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莲老和尚揭秘:什么是天下最尊贵的事?

繁体

◎谁是你最大的敌人?如何解脱?

无事烦恼是你最大的敌人,你若同敌人生烦恼,当然没力量解脱烦恼,要想办法和解,怎样和解?退一步海阔天空,量大福大,那有解不了的事情?只要多替对方设想,就不会有烦恼。

◎你知道吞不下那口气的后果吗?

大家都知道小不忍则乱大谋,但是境界一现前,为了逞一时之快,就要同人家拼个死活,马上下地狱都无所谓的。最后堕落三涂,就是因吞不下那口气啊!

◎你知道生气有多傻吗?

冤家最喜欢你生气了,你若生气就中他计;气出病来没人替你吃苦药,最后也气得一事无成,倒楣的是你自己啊!

◎有必要对逍遥法外的恶人愤恨不平吗?

没必要愤恨不平。虽然人间的法律他能逃,但阎罗王那边的判案,他是绝对逃不了的;所谓:天眼恢恢,疏而不漏,因果是一丝一毫不爽的。

◎什么才是最尊贵的事呢?

为大众服务,头顶著无量众生,在万人脚下行,这是最尊贵的事;将来的果报你就是独占鳌头!天上天下唯你独尊!

◎怎样使自己被恼害时不气对方?

对方有贪、嗔、痴的烦恼才会恼害你,你就当他癫了、疯了,他很可怜,你要原谅他。其实我们自己亦时常犯错对不起人,你这样认识,气就消了,就是快乐的人了。

◎如何化敌为友呢?

你的冤家就是没智慧才恼害你嘛!你只要以虔诚心、慈悲心与他和合,有什么人不能感化呢?你能化度冤家如化度亲人一样,这表示你凡夫心已去除,完全是佛心了。佛无敌人,佛魔一如嘛!

◎你究竟应该争什么呢?

大家要安住世间,与世无争,一切是人家的好、人家的对,唯我惭愧。但在佛法上就要争,对成佛这事要当仁不让、见义勇为,要力争上游。

◎吃亏真的很傻吗?

做事吃亏,好像你很傻,其实是赚了福德。你退一步,眼前是输了;但最后的胜利、最后的安乐就是你这位傻人,所谓傻人有福啊!

我们人生在世,为谁辛苦为谁忙?忙得有意义吗?

佛陀无量的法门,总是叫人离欲,离欲无欲,无欲则刚,用钢刀斩一切情欲,身心才能得解脱;解脱,才能自在啊!世界一定要有三宝住世,黑暗之中才有阳光,苦海之中才有慈航。三宝之一的僧最为重要,若无僧修则无佛宝,..

妙莲老和尚揭秘:什么是天下最尊贵的事?

◎谁是你最大的敌人?如何解脱?无事烦恼是你最大的敌人,你若同敌人生烦恼,当然没力量解脱烦恼,要想办法和解,怎样和解?退一步海阔天空,量大福大,那有解不了的事情?只要多替对方设想,就不会有烦恼。◎你知道..

素食与放生

了解坏事一概不干是对的 知道好事一切要做是应该放生能得长寿,所以一般佛教徒对放生大都很积极。放生当然好,但不如吃素好,吃素才是真正彻底的放生。你虽放生还没有吃素,那你一生能放好多呢?你放的没有吃的多吧?当然..

修行要拿出大智大勇

一、舍小智小仁小勇大家都知道佛法难闻、难遇,闻到佛法能修行也很难。在无数人中,诸位总算有幸闻到佛法,也有信心来山修行,但修行时有没有拿出大智、大勇来呢?若没有拿出大智、大勇,想修行也修不好的啊!各位来..

如何免费得福报?

佛陀说: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这是讲随喜功德的殊胜。我们见人修善,最低限度要欢喜赞叹,需要帮忙就帮忙;即使他不请我帮忙,我还是主动做不请之友,当仁不让、见义勇为,助之成就,使好上加好。这就是大乘经上教我..

有钱不做好事菩萨能让你发财吗

佛法讲因果,其实说来应该是因缘果报,还要注意时间这一因素。只要因缘、时间相聚会,则果报自然成,大至宇宙,小至微尘,皆离不开此理。俗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苦瓜怎能生出甜豆来呢?如是因,如是果,丝毫不..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7

四、因缘观善根发相。行者因修止观故,若得欲界未到地,身心静定,忽然觉悟心生,推寻三世无明行等诸因缘中,不见人我,即离断常,破诸执见,得定安隐,解慧开发,心生法喜,不念世间之事,乃至五阴、十二处、十八界..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5

二者、制心止。所谓随心所起即便制之,不令驰散。故经云:「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止心。」此二种皆是事相,不须分别。现在是正修行第六,正式说明修止观的方法。止和观,这两种先说止,智者大师在这里..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4

一调食者:夫食之为法,本欲资身进道;食若过饱,则气急身满,百脉不通,令心闭塞,坐念不安;若食过少,则身羸心悬,意虑不固。此二皆非得定之道。「第一、调食者:夫食之为法,本为资身进道;食若过饱,则气急身满..

净土念佛篇

佛学问答四篇-净土念佛篇玅境长老答/编辑室整理问:有人说:「念阿弥陀佛就是止、就是观!」这种说法对吗?答:鸠摩罗什法师所译的《阿弥陀经》:「若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这意思就是教人持念佛的名号..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3

如禅经偈中说:生死不断绝,贪欲嗜味故,养冤入丘冢,虚受诸辛苦。这个诃五欲,一条一条的说完了,总说五欲的障道的情况。这以下智者大师又引禅经中的偈,来说明这个道理。就是《治禅病秘要法经》,在大正藏里是第十..

教义抉择篇

佛学问答四篇-教义抉择篇玅境长老答/编辑室整理问:目前有一些有名的南传禅师说:定内不能修观,要在定外修观。请问长老的看法如何?又二禅以上名「无寻无伺」,是否二禅以上即无法修观?答:在止没成就之前,谈不上定内修观..

八识规矩颂讲义(1)

八识规矩颂讲义(1)【绪言】大和尚慈悲,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好。刚才大和尚的介绍,对於本人之赞叹,本人不敢当。我是一个很笨的人,出家虽然时间不短了,但是在佛法里面,没有什麽成就的地方。本人在九○年,曾经来..

当能通达无我的时候,烦恼的根本就没有了

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若细心地观察自己,你就会发觉,这个「我」是个烦恼的根本,你会发觉这件事。若是通达无我的时候,烦恼的根本没有了,烦恼就不容易生起来,烦恼就会减轻了。我们人与人之间不和,师兄弟不和、师徒..

七觉支

法句经 Dhammapada第十一:老品[偈颂146]常在燃烧中,何喜何可笑?幽暗之所蔽,何不求光明?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八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第二瑜伽处之三[T30n1579_p0440a08]七觉支者。一念等觉支。二择法等觉支。三精进等觉..

静坐漫谈

静坐漫谈于1995新竹福严佛学院阿弥陀佛!我们大家学习《摄大乘论》以后,应该是没有事了。但是现在又多出来一样事。多出来这一件事——就是要学习静坐的这件事,这件事在我个人的想法来看,倒是非常重要的。这一件事,应..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