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为什么没有通?你是在枝叶上学的,没在根本上学

繁体

净土法门法师:为什么没有通?你是在枝叶上学的,没在根本上学

「净明心」,心上称为净明,净就是不染的意思,《心经》里面讲「不垢不净」,这才叫真净;明就是不迷、不昏。这是说明,本来没有染著、没有障蔽的本觉,像经上所说的「灵光独耀,迥脱根尘」,这就是净明心的意思。这样寂静、净明的真心是我们每一个人本来具有的,现在有没有?当然也有。不过现在虽然有,我们迷而不觉,虽有,不知道有。这个道理在前面都给诸位说过,天天用它,无时无刻不用它,虽用而不知。佛菩萨跟我们不一样,佛菩萨天天用,知道;我们凡夫就是天天用,用而不知。你要说凡夫与佛菩萨差别在哪里?就差别在这里。

由此可知,我们迷在哪里?不是迷在事相上,事相上迷那是枝枝叶叶,算不了什么,我们迷是迷在根本上,根本要不迷,那个事相全都解决。这也就是说明,学佛的善学的人要从根本上开智慧。经里常常讲,一经通一切经通,为什么说一部经通一切经都通?诸位现在学了这么多年,不说这部,也有几部经大家都学完,从头到尾都学通,你是不是一切经都通?没有。为什么说没有通?你学这部经是在枝叶上学的,你没在根本上学;你是在事上学,你没有在理上学。经本是教科书,教科书一展开,我们常讲有教理、有教义、有教相,善学的在教理上学,那是一通一切通,为什么?理是一个,理要是得到,枝枝叶叶就全都理解。不但佛法里面一切经论你通达,世间一切法也通了,为什么?世间一切法也是这个理体,所以世出世间法一切通达。

我劝同修们要从教理上下功夫,我过去求学,老师就这样嘱咐我,不要在教相上去作意。劝我不要写笔记,不要去强记这些名相,叫我在教理上下功夫,求通达、求悟。我也跟诸位说过多少遍,也曾经诚心诚意的劝勉过同修们,你们现在学佛最大的障碍是录音机,有了这个东西死在教相里面,「不要紧,这一遍没听会,再听一遍」,学得你不能够悟理,这个东西害死人。真正学佛的不依靠这些东西,不但不依靠,连随堂笔记都不要依靠,为什么?你悟入的,天天境界不相同。譬如我今天讲《楞严经》这一段是这个讲法,明天我再来讲又是一个讲法,你要想学的是以哪个为依准?没有依凭。我们这里老同修,张居士的老岳丈还保存著有一部《楞严经》完整的录音带,十年前讲的,你把那一套录音带拿来,跟今天这个楞严会上再比较比较,完全不相同。所以笔记记不得,没有用处的。

诸位自己学的时候,境界要一天比一天高,今天我学的笔记这些东西,到了明天一看没用处,为什么?境界高了,没用处。正如在学校念书一样,你念到二年级,一年级的教科书、笔记都不要了,没有用处;念到三年级,二年级也不要,学佛就是如此。你要是老抱著一年级的笔记,好了,年年不要毕业,年年留级,念一辈子都念老一年级,那行吗?你才晓得那错误。学佛法也是如此,抱著一个注子、抱著一个录音带,你永远就停留在这个地方,你不能再进步,这叫什么?死在言下。我们看看人家祖师言下大悟,我们怎么能死在言下?我给诸位说,你们也许有的人还错会了意思,「大概你说这是怕我们学好,怕我们将来超过你」,我恨不得你们赶快学好,赶快超过我,我坐在底下逍遥自在,你们天天在这里说法我来听。

诸位好好看看《六祖坛经》,佛法是以悟为宗,不悟怎么行?要悟就得要用心。要用心就要用真心,可不能用妄心,用妄心、用攀缘心,永远不会开悟。如果诸位要用真心的话,我可以在这里说一句,你不久就开悟。你果然会用真心,你用三个月看看,看看开悟不开悟?果然能用三个月真心的话,你就成佛作祖,你就世出世间法一切都通了。你要是不肯用,有什么办法?《楞严》这部经,就是释迦牟尼佛教阿难怎样去妄心、用真心,这部经的大主意就在此地。首先辨别妄心的过失,真心的功德,叫我们首先要肯定的认识,然后下定决心舍妄用真。由此可知,所谓说法、听法、读诵都是方便,什么方便?摄心的方便。要不明这个理,那就始终免不掉盲修瞎练。这是说的我们人人本有,现在就是要从迷再回到悟,所以说之为获得,「获妙微密性净明心」,实在是有没有真的获?没有,为什么?本有,不过迷去掉而已,这个获在此地是比喻话,并不是真正的获得。我们虽然迷,迷也不失,并不是真正失掉,只是自己不觉而已。

摘自 楞严经 (第二十四集) 1979/9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7-001-0024

净土法门法师:为什么没有通?你是在枝叶上学的,没在根本上学

净土法门法师:为什么没有通?你是在枝叶上学的,没在根本上学「净明心」,心上称为净明,净就是不染的意思,《心经》里面讲「不垢不净」,这才叫真净;明就是不迷、不昏。这是说明,本来没有染著、没有障蔽的本觉,..

净土法门法师:后得智是是根本智的起作用。八面玲珑,得大自在。

净土法门法师:后得智是是根本智的起作用。八面玲珑,得大自在。在《华严经》,你看善财一生圆满菩提,他在文殊菩萨这里得根本智,我们要懂得,他得清净心、得平等性,觉了。也就是《无量寿经》经题上「清净平等觉」..

父母恩 重如山

有一次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精舍,与大比丘二千五百人,菩萨摩訶萨三万八千人聚集,世尊引领大眾往南而行,忽然看见路边聚集了一堆枯骨。这时,世尊至诚恭敬地向这些枯骨五体投地礼拜。阿难尊者见状,合掌请问佛..

牛为求生流泪下跪屠夫绝情惨遭恶报

牛为求生流泪下跪屠夫绝情惨遭恶报临清李名儒说:我家乡有一个屠户,这一天买回一头牛,准备带回家中屠宰。那牛也有灵性,知道自己将被宰杀,怎么拉它都不肯往前走。屠户用鞭子抽打牛,牛就横冲直撞,直到闹得筋疲力..

犯了五戒能否重受,网络受戒可以吗?

犯了五戒能否重受,网络受戒可以吗? 问:请求法师开示,以前受了五戒,但犯了戒,能重新受吗?昨天下午讲课三皈五戒过程,都在电脑前跪听,也跟着法师的开示,喊自己的法名,一条一条的诚心受持五戒,不知道这样能..

独尊湛现:“往生”体现在有生之年

独尊湛现:“往生”体现在有生之年阿弥陀佛,大家好。昨天讲的是中阴期,如何相续未来,出生的方式。这也是说,如何往生。我们今天说的很简单,往生是体现在有生之年,在活着的期间,必须要往生。也就是说活着的时候..

献血是内财布施和无畏布施,还可以免除劫难

献血是内财布施和无畏布施,还可以免除劫难(血光之灾)佛法与献血血在佛法来讲是财布施,是无畏布施,因为,布施有三种布施,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而财布施分外财和内财布施,血是人的内财,所以,献血是内财布..

死亡是个大迷雾

死亡是个大迷雾 人们来了又离开,来去匆匆,手舞足蹈,却不提一个死字。好得很,可是一旦大限来到--他们自己的死亡,他们的妻子、儿女、朋友的死亡--出其不意地抓着他们,让他们觉醒不过来,一无准备,然后情绪如狂..

齐豫《飞鸟与鱼》,空灵的嗓音以及配乐加一起,让人听了莫名感动

齐豫《飞鸟与鱼》,空灵的嗓音以及配乐加一起,让人听了莫名感动齐豫《飞鸟与鱼》,空灵的嗓音以及配乐加一起,让人听了莫名感动齐豫《飞鸟与鱼》,空灵的嗓音以及配乐加一起,让人听了莫名感动..

随风飞落的树叶居然让小和尚顿悟

随风飞落的树叶居然让小和尚顿悟随风飞落的树叶居然让小和尚顿悟编者按:许多人喜欢预支明天的烦恼,想要早一步解决掉明天的烦恼。明天如果有烦恼,你今天是无法解决的,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人生功课要做,唯有认真地..

鱼篮观音的故事

鱼篮观音的故事鱼篮观音是观音菩萨三十三种其中一种,它的法门和经典是非常多的,就是在生活种我们要坚持用心去修行,这样是对师兄是非常好的,能够增加自己的智慧,提升自己的定力和注意力,可以更好的生活。那师兄..

顺应春气,养生之道,春季一天素食如何吃?

顺应春气,养生之道,春季一天素食如何吃?中医的春是生的季节,人顺应天地的法则,对天地万物要采取生而勿杀,予而勿夺的态度,因而君子不杀刚苏醒的幼虫,不折刚长出来的嫩芽。以上就是顺应春气,养生之道。如果违..

独尊湛现:在轮回的路上,众生平等

独尊湛现:在轮回的路上,众生平等阿弥陀佛,大家好。修行不论任何出身,也不论文凭,主要得具备深厚善根与福德。因为佛法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让众生了脱六道生死轮回。也就是说让大家的内心脱离影像,不能被影像所束缚..

独尊湛现:我们发心度众生必须要契入佛的知见

独尊湛现:我们发心度众生必须要契入佛的知见大家早上好,吉祥如意,法喜充满。大家学习佛法的期间发心度众生,这个愿望非常好。还有的在家居士给众生施食等这个发心非常好。还有的到处传播佛法等,这些举动行为千万..

猴子弄巧遭祸

一群猴子住在江边的一座山上。这座山飞瀑流泉,树木繁茂,风景十分秀丽。每年春天过后,满山遍野都长着野果。说不清是什么年月,一群猴子来到这山上安家落户,从此以后,一直过着不愁温饱、悠然自得的生活。有一天,..

深信因果的人吃亏也是占便宜

深信因果的人吃亏也是占便宜现在有许多人反对“因果报应”和“因果法则”,他们从没有仔细地想一想这种见解给社会留下了多大的祸害。我们打开报纸瞧瞧,几乎每天都有杀人、抢劫或欺骗的事情发生,干这种事的人都是不..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