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法师告诉您 死亡是怎么一回事

繁体

向死而生!法师告诉您 死亡是怎么一回事

了解死亡才能超脱生死

人们喜欢生,不喜欢死,谈到死就认为很不吉利。为什么不吉利?因为感到恐惧,感到痛苦。但是我们是皈依三宝的佛弟子,佛陀出世说法,就是教我们怎么了脱生死的,佛弟子不要逃避死亡,要去了解它,要知道我们为什么生、为什么死,活着的时候要怎么做,面临死亡又要怎么做;了解死亡才能超脱生死。

为什么要从死亡讲起呢?大概有四个理由。

第一,死亡是紧接而来一大关隘。我们都已经生下来了,而且还没死,死亡是我们终究要面对的临终大考,既然它一定要来,我们就要做好准备。

第二,死亡是诸怖畏中之最。众生都有各种欲望,有欲望就有怖畏,就会恐惧。我们有很多害怕的事,他们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但是死亡是一定会来的,我们最怕死亡,对死亡感到最陌生、最无知、最痛苦,所以这么严重的事情,我们一定要把它弄明白。

第三,死亡不是一了百了。现在很多人做坏事,就是因为不信因果,以为死了就一了百了,不如随心所欲地活着。其实他们胡作非为,并没有比别人活得好,几乎都是不得善终,最后投生恶趣受苦报去了。我们要知道因果不虚,人死了是随业流转的,不修行就入六道轮回。死亡是我们在六道轮回路上的一个关键节点,所以要去了解它。

第四,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就好比旅行需要备足地图与路粮,我们修行要想成就佛道,对于死亡这条必经之路也要有足够的了解,要能把握自己死后的去处,才能保证自己不会走错路。

念“死”须作三种思维。一、必然死,所以必须修法;二、死期不定,必须马上修法;三、死时除正法外,一切无益,必须修有益法(肉体带不走,亲眷带不走,名誉、地位、财富)。正视死亡,才能够做充足准备,才能无畏无憾而走。

死亡的原因总说有三种:寿尽、福尽、横死。

1、寿尽—宿业所引寿量尽;2、福尽—无资具(没有福报,身体得不到物质滋养);3、横死:得病无医、王法诛戮、非人夺精气、火焚、水溺、恶兽吞食、堕崖、毒药咒诅、饥渴所困等。

人临终时,会经过粗及细想两个阶段。在粗想阶段中,人的意识尚能自主,因善、恶、无记的心念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业力,决定其人死后投生何处。至细想阶段,人的意识就不能自主。

人死亡时的状态,可归结为“五蕴、四大及诸根的收摄”。

色蕴:肢节渐细,身体羸弱无力;

眼识:视物模糊,多有翳障;

眼根:双目无力睁闭;

地大:身体大部分干瘪,肌肉松弛,会有身陷向下的感觉;

内部征相:如见阳焰。

受蕴:不能领受根识而引的苦、乐、舍三心所。

意识中的喜忧舍三种心所,无法觉知;

水大:唾、涕、汗、尿、血、精等大多干枯;

耳根:不能听到内外诸声;

内部征相:如烟—烟囱中浓烟滚滚。

想蕴:无法忆念父母等亲人的意义;

意识中,无法忆念父母等人的名字;

火大:体温逐渐降低,消化饮食的力量衰竭;

鼻根:鼻根塌陷;不再能感受到香臭之味;

内在征相:如萤火虫,或如烟囱所喷浓烟中夹杂的火星。

行蕴:身体无法动转造作诸业;

意识无法再忆念外在诸法,如所需事物等;

风大:内外诸风止息,呼吸渐至断绝;

舌根:舌向内缩,渐变粗短,根部变青,无法感受诸味;

内在征相:如灯焰—如烛将灭,反而炽烈跳动。

首楞严经有多少字

初学者念一部楞严经至少需要七八个小时,熟一点需要五个小时,有的人可以四个小时念一遍,速度因人而异,贵在坚持。当然如果没有时间,又想学习这部开悟的楞严经,可以用圣空法师介绍的学习楞严经的方法,每天晚上在..

透露获得观世音菩萨慈悲感应的神秘之法

透露获得观世音菩萨慈悲感应的神秘之法1.“一心称名”要获观世音菩萨的感应,经中说的“一心称名”最为重要。所谓一心称名,就是专心一意的念,使能念的我与所念的观音融而为一。《观音义疏》卷上释曰:“称名有二:..

那山,那人

那一年我十六岁,是一个充满了幻想的年纪,我的每一个梦里都有玫瑰的色彩和样子,每一个梦里都有他。 四年前,我在那座大山里寻梦,我在找寻失落的童年。在故乡依旧清纯的风中我哀伤的奔走,在陌生的人群中我掩饰不..

逐渐退出车市的“屌丝三宝”,一款前途扑朔迷离,一款宣布停产!

逐渐退出车市的“屌丝三宝”,一款前途扑朔迷离,一款宣布停产!逐渐退出车市的“屌丝三宝”,一款前途扑朔迷离,一款宣布停产!大家都知道现在汽车市场在不断发展,已经推出了各种车型。而随着一些新车型的推出,一..

释迦摩尼佛祖舍利,究竟有几颗?它又有什么价值呢?

释迦摩尼佛祖舍利,究竟有几颗?它又有什么价值呢?佛舍利的科学含义是什么呢?据文献记载:舍利是由梵文音译得来,又译为‘设利罗’、‘室利罗’、‘舍利子’,意为‘身骨’,指死者火葬后残余骨烬。佛舍利通常便是..

达真堪布:受八关斋戒洗澡可以用香皂吗?

达真堪布:受八关斋戒洗澡可以用香皂吗?问:八关斋戒中,晚上洗澡是不是不能涂抹香皂?答:那种带香味的肯定不行吧。但是这也是看发心。小乘主要是强调言行,大乘主要是调整心态。在大乘里,若是你以一个好的发心去..

华严经偈语

华严经偈语在华严经的体系里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一块内容,犹如我们汉语里的成语一样蕴含着大道理。修行华严经绕不开华严经偈语,所以说我们趁这个机会,给那些已经在修行和未修行的师兄们都普及一下华严经偈语,希望各..

释迦牟尼佛广传 七 寻法品 87 身做千灯

释迦牟尼佛广传 七 寻法品 87 身做千灯释迦牟尼佛广传(下)全知麦彭仁波切著 索达吉堪布 译释迦牟尼佛广传 七、寻法品 87.身做千灯久远之前,释迦牟尼佛曾为赡部洲国王,名为甘谢讷巴乐,当时他统领诸多小国,又具有..

金刚经念诵寺庙版

我们在诵金刚经念诵寺庙版的时候,虽然能够将其完整地读下来,但是我们在读的时候,最好也要注意一下方法。那具体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看看。一、念《金刚经》的时候,不要总是用喉咙发音,要用自己的胸腹发..

那些让我们欣喜的事物 如夏日彩虹

那些让我们欣喜的事物 如夏日彩虹遇到让我们欣喜的事物时,视它们如夏日彩虹,尽管美丽,但究竟不是真实,舍弃贪恋和执着,乃是菩萨的修行。这么去想是容易的:如果你能够拥有你想要的事物(亲戚、朋友、财产等),你..

药师经念一遍多长时间

念一部《药师经》用多长的时间,主要还是看自己的能力与意愿。有的人读完一遍《药师经》只需要十几分钟,有的人读完可能会用上半个多小时。修行《药师经》比的不是一个人诵经的速度,而是要看你是否可以明白它的意思..

大悲咒的经文什么意思

在佛法经典中,《大悲咒》流传非常久远,且分为广、中、略三个版本。流传这么久远,想必《大悲咒》有它存在的特殊意义吧。《大悲咒》经文是什么意思呢?《大悲咒》是观世音菩萨成佛之时,以大慈大悲之心、无上的菩提..

钟茂森:对待父母要勤心供养,不能够有少许悖逆之心

钟茂森:对待父母要勤心供养,不能够有少许悖逆之心我们继续来学习《佛说盂兰盆经》五重玄义,我们继续看明宗,刚才我们学习到蕅益大师论述孝,分为世间孝与出世孝。刚才讲的世间孝分三种,一种是能尊亲,二种是不辱..

11块纱布

11块纱布在美国有家知名大医院,一位老牌外科医生给病人做腹部开刀手术。一个新来的护士负责供应手术器具,开刀完成要开始缝合伤口时,这个小护士竟然大胆坚持医生停止缝合,所有的护士都大吃一惊,他是大牌医生,怎么会出..

和尚与苹果

和尚与苹果一位老和尚,他身边聚拢着一帮虔诚的弟子。这一天,他嘱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担柴回来。弟子们匆匆行至离山不远的河边,人人目瞪口呆。只见洪水从山上奔泻而下,无论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无功而返,弟子们都..

释迦牟尼纽襻当日给众弟子留下这些遗训

释迦牟尼纽襻当日给众弟子留下这些遗训 佛陀以吉祥卧的姿势卧在娑罗双树之间的床上,很多的弟子围绕在佛陀的四周,大家都是揩鼻抹泪。这时,风息林静,鸟兽没有鸣声,树木之皮流出水滴,百花都萎谢凋零,整个世间都..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