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忍辱波罗蜜和阿Q精神有什么不同?

繁体

当你碰见一个人无理地咒骂你、毁谤你,也许与你素无瓜葛,可是他无缘无故的就来残害你,你应该怎么办呢?没有学佛的人,遇到这种情况当然会不服气,就想要报复,去跟他比力气、势力、金钱!学佛的人要学会忍!忍他、让他、不理他,因为这些事物都不是常在的,我们刚才讲无常,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在无常当中都会变化不定的,能这样想会帮助你看开一点、放下一点,不要太执着,什么事都不要太硬碰硬,对你没有好处,对众生也没有好处。假使你能忍一时之气,当时好像是被人欺负了,可是一个学佛的人知道,那是消灾免难,当你用佛法来面对一切的人、事、物,也是如此!

遭受意外、被人陷害、被人误解或者遭人纵火等种种灾害,假使你内心不平、气恨,想尽种种办法报复,已经是不可能挽回的,你又能怎么办呢?我们佛教就是讲忏悔,忏悔自己的业重,起码这样子能够让你安定下来,安定什么呢?安定你的心灵,知道因果不灭、因果循环,自己作的业自己消,任何事情能照着佛所教导的教理去想、去做,你会得到很大的受用,当你都能受用了,你就知道修行的工夫进步了。

像鲁迅写《阿Q正传》,形容我们中国人就是阿Q那一类的,人家打他了,他假使念过《金刚经》,唉呀!这我消业障了,那就正确了。他不这样想,他怎么想?他说儿子打老子。其实也是想法,也不烦恼了,但是是儿子打老子。我看《阿Q正传》时,我看到这,我就想他怎不会想老子打儿子,帮我消业障,不就完了,那多好!儿子打老子,那就不行了,那想法不同了,他还胜利了,他心里胜利了。阿Q精神,也是我们佛教忍辱波罗蜜的精神,释迦牟尼佛就是这种精神。我们要做的就是忍辱波罗蜜,所以要把修行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来,随便你做那一行,都可以运用到你的生活当中。

总之,我们所学的要跟我们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我们的行为举止也必须与我们说过的话相结合,这样子你就不会去说伤人的话,到达了一定程度,你就不会想骂人。听到骂人的话,你听到的不知道是什么语言,你想骂人也骂不出来。你知道该骂人的话,什么都骂得出来,这就是你已经达到自然而然、不造作的境界了。那个业只是口,如果你念念的那个心都不曾离开佛、法、僧三宝的话,心里的恶念头就不容易生起,也没有机会生起,不论遇到什么环境,你都要导引使它生起善念。

喜就是欢喜,就是你对人内心永远保持欢喜,这就很难了。任何的忧愁事,任何的烦恼事,你知道这都是假的,是现象,会损害你的慈悲心,损害你的智慧心,这就要观照了。当你观照的时候,自己就能看得破,看一切事物是无常的,能够忍受,不去争不去计较,能看破这个就不容易了。看破了、明白了,还得放下,不要去执着,这样才能生起欢喜心。如果你看破了、放下了,你才能舍。佛教我们的方法,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你要尽量发挥这个心情,受用会无穷无尽的。

把所学到的佛法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不外乎有两种,一种接触人,一种接触事。不论在人、在事上,你都得这样用心,这样处理问题,你会处理得很恰当。在病苦的当中,特别是在困境当中,你就会感觉到心的威力,体会到佛法的威力,因为佛法就是心法。

将佛法与日常生活结合,来验证这个心,无非是训练心的一个方法,都是在说明炼心。炼心应该在什么地方练习呢?就在生活当中!就在你面对一切的人、事!处理之后你就会知道,你的心境是心如止水,还是波涛汹涌?是有功力,还是没有功力?自己最清楚。

如何读诵佛经才能获得更大效果

《普门品》是赞叹观世音菩萨功德。观世音菩萨说,你遇到什么灾难,只要一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能救苦救难。经文上是这样说,你要知道,念观世音菩萨要至心,不至心不会来。如果你会修观的,念《普门品》的时候..

不管读哪部经都功德无量 特别是这部经

怀疑读大乘经典没用?其实不管读那一部经,都是功德无量,特别是地藏经,当你遇到任何困难,求地藏菩萨或读诵普门品,求观世音菩萨,没有不应的。求不应,问题没有解决,你就怀疑佛说的话,这当中有个问题,就是你没..

为什么读了很多经还不知道怎么修行?

大家都读诵大乘经典,或者是忏悔,或者是礼拜,或者是供养。我们读大乘经的时候要供养,不是你供养很多了,一支香也可以,说我连一支香都没有,用心香供养吧,念个偈赞,用偈赞供养,燃一支香也可以。观想用法供养,..

学佛迷信者居多,检测自己是不是也迷信!

学佛人不能脱离生活,日常的起居都包含着禅意的存在,修行不离世间觉,修行是改变自己的心境,使自己的心境得以升华。当你的心还不能转物时,你的一切要顺其自然,生病时一定要看大夫,该吃药就吃药,该打针打针,手..

了生死了的是心 心无挂碍便是解脱

我们佛弟子所达到的目的,大家的目的都是想了生死。生死怎么了?因为佛跟我们说,无量劫来,我们在这个六道轮转,经过无量的苦难,我们现在这一生得到人身了,这是极难极难的。就是说人身难得,你得到人身了,你要轻..

你把财色关过了,学佛才算真入门!

古来大德经常说这个世界只有两种人:一种贪财的,一种好色的。很多人学法学了很久,信佛也信了很多年,始终不知道怎么样修道、怎么样入道,因为他贪爱心、财色心始终断不了,道始终入不进去。文殊菩萨说善用其心,如..

《地藏经》里隐藏的改运方法

末学根据地藏经,如果要有效改变人生境况,有这么几个方法,综合起来做好的话,财命福慧当有不可思议的变化。一,经书上说要解决不顺的事,需要至心恭敬,念满万遍,我们末法时期众生业障重,恭敬心也不够,所以需要..

念万遍地藏菩萨圣号恶事也能转变成善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诸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愿,或多病疾或多凶衰,家宅不安眷属分散,或诸横事多来忤身,睡梦之间,多有惊怖。如是人等,闻地藏名,见地藏形,至心恭敬,念满万遍。是诸不如意事,渐渐消灭..

念万遍地藏菩萨圣号,恶事也能转变成善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诸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愿,或多病疾或多凶衰,家宅不安眷属分散,或诸横事多来忤身,睡梦之间,多有惊怖。如是人等,闻地藏名,见地藏形,至心恭敬,念满万遍。是诸不如意事,渐渐消灭..

佛教的忍辱波罗蜜和阿Q精神有什么不同?

当你碰见一个人无理地咒骂你、毁谤你,也许与你素无瓜葛,可是他无缘无故的就来残害你,你应该怎么办呢?没有学佛的人,遇到这种情况当然会不服气,就想要报复,去跟他比力气、势力、金钱!学佛的人要学会忍!忍他、..

如何忏悔业障快?

问:要忏悔业障的话,不知是持咒快?灭定业真言快?金刚萨埵心快?还是念佛快?答:都不快!怎么样才快?快的不是那些咒,是你的心,一样的磕头一样的拜忏,人家在观想佛像,观想佛的圣号,忏悔自己的业障,这个头磕下去,他业障就消..

问答释疑

占察善恶业报经问答释疑梦参老和尚问:常闻发菩提心是为修学佛法第一要义,发此无上大心,是否即是自性清净心,于日用云为语默动静、行住坐卧应如何发?如何安住?如何护持?如何知自性当下与此想相应?又此心如何该摄大慈大..

生病的时候,如何发菩提心?

梦参老和尚:生病的时候,如何发菩提心?吃饭是佛法,上厕所是佛法,在菩提心的观照下,干什么都是佛法。那么,生病的时候,如何发菩提心呢?你说你没看见地狱,实际上,人间随时都有地狱。你身上生病,解脱不了,很痛苦,发高烧,..

念经念佛还会有灾祸吗?

梦参老和尚:念经念佛还会有灾祸吗每个人都有六亲眷属,你周围的人要是不信佛的,你怎么劝,他信也不信,信了之后遇见挫折也会退心的。今天有人问我这么一件事,有位吴姓弟子,昨天晚上八点多钟,在八十八街出了车祸当场死亡..

朋友皈依三宝后,常有自杀念头,怎样处理?

梦参老和尚:朋友皈依三宝后,常有自杀念头,怎样处理?问:我的朋友已经皈依了三宝,但是从皈依了三宝之后,常常有自杀的念头,一念经就会发狂,请问长老我应该怎么样处理?答:皈依三宝之后,常常有自杀的念头,一念经就会发狂,..

不精进,业障很重该怎么办

问:弟子不精进,业障很重。梦参老和尚答:你自己不精进,想求入佛门,进不去的。我能给你精进吗?我让你一天跟我们这些和尚一样的,早晨两三点钟起来。你们看和尚好像没事,比你们忙得多!两三点钟起来,念佛也好,修禅定也好,..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