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对儿子意味深远的父爱
释尊深知出家能够从这个充满痛苦堪忍世界中解脱,且能利益无量众生,因此度化儿子罗睺罗出家。
罗睺罗尊者是释尊出家前的儿子,也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被尊为密行第一。
释尊成道后,曾派目犍连尊者劝耶输陀罗割舍母子恩爱,让罗睺罗尊者出家修习佛法。但耶输陀罗始终不愿舍弃爱执。后来,在释尊的神力加被下,耶输陀罗终于忆起了宿世因缘,爱子之心消歇,将儿子交由目犍连尊者带回僧团。
释尊考虑到罗睺罗还小,暂时不宜做比丘,便为他授十条沙弥戒,并由此建立沙弥制度。释尊请阿难为罗睺罗落发,舍利弗作戒和尚,目犍连为教授师,并为罗睺罗说未曾有因缘。
当年佛陀说罢《大宝积经》,特意咐嘱罗睺罗系意鼻头,修安般行,知息冷热,便无忧恼。罗睺罗尊者端身正意,出入四禅,深入三昧,得微妙智,证罗汉果,密行第一。
麦积山佛陀父子像是非常著名的表现佛陀对罗睺罗如山般父爱的雕塑作品。当年罗睺罗尊者拜见释迦牟尼佛时,佛陀用手抚摸着罗睺罗尊者的头顶,安慰他:你一定要在僧团之中,不要以为自己有特殊之处。
在麦积山石窟中,这组造型价值最高,也最成功。佛的手从臂膀上垂下来,柔若无物,如同生怕碰到什么一般,柔和得让人担心能不能坚持太久。罗睺罗尊者的虔诚需要佛陀的关爱,这又是一种情感的相互交流。佛陀用这种安慰来坚定罗睺罗尊者出家修行的决心,既有父子间慈爱的表达,又有法王希望弟子去坚强努力地承担的鼓励。
罗睺罗尊者为佛陀浴足的故事
有一则罗睺罗尊者幼年时很调皮,常喜欢说谎作弄别人,但因他的身份很特殊,因此僧团中无人敢加以纠正,以致日久渐生不良习气。释尊知道后决心加以教训。
有一天释尊命罗睺罗尊者端大盆水洗佛的双足,洗后就问他说:这些水可以喝吗?不,不能喝。释尊说:这盆水一旦变脏后就不再受人珍惜,而至被人丢弃。同样的道理,一个人如果常常说谎,以后也就不再被人信任,你知道吗?罗睺罗尊者听后立刻觉得惭愧。
释尊命他将水倒掉,再问他:这个盆叫什么盆?罗睺罗尊者答:这是洗足盆。释尊问他:这个盆可以用来盛水洗米洗菜吗?没有人会用它洗米洗菜了。
释尊说:对。一个人如果心不清净,言而无信,则永远不会受人敬重。自甘作贱的人,只能被人踩在脚下成为低贱的用具,永远不能被人所重视。你如果不改错误的言行,就如同这盆。
释尊说后又用脚将该盆踢到远处,问罗睺罗尊者:我现在踢掉这个盆,你觉得可惜不可惜?不大可惜,因为它只是一个粗盆。释尊说:对。同样的道理,一个人如不学好,自居下流,令人失望,别人也就不会刻意去爱惜他。释尊指着被踢翻而覆盖着的盆子对罗睺罗尊者说:现在覆盖的盆子能装下水吗?不行。佛陀说:你现在正如这个盆,心口均不清净,屡说妄语,颠倒是非,指空为有,指有为空,一如此盆,不值人疼爱。
罗睺罗尊者受到佛陀一连串的教训后,异常羞愧,随即向佛陀表示衷心的忏悔,今后决心痛改前非。罗睺罗聪颖好学,不久即证得四果阿罗汉。后来佛陀赞叹罗睺罗尊者乃密行无碍第一。
罗睺罗尊者赞
为不辱父命,厕卧能苦行;
护戒断损他,帚谤不起嗔。
尊为法王姓,从未生慢心;
谁言无壮志?隐忍成大行。
曲凉汝未会,深悲谁能轻;
俯引勇士相,弱进长者行。
微言明大义,精持现纯真;
佛亲最爱子,密行第一人!
学佛要在家修不要去护持寺院?这种说法等于破灭三宝
问:为什么说阻挡他人护持寺院等同谤僧及破灭三宝?明贤法师:现在的学佛人中常常有这样的论调,比如学佛总往寺院跑,还不如在家自己好好修行,或者我信佛,但是只皈依佛和法,不皈依僧,只做二宝居士,诸如此类种种..
佛陀“须弥四洲”与“宇宙银河”世界观不冲突
佛经所说四大部洲现代科学观察的银河系一、《起世经》中须弥四洲的世界汉语《大藏经》中有一部《起世经》,描绘了阿罗汉所见的须弥四洲的世界。阿罗汉眼中的世界,是上下突出的平面。上面耸立着须弥山,须弥山外是大..
求法高僧从未远去,佛门弟子永远追随
在我心目中,西行是求法精神的代名词,曾经不知有多少仁人志士、高僧大德前赴后继,为求一法,行脚天竺。我常常在历史中注视着西行求法者的身影。中国最早的求法者是三国魏甘露年间的朱士行法师。为求《般若经》正本..
都说至人无梦 释迦牟尼佛成道后还会不会做梦?
梦是睡眠中的现象,是由颠倒妄想所成,而睡眠则是常人生存所必需。古人云至人无梦,释尊已断离三界烦恼,远离一切颠倒,释尊有梦与睡眠吗?对于释尊是否有梦,虽然个别宗派说有,但大众部与有部等诸多宗派一致主张没..
人类福报减少 皆因贪欲太重有为太过
竞争和贪欲却是人类福报减少的直接原因有人担心:如果人人都去修行,会不会太过分消极,把自己的职责都放弃了呢?人们往往不甘于无所作为,而对于有为的主动充满依赖,因此对修行者不事名利的态度心存质疑你不去参与..
汉传佛教禅宗这样依止善知识
问曰:汉传佛教的禅宗是不是没有依止法?明贤法师答曰:不,汉传佛教禅宗,有着十分完备的依止法!在大慧妙喜禅师与竹庵士珪禅师共住云居后山云门寺期间,他们合力编纂了明代以来最富盛名的禅门师资教授名著《禅林宝..
如果人人出家修行地球会否变成废墟
如果人人出家修行,整个世界当下就会发生改变,必然会因人们内心的积极感通而成为一个更加清净美好、安详太平的美丽新世界。假使众生欲心都尽,必同极乐世界莲花化生。于是又有人问:如果人人都无欲无求,依佛教去修..
高僧西行取经带回数百粒佛陀舍利
在佛教中,舍利最早是指佛的遗骨,后来也指高僧或大修行者过世后的遗骨,分为骨舍利、发舍利、肉舍利三种。《金光明经》云: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对于形成舍利的原因,近代净土宗高僧印光..
解读荷兰“肉身像”金刚不坏并非木乃伊
近日,英国《每日邮报》曝出荷兰发现一尊千年佛像,内端坐一位打坐和尚,其内脏已被掏空。这则新闻在国内各大新闻平台被高频转载。一方面,网友对佛教金刚不坏之身啧啧称奇,充满敬意。另方面,佛教界对报道中将肉身..
佛陀对儿子意味深远的父爱
释尊深知出家能够从这个充满痛苦堪忍世界中解脱,且能利益无量众生,因此度化儿子罗睺罗出家。罗睺罗尊者是释尊出家前的儿子,也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被尊为密行第一。释尊成道后,曾派目犍连尊者劝耶输陀罗割舍母子..
唯独佛才能具有的十八种功德
在《大般若经》等大乘经典中,谈到了佛的十八种殊胜功德十八不共法。概言之,佛陀各类功德的圆满程度都远非阿罗汉乃至诸大菩萨所及,所以佛的功德都可以称为不共。而此处十八种功德单用不共命名,是强调这些功德仅限..
学佛时如何发心才是如法的
闻法的第一个要求是发心。我们来听这部论,虽然各位是当机的,但大家要发一个好的心。我们要了解,下面的三类用心中,只有一类是可取的。第一类是恶心。如果出于寻求世间八法的想法,比如说,听法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
修行着魔后的二十五种现象
一、依德相不具之师。这是个很大的麻烦。这次课程,我将它当作是对大家建议性的学习,可千万不要认为,我现在教大家就是我有此证悟,或已经有此水平。我只是将理路告诉大家,是一个提前的修行预备,现在还不是你将修..
女子剃度出家真的不利于佛法长存吗?
编者按:佛门常说四众弟子,又有七众弟子之说。所谓七众弟子,包括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一般人可能对式叉摩那不大了解,不知来龙去脉。看完今天这篇文章,就能找到答案。佛陀姨母如愿..
佛陀之乡尼泊尔咋也招灾呢?
编者按:4 月25日,尼泊尔发生里氏8.1级大地震,凤凰佛教第一时间做出独家响应。当凤凰佛教发布高僧祈福、前方专访等内容后,我们看到一些网友和初入佛门的信众,甚至忘记了同情和声援,他们首先困惑于为什么佛陀的故乡也..
知否?释迦牟尼诞生时出现过这些奇异现象
编者按:在佛教节日中,有几个与释迦牟尼息息相关,如佛诞节、佛成道日,影响较大。那么,释迦牟尼诞生之日,他本人及所在国家有何奇异现象?在佛经中有无相应记载?我们不妨来看一下。右胁出生东南西北各走七步佛陀出生在蓝..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