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有分 第二集(五)
往生有分第二集 妙莲老和尚
修道须开般若慧
一、慈悲方便依般若
古德说过:「佛法但论真见地。」意思是说:修学佛法最重要的是开般若智慧。想要有般若智慧,决定要行方便,所以诸佛皆是:「般若以为母,方便以为父」。什么是「方便」呢?就是大悲,悲心救一切苦恼的众生,令他得究竟之乐。当然,不是救了马上就令得无量寿。但是不得究竟之乐,众生怎能够安静下来呢?所以方便要有般若之智;没般若之智,你虽方便、慈悲,不应该慈悲的却慈悲,就变成了滥慈悲;应该责罚的不责罚,就是放纵害了人。
就像某一种病要某一种药来医;若身体虚弱,当然要补;体内有毒,就先要把毒去除,去毒也要有去毒的方法,即所谓「以毒攻毒」。所以在医病上有开刀、打针啦!大疮还得把脓血挤出来,要洗清哪!在这治病的同时,那个病人不怕苦呢?尤其是小孩子最怕痛,一看到医生来就哇哇叫。可是大人、有智慧的人,明知是苦,也要咬紧牙根随医生去挤脓、排血、洗净。
这道理也告诉我们:修行一定要守规则,「不依规矩,不成方圆」嘛!有的树干弯弯曲曲的,你若要造就成器材,就须先用火烧,烧软了再把曲的地方调整直。有的材料本身是直的,但要弯过来,为了要做圈椅背;所以想要成就一种器具,总要用各种方法来调整。我们凡夫身心病态重,要先除病,而后保持健康,健康之后再加以庄严。这些都要一定的程序,而接受这些程序时,必定要经过一番的苦练、磨炼、调教,「玉不琢不成器」嘛!
二、无理磨炼成大器
不是材料的树干,我们将它做成材料;已是材料的树干,为什么还要把它弯曲过来呢?这表示一个道理:「合理的是训练,不合理的是磨炼」。你这人虽然是材料,但你的心地是不是宽大?性情是不是柔和呢?做事情不是光有才华就可以,最大的条件就是要有容人之量,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啊!
有的人自以为是块大材料,就不能去做小事;但是在我们佛家的大寺院里,祖师、大和尚要是看中一个人,想让他成为大器材时,就要在他身上做功夫。做什么「功夫」呢?做「没有理」的功夫!对方愈是有智慧、有才干,对他愈是不合理的待遇;就是要磨炼他的性情、增长他的道业,要把他炼得炉火纯青,到这个程度才能做大事。若能坦然接受了,将来就成大器;不能接受、禁不起磨炼、禁不起考验,那就随他自己去吧!那就表示他不是一个能接受磨炼的大材。所以一个人总要能忍受辱骂之毒,还要忍受千锤百炼的喝斥。
一般人以为:「既是一块大材又何必一定要经过这种程序?不是材料的又怎能磨成大材?」有人甚至想:「只有我最有本事,你们一切的人都愚蠢。」像这些人怎能做大事?要知道,人没有万能的,也没有不能的;愚蠢的人有愚蠢之用,就算他是渣滓,渣滓还可以做肥料哩!那有不能的?身为修道人就要发菩提心,不论你是何种器材,总要有为人服务、为常住效劳这些见解,那才能做大事,乃至渐次完成菩萨行。菩萨行者要将人的行为做好,人生的行为做好,菩萨行就能完成,所谓「学佛先从做人起」,诚然。
三、般若智慧无私情
刚才告诉大家要有般若智慧,有了般若智慧做事才不会徇情,但论理、但看事;没般若智慧做事只讲情,不看事与理,那怎么做事?只会做坏了事。其实大至一国小至一家,都是要有这种智慧的人,才能成国、成家;否则弄得国不国、家不家,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那就太惨啦!所以佛法首先叫人要有「般若智慧」。
般若智慧最大的前提,就是要了解「无我」。金刚经不是讲般若空慧吗?般若就如同金刚,金刚能坏一切,而不为一切所坏。若能做到「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可成无上正等正觉。有我、有人修善法,最多只感得人天果报而已。这地方诸位要开般若慧,分清正、邪,出世、入世等等,以达出世之功行。
我们中国佛教是大乘法,有福慧的人大乘思想一开通,他就能利益一切人,并能忍受一切苦。诸位注意!要能够接受一切苦,把人的本分做好了,才有资格利益人。做好人是最难的,你想做一个好人,就要有忍辱的心行,因为世间的坏人就是专找好人的麻烦,不但会骂你、说你坏话,甚至要害你,害你去见阎罗王呢!这倒不要怕,我们修忍辱,以大慈心看待他们。
在中国许多所谓修「大乘法」的人,有没有依大乘法为社会、为国家?还是只为自己呢?当然这是针对那些世智辩聪、憍慢的人而说的。他们只是小聪明,眼睛长在头顶上;一听到大乘法,只会口说得好听,其实完全是为自己而已。但佛陀的智慧方便还是多着啦!现在虽是末法时代恶人多,然未到末法之末,所以善人、有智慧的人还是不少呢!我们要多接近善人,向他看齐。
四、魔障不退修忍辱
事实上,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很多在家信徒常说:「没有学佛还好咧!怎么一想修行,种种不必要的麻烦都来了?」大家要忍喔!你不要想:「哎呀!好麻烦!」要忍耐!要记得:「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千万不要因为「魔考」而把道业放弃了。要坚固道心!愈是魔障重,就愈要精进、加紧用功,愈要发道心,千万不能退道心,千万不可因噎而废食!
好象我们房子起了大火灾,火愈大,水力就要更多,否则小水怎么灭大火呢?水决定是灭火的,但水小就灭不了火了。修道的忍辱波罗蜜不够,道业难成!修行就是和五欲交战、和冤亲债主交战、和自己的不正知见交战。又好象家里有个外道种,专门和你唱反调,性情不相合,这叫做「怨憎会苦」,这些苦都要忍耐!不忍耐就退道心,忍耐道业即增长,令自他皆安乐。
当然,福慧还是要从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舍能舍中来。一切成功都是要种种因、种种缘嘛!你想要过生活、要吃饭,日子难过也要过,吃饭难也要吃啊!总不能因为生活难,就不生活、不精进、不硬着头皮来闯吧!这难过的生活总是要过,生命总是要保的,我们的法身慧命又怎能舍去不顾?总要功德长养,才能早点出离这个万丈苦海啊!把握啊!受苦得解苦,努力吧!
石家庄位同庙助念开示
石家庄位同庙助念开示2008年10月3日妙量法师开示录阿弥陀佛!老菩萨、新发心的菩萨、年轻的菩萨们,今天我们围绕临终如何助念才能成功往生的一些问题与菩萨们结缘。在讲解助念之前,先讲一点基础的,从基础的开始,然后再..
佛学问答(广东阳江大八吉水寺开示)
问:六时吉祥是不是代表六个小时,或者代表六个时间?答:我们都希望六时吉祥,但是六时吉祥不是六个小时。从提问问题就可以看出来这位善知识,是初学佛的。我们中国有十二个时辰,两个小时为一个时辰,这是中国。在印度佛陀..
往生有分 第二集(十七)
往生有分第二集 妙莲老和尚特稿选粹灵岩山上万人祝寿––祝贺妙莲长老七秩嵩寿小沙弥自生这一天是我的恩师上妙下莲老和尚七秩嵩寿良日,灵岩山寺常住大众为老和尚祝寿拜梁皇宝忏,恰于今日功德圆满,堪称尽虚空、遍法界..
往生有分 第二集(十四)
往生有分第二集 妙莲老和尚戒期开示节录(81、4、3–9)编辑组之一 发菩提心求净戒佛家生活真善美一、发心受戒善男女诸位善男子、善女人等!大家发心回灵岩山寺受戒,发什么心呢?发菩提心。在人间轮回六道,无法了脱生死..
往生有分 第二集(十一)
往生有分第二集 妙莲老和尚国父纪念馆佛学讲座开示(82、7、10–11)编辑组第一天 - 人佛一体总统府黄资政尊秋先生、台北市大家长––黄大洲先生、国父纪念馆高馆长、政府各界首长、社会贵宾、各乡父老,诸山长老、各位..
往生有分 第二集(八)
往生有分第二集 妙莲老和尚在家修行的方法一、修行功夫贵恒常很多初发心的人来问:「老和尚!弟子们在灵岩山寺打佛七,日日跟着维那、悦众师父们精进用功,太好了!用得法喜充满,心里有所依赖;但回家后要怎么保持用功不懈..
往生有分 第二集(五)
往生有分第二集 妙莲老和尚修道须开般若慧一、慈悲方便依般若古德说过:「佛法但论真见地。」意思是说:修学佛法最重要的是开般若智慧。想要有般若智慧,决定要行方便,所以诸佛皆是:「般若以为母,方便以为父」。什么是..
往生有分 第二集(二)
往生有分第二集 妙莲老和尚上妙下莲长老简介 护法组上妙下莲长老祖籍安徽巢县,生于民国十一年(一九二二年)。民国十九年(一九三○年)九岁出家。民国三十年春(一九四一年)二十岁,于南京宝华山受具足戒后,即赴苏州灵岩..
往生有分 第一集(十九)
往生有分第一集 妙莲老和尚拜向灵岩山.佛种永心头拜向灵岩山.佛种永心头-记灵岩山寺万人万缘朝山及园游会(七十八年)庆祝三周年万人万缘朝山联谊园游会,于元月十三、四两天在埔里净土道场-灵岩山寺隆重展开,吸引了来..
往生有分 第一集(十二)
往生有分第一集 妙莲老和尚着主礼龙善寺佛七第一天晚上开示修戒恭录(七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晚)我们佛弟子做事情,能用最少的力量而得到功效最大的,就是念佛、礼佛。所谓「礼佛一拜,罪灭河沙;念佛一声,福增无量。」既..
往生有分 第一集(十七)
往生有分第一集 妙莲老和尚妙莲老和尚新春开示-因缘果报慧欣恭录诸位法师、诸位居士:佛法讲因果,其实说来,应该是因缘果报,还要注意时间这一因素。只要因缘、时间相聚会,则果报自然成,大至宇宙,小至微尘,皆离不开此理..
往生有分 第一集(十四)
往生有分第一集 妙莲老和尚妙莲老和尚对福严佛学院学僧开示修戒恭录(七十九年四月二十四日晚间慧命香时说)一、欢迎学僧莅本山诸位师父、各位同学、各位大居士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灵岩山寺可说是创建三周年以来,首次有..
灵岩甘露第二集 陆、居家学道
灵岩甘露第二集妙莲老和尚陆、居家学道陆、居家学道◎色身办道报亲恩父母辛辛苦苦的养育,才成就了我们的色身;我们应当好好善用它来精进办道、念佛、拜佛,以报父母培育之恩。◎运用悲智度父母聪明的人,你不想父母自在..
十、依佛观念造世间
十、依佛观念造世间以上讲到身、口要守住五戒,把身、口修好了,心也就好了;所以要想心好,先要修好身、口。有人说:「人只要心好就好了嘛!」当然心要好,但有什么表现才知道你心好?要做好事才表示你心好;你不做好事,连口..
九、戒除烟酒修众善
九、戒除烟酒修众善再讲智。智者,在佛法讲就是不饮酒。你看遵守佛家的不饮酒戒,高速公路上开车,省却了多少的麻烦事件!多么平安!酒一喝,坏了好多事!酒一喝,话就乱说;酒一喝,什么坏事都做。唉!酒既然有这么多坏处,我们..
八、信实不妄修善口
八、信实不妄修善口说过了仁、义、礼--不杀、不盗、不淫,再讲信。信者,在佛家讲就是不妄语--不说虚妄语、说话真实有信用。你说话真实信用,谁不相信你、谁不同你共事?说话不信实、尽是骗人,谁敢同你共事?这样聪明是害..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