,终点是无尽的轮回延续,起点永远没有第一因。如果认为生命轮回有限可以算定,这种看法只是邪见,不符合佛教的生命观。

所以,死亡既然不是末日,轮回的生命当然没有末日。不光如此,轮回者所面对的世界,也是没有末日的。由于业力的原因,世界会发生成住坏空的变易与轮回。

K、有人心就有世界、如何能被末日?

为什么世界没有末日呢?

因为世界缘起于人心,人心若在,世界就一定还在。我们的世界,不可能成为外境都灭了,心仍然存在的状态。如祖师云:见物便见心,无物心不现,心与世界,是相互对待而起灭的。世界末日论基于一种心与世界关系的无知。

人们无论从传统文化角度,了解一点《道德经》观复归根、没身不殆那种身虽死而道常存的真常之道,还是从佛教了解一点真常不坏的如来藏道理,都不至于被那样无知的谣言所蛊惑。

看现今的社会,人们奔忙于个人事业与理想的各种努力中,他们用的都不是一时心,甚至也不是一年十年心,很多人所用的是对人类长远负责的千年万年心,这样的心不可能在一瞬间突然消失,只要这心还在,世界就依然要延续发展下去,哪是末日的迹象?

时间很快,马上就到谣言所指的2012年12月21日。如有末日,我们将毫不逃避而与大众同甘苦共患难地共渡。若过了这天并无末日,末日的话题,自见分晓!

末日的谣言,应该休止于佛法的智慧!

唯独佛才能具有的十八种功德

在《大般若经》等大乘经典中,谈到了佛的十八种殊胜功德十八不共法。概言之,佛陀各类功德的圆满程度都远非阿罗汉乃至诸大菩萨所及,所以佛的功德都可以称为不共。而此处十八种功德单用不共命名,是强调这些功德仅限..

学佛时如何发心才是如法的

闻法的第一个要求是发心。我们来听这部论,虽然各位是当机的,但大家要发一个好的心。我们要了解,下面的三类用心中,只有一类是可取的。第一类是恶心。如果出于寻求世间八法的想法,比如说,听法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

修行着魔后的二十五种现象

一、依德相不具之师。这是个很大的麻烦。这次课程,我将它当作是对大家建议性的学习,可千万不要认为,我现在教大家就是我有此证悟,或已经有此水平。我只是将理路告诉大家,是一个提前的修行预备,现在还不是你将修..

女子剃度出家真的不利于佛法长存吗?

编者按:佛门常说四众弟子,又有七众弟子之说。所谓七众弟子,包括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一般人可能对式叉摩那不大了解,不知来龙去脉。看完今天这篇文章,就能找到答案。佛陀姨母如愿..

佛陀之乡尼泊尔咋也招灾呢?

编者按:4 月25日,尼泊尔发生里氏8.1级大地震,凤凰佛教第一时间做出独家响应。当凤凰佛教发布高僧祈福、前方专访等内容后,我们看到一些网友和初入佛门的信众,甚至忘记了同情和声援,他们首先困惑于为什么佛陀的故乡也..

知否?释迦牟尼诞生时出现过这些奇异现象

编者按:在佛教节日中,有几个与释迦牟尼息息相关,如佛诞节、佛成道日,影响较大。那么,释迦牟尼诞生之日,他本人及所在国家有何奇异现象?在佛经中有无相应记载?我们不妨来看一下。右胁出生东南西北各走七步佛陀出生在蓝..

佛教信仰应当具备十种正见

信仰不是心灵寄托,不局限于祈福免祸。我一直在用心构建的一个佛教文化交流的体系所谓的铁三角体系。这个铁三角是指哪三个角呢?第一个角就是汉传佛教,第二个角是藏传佛教,第三个角是印度佛教。其实,汉传佛教最初都是..

人间罪恶尚未消除,不要忙于否认地狱

一人一世界,风月有谁争?进行禅修,一个很重要的基础观念是佛教世界观。禅院主张的佛教世界观是一人一世界。为什么世界观的问题会跟禅修有关呢?有一次去韩国弘法的因缘,在首尔的市政大厅领众禅修,这个过程有一些问答环..

“精进”他说

世人通常以努力于权财两利之业为精进,考功名,光宗祖但多不知名利的险患这根钢丝绳,实在是难行的,需要终身的学问、刻骨的经验、旷世的眼光,乃能常行不毁!荣毅仁说得好: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

“末日”的谣言,应该休止于佛法的智慧!

A、贪盈逐物、惊恐末日常人不知《道德经》中观复归根、没身不殆那种身虽死而道常存的真常之道,贪执于外物及种种利益,追求盈满,则任何出乎生命利益常有执著之外的事件,都会令其产生严重的恐惧与不安全感。世界末..

汉传佛教禅宗如何依止善知识

在大慧妙喜禅师与竹庵士珪禅师共住云居后山云门寺期间,他们合力编纂了明代以来最富盛名的禅门师资教授名著《禅林宝训》。《宝训》中重点描述了汉传佛教禅宗依止善知识核心要义,其中三点至关重要,第一,强调依止阇..

人生难说目的,但,可以使之更有意义!

二零一三年元旦第一天,给北大、人大、北中医等高校同学的第一课二零一三来到了,末日熬得不太平;和光同尘快著眼,无能受物道中心!社会发展得飞快,人们越来越忙碌,举止行为各有目的。行动可以有目的,生命是否也..

文化背后的文化

我刚才对前面地方办学的介绍内容看得不多,后面冯哲老师讲的内容我全听到了。听到这些内容,我觉得一直都是我心里想要办的事。看到自己一直在想着的事情有这么多的高僧大德、学者专家都在做,我觉得很欣慰。有些问题..

一位僧人眼中的《法海你不懂爱》

引言:近来,娱乐界开始流行一首龚琳娜演唱的《法海你不懂爱》,歌曲所指的法海,是佛教禅宗祖师级的宗教领袖法海禅师,这种直接针对宗教领袖的娱乐风潮,引起了宗教界的高度关切。明贤法师在他的个人博客中发表了一..

以生命之力,薪火相传(一)

以生命之力,薪火相传柏林禅寺现任主持明海大和尚访谈录(一)篇一:何处青山不道场,一碗青茶淡若禅缘起几年前参加了柏林禅寺的生活禅夏令营,很受感动,从此也与柏林寺和赵州真际舍利塔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老舍茶馆坐着喝..

学佛观念的误解,真正的开悟来自于自己

许多人都误解了学佛的观念,它并不是在学佛之后,命运就此变好了、越来越有钱了、不生病了、一帆风顺了没有那么简单。其实,很多人在学佛的过程中,一直误以为要努力去找佛、找菩萨,希望有朝一日天见犹怜能够遇见佛..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