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你的信心在自己还是在阿弥陀佛?

繁体

净土法门法师:你的信心在自己还是在阿弥陀佛?

还是先用一个比喻来说明。

我们正处在千丈高的悬崖峭壁之下,自己已是困苦潦倒、疾病缠身......周围又是虎狼狮子正在虎视眈眈......

悬崖上面有一个大富长者用高音喇叭大声告诉我们:快上来吧,我这里极尽富饶,美味佳肴一应俱全!车子房子应有尽有!我甚至马上给你换一个和我一样健康的身体。我现在给你放一个吊篮,你只要坐进这个吊篮,我就可以把你拉上来!

悬崖下面的我们分三派:

第一派:根本不相信这个大富长者所说,反而说哪有这么好的事情,就算有也只是幻境,上去之后还不知有多少苦头在等我们吃。这种人特指不信净土法门的人。

第二派:相信上面有大富长者,相信说上面什么都应有尽有,什么都一应俱全,但不相信这个吊篮有这么神奇。他们怀疑说“坐进吊篮就可以到上面享福了?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要靠我努力攀登才行啊,怎么着也要先把身上打扫干净才行啊!”于是这些人对这个吊篮弃之不顾,甚至把这个吊篮当作一个健身器材,当作锻炼身体的工具,每天努力“修行”,努力攀登,大富长者和上面的人只能摇头、叹息。

第三派:相信上面有大富长者,不仅相信说上面什么都应有尽有,什么都一应俱全,而且相信这个吊篮的神奇作用,并且迫不及待、欢欢喜喜坐进吊篮。虽然还没有被吊到上面,但此时已是完全安心,因为他们知道,只要进了这个吊篮,剩下的都是大富长者的事情,知道肯定能被吊上去。

第一派就是特指不信净土法门的人,或者认为极乐世界只是一个暂时的栖息地,只是一个幻象。

第二派就是特指现在大多数的净土行人,他们相信有极乐世界,相信有阿弥陀佛,但宁愿相信靠自己功夫去往生,就是不相信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本身就有往生的一切功德资粮。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本身,就是比喻中的吊篮。很多净土行人虽然也念南无阿弥陀佛,但只是把这个名号提升自己功夫的手段,把名号当成了健身器材!

本文主题中说很多净土行人的“信”有严重缺失,就是因为不能完全相信这句名号的作用,不信佛力、只信自力,或对佛力半信半疑。所以虽然有信极乐世界或阿弥陀佛,但到不了还是没用。

念佛人多,往生人少,就是特指第二派这些人。

第三派就是特指老实念佛的人,他们相信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本身就有往生的一切功德资粮,相信称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往生的保证,相信称念的当下就获得了往生的门票,从此安心念佛、专修念佛,不再为自己的功夫烦恼和困惑。

第三派的念佛人明信佛智,正是无量寿经所说的芬陀利华,正是净土祖师说的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就是一切诸佛所护念的人。第三派念佛人往生已然决定,临终直入弥陀报土,如阿弥陀佛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第二派的人虽然念佛,但因为疑惑佛智,以分别心去念佛,故招感三辈九品之差别,而且往生不定,与第三派的念佛人可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道理就是如此简单,一信永信:阿弥陀佛救度我的誓言真实不虚,一念永念:一辈子专称南无阿弥陀佛、不怀疑、不夹杂。

南无阿弥陀佛!

净土法门法语:复讲老师讲的,自己有意思不能加,这个训练什

净土法门法语:复讲老师讲的,自己有意思不能加,这个训练什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不要问别人,问自己。问别人,别人总是称赞你,不会批评你,那现在人更不肯批评人,一定要问自己。古时候师徒如父子,老师跟你讲真话..

净土法门法师:欢喜心生不起来,原因在哪里?

净土法门法师:欢喜心生不起来,原因在哪里?开经偈里面说「百千万劫难遭遇」,那是指大乘经典。这一个法门、这一部经典,遇到实在难,实在不容易,不止百千万劫,这个遇到是真正有幸。有许多人遇到了,或者听到了,..

净土法门法师:我们去往生的属於“小行菩萨”

净土法门法师:我们去往生的属於“小行菩萨”【佛告弥勒。於此世界。有七百二十亿菩萨。】这是数字说出来了。【已曾供养无数诸佛。植众德本。当生彼国。】这是释迦牟尼佛正答弥勒菩萨所问的。娑婆世界就是我们这个世..

摩崖三佛龛位于西山石窟,宾阳三洞和万佛洞之间,凿于武周时期

摩崖三佛龛位于西山石窟,宾阳三洞和万佛洞之间,凿于武周时期摩崖三佛龛,位于西山石窟,宾阳三洞和万佛洞之间。凿于武周时期,佛龛内所造三佛代表过去,现在、将来,系典型的三世佛题材。摩崖三佛龛共有七尊造像,..

制戒的因缘

佛陀的弟子群中,有着种种不同的人物。假若把佛陀的弟子,一律要求他们都具备圣贤的条件,这是错误的想法。佛弟子终究是佛弟子,他们并不是佛陀,自有种种贤愚不肖的分别。 佛陀的教化越广,信奉皈依的人越多,尤以..

摄影笔记:浴佛节五台山行摄(佛光普照遍五台,居士男女多布施

摄影笔记:浴佛节五台山行摄(佛光普照遍五台,居士男女多布施佛光普照遍五台,吃斋诵经建寺庵。居士男女多布施;为求来生结善缘。即公元前565年农历四月初八,佛祖诞生在北印度,有天上九龙吐出香水为太子洗浴。因..

净土法门法师:我们无量劫来积集的恶业,一念之间就可以忏悔,积德累功,忏罪求福

净土法门法师:我们无量劫来积集的恶业,一念之间就可以忏悔,积德累功,忏罪求福【一】、《汇编》里面举了一个故事,这段故事在《了凡四训》里头也有。宋朝时候有一个卫仲达,这个人的一段故事传得很广,不但在当时..

钱财为什么不跟人走,却只跟着福报走?

钱财为什么不跟人走,却只跟着福报走?钱财为什么不跟人走,却只跟着福报走?朋友问,自己最近生意不景气,尤其今年一直亏本,用佛法怎么解。 世人苦,就苦在要一个好上。就想着,生意一直都很好。我有个观点,钱不..

信愿法师:何故不令作观,直遣专称名字者,有何意也?

信愿法师:何故不令作观,直遣专称名字者,有何意也?【往生礼赞】问曰:何故不令作观,直遣专称名字者,有何意也? 早上藉着大家打佛七的殊胜法缘,信愿继续来向大家报告《往生礼赞》摘要。昨天我们探讨完第一段文,..

谨记吃水果的“三看五不可”

谨记吃水果的“三看五不可” 人有不同的体质,水果也有不同的成分和特质。人的体质有冷热,水果也有特质分温凉。因此,什么人吃什么水果,都有一定的禁忌。吃水果有禁忌,这种观点逐渐被人们所吸收。那么,吃水果怎..

饮酒的巨大过失

饮酒的巨大过失饮酒的巨大过失大佛顶首楞严经 不餐酒肉。以火净食,无啖生气。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畋猎嬉戏,耽淫嗜酒,放逸无度,横为非人夺其精气。(属九横死之三,横为非人鬼怪之类,夺其精气而死,是为横..

静波法师:佛教对生活的看法

静波法师:佛教对生活的看法静波法师:佛教对生活的看法我们今天探讨一个题目,叫:佛教对生活的看法。所谓生活就是一种责任,当然它是一种因缘,因缘就是一种责任。你有你的责任,我有我的责任;你有你的生活,我有..

高僧故事:百岁虚云惨遭毒打入定八天神游听法

高僧故事:百岁虚云惨遭毒打入定八天神游听法虚云禅师(1840~1959),传法曹洞,兼嗣临济,中兴云门,匡扶法眼,延续沩仰,是以一身系五宗法脉的禅宗大德。虚云禅师一生极具传奇色彩,经历无数磨难,自云:“阅五帝四..

净土法门法师:应用怎样的善巧,使人深信佛的智慧及因果

净土法门法师:应用怎样的善巧,使人深信佛的智慧及因果问:底下一个问题,佛陀具备圆满的智慧,但有些人却认为佛经是弟子们帮助完成的,历史是人写的,因此出现许多我执、我见。请问应用怎样的善巧,才能使他们深信..

文殊院,一个可以看到最纯粹佛文化的好地方

文殊院,一个可以看到最纯粹佛文化的好地方文殊院,作为成都宗教文化的代表,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这里也承载了很多老成都人的记忆。文殊院位于成都市青羊区,文殊院始建于隋大业年间。是集禅林圣迹、园林古建、朝拜..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听经是晚年最好的清福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听经是晚年最好的清福我们看到这个社会上的大众在工作的时候,现在工作都很紧张,他也没有时间去想别的。退休之后,工作没有了,那享清福不是很好吗?可是退休之后,我们看到两种现象,一种就是..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