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戒律的比库

繁体

守戒律的比库

佛所說的五戒是非常重要的,這是人人都懂的,並且與我們每個人都有切身的關係。你若守規矩不放逸,這就是在自性上增加智慧。守戒律就能生定,一生定就有智慧;若不守戒,就沒有定,沒有定就沒有智慧。

不知羞耻,卤莽如乌鸦,诋毁他人,粗暴邪恶的人,生活随便。

知所惭愧,清净不染,谦逊,清净观照察觉的人,生活戒慎。

小沙马内拉比库懂得医药病理。有一天,他看完一位病人后,在回去的路上遇见舍利弗尊者,他向尊者说自己医疗后,得到非常美味的食物做为医疗的报酬。他请舍利弗尊者与他分享这些美味。但舍利弗尊者一言不发地离他而去。舍利弗尊者之所以不接受小沙马内拉比库的食物,是因为小沙马内拉比库违犯比库「不可因为个人利益而从事医疗行为」的戒律。

佛陀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后,说:「比库们!无行比库的身、口、意不清净。同时,傲慢得像只乌鸦。他会利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获取舒适的生活。相反的,知羞耻的比库,日子艰困。」

多念观音菩萨普门品的作用有哪些

佛法修行在为我们传授智慧的同时也会锻炼我们的定功,随着坚持念诵观音菩萨普门品的时间越久,我们理解到经文的智慧和道理就更加深刻,让自己得到不断的完善。念诵观音菩萨普门品可以让我们渐渐变得更有善心,懂得其..

陈兵:大乘根本加行论

陈兵:大乘根本加行论加行,又译方便,或称前方便、方便道、前行、道前基础,指正式修行之前的必要准备。就象行军之前的备办粮草,出车之前的加油打气,正式修道之前所修的一切行,都可叫做加行。佛教各种修行道,都..

梦参老法师讲大悲咒

我们大家对于我们的修行,念佛,或你专持一行,或是诵经,诵《金刚经》,天天不断,永远如是,这叫功力。你乃至于诵一部《阿弥陀经》,你临命终时绝对生得到。所怕的什么呢?中断,诵诵断了。我们修行人,如果你几十..

药师经的解释

现在有很多的人都在修行药师经,当想要自己修行的功德更加的大,师兄就一定要知道药师经主要讲解的道理是什么,因为在真正的理解到后,自己的修行才会更加的好。当我们在坚持的诵读药师经的时候,就是可以逐渐的体会..

金刚经讲义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金刚经讲义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金刚经讲义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江味农居士著(壬)初,又二:(癸)初,明度无度念;次,明本无圣凡。(癸)初,又二:(子)初,标示;次,释成。(子)初,标示。【‘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

只读楞严经心咒行吗

在修行楞严经的时候,最好是不要只读心咒,只读楞严经心咒的话,从经文中得到的知识是很少的,自己在修行的时候,能让自己懂得的知识是很少的,修行楞严经的时间久了,自己也就能够懂得很多的知识,读楞严经的时间越..

和亲公主为何执意要出家?

和亲公主为何执意要出家?差摩比丘尼生时二王和解缘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波斯匿王。及梵摩达王。常共忿诤。各将兵众。象兵马兵车兵步兵。住河两岸。各立檦相。夫人月满。各生男女。端政殊妙。王大欢喜。击鼓..

梵唱大悲咒的好处有什么

大悲咒是一种咒语,是通过音译过来的。我们当今念诵的大悲咒,就是很贴近梵语发音的,所以持诵大悲咒,对自己的修行会有很好的效果。如果大家不仅能以恭敬心读诵大悲咒,还能一直坚持下去的话,就能让自己活得更多好..

守戒律的比库

守戒律的比库佛所說的五戒是非常重要的,這是人人都懂的,並且與我們每個人都有切身的關係。你若守規矩不放逸,這就是在自性上增加智慧。守戒律就能生定,一生定就有智慧;若不守戒,就沒有定,沒有定就沒有智慧。不..

陈大惠:福报得有德行做基础

陈大惠:福报得有德行做基础有人向我提个问题,陈老师,你说了半天,这个福报到底是什么?我的掂量自己有没有那么大福报,我才能去受用这些。头一个,名,你出大名,既是你的福报,也折损你的福报。网上公布两个十四..

力行孝悌仁义 唤醒心中的本善

整个文化的精神,;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孔孟之道,仁义而已矣。因为夫子他的整个智慧也都是承传尧舜的智慧,祖述尧舜,是从这些圣王当中把文化承传过来的。所以夫子说他是;述而不作,他只是把这些真理把它承接下来..

去躁养心

在读阿含经的时候,常常读到佛陀在描述境况时,不厌其烦,反复叙说,比如在《长阿含·世记经》四天王品中,佛陀为众比丘讲述四天王城的状况,说道:“须弥山王东千由旬提头赖咤天王城,名贤上,纵广六千由旬,其城七..

南怀谨:如果错了,我愿下地狱

南怀谨:如果错了,我愿下地狱现在,贡献大家念佛的法门,也就是习惯所称的净土法门。我们一千多年来,所流传净土宗的念佛法门,到了近代几百年来,大多都是采用“持名念佛”的途径,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

募款造像遇火灾后神工巧铸观音像

募款造像遇火灾后神工巧铸观音像07、《南海慈航》于火灾中,神工巧铸观音像,老妪供奉,寿至百岁宋朝淳熙元年的时候,吴江长桥旁边居民,有位姓郑的姥姥,年已80余岁。每日到市上化募钱财,聚积起来放入瓶中,想将此..

别让修行麻醉了我们!

别让修行麻醉了我们!不要被“修行”的假相所迷惑当我们朝着光亮行走,除了保持好姿态,更别忘记内在的重心。午后的禅堂,首座和尚正在打坐,一个小和尚却躺在禅凳上睡觉,还发出呼呼的鼾声。这时,老方丈推门走入禅..

参悟

很想谈谈对“智慧”的参悟,却迟迟未敢动笔。因为听说“圣人”多不愿留“文字相”,如释迦牟尼与太上老君;况且,“大智慧”是不可说的——“如大火聚,四边不可触”,“说是一物即不中”。“不是还有个‘文字般若’..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