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僧尼的生产和持戒问题

繁体

出家僧尼的生产和持戒问题

明真法师

天下之事多矣,未有不由己者。善者己也,极其善,则为尧舜禹汤。恶者己也,极其恶,则为桀纣幽厉。前无御者,欲圣则圣;后无挽者,欲凡则凡。世人果明此理,则证涅槃、堕地狱,无不由己也。所谓圣凡在我,而由人乎哉。彼妄人一时之毁誉,有何增损之可论耶?盖以万物皆偏于我,无庸他求。故我欲为诸佛,是亦诸佛而已矣;我欲为众生,是亦众生而已矣。全在寸心转变,迷悟之间耳。其人果迷,纵誉为圣,徒增于迷;其人果悟,纵毁为凡,何损于悟。虚名不足重轻明矣。知夫此,则若毁若誉,皆以不啻时鸟秋虫,自鸣自己,于我何有者焉?以言语相本空,刹那幻现,安有所谓增,又安有所谓损也?愚人不了,妄生滞缚。誉则喜气洋洋,毁则怒心勃勃,总由不识自家主人翁,以致处处随客家转耳。夫主人翁者何?空空洞洞,一法不立。既无圣凡,亦无毁誉,又无增损。永嘉所谓了了见,无一物,亦无人,亦无佛是也。然此实相理门学道者,未易一蹴而人也。故必先观毁誉纷然,而我自若,则不以毁誉二其心矣;次观毁誉倏然,而我自若,则不以毁誉惑其见矣。如此,则于本分事,方稍有相应分耳。吾人涉身处世,当求内德,勿图外名。根深者实茂,体大者用宏。积于中者发于外,实之至者名自归矣。否则,唯视外物以为轻重。随人而大,随人而小,随人而高,随人而下;乍圣乍凡,乍损乍增,乍苦乍乐,乍得乍失。苟非丧心病狂者,而能若是乎?且夫我实清润,人以我为污渠,犹鉴遇嫫母而丑,本非鉴之丑也;我实邱郅,人以我为华岱,犹木托泰岳而高,本非木之高也。为人当观其我之事业何如耳。使我所行所为,皆出乎正;一举一动,皆合乎礼。则不期圣而自圣矣,又何待人之誉焉?使我现贪嗔痴,造杀盗淫,好言人非,以扬已是。则不期凡而自凡矣,又何待人之毁焉?古德云:“但向己求,莫从他觅。”又云:“僧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殆诫修心者,对于毁誉二途,不可妄为忧乐,轻为得失。当于自心所起之念,是善是恶,是染是净,以为圣凡增损耳。譬如孔孟之为人也,出乎其萃,拔乎其类。作一代之正宗,为千秋之木铎:在彼之意,只知完其性分,夫岂望人称颂不已,布言万世师表也哉?然后人无不誉其圣矣。又如桀纣之为人也,亡身灭祀,失国丧邦。逞一时之妄念,遭万劫之祸殃。在彼之意,只图眼前快乐,夫岂欲人诋诃不已,而遗臭万年也哉?然后人无不毁其凡矣。此即所谓真实难逃,因果不昧,而自有公论也。噫!毁誉由人,圣凡在我。昭昭佛目,如见诸掌。彼虽有喙二尺焉攸用?亦在夫吾之慎重从事而已。

(原载《弘法社刊》一九二九年第十一期)

两个问题

两个问题明真法师一、佛衣徒只有一个人民的立场问:佛教徒为什么只有一个人民的立场?不应在人民立场外,别有一个佛教徒的立场?答:我们要搞清这个问题,最好是先对“人民”、“立场”和“佛教徒”这些名词,能有一个正确..

对于端阳节之感言

对于端阳节之感言明真法师俗以五月五日为端阳节。是日也,家家挂艾,户户悬蒲,其意何居?大率以蒲剑锋芒,可以斩怪;艾虎雄威,可以逐邪。此乃迷信之举,余窃以为不然,故因此而有感焉。夫邪怪为不祥之物,诈现丑形,巧作媚语,..

净除妄念方是真修说

净除妄念方是真修说明真法师天下不治,由人心不净;人心不净,由妄念不除;妄念不除,由止观不修。故欲治天下,则必净人心;净人心,则必除妄念;除妄念,则必修止观。此事所必至,理有固然者也。诚以妄念,为万恶之源,众祸之首..

《心经》的探索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探索明真法师一、题解般若,译智慧。在经论中主要是指证悟真如涅槃的智慧。结合《心经》,即是证悟五蕴皆空、 诸法空相、 究竟涅槃的智慧,这在我国口用的智慧一词中,根本就找不出这种含义。..

出家僧尼的生产和持戒问题

出家僧尼的生产和持戒问题明真法师天下之事多矣,未有不由己者。善者己也,极其善,则为尧舜禹汤。恶者己也,极其恶,则为桀纣幽厉。前无御者,欲圣则圣;后无挽者,欲凡则凡。世人果明此理,则证涅槃、堕地狱,无不由己也。所..

至心忏悔文

至心忏悔文明真法师夫玉之美也,不能无瑕,圭之白也,不能无玷,而况人乎!故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然改过之道无他,忏悔而已矣。忏悔之法多端:有对首焉,有作法焉,有无生焉。随修一法,皆可出欲海,离爱河..

一切众生皆可成佛

一切众生皆可成佛明真法师佛可成耶?吾不得而知也;佛不可成耶?吾亦不得而知也。但以不可成之佛,存一可成之心,则佛之不可成者,亦可成矣。涅槃经云: “凡有心者,皆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娟飞蠕动,麟甲羽毛,..

论作文应先明道

论作文应先明道明真法师人可无心乎?曰:“不可!人若无心,则傀儡矣。”心可无念乎?曰:“不可!心若无念,则木石矣。”然既有心念,则必有所表示;既有表示,则必赖诸文言。此作文之所由来也。但出言欲慎,应先三思;作文欲工,..

论宗与教相辅而不可相离

论宗与教相辅而不可相离明真法师闻之宗为佛心,教为佛语。世固无无语而有心者,亦无无心而有语者,心语相通,关系密切,有不可缺一者矣。奈何今世僧人,多不明此。别类分门,党同伐异。参宗者,以话头为事业,其他非所问矣;学..

感怀赠南岳客人

感怀赠南岳客人明真法师感怀我到人间十八秋,国门一步未曾游;无边烦恼惟降断,有限光阴任去留。世事看空都若梦,真心修道立奇猷;几回磨折泪如雨,却喜今朝得自由。(原载《法海波澜》一九二九年第三期)赠南岳客人(题目为..

致吴普明函

致吴普明函明真法师(一)老菩萨:累劳惠明书慰问,情意殷殷,未遑一覆,想能谅我。老弟痛念生死,专志净土,只要愿具足,必定往生,这是用不着狐疑的。但有两点,似应注意:烦恼生死,如果实有自性,我等将永远不得生西方,成佛道..

致通一法师函

致通一法师函明真法师通一法师慈眼:尊刊能常年惠寄暮笳、岳樵各一份,此间卅多个同学已经看了;我,你寄不寄,到也无甚关系。只是你两年来寄给我一些刊物,因为许多同学东搬一本,西搬一本,不免遗失了一些。如期你能寄给我..

致巨赞法师函

致巨赞法师函巨赞法师:假借神权,愚民敛财,岂惟佛门深恶,实亦道家痛绝。但不知始自何年何月,南岳山一部分佛道教徒,竟崇奉与自家史乘无关宏旨的“圣帝老爷”作为自己底摇钱树。未解放前,你是在南岳住过两年的,这些真不..

镇江佛教会成立祝词并序

镇江佛教会成立祝词并序明真法师释迦已灭,弥勒未生。是此数千年间,我佛圆妙之道,其所以光明俊伟,而未致澌灭无余者,果何恃乎?恃乎僧耳!恃乎僧而能建设佛教会耳!盖以佛教会者,乃僧家结合之团体也。团体固,则佛教强;团..

灯光

灯光明真法师一窗前泄出扇面灯光,伴着一阵沙沙声口向。不是掀起厚厚书页,是他搏起频频心房。人影绰绰笔杆蠕动,红的批语一行一行,字字句句饱浸心血,点点滴滴无限延长……二窗前泄出扇面灯光,映亮一排高高白杨,太阳只..

《坛经》师资略述

《坛经》师资略述释明真研究《坛经》者甚多,教内教外,不一而足。然彼多在心性、顿悟、般若等义理的阐发论述,而于《坛经》师资这一块,却少人问津。余谓切不可忽此一段,以其实关乎宗门命脉的延续与佛教正法的住持..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