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开示一个人开始内观时,他就是在开显宝藏

繁体

净界法师开示一个人开始内观时,他就是在开显宝藏

中道又分为二:

一者、但中 ─ 唯有理性,不具诸法。见但中者,接入别教。

二者、圆中 ─ 此理圆妙,具一切法。见圆中者,接入圆教。

如果这个空性是内观型的空,它有两种情况:

第一个,但中的真如。只有二空的理性,但是这个理性当中没有明了性,不能具足功德的妙法,所以只见得中道,接入别教。

如果他回光返照能够看到圆中,他在观一切法空时,能够知道一念心性本来具足诸佛的功德妙法,进入圆教。一个人开始内观时,他就是在开显宝藏了。所以我们人生,成佛两大问题:第一个,处理生死业力;第二个,怎么开显你的心性功德,两件事情。

藏通两教主要是在处理生死业力,但是一旦入了大乘,那就不是说解决贫穷,你要更积极创造财富了。创造财富有两种情况:第一个,你本来没有财富,但是你只要努力,你未来会有财富,这个叫“但中”。

别教的思想,是从阿赖耶识启动的。阿赖耶识没有诸佛的功德庄严,但是它可以转,转识成智。你只要发菩提心,修习六度,用第六意识的清净名言去熏习它,第八识就能够不思议熏,不思议变。虽然它现在没有功德,但是它以后会有功德,入别教。

如果你更高明,观一切法空,把心中的妄想拨开来,看到你一念心性本来清净,本来具足,跟十方诸佛无二无别,你就是大富长者的儿子。你本来就具足宝藏,只是把它开显出来而已,入圆教。就差在这里。

我们前面是在处理业力的问题,处理业力有两种情况:第一个,远离它;第二个,把它观空。藏、通两教,一个是远离,业力是真的,我惹不起你,我放弃主宰总可以吧;或者说业力,业性本空,业力本来就无生,所以我就放下执着。

现在要处理心性的话,也是这两种情况。前面是用否定法,这个是肯定法。心性是:第一种,肯定。你肯定你未来会有功德,别教,叫作破妄显真,它是站在妄的角度去开显真实,你总有一天会有功德,这是一种肯定,对未来的肯定。

圆教的思想是,你现在就是佛陀的儿子,本来就具足功德,你修行的目的,不是真正的得到什么东西,“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你只是把你本来的东西开显出来而已。对现在的肯定“今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对当下的肯定——圆教。

别教是站在虚妄的角度来追求真,圆教是站在真的角度来破妄。

我们看,在藏通两教,佛陀是用否定法,否定你的爱取,否定你对生命的主宰。到了大乘佛法,佛陀开始肯定了,肯定你未来的成功,肯定你当下的成功。

所以,为什么在大乘佛法的中道思想,也是两个:一个是“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对治型的中道。透过名言思考,一个一个建立。布施要怎么布施呢?也是要名言。用布施对治悭贪,用持戒对治破戒,用忍辱对治瞋恚,它是要透过第六意识的名言思考的。

到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那更高明了。你要我布施,我不需要理由。因为我的心性本来就有布施的功德,我去行布施是正常的。你不要告诉我说要对治什么悭贪,反正我就是称性,我的心性本来就没有悭贪,所以我做这件事我只是随顺我的心性,我只是随顺我本来面目而已。这个人更高明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但是正常人,这两个都要同时操作。其实藏通两教的空性,也很难把它切开来。空性的操作要有安住跟调伏,中道的一念心性功德的开显也要有安住跟调伏。我们“本来无一物”跟“时时勤拂拭”,也是缺一不可。

只是说,你一开始悟什么理,就影响到你的根性跟种性了,两种的情况:一个是悟到的妄想,但是这个妄想里面有真的成分,就是带有真实的妄想;圆教是悟到了真心,就是带有妄想的真心,它本质是真,以真来破妄,跟别教是以妄来显真不太一样。

道证法师:如果我作爸爸的,不能带你回家,让你安乐,那就不叫爸爸

道证法师:如果我作爸爸的,不能带你回家,让你安乐,那就不叫爸爸佛的强力保证 我们若把四十八愿会合一起来体会,就是一句话——「如果我不能让你往生极乐,来这里永离众苦、但受诸乐,乃至成佛的话,我就不取正觉!..

净土法门法师:忍让不是吃亏,是无穷的乐趣

净土法门法师:忍让不是吃亏,是无穷的乐趣摘自净空法师讲《净土大经解演义》我这一生,很多同学跟着我的、看到我的,我让了三次。在台湾,我们有个小道场,不大,有人想要,送给他,我们到新加坡;在美国也有道场,..

净土法门法师:忍让不是吃亏,而是无穷的乐趣

净土法门法师:忍让不是吃亏,而是无穷的乐趣忍让不是吃亏,而是无穷的乐趣 我这一生,很多同学跟着我的,看到我的,我让了三次。在台湾,我们有个小道场,不大,有人想要,送给他,我们到新加坡;在美国也有道场,也..

净界法师开示一个人开始内观时,他就是在开显宝藏

净界法师开示一个人开始内观时,他就是在开显宝藏中道又分为二:一者、但中 ─ 唯有理性,不具诸法。见但中者,接入别教。二者、圆中 ─ 此理圆妙,具一切法。见圆中者,接入圆教。如果这个空性是内观型的空,它有两..

净界法师:不管你遇到什么事情第一个先观察自己!

净界法师:不管你遇到什么事情第一个先观察自己!好,我们再看下面的。那么我们前面讲到佛者觉也。那么到底觉悟是觉悟什么事情呢?这从两方面和三方面来说。先看两方面的二义,那么二义当中先看觉察,然后再看觉悟,..

净土法门法师:扎根教育扎得好,八十岁不会变

净土法门法师:扎根教育扎得好,八十岁不会变所以人不懂得孝顺父母,不知道尊敬师长,不尊重你所学的课程,你是一无所得,再好的老师都不行,都没法子教你,这是恢復传统教学的困难之所在。就是现在人从小就放逸了,..

[旧文归档]大安法师对佛友的开示

[旧文归档]大安法师对佛友的开示 明华居士站主于九月五日至十五日参加了东林寺第七期百万佛号闭关活动,闭关活动结束的第二天,在站主的要求下,东林寺代主持大安法师为学佛网修友进行了开示。站主就当天的开示,..

、娑啰娑啰

(43)、娑啰娑啰(43)、娑啰娑啰〖 经文 〗娑啰娑啰〖 释义 〗娑啰娑啰;你听这个声音,啊!就很厉害的。这是梵语,翻译过来的意思叫坚固力。这个力量,是特别的坚固,没有人能破坏的。这个坚固力,就是能摧伏一切..

静波法师:别让这三种烦恼障碍了你

静波法师:别让这三种烦恼障碍了你静波法师:别让这三种烦恼障碍了你所谓“意三者:嫉、恚、痴”:十善业中身业我们说是:不杀、不盗、不淫;口业就是:不两舌、不妄语、不恶口、不绮语;那么意业又是什么呢? “意业三..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二卷6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二卷6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二卷6《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 第二卷 发大誓愿第六【之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

魏德东:道德是区分宗教与迷信的根本

魏德东:道德是区分宗教与迷信的根本魏德东:道德是区分宗教与迷信的根本信教好不好?我要不要信教?作为一名宗教学者,这是经常被问到的问题。应该如何理解宗教的价值或意义呢? “信教”这个概念本身突出了宗教的信仰..

道证法师:随喜功德,是最便宜、最容易修的一种功德

道证法师:随喜功德,是最便宜、最容易修的一种功德道证法师:随喜功德,是最便宜、最容易修的一种功德以前听经的时候,老师教我们说:“随喜功德”是最便宜、最容易修的一种功德。 为什么呢?别人可能是费了很大的力..

默念回复清净本心

默念回复清净本心默念回复清净本心各位同修:大家好!(众):师父好!我们会更好!世界会更好!好,好。请问一下在座之中的您有看过儒家《四书》里面的《大学》这本是的请举手。你以前看过或是有听过空海讲过《大学》..

如何理解延命观音

如何理解延命观音当我们在修行佛法的过程中是能够了解到延命观音的,但是由于一些师兄是刚刚开始修行,所以还不了解延命观音,所以接下来我们就去详细的了解吧! 延命观音是观音菩萨的三十三化相之一,在三十三化相中..

净土法门法师:延长寿命最好的方法

净土法门法师:延长寿命最好的方法延长寿命,儒没有方法,道有方法,佛也有方法。诸位要是看过《了凡四训》,你就晓得,了凡先生的寿命延长了,孔先生给他算命,他的寿命五十三岁寿终正寝,他没有求长寿,寿命延长,..

净土法门法师:阿罗汉为救人而开杀戒

净土法门法师:阿罗汉为救人而开杀戒恭录自《净土大经解演义》你入佛门,你接受三皈依,正式做佛的弟子,那你常常要想到遵守这三个原则,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这三个原则,三个总纲领。怎么落实?落实在《..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