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的面目

繁体

圣贤的面目

明 海

《祖堂集》是现存最早的禅宗史书,它的叙述风格质朴、粗拙,与其后出现的灯录史传《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大不一样。从这本书中,我们往往能一窥古代禅门大德人性的真实面目。

在药山惟俨禅师这一篇中,我们可以读到师从惟俨禅师,后来也成为大禅师的道吾和云岩(昙晟)的一些有趣记载:

道吾和尚四十六方始出家,俗姓王,钟陵建昌县人也。云岩和尚是道吾亲弟也。云岩先出家,在百丈造侍者。道吾在屋里报探官。一日行得五百里,恰到百丈庄头,讨吃饭。当时侍者亦下庄头,庄主唤侍者对客,侍者来相看一切后,便问:“将军是什么处人?”曰:“钟陵建昌人也。”“贵姓什么?”对曰:“姓王。”侍者便认得家兄,便把手啼哭云:“娘在无?”对曰:“忆师兄,哭太煞,失却一只眼,下世去。”侍者得消息,当日便上百丈……

云岩和道吾在俗家是同胞亲兄弟,云岩年幼,但先出家(所以他俗家哥哥在后面反称他“师兄”),道吾出家前大概在军队里当信使(“探官”)。一天,这一僧一俗的兄弟二人在寺院的田庄里邂逅了。起初,云岩(“侍者”)还不敢认,先试探性地问对方家乡姓氏,及至确认就是俗家兄长后:

便把手啼哭云:“娘在无?”

虽然出家多年,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却是久蕴心中,一见昔日亲人,便喷薄而出……

兄长的回答简洁但动人心魄:

“忆师兄,哭太煞,失却一只眼,下世去。”

想念出了家的儿子,哭瞎一只眼,继而过世……

——这段叙述几乎把这二位大禅师的家世、乃至性情和盘托出了。这样的记叙方式在其它的高僧传记著作中很少见。以至于一说起高僧、圣贤,给人的印象总是高远、神秘、“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

我相信,这种对高僧的误读是人们对整个佛教教义误读的一个构成部分。“真”与“俗”、“空”与“有”被打成两橛,修行、出家、开悟……在人们心目中遂逐渐被定格为远离人间烟火、冷血无趣的。这不妨可以被称为“圣贤佛教”“离世佛教”,与“人间佛教”的意趣恰相径庭,与佛法二谛圆融的真理也不吻合。

多数史传中对高僧概念化、去人性化的叙述其实是儒文化话语霸权的产物。综观佛教史上有代表性的高僧传或禅史,执笔者或是有良好儒学修养的高僧(如慧皎、道宣、赞宁),或者这些著作经过有佛教信仰的士大夫的删定整理(宋代杨亿之删定《景德传灯录》)。而儒家意识形态的审美取向是“文质彬彬”的“中和”之美,是大雅,是“为尊者讳”。它与印度佛典中真实、质朴、不避尊卑的叙事风格是不同的。

印度佛典,尤其是戒经,其叙事风格完全是朴实无华、原原本本的。举凡大小便利,男女贪染、饮食钱财之事,在这里都记录无碍,毋论所关涉者是圣是凡。

《祖堂集》的编辑者是寺院的禅僧(泉州招庆院静、筠二禅德),其语言风格是白话、口语的,有些叙述显得拖沓、冗长,但却真实、朴素。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佛教史传存在两种话语风格,一种是儒家主流话语风格,一种是生活的、民间的、白话的话语风格。前者的叙述使圣贤的面目隐显在飘渺白云间,后者的叙述倒使圣贤们回到了人间,使我们这些在大地上摸索前行的众生们增添了许多信心!

寺院生活仪轨的意义

寺院生活仪轨的意义明海大和尚(2007年7月19日晚于观音殿前)各位营员: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我们寺院僧俗大众,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生活禅夏令营已经办了十四届,今年是第十五届。每次开营之前,都要跟大家讲一些在寺院生..

在传灯法会上的开示

在传灯法会上的开示明海大和尚(2010年7月25日晚于万佛楼)各位法师、各位营员:今天晚上的活动是传灯,是我们每届夏令营都有的一项活动。为什么我们要有这项活动呢?因为在佛教里面,通常以灯象征智慧,以灯的传递象征智慧..

十四妈

十四妈2006年4月3日明 海十四妈是我在巴黎潮州会馆认识的一位华侨,一位善良、和蔼的老妈妈,个子不高,很结实,笑起来眼睛会眯成一条缝。自从1994年随师父率领的中国佛教文化代表团访问巴黎潮州会馆佛堂以来,这十几年间..

圣贤的面目

圣贤的面目明 海《祖堂集》是现存最早的禅宗史书,它的叙述风格质朴、粗拙,与其后出现的灯录史传《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大不一样。从这本书中,我们往往能一窥古代禅门大德人性的真实面目。在药山惟俨禅师这一篇..

在升座大典上的讲话

在升座大典上的讲话( 2004 年 9 月 23 日 )明 海尊敬的恩师上人、各位领导、各位长老、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各位朋友:大家吉祥!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柏林禅寺常住大众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各位光临祖庭,出席升座法会,..

戌子禅七法会起七法语

戊子禅七法会起七法语(2008年12月12日)悲欣交集又一年,无门关外浪滔天,衲僧端坐孤峰顶,得失度外体安然。诸位同参,世间无常,国土危脆,一切诸法,生生灭灭,刹那不停,我人身心于生灭大海上,宛如一叶小舟随波逐浪,流浪不..

为隆定法师、王武荣、李勇、刘爱民居士上堂香语

为隆定法师、王武荣、李勇、刘爱民居士上堂香语( 2005 年12 月15 日 )时寒岁深朔风起,道人肌骨最相宜。芒鞋踏破万里雪,归来好看庭前枝。有僧问赵州:“如何是沙门得力处?”赵州禅师说:“你什么处不得力?”赵州禅师此..

为印度洋灾区祈福荐亡水陆大法会 内坛开坛法语

为印度洋灾区祈福荐亡水陆大法会内坛开坛法语( 2005年1月20日 )夺命罗刹掀巨浪,惹得衲子出禅房。且从妙高绝顶处,垂手尘寰息镬汤。《维摩诘经》云:“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娑婆世界众生三毒炽盛,心不均平,多造恶业,故..

为胡振奇、雷立屏伉俪、王志强、杨为伉俪上堂法语

为胡振奇、雷立屏伉俪、王志强、杨为伉俪上堂法语( 2004 年 5 月 1 日 )拈来春光作锦华,妆点河山千万匝。处处逢人开口笑,大地众生本一家。夫妇之道,本世间法;然论其极致,与出世大道亦非两般。在家善信,果能孜孜践履..

永远是自己错

永远是自己错(2010年1月15日)修行的试金石丛林里对于禅堂有个比喻,叫选佛场。怎么叫选佛场呢?就是要在这个地方选出佛来,从一堆修行人中选出开悟的、觉悟的人来。我们知道,选举通常有候选人,而选佛场里每一个打坐的人..

甲申年清明节众姓水陆法会上堂法语

甲申年清明节众姓水陆法会上堂法语( 2004 年 3 月 31 日 )春风和畅万物欣,庭前柏树演妙音。欲知西来的的意,天心人心等佛心。时近清明,天地开泰,万象更新,春意盎然,生机勃发。古人云:春主生。实则生非只于春季,举凡日..

丹青绘道意 翰墨写人生——亲近本慧法师散记

丹青绘道意 翰墨写人生——亲近本慧法师散记明 海1993年3月20日上午,数百信众云集赵州柏林禅寺,夹道欢迎一位从台湾返乡的八旬老人:本慧法师。本慧法师,号入迁,又号行简、紫筠,出家前名任博悟,书法、绘画卓冠当代。60..

学禅五感

学禅五感(2008年3月22日)“学禅五感”,这样一个题目开头便错。为什么呢?因为学禅不是去寻找某种感受。佛学里讲“有受皆苦”,只要是感受都是苦。但是说话总得有一个由头,所以我想了几个由头,冠之以这样的题目,作为跟..

略说寺院生活仪轨

略说寺院生活仪轨(2007年7月19日)所谓寺院生活的仪轨,就是我们在寺院里生活的时候,在思想、语言、行为等方面要遵守的一些规矩。你们有机会到寺院里来体验几天生活,不管是从信仰的角度,还是从文化的角度,了解一下寺院..

情不附物

情不附物明海作为汉传佛教的信徒,我觉得有一个很大的福报,什么福报呢?我们能够通过汉字记录,直接聆听中国古代高僧大德的开示。 我们知道,佛教渊源于印度,后来才传到中国,传到中国以后,有一个中国化的过程,就是在漫长..

己丑年上元节普茶开示

各位师父,各位居士,大家好!今天是正月十五叫元宵节,在传统又叫上元节,今天也是个团圆的日子,我们现在听到外面的鞭炮,也可以想像世俗的人,各家各户围坐在一起,所以我们今天普茶呢,其实也是一个大家庭坐在一起,在座的..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