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也来学佛
明证法师:如何让孩子也来学佛
问:请师父开示,小孩子经如何让他走入佛堂念经,或来听闻佛法?
明证法师答:小孩子,如果能够生在居士家里,大部分的小孩子在他上一世,临终之前曾经发过愿,愿我生生世世,生在学佛人的家里,能够早闻佛法,由于他有这个愿,所以他会投生在学佛人的家庭里,都是非常有善根的小孩,这样的小孩一般来说,比较乖,他不乱闹,长大以后心地也比较善良,多做善事,不愿意造恶,家长如果认真观察还是可以看得出来的,都是因为有善因缘,才能来到父母的家里面,这样的小孩子稍加引导,就会跟大众一起到佛堂来学佛,如果有的小孩子,你怎么跟他说他也不愿意来,来了他也不学,你让他拜佛,他不拜,你让他念佛,他不念,这不是善因缘,有另外的因缘投生到你家里,投生到家里一般是四种因缘 。
这很多法师都讲过,一个讨债,一个是还债,一个是报恩,一个是报怨,就这四种情况,他要是来讨债的,来报怨的,他就不会听你的话,你跟他说什么也不行,因为他本来就是你的仇人,他不要你的命你已经万幸了,他会把你的财产都给你耗光了,他耗你的财产,不是当土匪去抢你,这不可能,孩子抢父母,这个事太稀奇了,没有,他长得非常乖巧,但会不断地生病,把你的钱都用在治病上,等把你的钱都花光了,他讨债讨得差不多了,好比往昔你欠他一百万,然后他就死了,你白忙一场,这小孩子不在了,讨完了就走了。所以,这样的小孩子走了你也不必太痛苦,本来就是来讨债的,你还他了,好了,两清了。
所以有的小孩子你慢慢引导,他会渐渐地学习,有的小孩子你怎么引导他也不会学习,那我们尽我们的心,尽我们的力就好了,不能够勉强,只能随缘,有的人对这个道理听不明白,你怎么给他讲他有情爱,有执着,那我来给你作其他的解释,释迦牟尼佛成佛了,他的家族被琉璃王灭了,释迦牟尼佛为什么不去救他的家族,目犍连不懂,目犍连去救,把释迦族的人放到他托钵乞食的钵里边,拿到很远的地方打开来一看都是血水,能救的是因为有善因善缘,所以可以救,能救的是因为业果还没有成熟,还有挽救的余地,如果没有余地了,下功夫也没有用,所以,释迦牟尼佛只是表示我是释迦族的人,两次在路中间坐着阻挡琉璃大军,琉璃王一看,也给面子,两次都回去,第三次佛不是坐在路当中,而坐在路边了,因为知道,即使坐在路中间琉璃王也会绕过去,继续攻打,没有办法 。
另外,释迦族各个都英勇善战,并不是没有反抗能力,但如果反抗起来必然两败俱伤,就算琉璃王大军强大,释迦族也并不弱到哪里去,或是拼杀,不是释迦族愿意发生的,所以,他们都不拿武器,完全不抵抗,因为全部的释迦族人都学佛了,他们不杀生,都受五戒了,所以任凭琉璃王大军杀戮,他们不抵抗,因为不抵抗,所以都被杀掉了,最后的结果大家也知道,琉璃大军过河的时候都被洪水冲走了,这是表面现象,实际上冲掉以后他们都落到地狱道受苦去了,而释迦族人被他们杀了以后,都往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了,这是最终的结果,所以,我们看事物,不能只看表面,我们还要看本质,看最后的结果。
中阴身一念佛就往生了吗?
中阴身一念佛就往生了吗?明证法师开示:如果中阴身能念佛的话,同时信、愿具足,就一定往生,如果只是念佛,不见得能往生,因为他没有信,没有愿,必须要有信愿同时具足才可以。摘自明证法师《精进佛一开示暨问答3》..
过午不食之功德利益为何?
过午不食之功德利益为何?明证法师开示:第一,减肥,你少吃一顿当然就没那么肥了,另外,能够比较好地修禅定,为什么?因为人吃了东西以后,血就往胃那儿跑,因为它要消化食物,往胃那儿跑的多了,头上血就不足了,血不足,气就不..
义工是不是要聚在一起讨论沟通事项,才能决定事情?
师父,义工是不是要聚在一起讨论沟通事项,才能决定事情?明证法师开示:道场与道场不同,有的道场不搞这些,就是那个主要人说了算,他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其他人听就好了,因为他比较有威信,做事也公平,不必讨论,大家都相信他..
明证的妄想
明证的妄想刚才我批注完慧修的日记之后,因为没有什么可批注的,突然打了一个妄想。有一块金子,被人做成了屎橛的形状。人见了问它:你是屎橛吗?答:是。有人问:你是金子吗?答:是。又有人问:你既是屎橛又是金子吗?答:是。..
如何让孩子也来学佛
明证法师:如何让孩子也来学佛问:请师父开示,小孩子经如何让他走入佛堂念经,或来听闻佛法?明证法师答:小孩子,如果能够生在居士家里,大部分的小孩子在他上一世,临终之前曾经发过愿,愿我生生世世,生在学佛人的家里,能够..
论僧尼皆宜急力求学
论僧尼皆宜急力求学明真法师余闻古之为僧尼者,必有超方之学识,出格之见地,乃获投入空门,染衣削发,而为出尘之上士。明心见性,断惑证真,不受人愚,不为物屈,盖以有学故耳。是以学能转昏为明,化愚成智;可以开拓心胸,可以..
论人生苦乐之由来
论人生苦乐之由来明真法师夫人生之境遇,岂可一概而论哉。有苦者焉,有乐者焉,有先苦而后乐者焉,有先乐而后苦者焉。不了唯心者,以为苦乃人之所恶,乐乃人之所好,遂有不平之见,而以人力争矣。于是乐者极欲穷奢,流连忘返,..
研究世人不信佛法之理由
研究世人不信佛法之理由明真法师佛法是东西文化的结晶,具宇宙人生的真理。人们当奉之为国教,视之为异宝。潜心研究,发明妙旨,饶益身心,感化社会,那才表示有相当的认识,不枉费古人些心血。而乃一般时髦的人物,不明佛教..
什么是“烦恼”?
什么是“烦恼”?明真法师烦恼这东西,在我们生活里,好像并不十分生疏。我们过去或多或少都尝过一点烦恼的滋味。就是在今天,我们面前新社会里到处洋溢着春天的气息,到处触目灿熠,扑鼻芬香,大家生活在温暖、愉快的幸福..
论学佛者应打破贪心
论学佛者应打破贪心明真法师窥观今之世道所以日坏,人心所以不古者,其病虽非一端,而推其致病之由,实由于贪之一字。故贪为三毒之魁,五盖之首。其贻害也至酷,其造祸也实深。举全世界上,无论何人,几无不受其害而遭其祸。..
两个问题
两个问题明真法师一、佛衣徒只有一个人民的立场问:佛教徒为什么只有一个人民的立场?不应在人民立场外,别有一个佛教徒的立场?答:我们要搞清这个问题,最好是先对“人民”、“立场”和“佛教徒”这些名词,能有一个正确..
对于端阳节之感言
对于端阳节之感言明真法师俗以五月五日为端阳节。是日也,家家挂艾,户户悬蒲,其意何居?大率以蒲剑锋芒,可以斩怪;艾虎雄威,可以逐邪。此乃迷信之举,余窃以为不然,故因此而有感焉。夫邪怪为不祥之物,诈现丑形,巧作媚语,..
净除妄念方是真修说
净除妄念方是真修说明真法师天下不治,由人心不净;人心不净,由妄念不除;妄念不除,由止观不修。故欲治天下,则必净人心;净人心,则必除妄念;除妄念,则必修止观。此事所必至,理有固然者也。诚以妄念,为万恶之源,众祸之首..
《心经》的探索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探索明真法师一、题解般若,译智慧。在经论中主要是指证悟真如涅槃的智慧。结合《心经》,即是证悟五蕴皆空、 诸法空相、 究竟涅槃的智慧,这在我国口用的智慧一词中,根本就找不出这种含义。..
出家僧尼的生产和持戒问题
出家僧尼的生产和持戒问题明真法师天下之事多矣,未有不由己者。善者己也,极其善,则为尧舜禹汤。恶者己也,极其恶,则为桀纣幽厉。前无御者,欲圣则圣;后无挽者,欲凡则凡。世人果明此理,则证涅槃、堕地狱,无不由己也。所..
至心忏悔文
至心忏悔文明真法师夫玉之美也,不能无瑕,圭之白也,不能无玷,而况人乎!故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然改过之道无他,忏悔而已矣。忏悔之法多端:有对首焉,有作法焉,有无生焉。随修一法,皆可出欲海,离爱河..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