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这部经,你的财产能受到保护
财位令无损乏,怨敌令不侵害
“一者为彼守护一切财位令无损乏”,若有人读诵这部经、思惟这部经的道理,你应当守护,让他不受财产的损失。
佛知道众生贪财,钱是第一位,第一个就说保护他的钱财,别让他损失。他还有个反面的,让他有收入,已得的不要损失,未得的钱财怎么得?含着这个意思。
钱财的损失,有五家共的,国家没收了、贼偷了、火烧了。那么贼偷、火烧了、人抢了,或者国王给你没收了、水淹了,这些都还好防范。因为你过去多生累劫的业,你若欠人家债,向你讨债来了,不孝的子孙会把你的家产败光的,好多帝王将相的财产没过三代就完了。有福德做得好的,那能保护得很久。
大家看到《地藏菩萨感应录》的故事,里头说不孝子孙劫夺他财产的时候,那就是转到他的子孙;完了就是不孝敬他,还是忤逆的,那是向他讨债来了、还报来了。
一对老夫妇,有八个儿子,没有一个孝顺的,后来他们就请了地藏像,供养地藏菩萨,一天到晚烧香拜拜,没拜还好一点,这一拜,这八个儿子一个跟一个死,八个全死了。
到了过年的时候,这俩老就对着地藏王菩萨发怨言、发牢骚说:“地藏王菩萨,我们还没有供养你的时候,虽然他们忤逆,还有个混眼的;现在全都死光了,到了过年,只有我们两个老的。”
祷告完了,初十三的晚上,诸神下界,地藏王菩萨当然是有神通,就给他们两人托个梦,说:“你明天到河边上,你可以看看这八个儿子。”这老头得这个梦,早上一起来,老头还没有说,老太太就说:“昨天我做个梦,梦见地藏王菩萨给我托梦来了,说明天我们到河边去看看我们那八个儿子。”老头说:“我也得了这个梦,好,我们俩就去看看。”
他们俩人到河边去看,一到在那水里头,他八个儿子一个一个化现,都是过去的冤家。他们俩人之所以发财,是害人家的,或者剥夺,或者用种种手段夺人家财,他们一看见就傻了。回来之后再不敢抱怨,完了又在菩萨前求忏悔,晚上又得了地藏菩萨给他托梦,说:“送你们儿子,你们俩寿命会很长,因为你们俩是我的护法,是我的施主,我会加持你们。”
他俩醒来的时候想,这可能吗?这位老太太都多老了,还能生儿子?这在人间是不可能的事。但是自从做这个梦之后,她就怀孕了,临老了,生了一个小儿子。他俩活了九十多岁,快近一百岁,还得了一个小儿子,替两老送终,在《地藏菩萨感应录》有这个故事。
“二者为彼守护一切怨敌令不侵害”,这是很不容易的。这怨敌转到你的子孙,转到你自己的儿子。你愈爱他,他愈害你,就是这样。因为你解决不了这个疙瘩,怎么样解决?你劝他信佛,自己天天拜忏,愈不听话,你对他愈好。而且你还要忏悔,我对不起他,他来讨债了,我不能跟他一般见识,你这样就化解了。如果孩子来了就很好,那不是你欠他的,是他欠你的,那就很好。
但是佛嘱托虚空藏菩萨说,若有读诵《十轮经》、看《十轮经》、学《十轮经》义理的,第一个守护他的财物,第二个守护怨敌不侵害他,第三个守护令他没有邪见。而邪归依、归依十恶道,你要守护,可别让他堕到十恶道。他要是有邪见邪归,会堕到十恶道、下五无间地狱。所以在他未发作之前,要事先守护好,让他不会堕落到这里头。
7个月前金刚之智 第五章
第五章《金刚经》“经”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佛经,比如《金刚经》、《心经》……那这个“经”字是什么意思呢?“经”其实并不神秘,简单的说,“经”就是成佛的经验;具体从学术的角度深入的讲,就是成佛的路径、途径。掌握了..
法身与双缝实验
他们为了证明这点,做了一个双缝实验,在两个墙壁中间留一个缝隙,然后,在缝隙后面再立一个墙壁,当有光从缝隙中打过去的时候,出现了我们的意识不能理解的场景。如果从波的角度来说,扔一个石子在水里,假如有两个..
法无定法(三)
罗汉们在取得罗汉的果位以后,就住在涅槃当中,什么都不要去做,坐在泉边林下,证自己的解脱。百喻经常常是用很浅显的比喻、短小的故事,把佛法的奥义讲过大家,便于大家从中领悟真理。如果就理论去讲理论,有很多人可能越..
法无定法(二)
大家想一想,佛陀的缘起法,较之于那些小术、小道该有多么伟大。可是因为众生生性怯懦、智力浅薄,对于无上的妙法信不及,而愿意得眼前的利益。因此,常常有一些魔,用给我们少分的好处,诱惑着很多人而走上了邪道。由此来..
法无定法(一)
各位有缘的菩萨,今天我们讲无得无说分第七。无得无说,属于第七分。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当中,结尾的时候说:心无所得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可以和第七分的这个纲要联系起来思考。我们在世间往往有得的时候,在不知..
为何在宝殿里的药师佛要摆在左边呢?
网友问:师父,为什么大雄宝殿里面的药师佛,要摆在左边呢?跟中国传统左尊右卑有关系吗?妙华法师答:首先这跟中国传统的左尊右卑没有关系,它是一个修学次第的问题。我们在寺院当中,在大雄宝殿会看到三尊佛:中间..
玄奘故里行
一部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被搬上银幕之际,唐僧的形象家喻户晓。反而,很少有人知晓历史上唐代高僧玄奘。玄奘故里之行,使我更加缅怀和敬仰这位高僧,由此诱发出泉涌般的情思。唐僧寺的一位老居士殷勤地领我们前去拜..
弘法是家务
弘法是家务妙华法师在中国佛教弘法史上,开示录以其真切、平实的风格深受大众喜爱。古往今来的佛门大德都很重视讲开示。并将开示的精要部分记录在案,整理成册,成为语录。这些语录体的言行录,语言简洁明快,见地深刻,可..
佛教信仰与经济生活
佛教信仰与经济生活中国佛教协会教务部副主任 妙华法师按营员对佛法的认知水平和我自己的身份来说,我应该给各位讲三皈五戒、四摄六度或者是佛教的十二缘起,但是今天为什么选了一个与和尚的身份似乎不大相符的题目去..
精进的念佛诵经消业障不好吗?
信众问:如果认为业障重,那就精进的念佛诵经消业障不好吗?梦参法师答:有很多的佛教徒,一旦遇到一点困难,嘴里马上会说,自己的业障大。其实,只要学了佛的人业障都不大。真正业障大的人,是根本遇(听闻)不到佛..
五台山每天都有一万菩萨在说法
释迦牟尼佛在印度说:东方有国,名曰震旦,其土有山,号曰清凉。释迦牟尼佛在印度三千年就说了这个山,在宋朝以前,凡是到五台山的,那时人心里清净,清净就是没有烦恼;他在五台山,看见五台山每天夜间十点钟一过,..
梦参法师:怎样学佛才不迷信?
问:怎样学佛才不迷信?答:学佛人不能脱离生活,日常的起居都包含着禅意的存在,修行不离世间觉,修行是改变自己的心境,使自己的心境得以升华。当你的心还不能转物时,你的一切要顺其自然,生病时一定要看大夫,该..
亲人临终时,设大供养可助其离恶道
【经典原文】是阎浮提行善之人,临命终时,亦有百千恶道鬼神,或变作父母乃至诸眷属,引接亡人令落恶道,何况本造恶者!世尊!如是阎浮提男子、女人临命终时,神识惛昧,不辨善恶,乃至眼耳更无见闻;是诸眷属当须设..
修定、修慧、修福报之前一定要先修忏悔之法
善男子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欲求度脱生老病死始学发心修习禅定无相智慧者应当先观宿世所作恶业多少及以轻重若恶业多厚者不得即学禅定智慧应当先修忏悔之法地藏菩萨说,末法的众生要想超脱生老病死,学习戒定慧,修习禅定..
举世皆从忙里老,何人肯向死前修
有些众生寿命很长的,他享受都很快乐的,他就不修法不求道,菩萨在这个中间,就给他示现自在,菩萨得了利生的自在行。对这些个年老的,对这有病的,对这死的,一切众生啊,他不知道生老病死的苦患,菩萨就示现老、示..
为什么念佛不能间断?
假使你每天念地藏圣号,南无地藏菩萨、南无地藏菩萨念一千遍,每天念一千遍,能念到一千天,三年,三年一天不断,这个就难了。念一千圣号很容易,那你一个小时都不到,但是,你每天能够不断念三年,得靠你坚持力量了..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