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我身的区别与联系
人、我、身的区别与联系
明真法师
现在东方人、西方人,基本上皆是以身为人、以身为我,这就势必形成遍天下之人未有不是我的,遍天下之我亦未有不是人的。然则究竟什么是我?什么是人?人与我的实质为同?为异?这还是今天东方人、西方人,在日常生活中一笔小小的糊涂账。以身为人、以身为我,并不是现代人类的创造发明,而是远古人类一代一代传下来的,陈陈相因,积非成是。这两个观点,在现代人类日常生活中,已成为钢铁浇铸、莫能摇撼的传统习惯势力了,成为天经地义不可非议的“真理”了。人类需要有强大精神力量,需要有人的自我尊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以身为人,以身为我,人、我、身还混淆不清的旧思想,显然与当前人类新时代存在着尖锐的矛盾。早在十多年前,我就发现人、我、身,名三而实一的矛盾。就是说人、我、身名称虽有三个而实质却只有一个,——这个实质究竟算是人呢?算是我呢?亦或算是身呢?我默默地想:人肯定是有精神的,但精神的实质是什么?在哪里?人能不能掌握自己的精神?怎样才能掌握自己的精神?我是一个研究佛学的佛教徒,我认为佛教所说的心、心所就是现在所说的精神,我应该以佛学作为借鉴,下苦功夫研究人的精神,或许对人类能做出一点贡献。因为我对佛学的研究不深不透,对于人的精神的研究,始终停留在明灭不定浮光掠影上。我在研究精神的过程中,正苦于不能结合生活实际、彻见自家精神时,却于无意中解决了“人、我、身名三而实一的矛盾”。事情是这样的:我在研究人的思想感情时,认为人的思想感情是密藏在身内而又是与身外纵广无边无尽的世界相通达、相往来的。思想感情是属于精神范畴的,是无形无相的,任何人都不能直接掏出以示人。但又是有力用的,人必须利用依附于身的语言和动作,以表示自己的思想感情,这是我们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事实,每一个人或者一群人都是在当下可检验的。不借助于物质,精神就陷于瘫痪,物质不被精神发现加工制造,虽是金玉珠宝,亦将等于瓦砾。这就是精神与物质的关系。我从中也发现了人是密藏身内,而又与身外纵广无边的世界相通的。生活在新的时代,还继续坚持“以身为人”的旧思想、旧习惯,这是完全错误的。
人,绝对不是指的具体的人,而只是一个概念,一个标志生物类别的概念,即人类。人是属于人类的生物,比其它类别的生物具有极大的优越性。生活的事实也完全彻底证明:人类不但在大地上创建自己的社会,并且有智慧和力量把自己的社会不断的推向前进。个人即使智慧赛诸葛,勇过张飞,亦是不能孤独生存的。人必须靠人类始能生存,人亦是人类的一份力量。人与人类的关系,犹之树与森林的关系。树虽不是森林,然离树则无森林;人虽不是人类,然离人则无人类。因而人是尊严的,能代表人类的,能与人类一道共同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做人须有人的规格,亦即通常所说的人格。不能代表人类,与人类一道推动自己的社会前进,也就丧失了做人的资格。人之所以为人,是有他的特质的,这决不是我与身所得而有的。
什么是我?人类的一切人皆即是我。人是有身、有精神的,我亦是有身、有精神的。几千年来基本上皆是身我不分,以身为我。我身在社会中是由我家养大的,我身、我家是血肉相连、休戚与共的一个整体,遇事皆以我身、我家的利益出发,不惜损人利己、、损公肥私,这是形成精神污染、精神空虚的主要原因。我作了一点小小的调查研究:有许多人到理发馆,不惜重金理时毛发型,头发能有自我感觉吗?能有审美观念吗?能有赶时毛的兴趣吗?——没有,没有,根本没有。是谁在为头发装扮呢?是我,是执身为我的我。说明身与我是有区别的,执身为我是完全错误的,况我不仅仅是身,还是名,名能流传久远,古今有智慧的人把理想信念、事业、文学技艺与名相联系,而追求我的不朽,此人之异于牛羊犬豕也。人类的每一个我,都要依赖大自然才能生活,要依赖人类社会才能生活。人类的每一个我都是与大自然、社会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我们能说我只是一米七吗?离了人类的一切人,我是不能生活的,因而一切人中的每一个我皆应关心一切人,爱护一切人,尊重一切人。这样就形成了“人人爱我”、“我爱人人”的局面。这是我的特质,决非人与身所得而有的。
生活的诡秘确有使人不易理解者。通过反复认真的对“身”观察研究,我认为身是活细胞组成的有机物质,是与精神互相渗透、分解不开的。人与我通体即是精神,是密藏身内而又能与身外纵广无边的世界相接触的,于何证之?曰:(一)我们内心不动,口即不能讲话;我们内心不动,脚即不能走路;我们内心不动,手即不能做事、写文章。推而广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学术思想、文学艺术、军事、宗教等等,皆是人的内心观察客观形势需要,而先从内心构思出来,后使用物质表示之。我们应当反复的检查,看这种情况叙述的对不对?(二)绝大多数人的内在思想认识是能明辨是非、美丑、善恶的;内在的感情是厌恶假、丑、恶的,这就是人身之至宝。(三)热爱祖国,同情世界人民已成为人类思想精神共同发展的趋势。这是现代国与国、族与族之间的人民互相谅解、互相尊重共同致力于世界和平与进步一条重要渠道。没有共同的美好的心灵,能够做得到吗?在现时的生活中,人类皆承认人是有思想认识、感情欲望、意志等等精神元素的。我亦是有这些精神元素的。绝未闻身是有这些精神元素的。试举一小例以证明之:二人对话,实际是二身对话。古今中外绝无说“二身对话”,而必说“二人对话”者,为什么?人虽目不可见、手不可触,而是有精神的,能驱使身讲话的。身是物质,虽然能以目视、能以手触,毕竟只是物质,是不能讲话的。
我是欣赏这篇不像佛学的佛学文章的。它有一点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但能不能符合生活的现实?我渴望听到不同的意见。肯定地说没有佛学的启发和帮助,我是写不出这篇文章的。对我启发和帮助最大的就是“五蕴皆空”这一句简单的佛语表达的人、我、世界、现象与本质的辩证统一,过去是真理,现在是真理,未来仍是真理。我为了解决人、我、身混淆不清的问题,十几年来一直在心里琢磨,现在总算初步解决了。人也感到有些疲倦了,准备舒舒服服休息半年后再写一篇“五蕴皆空”论。
(原载《法音》一九八八年第八期)
人我身的区别与联系
人、我、身的区别与联系明真法师现在东方人、西方人,基本上皆是以身为人、以身为我,这就势必形成遍天下之人未有不是我的,遍天下之我亦未有不是人的。然则究竟什么是我?什么是人?人与我的实质为同?为异?这还是今天东..
试论唯蕴无我
试论唯蕴无我明真法师照佛法的观点讲,对我们佛弟子最大的危害,就是我执和法执。执我执法,皆是主观认识上的错误。执,坚持义。坚持认识上的错误,这是形成一切苦厄的根源。佛说五蕴,在启发我们认识主观上执我执法的错误..
做事风风火火的人,也可以禅修吗?
有人问:问我的兴趣爱好比较广泛,做事也容易风风火火,匆匆忙忙。这样性格的人,该怎样去修禅更好一些呢?我觉得你的个性问题蛮像我的风风火火,虽然你看我建庙都是风风火火的建起,不过没有问题,这也不妨碍我最后..
禅修小贴士
第一:你想要禅修:生理层面的难受,必然引发心理层面的问题,接着烦恼不安,抵触等心理上恶的情绪都引发出来了,本来就不愿意的话,没有办法来真正进行禅修。第二:环境很重要:禅修的环境光线不要太强烈,光线强烈容易使心散..
宗教让人敬畏 佛法让人站起
近年来,中国佛教的兴盛蔚成大观,寺庙修建一新,多座巨大佛像拔地而起,宗教兴盛与民间社会的信仰需求可见一斑。而以唯物和无神为基本价值观的大多数中国人又如何能在现时世界中对神秘的宗教虔诚信仰?宗教是否能成为当..
壶踪茶影
壶踪茶影——春节的记忆是暖暖的茶壶滴滴答答的雨声响在窗外,连绵的一天没有停留,给了我们在家里坐下来喝茶的理由和足够的借口,原本我和法师是相约了要去海岸走一走,无所事事的走一走的……与法师相识已经十年,并且..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呢?
师父,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从佛学角度您如何阐述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学佛人。我的回复往往令人讶异而简单:从鸡的角度看:必是先有鸡;从蛋的角度看:必是先有蛋;从鸡蛋的角度看:必是现有鸡蛋;从研..
与新浪网友的问答
与新浪网友的问答斗胆请教几个问题:1、有南传大师说过,佛经中说,只有证得了阿罗汉才可做众人的善知识,敢问奘师的修行程度如何?汉地的法师是否过于重视传法而忽略了自身的修行?2、奘师似乎反对超度,请问这是因为超度..
石佛寺第一届动中禅
石佛寺第一届动中禅明奘法师开示2010.3.1南传法师像他们这么好玩的不多,一般都是很严肃,很严谨的。非典前我去泰国泰北--就是台湾慈济救助七万多国民党老兵的地方。当时的一个翻译是我泰国曼谷的女徒弟,另一个女翻译..
我想办一所佛教大学
明奘法师:我想办一所佛教大学太守问药山:如何是道?药山以手指上下,曰:会么?太守曰:不会。药山说:云在青天水在瓶……2008年4月26日,明奘法师在北京大学做了一个主题为“云在青天水在瓶——禅的生命意境”的讲座,引起..
奘师说禅(上海自道精舍)
引子奘师:上帝说第一天(要)有光,这世界就有了光;第二天要有什么月亮,就有了清凉;第三天要有人,就有了亚当;第四天就有了夏娃;到第七天就休息。我本来稀里糊涂地说,来上海本来是明天晚上我在喜马拉雅艺术酒店..
树立正见
圆觉光明这个八经五论活动,不单纯是讲经,而是由树立正见,然后树立正思维,然后是正语、正业、正命,最后正念、正精进、正定,这八正道,来达到解脱的一个教学次第。我希望这一年半真正能够把它做完,也希望大家参与其中。..
眼大肚子小
问:人们经常以“眼大肚子小”来比喻吃饭。我把这个比喻我自己,我觉得我不知道我自己在做什么,我对我自己的认知是不清楚的,这是最困惑的问题。您有您自己的使命感,您能知道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样的,而我很迷茫,请师父开..
佛教现代化与化现代的意义与战略
佛教现代化与化现代的意义与战略 2010.11.24佛教现代化与化现代的主题,不是今天才有的命题,而佛教现代化与化现代之所以成为今天的主题,是因为时代和人类生活的变局,实实在在的把这个命题推出了庙堂,赶进了江湖,留给..
慢下来,且听奘师讲禅《新时代管理》访谈
慢下来,且听奘师讲禅《新时代管理》访谈慢下来,且听奘师讲禅他是中国临济宗第四十五代传人,他是国际善地禅修中心创始人,他也是几家寺院受人爱戴的住持,但他依然是热爱生命、行云流水的行脚僧;作为“内观禅”在中国内..
禅与生活 《MING 明日风尚》读者沙龙讲座
禅与生活 《MING 明日风尚》读者沙龙讲座2010.7.17主持人:首先欢迎我们的明奘法师今天能给我们一个下午的时间,来帮助我们,用他的智慧,用他的学识帮助我们改善生活,完成我们的心智圆满成熟。我也算他的学生,亦师亦友..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