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不管你遇到什么事情第一个先观察自己!
净界法师:不管你遇到什么事情第一个先观察自己!
好,我们再看下面的。那么我们前面讲到佛者觉也。那么到底觉悟是觉悟什么事情呢?这从两方面和三方面来说。先看两方面的二义,那么二义当中先看觉察,然后再看觉悟,这两个一起念一遍:
一、觉察。对烦恼障。烦恼侵害事等如贼,唯圣觉知,不为其害,故名为觉。
二、觉悟。对所知障。无明昏寝事等如睡,圣慧一起,朗然大悟,如睡得寤,故名为觉。
那么这个佛者,觉也。其实应该知道我们的内心世界是有两个不同的观照,有对内跟对外两种观照。所以佛法的光明有内观跟外观。从对内来说呢,叫做觉察。它能够觉察烦恼的障碍,就是这个贪嗔痴的烦恼,经常在我们内心当中活动,就像贼,就是因为这个我们好不容易做了很多功课,我们好不容易布施持戒,有很多的珍宝,但是你这个脾气一发了以后,你的这个善根功德就受到破坏了,就像盗贼把你的珍宝偷走了。所以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方法,要把这个烦恼的障碍把它消灭掉,否则你永远都是在积集资粮,然后又把资粮给破坏掉,又积集资粮又破坏掉。所以我们就不能把功德加以累计起来,这个叫做觉察。
觉察的智慧是内观的,我们跟别人没关系啦。就是不管你遇到什么事情,第一件事情,这个很重要,先观察自己,这个次第不能错。诸位,我们之所以很多痛苦,就是我们对人生的操作有问题,操作错误,这个很严重啊!我们最严重的错误就是遇到事情我们先看别人对不对,这个非常严重的错误!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永远常在燃烧中,这个操作方式你不改变,你一辈子都没有希望,你的正念永远培养不起来,因为你永远是向外攀缘,你顶多是个好人,你不可能变成一个道人。
佛陀告诉我们,人生的操作,第一件事情,发生第一件事情先内观,观察自己的烦恼是不是在活动,这是空观的智慧。把自己的自我意识空掉,这是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内调,你要内观才有资格外慈,对众生的帮助跟度化。所以这个觉察是第一件事情,你先把你自己的烦恼贼调伏了,这是第一件事情,这是空观的智慧。
那么当然身为菩萨我们不能只是把自己安稳下来而已,我们开始外观,这个观呢就观所知障,所知的一切的现象,所知本非障,因障障所知。就是说,人事的差别这个不是障碍,但是我们没有假观的智慧,我们自己产生障碍。所以这个觉悟是一种假观的智慧,我们没有好好的学习一切法的差别的事相,就好像一个人在睡梦当中,糊里糊涂的什么都不知道,那么只有透过假观的学习,朗然大悟,如睡得寤,故名为觉。
我们在菩萨道的过程当中要学习两种智慧:一种是内观的智慧,第一道光明先照自己,第二道光明照别人,怎么样去帮助对方,但是第二道比较复杂,第一道比较深妙。空观的智慧比较深但是它比较单纯,你懂就懂,不懂就不懂;假观就不一样了,法门无量誓愿学,那甚深广大,你要学心理学,学科学,学人际关系,那菩萨道的所知障太广了,尘沙惑啊。如果你是走小乘的路线,你只要做一件事,内观就好。所以小乘佛法它不重视假观,因为小乘以出离心为根本,所以它生命的诉求以赶快自己离开三界为根本,所以小乘法是少事少业少希望住,事情越少越好;大乘佛法除了空观的内调以外,还要假观,调他,安住在多事多业多希望住。菩萨戒就是这样讲,你要广学无量法门,你不是让你自己离苦得乐,你还要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当然,净土宗它偏重在内调,它的确偏重在内调,因为净土宗的诉求,净土宗啊,我发觉,它前半段走得有点像小乘,前半段,在娑婆世界这一块,你看印光大师说生死没有把握之前,少管闲事,是吧。所以净土宗在没有求生净土之前,他的行为跟小乘有点类似。但是他不完全一样,因为他心中有希望,他把利他的希望规划在到了净土以后,然后再怎么样回入娑婆度有情,他把利他这块往后,把那个往后延迟。
道证法师:如果我作爸爸的,不能带你回家,让你安乐,那就不叫爸爸
道证法师:如果我作爸爸的,不能带你回家,让你安乐,那就不叫爸爸佛的强力保证 我们若把四十八愿会合一起来体会,就是一句话——「如果我不能让你往生极乐,来这里永离众苦、但受诸乐,乃至成佛的话,我就不取正觉!..
净土法门法师:忍让不是吃亏,是无穷的乐趣
净土法门法师:忍让不是吃亏,是无穷的乐趣摘自净空法师讲《净土大经解演义》我这一生,很多同学跟着我的、看到我的,我让了三次。在台湾,我们有个小道场,不大,有人想要,送给他,我们到新加坡;在美国也有道场,..
净土法门法师:忍让不是吃亏,而是无穷的乐趣
净土法门法师:忍让不是吃亏,而是无穷的乐趣忍让不是吃亏,而是无穷的乐趣 我这一生,很多同学跟着我的,看到我的,我让了三次。在台湾,我们有个小道场,不大,有人想要,送给他,我们到新加坡;在美国也有道场,也..
净界法师开示一个人开始内观时,他就是在开显宝藏
净界法师开示一个人开始内观时,他就是在开显宝藏中道又分为二:一者、但中 ─ 唯有理性,不具诸法。见但中者,接入别教。二者、圆中 ─ 此理圆妙,具一切法。见圆中者,接入圆教。如果这个空性是内观型的空,它有两..
净界法师:不管你遇到什么事情第一个先观察自己!
净界法师:不管你遇到什么事情第一个先观察自己!好,我们再看下面的。那么我们前面讲到佛者觉也。那么到底觉悟是觉悟什么事情呢?这从两方面和三方面来说。先看两方面的二义,那么二义当中先看觉察,然后再看觉悟,..
净土法门法师:扎根教育扎得好,八十岁不会变
净土法门法师:扎根教育扎得好,八十岁不会变所以人不懂得孝顺父母,不知道尊敬师长,不尊重你所学的课程,你是一无所得,再好的老师都不行,都没法子教你,这是恢復传统教学的困难之所在。就是现在人从小就放逸了,..
[旧文归档]大安法师对佛友的开示
[旧文归档]大安法师对佛友的开示 明华居士站主于九月五日至十五日参加了东林寺第七期百万佛号闭关活动,闭关活动结束的第二天,在站主的要求下,东林寺代主持大安法师为学佛网修友进行了开示。站主就当天的开示,..
、娑啰娑啰
(43)、娑啰娑啰(43)、娑啰娑啰〖 经文 〗娑啰娑啰〖 释义 〗娑啰娑啰;你听这个声音,啊!就很厉害的。这是梵语,翻译过来的意思叫坚固力。这个力量,是特别的坚固,没有人能破坏的。这个坚固力,就是能摧伏一切..
静波法师:别让这三种烦恼障碍了你
静波法师:别让这三种烦恼障碍了你静波法师:别让这三种烦恼障碍了你所谓“意三者:嫉、恚、痴”:十善业中身业我们说是:不杀、不盗、不淫;口业就是:不两舌、不妄语、不恶口、不绮语;那么意业又是什么呢? “意业三..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二卷6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二卷6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二卷6《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 第二卷 发大誓愿第六【之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
魏德东:道德是区分宗教与迷信的根本
魏德东:道德是区分宗教与迷信的根本魏德东:道德是区分宗教与迷信的根本信教好不好?我要不要信教?作为一名宗教学者,这是经常被问到的问题。应该如何理解宗教的价值或意义呢? “信教”这个概念本身突出了宗教的信仰..
道证法师:随喜功德,是最便宜、最容易修的一种功德
道证法师:随喜功德,是最便宜、最容易修的一种功德道证法师:随喜功德,是最便宜、最容易修的一种功德以前听经的时候,老师教我们说:“随喜功德”是最便宜、最容易修的一种功德。 为什么呢?别人可能是费了很大的力..
默念回复清净本心
默念回复清净本心默念回复清净本心各位同修:大家好!(众):师父好!我们会更好!世界会更好!好,好。请问一下在座之中的您有看过儒家《四书》里面的《大学》这本是的请举手。你以前看过或是有听过空海讲过《大学》..
如何理解延命观音
如何理解延命观音当我们在修行佛法的过程中是能够了解到延命观音的,但是由于一些师兄是刚刚开始修行,所以还不了解延命观音,所以接下来我们就去详细的了解吧! 延命观音是观音菩萨的三十三化相之一,在三十三化相中..
净土法门法师:延长寿命最好的方法
净土法门法师:延长寿命最好的方法延长寿命,儒没有方法,道有方法,佛也有方法。诸位要是看过《了凡四训》,你就晓得,了凡先生的寿命延长了,孔先生给他算命,他的寿命五十三岁寿终正寝,他没有求长寿,寿命延长,..
净土法门法师:阿罗汉为救人而开杀戒
净土法门法师:阿罗汉为救人而开杀戒恭录自《净土大经解演义》你入佛门,你接受三皈依,正式做佛的弟子,那你常常要想到遵守这三个原则,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这三个原则,三个总纲领。怎么落实?落实在《..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