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和气四瑞

繁体

释迦牟尼佛:和气四瑞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地方叫嘎西,那里有一片茂密的森林。森林中有一只羊角鸟、一只山兔、一只猴子,还有一头大象,四只动物和睦相处,从不争吵,欢乐、祥和地生活着。

一天,四只动物商量说:“我们应该恭敬年纪最大的。”于是经过相互协商,大家一致同意用古树作参照,对比相互之间的长幼顺序。羊角鸟建议说:“大家都应该谈一谈,自己小时候所见到的树的高度。”

大象首先发言说:“我小时候看到的这棵树,它有和我现在的身体一样高。”

猴子紧接着发言:“我小时候和猴群看见的这棵树,和我现在的身体一样高。”

听完他们的发言,大家一致公认道:“象和猴子比较,猴子的年岁比较长。”

山兔接过话说:“我小时候,这棵树还只有两片嫩叶。我还舔过这两片叶子上的露水。”

于是大家评议说:“与前二位比较起来,山兔应该算年龄比较老的。”

羊角鸟最后说:“无论怎样,这棵树你们小的时候都见过。但我以前吃过这种树的种子,在这个地方撒下粪便后,它才能破土而出,并且一天天长大。”

其他三位伙伴一起说道:“我们当中数你的年岁最长,大家理所当然,应该对你恭敬,听你的话。”说完,猴子首先对山兔、羊角鸟礼敬一番,接着,山兔对羊角鸟恭敬顶礼,最后,大象对所有的同伴都恭敬顶礼。

从此,四只动物无论日常起居或者外出行走,都按长幼顺序依次相伴。有时候走到山势较陡的地方,大象的身上就蹲立猴子,猴子肩扛山兔,山兔头顶站立羊角鸟,和谐有序。

四只动物共同发愿要断恶行善。羊角鸟说:“我们应立刻断除杀生。”大家听了都问它:“怎样才能做到?”羊角鸟解释说:“我们即使只吃水果、野草,也有杀生和不杀生两种可能。从今往后,我们只应该以不杀生的方式进食。另外,我们应该断绝偷盗,不是我们的东西坚决不拿。平时,还要戒除说谎、饮酒等过失,就连有些含有能使人眩晕陶醉的东西,比如某些树叶、水果,也不应该吃。”

于是,四个伙伴开始守持戒律,一直坚持不懈。羊角鸟后来又鼓励同伴们说:“我们不但要自己守持,还应该动员其它众生严守五戒。”接下来,山兔便开始劝所有山兔,猴子就开始劝所有猴子,大象则对同类及老虎、狮子等猛兽苦苦相劝,希望它们都能守护戒律。这时羊角鸟就对它们说:“所有你们无法劝告的无脚、四足、飞禽等等,都交给我,我会想方设法让它们都守戒律。”

几位好伙伴从此想方设法让大家都能守戒。在它们的带动、劝告下,动物们都能渐渐做到互不损害、和谐地在森林中安详度日。因此,天神也适时降下雨水。整个大地庄稼丰饶、植物茂密、鲜花遍地盛开,国家喜获丰收、财富日增。

人们都亲眼目睹了国泰民安的景象,国王就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自己治理国家的功劳,而王妃、太子们、大臣、城里的人民,也认为这是他们各自的功劳所致。国王后来了解到这种情况,想去一位看相的人那里问个究竟。但看相的人也无法看出其中的奥妙所在。

离鹿野苑不远处有一座园林,有一位仙人居住其中。国王又亲自来到这里问这位仙人:“目前在我们国家,众生安详、和睦相处、安居乐业,风调雨顺,以至于林木茂盛、庄稼丰饶。我认为这是我能英明主持国政的结果,但王妃、城里的人民等等,各自都认为这是他们的功劳。请问到底是谁引来这么吉祥的景象?”

仙人最终一语道破天机:“这并不是依靠国王、王妃或太子等人的能力就能得到的,实际上,是你的国土中的四只动物的威力所致。”

国王不觉心生好奇:“我倒想看看它们究竟有什么神奇的?”

仙人回答说:“没什么奇异的地方可以让你看的,它们只是严守戒律而已。如果你能这样做,也会给你和国家带来无穷的利益。所谓五戒,是指戒杀生等……”仙人接着便向国王宣说了五戒的教义。

国王听了便发愿说:“我一定严守戒律。”以国王为榜样,从王妃到太子们以及城中的民众,人人都开始以五戒规范个人的行为。

听到梵施国王和眷属相继守持五戒,邻国也把这个消息辗转相告,以至各国的许多众生都渐渐以五戒作为日常行为规范。

行持五戒的众生死后都转生到天上,天神就对眷属宣说原因:“受人恭敬、在森林中苦行的羊角鸟,率先受持戒律后,引导世间很多众生都守持戒律。因此,才有这么多众生死后转生到天界。”

那只羊角鸟就是佛陀的前世,而山兔就是后来的舍利弗,猴子是后来的目犍连,大象是后来的阿难。


——改编自《释迦牟尼佛广传·持戒品》


注释:

顶礼:以额触地礼拜或以手接触被礼者之足,以示虔信专注,恭敬至诚,是佛教徒的最高礼节。从前,一位比丘顶礼有佛陀头发、指甲的佛塔,阿难尊者请问释尊他顶礼的功德,世尊答言:“他这样顶礼一次,将获得自己身下所压面积直至金刚大地以上所有微尘数量的转轮王位,然而这还不能达到其顶礼功德的边际。”

杀生:杀害人畜等一切有情的生命,为十恶业之一。

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杀生是不杀伤生命;不偷盗是不盗取别人的财物;不邪淫是不作夫妇以外的淫事;不妄语是不说欺诳骗人的话;不饮酒是不吸食含有麻醉人性的酒类及毒品。

鹿野苑:地名,在中印度的波罗奈国,是佛最初说四谛法度五比丘的地方。

舍利弗:舍利华译为鹙鹭,弗华译为子,因其母之眼似鹙鹭,故被号为舍利弗,或舍利子,亦称身子,为佛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称。

目犍连:简称目犍连,或目连,是佛十大弟子之一,以神通第一著称。

阿难:华译庆喜,是白饭王的儿子,提婆达多的弟弟,佛的从弟,生于佛成道之夜,后来随佛出家,侍奉佛二十五年,为佛执事弟子,以多闻第一著称。

牵引你堕饿鬼道的,是你最爱的人

牵引你堕饿鬼道的,是你最爱的人你最恨的人,牵引你到地狱道,牵引你堕饿鬼道的,恰恰是你最爱的人,多么可怕!人一生中最爱与最恨的人,竟然是对自己最危险的人,而这两种人有时候,是无法分清的,因为往往你最爱的..

最好的答案

是否是因为我们从未想过要放弃我们手中已经拥有的优势? 有时,如果我们能放弃一些我们的固执,狭隘,和一些优势的话,我们可能会得到更多。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你经过一个车站。有三个人正在焦急的等公共汽车。一..

狮子姐姐:自称附身之人一定要小心

狮子姐姐:自称附身之人一定要小心现在有很多自称佛菩萨附身说法之人﹐大家一定要睁大眼睛看清楚﹐小心呀﹗ 很多都是邪魔外道﹐迷惑众生的。 之前去台湾旅行﹐就遇到不少这样的邪士。 他们大多说自己有通了﹐能看见..

爱是回忆,爱是牵挂,爱会让人懂得思念

爱是回忆,爱是牵挂,爱会让人懂得思念爱是回忆,爱是牵挂,爱会让人懂得思念真爱,是人间很难得的,真爱,是包容而不是放纵,真爱,是关怀而不是宠爱,真爱,是相互交融而不是单相思,真爱,是百味而不全是甜蜜,真..

爱的教育——朗定

爱,放在佛门里,尤其是僧教育里,并非是自私与我执的情感投射,而是一种智慧关怀与善巧诱化的解脱之情。它是慈悲的具体化!或许“慈悲”没有一种固定的形式,而要知道的就是慈悲的目的,是让自他趣向生命的解脱。可..

牛奶+糖=健康生活

每天一杯奶,强壮一个民族,现在每个家庭中牛奶是不可缺少的早餐饮品,它已经在人类的饮食习惯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被称为是最接近完美的食物。但是牛奶的煮制时间以及放糖含量的多少都很有讲究。牛奶中含钙量超过50..

犬具善根,随主闻法

犬具善根,随主闻法再说,阿明居士在世的时候,曾经养过一只狼犬,也曾为它皈依三宝;是一头种下了善根,忠于主人的畜生。当阿明兄在山中养病的时候,这只狼犬,每天必须从山上到北沟一段远路来回四次,每天早上阿真..

狮子卧的作法与利益

狮子卧的作法与利益临睡休息时,当至房外,于屋外洗足后再入内,以右胁寢卧,将左脚叠于右脚上,如狮子般睡眠。此文摘自功德光的《戒律根本颂》。文中所说睡眠前须出门洗足,是就当时情况而言,印度当时出家人集体共..

狗生善心转世成人 年少出家得道

从前有个国家,谷米价格昂贵,国人因买不起粮食,人人忍饥挨饿。一天,有个沙门进城,挨家挨户乞食,结果一无所获,最后来到长者大豪贵家门口,这才得到一钵盂粗劣的饭食。沙门拿着钵盂正要出城,迎面走来一个屠户,..

狗魂索命 连死二胎

狗魂索命 连死二胎文/林张美秀这是一则笔者所知,发生于一九三六年的真实故事。当时正值农忙季节,家家户户忙着收割稻谷。镇上钟家小媳妇名叫雪月,也下田工作,黄昏时要回家煮饭,顺便挑一担稻谷回家。到离家不远小..

猫咪往生托梦记

猫咪往生托梦记今年农历八月二十七,是我妈妈的生日。这天,我们全家和亲戚朋友们约好一起去北京延庆郊区的康庄游玩,妈妈他们两个车先走了,约好在目的地会合,我和三哥还有一个姐姐有点事耽误了时间,在后面开车驶..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过去做错了不怕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过去做错了不怕1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在没有遇到佛法之前,由于无知,业障深重,造作很多罪业,没关系,那是什么?一时迷惑。2 今天你有幸遇到佛法,如果你有信愿行,你还是会往生,这什么道理?这..

净土法门法师:众生根性的利钝中,哪一种叫利根?

净土法门法师:众生根性的利钝中,哪一种叫利根?摘自净空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 能够把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放下,贪瞋痴慢放下,这个人是利根。大凡利根的人,这一生当中肯定成就。钝根的人..

净土法门法师:《金刚经》第039集

净土法门法师:《金刚经》第039集请掀开经本,第九十三面,第九行,看小注第二段:【不知持说此经,金刚智便无从开。虽多劫舍身命布施,而仍未能脱生死轮回,依然是苦恼凡夫也。】这些话都是真实语。像许许多多的菩..

净土法门法师:《地藏经》是我们的救命经!

净土法门法师:《地藏经》是我们的救命经!我们一般都知道说《地藏经》是佛门里面的孝经。但是我们更加要知道,《地藏经》是我们的救命经,救济众生免堕三恶道的救命经。我们反省一下自己:乃至于出家很长时间,皈依..

净土法门法师:两条路—不去极乐世界就去地狱

净土法门法师:两条路—不去极乐世界就去地狱「《宝积经》云:诸佛常法,若授地狱众生记时,尔时光明两足下没」。光是从口出的,从面门出的。地狱众生能往生极乐世界吗?能。记住,总在遇缘不同,地狱众生能够往生极..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