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善无恶心之体——孙立建
《坛经》上讲:六祖惠能大师得法后南行,至大庾岭,后有数百人逐来,欲夺衣钵。一僧名惠明,为众人先,趋及惠能。惠能掷下衣钵,隐草莽中。惠明至,提不动,乃唤云:“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惠能遂出,..
《坛经》上讲:六祖惠能大师得法后南行,至大庾岭,后有数百人逐来,欲夺衣钵。一僧名惠明,为众人先,趋及惠能。惠能掷下衣钵,隐草莽中。惠明至,提不动,乃唤云:“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惠能遂出,..
方海权:生前痴爱男友,死后做鬼也不放过他节选自方海权《人生改造命运要义》。我们所学习持念佛的名号、神咒以及佛经,都有很大的感应。它不单能改造我们现在和未来的命运,而且能化除我们的苦厄。在我们这个地区之..
方海权:无钱要怎样布施方海权:无钱要怎样布施——摘自《人生改造命运要义》书籍 其实,最穷的人也能布施。比方说,将路上的石头清除掉,使行人不会被踢倒在地。请口渴的人喝一杯白开水,以及帮他人做一些义务劳动..
方海权:最殊胜的除烦恼,消业障的方法是念佛无间,念佛三昧即为用念佛而入正定。《观无量寿经》曰:但当忆想,令心眼见,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我等学人,须学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抄写《僧伽吒经》消除五逆重罪,增福不可思议《僧伽吒经》是一部殊胜的大乘经典,一直是所有大乘经典中最广为读诵、流通的经典之一。据经文记载,若不曾见九十亿恒河沙诸佛如来者,不能闻此法门。佛亲口说此《僧伽吒..
方海权:是什么样的供养其功德和福报极大父母,祖父母乃至亲人长辈老病时,我们能以饮食,医药,衣服,种种必须品供养之,用心护理使不漏洞,供养的每一天,其功德远超黄金两两。《佛说像法决定经》中佛陀教育我们布..
日行一善,自有佛菩萨龙天善神护佑什么样子才叫真学佛?---------依教奉行。一天只要觉悟一桩事,你把觉悟的这一桩事能落实、能做到,这就是佛弟子。开头学习,标准不要提得太高,从最低的标准做起,日行一善,我一..
无论善缘、恶缘,夫妻缘分都应珍惜夫妻结发,义重千金。若有不幸,中路先倾。三年重服,守志坚心。摘自《女论语》“夫妻结发,义重千金”。男女相识并结为夫妻,其缘分和情义比千金还要重。这里特别指出夫妻之间不仅..
问:不足三个月没有婴灵问:不足三个月没有婴灵吗?答:只要怀孕了以后,有过堕胎,流产等人为因素导致的孩子无法出生存留世间的都是会形成婴灵。接下来与大家聊一聊堕胎是否有罪,又该如何灭罪,如何去化解堕胎给自..
方海权:怎样把子孙培养成优秀人士?在当今这个时代,若不以因果报应、为教育子孙后代为妙药。就是子女纵有作为,也无大的功效,所以明因果是治本的妙法。从凡夫初发心,到如来成等正觉,都是离不开业因果报的教育。..
发生在爷爷辈的一件风水旧事我爷爷特别有善心,他在部队学会治疗外伤,复员后也常给人看病。那几年唐县发洪水,灾民来我们这里要饭,爷爷供他们吃,供他们住,有的人得了病,就给看病,还有的人一住就是几个月。那时..
邪YIN的恶果来了,精进念佛!在我接受佛法之前,我习惯于做一些淫念纷纷的幻想,更甚是我有长达7年的SY,且几乎每天一次,到现在,我学佛的这8个月来,我吃素、戒邪淫,期间有过一两次SY的复发,但我尽快地降服了它..
方海权:切莫炫耀自己,偏低毁谤他人,会损福报有一些人都有这样的坏习惯,当别人发生灾难或是意外事故时,都喜欢去围观或探听消息。把别人的伤心事当做自己的娱乐作目,这样多管闲事的心态是错误的。更有熟悉或不熟..
方海权:什么是道,心安即道什么是道,心安即道。一位法师带着一位弟子出家学道,和弟子德法师在残破的古寺中修道。师徒二人在后山开辟了茶园,一日不做,一日不食。全心为道。有人问徒曰:何为道。徒德师答曰:心安..
美国有一个叫罗伯特的人,用几年时间收集了七万多件“失败产品”,然后创办了一个“失败产品陈列室”,并一一配上了言简意赅的说明。由于这一展览给人以真实深切的警示,开展后观者如潮,给罗伯特带来了滚滚财源。妙..
无论男女,都不能随身佩戴佛像?佛像是木石所造,人心却不是木石。把它当做木头,它就是木头;当做佛像,它就代表着无上的悲智。建造寺庙、塑立佛像、供养宝藏等,都是历代大护法、大居士之力,用以表达内心的信仰。..
方海权:为什么要信佛教方海权:为什么要信佛教信佛教就是为了成佛,而成佛的好处多:一是彻底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再不疑惑,具足智慧而万德庄严。二是真正达到不生不灭的涅般境界;三是彻底解脱一切苦厄、自在清净..
呷绒多吉上师:哪些行为属于偷盗呢?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41)哪些行为属于偷盗呢?偷盗有三种。第一,有地位有能力的情况下强取豪夺。第二,谁都看不见的时候悄悄地偷。第三,以欺骗的手段来诈取。第一个偷盗行为,..
阴曹地府一幅给阳间人的对联阴曹地府有一幅,给阳间人的对联!地府有幅对联:上联云:“阳间三世,伤天害理皆由你”下联云:“阴曹地府,古往今来放过谁”横批是:“你可来了”古训云:“积善余庆,积恶余殃”、“作..
第一章阿含解脱道次第概论 一杂三四五(三四六)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三法,世间所不爱、不念、不可意。何等为三?谓老、病、死。世间若无此三法不可爱、不可念、不可意者..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