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经的小蛇

繁体

听经的小蛇

在一个阳光充沛的正午,本来该酣睡的两条小蛇,却是一反常态,努力的朝一个方向快速的游动中。完全没有丝毫的畏惧,只是努力的专注于行动。在他们到达的地方,播经机正在播放着经文。这种罕见的举动让在场的同修都叹为观止,深深感叹原来小蛇为了听经闻法竟然会有如此的行为。尽管自己随时可能有受伤的危险,却依然克服了作为动物身的本性,前来听经。果是如佛经所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小蛇的如此表法,再次让得人身的同修更加坚定了修行的信心与决心。世间万物皆修行,修行乃是真正的常态。

世间无有无缘无故的事情,任何都是自有前因方有后果也。这两条小蛇自然也不例外,能有如此的灵性,在宝塔山上前来听经,并以身现法,增强了修行人的信心,又结下了几多的善缘。种种的一切都并非是偶然。我们来看看,两条小蛇到底有何由来。

在过往世中,两条小蛇曾经得人的身形,是一法师座下弟子中的一员。当时的法师座下闻经者甚多,而作为法师的弟子则更加的与众不同,有些自然而然的就会有些飘飘然,因当时的法师德高望重,前来闻法求法者趋之若鹜,而并非所有人到来之时即能马上得以见到法师本人,所以有的弟子专门负责接待,奉师命去与众多信众沟通。因对法师的崇敬之情甚深,对其坐下的弟子也是恭敬备至。由此,有这么一些弟子便开始有所改变。渐渐的失了初心,开始沾染名闻利养。这俩条小蛇便是也在其中。大德法师并非一无所知,对其弟子都了如指掌,但是很慈悲,知道这些都是他们的修行的必经之路,总是加以引导,却并不曾苛责,因为知道作为他的弟子,不管如何修行,中间经历多少,最后都会回归正途,找回本心。

当初心开始逝去之时,所有的苦口婆心的教诫都会显得很漠然,根本不入耳入心,只是沉浸在名闻利养之中,开始将自己迷失。这个时候,刚好有个很好的培植福田的机会,在一处要建宝箧印塔,所有的弟子自都争相去护持宝塔,法师观过所有弟子,将所有动心念之人,悉皆放入护持众中,希冀能借此因缘,得以佛菩萨加持,能让刚刚有失本心的弟子快速重新回归。这俩条小蛇也在其中,刚刚开始的时候,还每日欢喜的去护持宝塔,可是中间遇到了一位信众,因为屡次不远千里来听闻经法,与二位也颇为熟悉。见他们如此辛劳,便说:“愿意从此供奉二人,希望二人不受此苦,可保二人衣食无忧,享尽世乐,唯一的希求就是二人每日要将法师曾经讲过的经文讲给我听”。他们二人一商量,觉得与其在这里吃苦,还不如听从信众的安排,而且讲稿他们也很容易弄到,如此,几日之后,他们骗取了讲稿,便离开法师的身边。法师得知此事,只是摇头叹息,并未动怒,只是对众弟子极为平和的说:“都是孽缘啊!种因得果,你们各自要善加珍惜,守住自己的本心,祈请佛力加持,不要遗失初心。”

此后,他们二人便过起了被人奉若神明的日子,起始之初他们还是很得意怡然的,觉得自己的师父还那样的辛劳为哪般呢!他们每日只是将讲稿拿出来,念给那位信众听。日子就这样悄悄的流逝中,那位信众听闻经法许久之后,忽然一日告知二人:“我要将现在的一切都舍去了,放下这里的一切,去跟随法师专心修行,不再去问任何世事,你们可愿与我一同前往?”二人已经过惯了这种衣食无忧的日子,虽然有些想念师父,但是也很愧疚当时的作为,觉得无颜回去。而因为这一世的背弃师门,后来受种种的名闻利养的熏染,造作了很多的罪业,终于堕落了。开始无尽的轮转。真正的苦不堪言。他们呼唤着师父,想念着师父,才发觉那个时候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自己犯了多么愚蠢的错误。真正的是此情已殆成追忆,只是已惘然!好在他们当时背弃师门之时,把讲稿偷出来,而且后来一直在讲,在犯错的同时也在植种着听经的福田。

就这样,他们虽然堕落了经历了无数的苦难,却真正的升起了永不退转的求出离之心,求出离之心,前所未有的如此强大。

就这样,到了这一世,有机缘又在宝塔旁边修行,听闻法师的讲法,他们决定不再错过此次千载难逢之机,开始只是偷偷的去听,慢慢的,佛菩萨见之真正的发心悔改,便告知二人要懂得表法,此世间的人多疑困惑,你们去现身表法,让他们深信动物也在修行,佛经语深真实不虚。他们就很欢喜的去做了,然后同修便见到了开始的景象。而因为这样,他们的福田瞬间增大了好多。

世间的事有好坏之分,但是何为真正的好,何为真正的坏,以我们的认知真的很难分清,因为我们不能做到无我的境界,自然也就会随自己的意愿喜好去判定好坏。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不要去评论别人如何。无愧于天地之间,无愧于己心,做个真正的合格的世间人。

净土法门的真实大利

到底这部《阿弥陀经》讲的利,利在什么地方啊?我们有时候真的是无动于衷哪!如果是有大的利益,跟我们密切相关,那我们这种求往生的心、肯切念佛的心,那就;如决江河,沛然莫御呀;没有达到这个程度,说明我们对于..

净界法师:你必须告诉自己,离开了佛号就一无所有了!

净界法师:你必须告诉自己,离开了佛号就一无所有了!你必须告诉你自己,你离开了佛号,你就一无所有了! 净界法师 二、解脱的功德。 前面是安乐,这个地方是解脱。 亲近十方诸佛:亲近善知识,善知识有方便力。 其..

净土法门法师:我们为什么堕为六道凡夫?如何化解这个问题?

净土法门法师:我们为什么堕为六道凡夫?如何化解这个问题?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

净土法门法师:真我是什么?

净土法门法师:真我是什么?这个底下括号里说得很好,「因缘和合,而现诸法,实皆虚妄,但是假名而已」。我们现在得这个人身,身体是因缘和合,我们这身体真有吗?如果是真的那就永恒不变,永远不老、不衰、不死,那..

持十二神将圣号,结五色缕,附身精神病好啦!

持十二神将圣号,结五色缕,附身精神病好啦!作者:李文涂纪姐因为小时候家庭穷,长大结婚很能打拼,极想赚钱。她每天早上四、五点钟卖竹笋,八点卖衣服,晚上又做夜市生意。俗话说:大富靠福报,小富靠勤俭。可是过..

净土法门法师:知恩才真正懂得报恩

净土法门法师:知恩才真正懂得报恩我们每天在生活、工作、待人接物当中练什么?练放下执着、放下分别,这叫真功夫。放不下怎么办?放不下,马上转归阿弥陀佛。古大德所说的「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无论是善念是恶念,..

净土法门法师:没有一个法门不是念佛法门

净土法门法师:没有一个法门不是念佛法门摘自净空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 佛说六道凡夫真正常无迷忘的一念是什么?是“我”,六道凡夫念念不忘,“我”不忘。末那识——第七识,第七识就是我执,坚固的执着,无..

净土法门法师:明白这个道理,问题容易解决了

净土法门法师:明白这个道理,问题容易解决了各人的业报,得到的是各人不同的果报。特别是学佛的人,佛告诉我们,遍法界虚空界是一体。我们中国出家人,高僧大德,大家都熟知的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大家都知道他开悟了..

净土法门法师:怀孕生产时如何修福?!

净土法门法师:怀孕生产时如何修福?!怀孕生产时应如何修福。现代卫生医药比过去发达,状况比过去好多了。在古代,特别是农村落后的地区,生产是性命攸关的大事。无论富贵贫贱,生产所受的痛苦是平等的,不能避免的..

净界法师:惟念自佛不算是净土法门

净界法师:惟念自佛不算是净土法门惟念自佛不算是净土法门净界法师 起佛号,这就是禅净双修--自他俱念。这三种念佛有什么特色呢?其实惟念自佛不算是净土法门,惟念他佛跟自他俱念才是属于净土念佛法门。我们看它的..

助念与往生是什么关系?哪些助念行为是不正确的?

助念与往生是什么关系?哪些助念行为是不正确的?问:有的助念团说助念也有师承的,通过一些其他一些方式如 运礃,可以使亡者轻易往生,而且很有瑞相,请慈悲开示,助念与往生的关系? 大安法师答:哦,对待这一点,..

什么时候念大悲咒

大悲咒任何时候都可以念,只要在念的时候大家的内心心存善念,内心向佛就可以。大家在念大悲咒时,要把注意力都放在大悲咒上面,也要用虔诚的内心去念,这样念诵的大悲咒效果才会更好,而大家才能获得好处。但念诵大..

净土法门的临终助念

死亡,对一般人来说,是一恐惧而痛苦的事情;而对净业行人来说,却是法身慧命诞生的辉煌时刻,庆快生平,何戚之有?现代医学基于对死亡不可避免与人性的关爱,已经发展出一特殊部门临终关怀(Hospice安宁照顾、善终服..

净界法师:如何建立楞严咒坛场

净界法师:如何建立楞严咒坛场立坛方法这一科是说明:假设我们是生长在末法时代,末法时代就是我们内心的烦恼也特别的粗重,烦恼它会产生一种干扰,对我们持戒、修三昧,会产生一定的干扰,这是第一个障碍。第二、末..

不说恶语,多说悦耳语

不说恶语,多说悦耳语四种口恶业的第三个是恶语。恶口骂人,说别人不爱听的话,不悦耳的话,让人听了伤心生气的话,说别人的坏处、缺点、毛病,这些都是恶语。比如对六根不具足的人,说他的短处,说聋子、瞎子、矮子..

什么时候听大悲咒好

听大悲咒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好处,所以我们不管在什么时候听大悲咒,只要我们能够认真的去听,就能够收获到很多的好处。但是我们在听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要影响到他人的休息。只要我们心中有所想,就要坚持去更好..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