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玛仁波切:死亡就是无常之法最好的解释

繁体

嘎玛仁波切:死亡就是无常之法最好的解释

死亡从来不会遵从世间八法似的规则来避重就轻的选择对象。“铁面无私 是它的原则,死亡于众生,真正体现了平等。它不会因为我们的身份或是在于世间成功标准的拥有者或是碌碌无为者的等级划分,进而宽大或是紧逼。我们所在意的一切世间法乃至追求的标准,在死亡面前都是浮云。生死福报将近,无论是谁,死亡会是该出手时就出手的。

死亡的规律,绝对不会因为谁老了、病了就离谁更近。它时刻在我们身边,而且近在咫尺。虽然我们畏惧它、避而不谈它或是想办法无视它,但是,这些自欺欺人的方式对于死亡就像空气一样存在我们周围的事实,根本没有意义。就现实而言,有的时候,有些生命还未来得及降生,却因为父母们很多无奈或是不愿面对及负责的原因,让这些生命即戛然而止于母胎之中。或是有的孩子,本来以为可以投胎到一个佛弟子身上,加入一个佛教徒的家庭,结果这些“佛教徒”因为有众多原因与属于他们各自的无奈,最后也无法把这些投胎的生命带到这个世界当中,而是选择匆匆了结了他们想要获得生命的权力。也有孩子就算生了下来,却因为福报较浅而短命夭折。他们都是这么的小,却离死亡又是如此之近,真是太可怜了!

这些小生命即是如此,更何况我们这些已经在红尘中踏浪几十年的人们了,不要以为,我们还很年轻,死亡就不会眷顾我们。基本每一年,光我们的弟子当中,二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也有一些会往生的。这么看来,无论我们是谁,平常多么的如花似玉或是长相英俊得如同天神一般,都没那么重要了,大家不要总是陷入这种盲目自恋当中。即使我们强壮得像个钢铁人,当病魔降临在我们身上之时,昨天还是一个像钢铁一般健硕的人,今天可能就会弱不禁风,甚至连睁开一只眼或是抬起一只手的力气都没有了。

相对于死亡的生,看似有规律可循,我们可以觉得自己年纪小,也可以去比较哪个比我大几岁,哪个比我小几岁。可是当死亡降临之时,“阎罗王”绝不会选择只带走年纪大的,而暂缓年纪小的,没有这回事。谁的生死福报将尽,那么死亡之门就向谁敞开。

死亡就是无常之法最好的解释。它总是悄无声息的左右于我们身边,根本不会去和谁做笔交易,或是谈判而至。就像牛身上的牛毛,当它一根根掉落时,根本不会被察觉到一样。也像我们身上每天死几十万亿到上百万亿细胞,但是我们谁也不会觉察。总觉得有新细胞来替补他们的存在,所以我们会低估或是心怀侥幸,也甚至毫无防备于死亡的临近。我们藏族人形容人往生之后,犹如从酥油里挑出一根毛发一样,根本连痕迹都不会留下。如果我们是个好一点的人,可能还会有人记得曾经有这样的一个人,我们的家人也可能因为我们的往生而哭哭啼啼两三天,流一些眼泪,但是晚上有可能就开始吃吃喝喝,然后就想终于可以把遗体火化掉,以为一切都结束了,接下来就看怎么分财产等等。所以,对于我们,活着的时候所计较和挂碍的任何事情,在死亡面前都是无足挂齿的。如果我们能常常深思无常,深思死亡的本质和无规律的定义,那么会让我们释怀及看透放下许多的执着。所以,念死无常才是正解。

对于大家一再强调,暇满人身难得的意义,如今我们得到了。就像到海里捞宝,或者找到了金山银山一样,就算我们进去了,看见了,也可能空手而归,但是去到珍宝山空手而回,最多是饿肚子或被人笑话;但若是在轮回中,已得暇满人身,却未能累积足够的福报,那么今生又随时可能会消失在人群里,接下来因为福报已用完,等待我们的可真不会是什么好现象了,因为恶报就要现前了。福报在眼前时,我们没有享用好,把握住机会;但当罪业果报现前时,吃苦那肯定就是难免的。

我们作为佛教徒,有些时候经常这痛那痛,各种小不顺,但只要我们能坚持过来,就表示我们的福报很大。就像水深,砸石头看看有没有声音呢?是不会有声音的。所以,业力显现,就像石头落入深浅不一水中的发声一样,有声音,表示水浅,那么我们遇到到小灾小难的同时,也是在显现消业,这绝对是好事。此时,我们的心态就非常重要了,在面临小灾小困时,不要消极的看待,而必须要转换心念,也不要让今生难得的暇满人身,轻易成为负面能量的来源,要将它转换成传播正面能量的来源。

我们一旦开始修行,就要做好迎接很多小障碍的准备,追其缘由,一是本身的业力在减少,当业力越浅,表面看起来成熟的业力就会比较多,包括很多高僧大德身上,也会有疾病,甚至死相很难看的也不少。因为,他们透过父母给的血肉之躯,需要还最后一笔债。因果业力真实不虚,业力也是该成熟时就必须得成熟,这叫重罪轻报。业力消了,就好像水浅了,当你砸石头下去,一会儿一个声音,这时我们是要庆幸自己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因为这是重罪轻报的过程。就像鸟在天上飞,离我们越近的时候,地上的影子会更大,飞得越高的时候,哪怕在天上的是一个大飞机在飞,我们在地上能看到的影子也就一个苍蝇大小而已。这也像是说,恶业越浅,我们会感觉它成熟得就越多越明显一样。如果一直没感觉,比如一个一直不生病的人突然病了,那往往就不得了,很多时候反而就治不好了。

所以,大家对于我们自己平常有些类似于肚子痛头痛,事业上,家庭上等等一些小不顺之类的,真的不要紧张兮兮的。要理智看待,并清楚这是我们的业力处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过程,而且在此消业过程中,也使得我们的善业不断增加。所以,大家要充满信心的去面对一切小困难、小挫折、小烦恼、小痛苦等等,清楚知道自己是在一点点消业,也要发自内心的去欣然接受,拥有自在的心念,任凭业力而随之消减。

净土法门法师:一定是自己先得度,你才有能力去度別人

净土法门法师:一定是自己先得度,你才有能力去度別人我们的信心、诚敬心起不来,怎么办?研究这本经教。你要是真的把极乐世界认识了,搞清楚了,认识阿弥陀佛,认识极乐世界,那你就非去不可,你的诚敬心就生出来了..

兹本禅师:天台智者大师略传

兹本禅师:天台智者大师略传第一章:大师家系止观明静,前所未闻。故智者大师把它作为定慧兼弘,发心修行之纲要,并以五时六教,判释一代圣宗,以十乘三观,昭示人们直达圣境。大师创立的天台宗,令吾辈至今犹远沾妙..

本源法师:如何才能身心自在?有个方法对每人都适用

本源法师:如何才能身心自在?有个方法对每人都适用本源法师我们闻到佛法,要升起感恩的心,感恩他老人家到五浊恶世来度化我们。佛法究竟讲的是什么?有必要把这些简单的道理讲一下。众生身体有毛病,内心有烦恼(也是..

净土法门法师:什么是佛?

净土法门法师:什么是佛?1、什么是佛?佛不是在空中闪闪发光的物质,佛是大慈大悲的人,佛是念念为众生的人,是德高望重的人,是正知正见的人,是深信因果的人,是随缘了业的人,是离一切相、修一切善的人,是露出圆..

净土法门法师:他阿弥陀佛念上三天,头就不痛了

净土法门法师:他阿弥陀佛念上三天,头就不痛了我这次在美国遇到一个学生,他出了一次车祸,车祸的时候大概头脑受伤了,伤势大概不算太严重,他常常头痛,医药都没有效。他来问我,我叫他念佛,念了很有效,他告诉我..

净土法门法师:以为净土跟阿弥陀佛是在自己心外,你已经是外道

净土法门法师:以为净土跟阿弥陀佛是在自己心外,你已经是外道我们天天念这一句阿弥陀佛,有没有谤佛?如果你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只是西方极乐世界法藏比丘所成的佛,与自己不相干,这就是谤佛了。为什么?你不晓得「..

生命中你看重什么?你懂得爱吗?

有一位父亲存了很久的钱,终于买了一辆雪亮的新车。他非常宝贝这部车,每天都洗车打蜡。他五岁的儿子见父亲这么爱车,也非常兴奋地帮他一起洗。父亲有这样一个儿子,非常满意,觉得儿子很体谅为父的心。有一天,这位..

净土法门法师:“我见”是怎么来的?

净土法门法师:“我见”是怎么来的?摘自《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四,「慢,恃己于他高举为性」,叫傲慢。慢这个烦恼与生俱来,不是学来的,生下来就有,从宇宙起源,我们自己生命起源那一天就有。法相宗阿赖耶所说的,..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修得俊美的相貌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修得俊美的相貌佛在经论上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的相,是业力变现的。相的好丑,就是善恶业的现前。俗话常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众生的相貌为什么长得不一样?心不一样,对于一切事物的想法、看法..

本焕老和尚:苦都是因业而成,都是自己造的

本焕老和尚:苦都是因业而成,都是自己造的今天是佛七的第四天了。这几天,大家都在为自己忙,这很好。世上的人整天为名为利忙,因为儿女妻子要吃穿,为我而忙。若无我,就能放得下。因有我,就随业而转,为我则离岸..

净土法门法师:好恶在自己的心

净土法门法师:好恶在自己的心 出自净空法师《华严经讲记》第二个,瞋恚。现在贪瞋痴非常非常严重,我要做出一个没有瞋恚的念头。别人误会我,“阿弥陀佛”,笑眯眯的。别人毁谤我,“阿弥陀佛”;别人陷害我,也“..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修行才如法:只要求自己,不要求别人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修行才如法:只要求自己,不要求别人没证得之前,你就跟那些已经证得的人学习,证得的人告诉我们,那是性德。哪些东西?给诸位说,十善业道是性德,三皈五戒是性德,道家的《太上感应篇》是性德,..

生命中有很多的障碍

生命中有很多障碍 在某个小村落,下了一场非常大的雨,洪水开始淹没全村,一位神父在教堂里祈祷,眼看洪水已经淹到他跪着的膝盖了。一个救生员驾着舢板来到教堂,跟神父说:神父,赶快上来吧!不然洪水会把你淹死的..

生死轮回

楞严会上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石崖云:三涂一报五千劫,出得头来是几时。楞严经曰: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天台四教义:从..

生根活佛:我们每天都在死

今天早上我接到一位奇怪人的电话,对方直接问我:“你是生根活佛吗?”“是”“我向请教一个问题,可以吗?”“可以的。”他就问:“你怕死吗?”我毫不犹豫地回答:“不怕死。”对方好像不相信,也许是打破砂锅问到..

生活总需要等一等

生活总需要等一等 不要急着要生活给予你所有的答案,有时候,你要拿出耐心等等。即便你向空谷喊话,也要等一会儿,才会听见绵长的回音。也就是说,生活总会给你答案,但不会马上把一切都告诉你。这才有滋味,这才会..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