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迎观世音菩萨出家日!娑婆缘深,寻声救苦
观音大士悉号圆通
十二大愿誓弘深
苦海度迷津
救苦寻声 无刹不现身
中文译名有好几种,竺法护大师译为“光世音”,鸠摩罗什大师的旧译为“观世音”,玄奘大师的新译为“观自在”。而在民间,一般通用的是罗什大师的旧译。唐朝时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略去"世"字,简称观音。
据《妙法莲华经》记载:
“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也就是说,凡有众生,若在苦恼之时,一心恭敬虔诚地称念观音圣号,观音菩萨便即时予以救济,所以叫做观世音。
《悲华经》中也说:
“宝藏佛授记云:汝观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苦恼故,欲众生住安乐故,今当字汝为观世音。”因此,观世音菩萨的全称尊号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观自在菩萨 355卷1466次
《佛说出家功德经》云:佛告阿难:“于此一日一夜清净出家故,此善根,六欲天中,七反受福,二十劫中常受生死世间之乐。最后人中,生福乐家。壮年已过,诸根熟时,畏于生老病死苦故,出家持戒,成辟支佛。”
佛告阿难:“我今说喻,汝当善听!譬四天下,东弗婆提、南阎浮提、西瞿耶尼、北郁单越,满中阿罗汉,若稻麻丛林。若有一人,满百岁中,尽心供养此诸罗汉衣服饮食、病瘦医药、房舍卧具,乃至涅槃后若起塔庙,种种珍宝、花香、璎珞、幡盖、伎乐、悬诸宝铃、扫洒香水,以诸偈颂,赞叹供养,所得功德;若有人为涅槃故,出家受戒,乃至一日一夜所作功德,比前功德,十六分中不及其一。以是因缘,善男子当应出家,修持净戒。诸善男子,诸需功德者、求善法者、自受法者,不应留难出家因缘,应勤方便劝作令成。”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早得智慧眼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速度一切众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早得善方便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速乘般若船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早得越苦海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速得戒定道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早登涅盘山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速会无为舍
我若向刀山 刀山自摧折
我若向火汤 火汤自枯竭
我若向地狱 地狱自消灭
我若向饿鬼 饿鬼自饱满
我若向修罗 恶心自调伏
我若向畜生 自得大智慧
恭迎观世音菩萨出家日,感恩遇到了最为清澈的悲心,感恩遇见了最为慈悲的菩萨,长存感恩之心,身心欢喜自在;专念菩萨名号,诸佛菩萨常护。
值此殊胜日,请持清净心、发广大愿,依身语意三门广行善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祈愿观世音菩萨慈悲愿力加持法界一切苦难众生,愿众等业障消除,六时吉祥,获无边福德智慧,得如意自在清凉!
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3
如禅经偈中说:生死不断绝,贪欲嗜味故,养冤入丘冢,虚受诸辛苦。这个诃五欲,一条一条的说完了,总说五欲的障道的情况。这以下智者大师又引禅经中的偈,来说明这个道理。就是《治禅病秘要法经》,在大正藏里是第十..
教义抉择篇
佛学问答四篇-教义抉择篇玅境长老答/编辑室整理问:目前有一些有名的南传禅师说:定内不能修观,要在定外修观。请问长老的看法如何?又二禅以上名「无寻无伺」,是否二禅以上即无法修观?答:在止没成就之前,谈不上定内修观..
八识规矩颂讲义(1)
八识规矩颂讲义(1)【绪言】大和尚慈悲,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好。刚才大和尚的介绍,对於本人之赞叹,本人不敢当。我是一个很笨的人,出家虽然时间不短了,但是在佛法里面,没有什麽成就的地方。本人在九○年,曾经来..
当能通达无我的时候,烦恼的根本就没有了
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若细心地观察自己,你就会发觉,这个「我」是个烦恼的根本,你会发觉这件事。若是通达无我的时候,烦恼的根本没有了,烦恼就不容易生起来,烦恼就会减轻了。我们人与人之间不和,师兄弟不和、师徒..
七觉支
法句经 Dhammapada第十一:老品[偈颂146]常在燃烧中,何喜何可笑?幽暗之所蔽,何不求光明?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八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第二瑜伽处之三[T30n1579_p0440a08]七觉支者。一念等觉支。二择法等觉支。三精进等觉..
静坐漫谈
静坐漫谈于1995新竹福严佛学院阿弥陀佛!我们大家学习《摄大乘论》以后,应该是没有事了。但是现在又多出来一样事。多出来这一件事——就是要学习静坐的这件事,这件事在我个人的想法来看,倒是非常重要的。这一件事,应..
妙境老和尚法语
妙境老和尚法语(一)《瑜伽师地论》是全面地、深入地开示了什么是禅,我们若能认真地学习,你自己就会有主张:「喔!应该这样学习禅的!」就不会再随着别人的舌头转了。(二)学习教义遇见了难关怎么办?可以请教善知识、翻阅..
修习圣道的功德
修习圣道的功德妙境法师甲一、引颂略说佛在世时,有四位年纪很大的人来出家。出了家以后,四个人在一间寮房里住,时常散散乱乱地说闲话,谈到得意处就哈哈大笑。佛陀天耳遥闻,就前来说了四句偈:常在燃烧中,何喜何可笑?幽..
从佛学院到禅学院
从佛学院到禅学院前言去年八月间,乘着夏日凉风,北院(原女众部)全体迁移至 Vadito 新院址。正忙碌于适应时,不觉间白杨转黄、清溪凝霜,禅语满秋山;于惊艳中又一转眼,银光覆地、枯树独形,万物尽寂然;而匆匆九个月已过,..
如来大势力
如来大势力前多少年,在埔里中台禅寺发生一件事。很多年轻的在家居士,到中台禅寺的分院佛学班学习,毕业以后就到中台禅寺拜惟觉禅师落发出家。后来这些新出家者的父母反对这件事,就到中台禅寺向执事法师要人。我想这事..
四护法门
四护法门经论中有法门名为「四护」:一、「命护」,二、「力护」,三、「心护」,四、「正方便护」。何谓「命护」?对于我们的果报:这个身体,应该好好保护它。实在来说,虫蚁尚且偷生,谁不知道保护自己的身体呢?但是佛法中..
安住身心 身心安住
《安住身心,身心安住》2000/07/15玅境长老宣讲于法云寺佛学院「安住身心,身心安住」,这是两句话。前面的「安住身心」是约因说的,「身心安住」是约果说的,由因而果,是这样意思。这里一共是分四段来讲这个题目,第一段..
佛恩寺禅七开示
佛恩寺禅七开示2001/4/13于台中佛恩寺贵佛恩寺,大和尚慈悲,监院法师,维那常在法师慈悲,及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大家好!阿弥陀佛。不管是出家的法师、或者是在家居士,只要是佛教徒,我们应该是有共同的意愿,就是涅槃为上..
学习佛法的功德
学习佛法的功德妙境长老 讲述智宽老法师、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大家好!我先讲几句闲话。我看见一本书上说到:在宋朝,差不多和司马光同时,有一位鼎鼎大名邵康节先生写的一首诗,我先讲讲这首诗。水流任急性常静,花落虽频..
略谈止观
略谈止观1996/11/2于加州闻思修居士林各位法友、各位居士:我们现在在这里共同地学习闻思修,这是非常重要、非常吉祥的事情。在我们佛教里边,学习佛法了以后,我们应该修行解行相应的这件事。其中关于修行这件事来..
如何修三三昧
如何修三三昧妙境法师1998年埔里法如精舍从出家人的戒律上看,从《阿含经》、《般若经》、《华严经》、《法华经》,从《大智度论》或者《瑜伽师地论》上看,佛在世的时候,这些佛教徒,尤其是比丘,天天地见佛闻法,..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