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霖:明了生死真相

繁体

黄柏霖:明了生死真相黄柏霖:明了生死真相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说:

南宋四川峨嵋县令王湘,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的时候,在任期间,发愿奉行《感应篇》中所记载的数十种事项。不幸的在他尚未施行的时候,有一天气绝身亡,家中眷属非常伤心的围绕着他哭泣。这个时候,王湘觉得他的身体好像飘浮在半空中,隐约听到细小如蜜蜂的哭声。不久有神明说了,王湘正发愿力行《感应篇》,应该赶快让他回阳。后来他活到一百零二岁。

这一段的故事其实也很有趣,这个县令王湘也很难得,他身在公门好修行,他也是在县令这个期间,他发愿想要奉行《感应篇》里面的数十种善事,但是他还没有实行就「闷绝」了。结果因为他有发愿要奉行这个《感应篇》,所以冥官把他放回来阳间。可见这个《感应篇》,如果你肯去实践,都能够怎么样?都能够消灾免难,而且可以消灾延寿。所以为什么功过格它是从《感应篇》里面出来,原因在这个地方。

那这个地方另外一个比较有趣的就是王湘他死掉的时候,他的神识是浮在半空中,这就是我们一般讲的中阴身。就是你离开现在这个业报身的时候,在下一生还没有投胎以前,这个中间的过程叫中阴身。那么在佛家来讲,它讲神识,它讲灵性,迷的话叫神识,悟的话叫灵性。那在一般民间的习俗里面来说,大家都习惯称叫灵魂,叫三魂七魄。所以我们研讨到现在我们学习佛法,我们都知道灵性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灵性没有生死。但是我们这个一期的生命会有生有死,这个叫,我们一般讲叫分段生死。所以我们对生死必须要了解。

那老法师他有开示这个生死的真相,老法师说,任何一个相,一种现象,我们现在所谓的精神的、物质的,或者是自然的,都没有办法离开那个体。在这个地方,我们不要误会说,那个体是我们现在讲的这个身体,不是。那个体是我们的本体,就是我们觉性的本体。连到体上来说,那都是法身。哪一样不是法身呢?《华严经》上讲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个话凭什么讲呢?凭我们这个身就是法身。我们这个身是什么?我们是本自具足、本自清净、本无动摇、本不生灭的,我们这个清净的本体叫清净法身佛,这个身。只是在迷的话,迷而不觉,法身里面的智慧德相不能够现前。觉悟了,觉悟就现前。迷是这个身,觉还是这个身,没有换,体相用都没有换样子,作用不一样而已。

作用不一样什么意思?就是你迷了以后,你想错了、说错了、做错了,你就造了无量无边的这些业。那你觉了以后,你就不会想错、也不会说错、也不会做错,就是作用不一样的道理在这个地方。所以体相用都没有换样子,体相用没有变,本体还是觉性的本体。你迷了本体以后,你所现出来的相是什么?比如说现出嫉妒相、贪爱相、瞋恨相、凶恶相,乃至于善相,善良的相,这些是什么?这些都是相。

那用呢?你如果起了善念,就变成去造善事,你起了恶念,去造恶事。那你造善事得乐报,你造恶得苦报。那这些都是什么?这些善恶的善业跟恶业都是我们阿赖耶。真正我们的自性的本体,它是超越这个善恶的,六祖大师说的,「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那才是我们真正的相好庄严无等伦,「相好光明无等伦」。我们读赞佛偈里面讲,「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那才是真正我们的圆满报身佛、我们的清净法身佛。但是我们迷了以后,我们所现的相可能就是善相,可能是恶相。所以这个体相用都没有换样子,只是作用不一样。

佛教我们,如何才能够证得法身呢?把障碍放下就证得了。法身是本有的,从来没有失掉过。色相的身是假的,说老实话,会不会失掉?也不会失掉,但是相会变化,绝对没有失掉。这句话可能一般人很难去体会,就是说法身是本有的,从来没有失掉过,色相的身是假的,说老实话,会不会失掉?不会失掉,那相会变化,绝对没有失掉。

这个佛在《楞严经》里面,有跟楞严会上的功德主波斯匿王,佛陀有开示。因为波斯匿王很护持佛陀,但是波斯匿王他就没有开悟,他福报很大当国王。他在六十三岁的时候,他跟佛陀是同年龄。那佛陀就问他了,他说,你是几岁开始看恒河?他说,我三岁的时候,我父母有带我看过恒河。佛陀就问他说,那你现在几岁呢?他说,我现在六十三岁了。佛陀就问他说,那你三岁看恒河跟现在六十三岁看恒河,有没有什么变化?波斯匿王说,没有,都一样。佛陀说,对,那个见性不会老,那个见性不会有变化。但是你从三岁到六十三岁,你人变老了,你头发变白了。这就是这里讲的,会不会失掉?不会失掉,就是那个见性不会失掉,但是相会有变化,就是这个色身它有变化。

所以相有生死,会有生老病死。死了之后,它又换另外一个相,在六道轮回不就是又换个相吗?相换了,性没有换,还是一个性。所以天台家讲,是法住法位,世间相不坏,就是这个意思。你在六道里面舍身受身,不就是换个相而已吗?你在六道里面,有时候去当天人,又来当人道,或是到鬼道去,在六道里面舍身受身,就是换个相而已。常在,世间的相也常在。连六道里面都是这种状况,又何况是十法界呢?又何况是实报庄严土呢?这个事实真相,我们如果把它参透了,心就定了。

世间人最怕的是什么?他贪生怕死,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因为对生死真相不了解。真相了解了,没有生死,只是心态转变,现相产生变化而已。确实像我们一个人一样,穿的衣服,我们知道,我们的色身就像衣服一样,不是我,是我所有的。我们换一件衣服,就好像换个身体一样,这才是事实真相。了解事实真相,换衣服愈换愈好,不了解事实真相,愈换愈差,这衣服愈换愈肮脏。明了的时候,换衣服要换干净一点,要愈换愈好,就这么个道理。如果我们换个畜生身,那就愈换愈差了。那换饿鬼身、换地狱身,那就错了。我们来生如果得人身,向上提升,生天,得天人身,欲界天人、色界天人,不一样。再往上去,声闻身、菩萨身、佛身。随你怎么换,都在十法界里面,你的自性没有换,就是法身没有换,无论什么身都是同一个法身,所以叫做十方三世佛,同共一法身。

所以这一段老法师开示,就是生死的真相。「转生受身」就是一件衣服换一件衣服,就好像换一件衣服一样。所以你从这个人道转到畜生道、到饿鬼道,也是我们《无量寿经》里面讲,「转生受身,改形易道」。法身没有变,但是这个业报身它有改变。以上这个开示是老法师在《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一百六十九集里面的开示。

《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二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辨别正法与邪法?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辨别正法与邪法?世尊在《楞严经》上告诉我们,讲末法时期,也就是讲我们现代,说「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我们用什么标准来辨别?世尊慈悲,给我们说出了「四种清净明诲」,就是邪正的标准。总的..

河南郑州 历经数百年风雨洗礼的卧佛寺塔

河南郑州 历经数百年风雨洗礼的卧佛寺塔卧佛寺塔位于新郑市区西部双洎河(古洧水)东岸的高台地上,建于明成化元年(1465年),是一座八角七层楼阁式砖塔,1987年3月1日公布为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卧佛寺塔位于..

法尊法师:佛的出家到证果

我们要想学佛成佛,当先看佛是怎样成的,因此,关于佛的出家,修行,断烦恼,说法利益众生等,应该都先有个相当的明了。佛的出家,不是像普通苦恼人家的子弟出家那么简单,那么无意味。佛是生在祖先种族圆满,国土人..

法界一切众生

《地藏经》三、四、五品是说明地藏菩萨教化的对象,也就是度众生的对象;实际上是地藏法门教学的对象。第三品是观众生业缘品,经文一开端是摩耶夫人请法,这是我们要特别注意的,她是释迦牟尼佛的生母。经文里看到母..

泡茶之道

泡茶之道 中国的茶认识不完。每一种茶都要喝个几年,产生的心得才算数! 水的来源受到地缘的限制。但是冲茶的常识却应该掌握。 烧茶水的壶,应该避免使用金属制的材料。建议使用陶壶。出水口不要太大的。因为泡茶还..

洛桑陀美上师开示:如何将佛法融入生活

洛桑陀美上师开示:如何将佛法融入生活洛桑陀美上师开示【在佛菩萨的眼里,一切都是佛的刹土】从密乘的角度讲,无论我们吃饭还是行住坐卧等,都不能分别执着。平时吃的饭也要看作是甘露一样,不能有任何的分别心,不..

洛桑陀美仁波切:广论中士道六苦之五,数数高低变易苦

洛桑陀美仁波切:广论中士道六苦之五,数数高低变易苦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顶礼文殊师利菩萨!顶礼三界法王宗喀巴大师!顶礼格鲁派历代传承祖师!为了度化一切如母有情众生,发无上的菩提心;为了度化一切如母有情众生,..

江南佛教三论宗的发祥地:南京栖霞寺

江南佛教三论宗的发祥地:南京栖霞寺南京栖霞寺南京栖霞寺坐落在南京市东北的长江南岸的栖霞山中峰西麓。南齐永明元年(483年),隐士明僧绍舍宅为寺,称“栖霞精舍”,后成为江南佛教三论宗的发祥地。三论宗是中国..

道源法师:为何心静后智慧就来了?

道源法师:为何心静后智慧就来了?道源法师:为何心静后智慧就来了?由澄诸念,觉识烦动。”众生的心念,本来浑浊不清,要把它静下来、澄清。众生这一盆水,本来有泥沙,叫做浑水,你把它静下来就澄清了,取静为行,..

黄柏霖:明了生死真相

黄柏霖:明了生死真相黄柏霖:明了生死真相好,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说: 南宋四川峨嵋县令王湘,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的时候,在任期间,发愿奉行《感应篇》中所记载的数十种事项。不幸的在他尚未施行的时候,有一天..

殊胜的《百字明咒》

殊胜的《百字明咒》om │ ban-ze^re sa-due-sa-ma-ya │ ma-nu-ba-la-ya │ 唵 │ 班 杂 萨 埵 萨 玛 雅│ 玛 努 巴 拉 雅│ ben-ze^re-sa-due-dei-no-ba-di-chan-zhi-duo-mei-ba-wa │ 班 杂 萨 埵 得 诺 巴 地 茶 ..

临睡前洗头危害大

临睡前洗头危害大很多爱清洁的人有睡前洗头的习惯,若有足够的时间让头发干透了才睡,那当然最好不过。但有时实在太晚了,洗完头后又累得眼皮沉重到睁不开,于是,头发未干就倒头大睡。殊不知,这样危害很大!人体在..

食疗偏方:橘子与的橘子皮的食疗与偏方

食疗偏方:橘子与的橘子皮的食疗与偏方橘子别名:黄橘、红橘、蜜橘等。性味:甘、酸、凉。入肺、胃经。功能主治:开胃理气,止渴润肺。治胸膈结气,呕逆,消渴。 橘子含橙皮甙,柚皮芸香甙、苹果酸、柠檬酸、葡萄糖..

僧伽吒经6个梦境是什么

僧伽吒经6个梦境是什么在学习僧伽吒经的时候,很多人都在经书中知道,在修持这部经典的时候,可能是会做梦的。有的人是会梦到被火烧,有的人是会梦到大水的,还有一个梦境就是剃发等等,虽然这些梦境看起来都不是好..

洛桑陀美金刚上师:和谐中的圆满之合格法器

洛桑陀美金刚上师:和谐中的圆满之合格法器闻法时,首先让自己成为堪受法教的法器。闻法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三种过失,否则,听多么殊胜的法也得不到利益。一是覆器,法不入心;二是垢器,心存成见;三是漏器,学而不思..

水货好卖

水货好卖 一对堂兄弟,堂兄是靠卖篾器用具生意人,堂弟看他的生意做得红火,也想去卖篾器。 堂兄说:最近是养蚕用的蚕箕最好卖,你去采购蚕箕时,只能采购价格很最便宜的,这样好出手,又能赚钱。如果你去采购质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