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大肚子小
问:人们经常以“眼大肚子小”来比喻吃饭。我把这个比喻我自己,我觉得我不知道我自己在做什么,我对我自己的认知是不清楚的,这是最困惑的问题。您有您自己的使命感,您能知道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样的,而我很迷茫,请师父开示。
答:这个问题太好了。按照佛教和婆罗门教,尤其文学上和哲学上的认知,生命的空虚和无意义是普遍的。尤其作为文人,文人的“惘思”好像水面上的污垢,水面上有一层朦朦胧胧的,你说它美吧,有点美,但是说它爽快吧,不爽快,像大雾迷茫,什么都不清楚。这种状态下,生命到底有没有意义?生命存留多久?生命存留的价值何在?生命的本体在水面底下,但是他看不到,他关注的都是那层朦胧的感受,在那种感受之下是找不到方向,找不到归宿,找不到终极的价值和意义。
佛法有一个很踏实的解决之道,婆罗门教、印度教也有一个很具体、很踏实的解决之道。依据婆罗门的教导,人应该通过四个方式来对治生命恒久的空虚。
第一,最高等根性的人,通过一下子想象,他能够回归到大凡,回归到生命的起源处。
第二,中上根性的人通过大量的学习、学习、学习,来回归到生命的本来处。
第三,爱的瑜珈。就是慈悲,奉献自己的爱心给社会和他人。
第四,作业的瑜伽。恶贯满盈,不要做,做善业,要善业满盈。
这是依照婆罗门的教导,但是佛法的教导与此有所差异,为什么?因为它更究竟,更圆满。因为我们生命的空虚是普遍的,生命的定位却因为人的不同而有差异。所以一个人到底是追求兽性的满足,还是追求人性的光辉,还是追求佛性的圆满,在这里显示出生命的差异。
因此佛法的教化分了五乘教法:
首先是人乘的教法。你想要做人吗?那就按照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五戒来敦伦尽分,恪尽职守。该做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该负什么责任就承担什么责任,没有推诿,也没有逃避。保证下期生命,人身不失,仍然还为人,所以五戒是做人的基础。
然后还觉得这个不够,还想积极的再奉献一点儿阳善,那好就十善,佛经里面专门有一个叫《十善业道经》,在五戒的基础上再加上十件事,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前面七个是针对身体和语言的,后面三个是针对意念的。但是这个不贪、不嗔、不痴、不邪见,最重要的是不要堕入常见和断见,就是断常二见。
断常二见就是认为“拨无因果”。没有作善不会得乐受,作恶不会被惩罚,所以陷入断常二见。十善法就是要积极的放生行善法。
还有一类根性,就想追求个人的解脱,叫“声闻法”。听闻释迦牟尼的教法,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四种真实不虚的真理实相叫做四圣谛,叫做苦集灭道。苦是我们生命的残缺不圆满,它的原因就是集。要想对治它就靠“慕灭修道”,所以想慕那些解脱者的自在,涅槃的状态,然后找到灭苦的方法就叫做道,这是声闻学习的方法。
然后还有一类叫独觉乘,所谓独觉乘就是没有佛说法的时代,佛没有出世,这些人很聪明、很利根。他不等待经过夏天的耕耘就看到了秋天的衰败,他看到了春花的开,他已经见到了秋天的败,像这样的独觉的人很利根,所以就叫辟支佛,这种叫独觉佛也叫辟支佛,所以这是声闻和缘觉法。
还有一类根性是菩萨法,就是老想帮助别人,想到我的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就是帮助服务他人,这就是菩萨法。菩萨一法,分了四摄法、六度法、五十二个位次。
因此整个佛法的教学,它的体系看起来很科学,从人乘开始到天乘,到声闻乘,到缘觉乘,到菩萨乘,最后成为圆满的佛乘,五乘教法。人乘的善法对应了中国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生命的空虚确实是人的问题,不是个体的问题,是所有人类的问题,佛法有对治的方法。
五戒、十善、声闻、缘觉、菩萨,你愿意安住在哪个呢?你愿意个体解脱,你就积极的办道;你愿意服务帮助他人,你就奉献自己。你愿意只是尽自己为人的责任,为人妻、为人女、为人母的责任,那你就好好的奉行五戒法,安身立命。
一个佛弟子,最基础的就是应该在五戒中安身,而不是在宗教仪轨当中立命。五戒才是我们佛弟子安身的地方。
海啸之后没多久我就去了印度尼西亚,刚好在空中的时候巴厘岛旁边的苏门达腊岛又在地震。我刚好看到几个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在这点上佛教徒远远不如他们,为什么?海啸之后华人家庭有死亡的人,他走不出悲伤来,就觉得自己有责任,让自己的家人被海啸卷走了。相反,那些伊斯兰教的信徒的父母也好、孩子也好,他说这是真主安拉的意思,他到天上去了,被真主安拉接走了,他很安心,他的宗教对他而言是真正的安心。相反广大的华人尽管是信仰佛教的,但是佛法对他不解决任何痛苦,他也积极的放生,他也积极的磕头,他也积极的供养,但是在痛苦面前他没有任何法可以洗除减轻他的痛苦和烦恼,这样的法有什么用呢?
佛法是用来灭苦的,而不是用来信的。
这是我倡导的口号。你信了就像这样子,这是佛法,我信的老大比耶稣高、比孔子高、比老子高、比穆罕默德高。跟人家去争,跟人家去辩,我学的禅比你的净土的,比你什么唯识的,比你天台的都高,逢人就辩。自己到底高在哪里呢?出去给人两个嘴巴子,马上跟人争吵,烦恼没有止息,所以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行去,行来的才是真实的。因此对治生命的空虚和不实在,最好的办法是做、做、做。
我出家前有时候也挺犹豫的,一到星期六就开始有忧郁症似的,心底特别的不开心,老想找点事。尽管后来也处了朋友,也有自己的住房什么的,但是到周六,我还是喜欢自己一个人骑着自行车瞎逛。北京城内的四环内的老庙址什么,很多地方都是那个时候我骑着自行车去的。后来我想怎么快乐呢?我就去坐公交车抢个坐,看到人家需要座位就让给人家,也很开心。这在布施里面叫做“床座施”,你把你睡的床让给别人,把你睡的铺让给别人,把你的座位让给别人,叫床座施,你什么都没有失去,但是当你送给人家之后特别开心,那一天你就挺开心的。所以为善最乐,我慢慢体会到为善最乐。
然后送东西给人,把你认为好的东西就送给人,真正是你觉得好的,不要是“这不用的垃圾你拿走”,人家肯定不开心。一定是你喜欢的东西送给人,因为你喜欢,别人也会喜欢。
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比如说一个毛巾结了六个疙瘩,要想解开,你是想拿一个剪子一刀剪断,还是一个个的依着一个方法次第而解呢?一定是用一个方法次第解开它,所以这个说的很透。咱们一开始是从本来清静空明中,也不存在我与无我的关系。但是开始有了一个我之后,有了我的身与心,都是虚幻的。现在不但身与心皆幻,开始有了心所悟,我的心开始有东西了:我的东西,我的杯子,我的车,我的房子,我的太太,我的先生,我的家人,我的感情,我的梦想,我的这个,我的那个。
佛陀告诉你,先从“我的”开始去舍。佛陀的教法观察了我们众生的根性,先舍外财,然后舍内财,就是身体,把身体奉献出去。头发割了,化妆品不抹了。所以先从外财施,再从内财施,然后再到法施,从内心的烦恼度化尽它,这个次第轮转的时候从心到悟,但是在熄灭的时候从悟再到心,大家慢慢体会这个布施。
……十五分钟的打坐,这个相对很容易,久坐生禅。每天五次,每次20分钟,一天100分钟,相当于一个半小时,如果你坚持三个月下来,一定会有一个感觉,所以是久坐生禅。刚一开始打坐每一次不要贪多,坐20分钟就够了,挺舒服的,我就下座,该干吗干吗去。然后过一会儿我又想坐了,再坐25分钟,过一会儿又想坐了再坐25分钟,就这样你会越坐越舒服。
奘师说禅(上海自道精舍)
引子奘师:上帝说第一天(要)有光,这世界就有了光;第二天要有什么月亮,就有了清凉;第三天要有人,就有了亚当;第四天就有了夏娃;到第七天就休息。我本来稀里糊涂地说,来上海本来是明天晚上我在喜马拉雅艺术酒店..
树立正见
圆觉光明这个八经五论活动,不单纯是讲经,而是由树立正见,然后树立正思维,然后是正语、正业、正命,最后正念、正精进、正定,这八正道,来达到解脱的一个教学次第。我希望这一年半真正能够把它做完,也希望大家参与其中。..
眼大肚子小
问:人们经常以“眼大肚子小”来比喻吃饭。我把这个比喻我自己,我觉得我不知道我自己在做什么,我对我自己的认知是不清楚的,这是最困惑的问题。您有您自己的使命感,您能知道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样的,而我很迷茫,请师父开..
佛教现代化与化现代的意义与战略
佛教现代化与化现代的意义与战略 2010.11.24佛教现代化与化现代的主题,不是今天才有的命题,而佛教现代化与化现代之所以成为今天的主题,是因为时代和人类生活的变局,实实在在的把这个命题推出了庙堂,赶进了江湖,留给..
慢下来,且听奘师讲禅《新时代管理》访谈
慢下来,且听奘师讲禅《新时代管理》访谈慢下来,且听奘师讲禅他是中国临济宗第四十五代传人,他是国际善地禅修中心创始人,他也是几家寺院受人爱戴的住持,但他依然是热爱生命、行云流水的行脚僧;作为“内观禅”在中国内..
禅与生活 《MING 明日风尚》读者沙龙讲座
禅与生活 《MING 明日风尚》读者沙龙讲座2010.7.17主持人:首先欢迎我们的明奘法师今天能给我们一个下午的时间,来帮助我们,用他的智慧,用他的学识帮助我们改善生活,完成我们的心智圆满成熟。我也算他的学生,亦师亦友..
有求皆苦与中道
有求皆苦与中道 2010.2.7——2月5-7日明奘法师主持灵山静悟团禅修说实在话,酒店真的不适合禅修,禅修是需要安静的。那真正的禅修氛围应该什么样呢?如果大家有机会到印度,尼泊尔,泰国,斯里兰卡这些国家去的话,一定要去..
坐禅指导
坐禅指导2010.2.6——2月5-7日明奘法师主持灵山静悟团禅修解决身心关系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禅坐,现在我们就开始练习。请大家把手表,念珠等凡是让我们感觉紧张的东西都摘下来,尤其是手表,放在座位下面。大家身体略向前..
从智慧之源看智慧地球
从智慧之源看智慧地球——2009年12月18日明奘法师某行业2009年度峰会演讲奘师:在我们想来,土地、农业似乎是应该在山山水水中间,才是农业,才是土地,在我们传统的观念认知里面,佛教应该之深山里面、老林里面、野外、荒..
禅意人生——生命是加法,佛法是减法
禅意人生——生命是加法,佛法是减法,终归生命是⊙法——2009年11月8日上海九间堂明奘法师“禅意人生”讲座之二各位嘉宾觉得可以开始了吗?(听众鼓掌)我看你们专注的看报纸,也不看我。坐在这里的人比报纸的人要生动真..
禅意人生——如实的直观生命的无常与无我
禅意人生——如实的直观生命的无常与无我——2009年11月7日下午上海九间堂“禅意人生”讲座奘师:在这里讲“禅意人生”,不能说这个感觉是什么样的。说怪异也不是怪异,惊喜也不是惊喜,说神奇,更不是神奇。我记得两年前..
明奘法师:怎能成为我的弟子?
明奘法师:怎能成为我的弟子?早诗芙(找师父)我现在是一名高中生,很想拜一个像您这样的师傅,不知道您是否愿意收我这个徒弟。我的回复:成为俺的弟子很简单。就是日常行为的操守。五戒,是做人的基础。十善,是处众的基础..
禅修是最美妙的游戏 高度认真的来玩
禅修是最美妙的游戏 高度认真的来玩——2009年9月12日上午在甘涧禅修中心IT经理人禅修营,明奘法师开示稍微运动运动,早上再来坐。双手交叉往后撇,胸就扩开了。好像有火车两头挤你一样的。再往后撇,胸这里就开了,坐容..
禅,直指人心的管理
禅,直指人心的管理——2009年8月22日 中人网“人力资源100人秋季论坛”(呼和浩特)明奘法师演讲奘师:非常感谢各位!你们真正是从方法论上,从实践经验上应该都是佛教向你们学习的。但是,你们却把佛教的一个倡导出世倡导..
人、人生、人本的教育
人、人生、人本的教育——2009年9月10日教师节慰问顺义多宝阁师生奘师:秋天,正是开学的季节。十几年前我们上高中那时候,还没有教师节。我先来了,看了整个教学这些东西,感觉挺好的。但是我有个感觉,整个社会的教育机..
佛教的生命态度——奘师与北师大CET留学生座谈
佛教的生命态度——2009年9月12日晚与北师大CET留学生座谈录音下载奘师:你们汉语都厉害。这次大卫没有来,是吧?谁领队?你哪个国家的?(我是美国的,我是CET大学的。)刚好赶上我别的禅修课。下午你们去抄经,我又接受一个..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