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念而无念,无念而念」的真实义?
净土法门法师:「念而无念,无念而念」的真实义?
问:第二个问题,他说请问「念而无念,无念而念」的真实义?
答:这两句话是净宗的功夫真正成就的。净土宗,诸位都知道,念佛的功夫有三等,最上层的功夫就是「念而无念,无念而念」,理一心不乱。这是什么境界?就是《华严经》里面法身菩萨的境界,他已经超越十法界,这个要知道。事一心不乱,比这个就差很远,事一心不乱是见思烦恼断了,超越六道轮回,他的功夫等於阿罗汉。我们现在讲《华严》,讲十信菩萨,我们也跟诸位介绍得很清楚。事一心不乱是七信位的菩萨,这还得了!《华严》上不得了。理一心不乱那是初住以上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那是「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我们今天能够做到功夫成片,也就是最浅的事一心,功夫得力就能自在往生,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想多住几年也不碍事。所以诸位晓得,这种功夫往生并不是很高,人人做得到。
可是对於这句话,祖师这句话,我们千万不能误会,要是误会了,恐怕这一生往生就耽误掉。这在佛法里面叫「增上慢」,我们没有到这个境界,自以为到这个境界。我在早年学佛,那是出家没有多久,大概出家两年的时候。遇到一个朋友,他的年龄比我大,大我十几岁,也是学佛,很虔诚。他告诉我,他证阿罗汉果了。我说这个很难得,我不相信。但是怎么样跟他讲,他都说「我真的证阿罗汉果了」,你说这有什么法子?到最后我就想出个方法,我说阿罗汉,好,阿罗汉有神通,阿罗汉具足六种神通。初果须陀洹,六通里头得两种,天眼、天耳,初果,那是圣人,那都不简单的。《华严经》上初信位的菩萨,这真的是圣人,他虽然还没有出六道轮回,决定不堕三恶道,他有这种功夫,超凡入圣。
我说初果须陀洹有天眼通、有天耳通,我们坐在房间里面,外面马路上来来去去的人,你看得见看不见?他说看不见,有墙壁,看不见。我说那好了,你须陀洹都没有证得,怎么能证阿罗汉?我说我心里在想什么,你能知道吗?他说不行,不知道。二果,二果就有他心通、就有宿命通。我心里想什么,你不知道,你没有他心通。三果,四果不谈,三果阿那含有神足通,神足通像孙悟空一样,他有七十二变,你能不能变化?那也没有。我说那好了,四果是漏尽通,不谈了,前面这三个标准你都没有,你没证阿罗汉!这样他才服了,好不容易。
把境界误会了。那是什么?我相信他念佛功夫不错,得到一点轻安,这是我们自己念佛都曾经得到过。得到就很快乐,真的是烦恼轻,智慧长,但是还没有到境界,到境界的时候,这能力就发出来。什么时候我一睁开眼睛,一看楼底下,每一层我都看得很清楚,那差不多初果,要证初果了。别人心里想什么事情,我都知道,证二果。用这个方法来勘验,他才晓得他是错会了意思,错会了。
所以「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是我们净土宗最高的境界,理一心不乱。理一心跟禅宗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的境界完全相同,无明烦恼都断了;换句话说,六根在日常生活当中,六根起作用,决定没有起心动念;如果你还有起心动念,你没证得。这我们讲经时常讲,起心动念是无明,你无明没破,你怎么能证得理一心?你还有分别,那事一心没证得,证得事一心的人没有分别。你还有执著,你六道轮回没出,你是凡夫一个,道道地地的凡夫!所以这是诸位同修一定要晓得。
大概「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是怎么误会的?我心里确实没有念佛,可是耳边上有念佛的声音,这个境界好多人都有!有很多人到念佛堂念佛,两天、三天就有,三天他就觉得奇怪,我没念,怎么会听到念佛的声音?而那个念佛的声音跟念佛堂声音一定是一样,这就是什么?习惯了,你念了几天,日夜都在念佛的时候,不念,没有想念,声音还在耳边。
如果这个念佛的声音不是念佛堂的声音,是其他地方念佛的声音,那就是魔境现前,那不是佛境。我们自己功夫纯熟,一定是自己常常念的这个声音,念佛堂的声音,这是好现象。如果他念佛的音调跟我们念的不一样,你千万不要理会,你理会他会著魔,你就上当了!这种境界在念佛堂常有,同学们不可以不知道,他问得很好。千万不要把这个境界看做是一种感应,这就不对,这是我们念佛的纯熟。而且特别要记住,就是这个声音出来,无论在什么地方,声音出来,决定跟我平常念佛的是一样的,这就对了。如果说其他的,我们从来没有用这个声调念佛,出现这个声调出来,也好,不要去理它。不理它,没事;一理它就容易著魔。你看《楞严经》后面五十种阴魔,这是魔境现前,不理它,佛说是好事情。因为魔来找你麻烦,也是你功夫有成就,你没有成就,他不来找你,他看你功夫得力,他来破坏你。你不理会他,你继续会往上提升,所以是好事情,不怕他来考试。就怕你著了相,就麻烦,所以这个意思一定要懂。
「无念而念」的境界非常高深,我们《华严经》后面会讲到。无念是什么?你已经没有执著、没有分别,不起心、不动念。那个念不是念佛的念,也不是听到念佛的声音,是对於虚空法界性相、理事自然明了,那叫念佛。所以佛的意思是明了的意思,佛是印度话,翻成中国是觉悟的意思,没有一样你不明了的,是说这个意思,千万不要搞错了。
净土法门法师:在梦中、或在定中出现这种现象,这是感应
净土法门法师:在梦中、或在定中出现这种现象,这是感应念佛的人,或在梦中、或在定中,见到阿弥陀佛、见到西方极乐世界,这都是感应。不是有意、不是去求,但是信心十足,相信佛说的话,真话,不是假话,西方真有极..
再大的功德,抵不过一念骄心 再大的罪过,抵不过一念悔意
再大的功德,抵不过一念骄心 再大的罪过,抵不过一念悔意不管这个人间有多少的劫难,都是你的意念所为。每一天,感恩的心,感恩有您~在浙江奉化有个雪窦寺,开山祖师叫妙高禅师。如今在雪窦寺山上还有一个妙高台,..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怎样对付魔障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怎样对付魔障『魔』就是折魔、障碍。这个多半是讲我们内心的烦恼,烦恼魔、五阴魔、生死魔,使我们修道的道业上不能够精进,不能够延续,这就是魔。『怨』是冤家,是外面的人来找麻烦的。我想读经..
关于学密的感想
至于说到另一个感想,那就是有关学密的问题。现在,确实大家都在感慨,种种人都挂起牌子来称自己为上师,还四处传法。刚才我不就说了吗,有人刚刚皈依,他就说自己是上师了。这样的事情大家是熟视无睹了,这个事不是..
净土法门法师:“愿解如来真实义”需要爱心
净土法门法师:“愿解如来真实义”需要爱心恭录自《净土大经解演义》念老在这个批注里跟我们标榜的,这部《无量寿经》从头到尾讲三个真实,真实之际、真实智慧、真实利益,字字句句都是,不一样。你要用真诚心,万分..
净土法门法师:在行善之前先要断恶
净土法门法师:在行善之前先要断恶在行善之前先要断恶佛在《金刚经》上说了十几句,「受持读诵,为人演说」,从这点我们就知道,完全能肯定释迦牟尼佛当年住世四十九年,讲经说法没有中断。每天出去托钵有斋主供养,..
关于深入解释算命、看相、风水的一篇好文章
关于深入解释算命、看相、风水的一篇好文章先说风水——中国人都知道风水,也很认真的去了解、运用风水。风水的真相就是一句很老的话—— 福地福人居。你要是有福分,住在风水差的地方,风水会随你转好。你要是没福..
内心安定,何处惹尘埃
内心安定,何处惹尘埃第2章 气要和,性要缓,春来草自清多年古镜要磨功,垢尽尘消始得融;静念投于乱念里,乱心全入静心中。清普能嵩世界上从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叫烦恼,叫怨恨,只是因为人们的心性难免浮躁、焦..
再世情缘,爱情不过是聚散
再世情缘,爱情不过是聚散当我第二次看完台湾33集电视剧《再世情缘》后,内心的那份感动与触动,无以言表。顺亲王府的格格到崇恩寺进香,遇到玉琳法师,二人相见,四目交汇的那一刹那,眼中的那份依恋,唤醒了八百年..
本源法师:阿弥陀佛是人吗?是觉悟宇宙人生真相的圣人
本源法师:阿弥陀佛是人吗?是觉悟宇宙人生真相的圣人【本源法师】任何一尊佛都是人,不是一个普通的人,是一个觉悟宇宙人生真相的圣人。阿弥陀佛同样也是一位圣人。阿弥陀佛圣诞,农历十一月十七,这个出生日期怎么..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怎样超度他离苦?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怎样超度他离苦?1 佛在《地藏经》上明白为我们开示,凡是梦到已经过世的家亲眷属或是熟人,这都是他与你有缘分,有求于你,你应当帮助他。2 不学佛的人,遇到这种情形,按照民俗,会为他烧纸钱,..
净土法门法师:“无明”是怎么来的
净土法门法师:“无明”是怎么来的出自净空法师《华严经讲记》这个就是富楼那尊者在楞严会上向释迦牟尼佛请教的,“无明”怎么来的?“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说本来是佛是什么?六根根性。六根根性那本来是佛,为什么..
净土法门法师:不认识极乐世界不熟悉阿弥陀佛,你的信愿怎么会坚
净土法门法师:不认识极乐世界不熟悉阿弥陀佛,你的信愿怎么会坚第九个是「智自在所依真如。谓若得此真如已,于无碍解得自在故。」解是智慧,无碍是没有障碍,也是一般宗教里面所讲的,赞美神全知全能,无所不知,无..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将恶缘转成善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将恶缘转成善恶缘人哪里来?为什么跟人家结恶缘,你要明了,然后把这个结解开了,恶缘就没有了。所以转恶缘为善缘,最重要的是理智、忍让、布施。 你有智慧,你知道恶缘不是好东西,而且恶缘要是..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欲望愈少,日子愈好过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欲望愈少,日子愈好过1 释迦牟尼当年在世间,在雪山六年苦行,瘦得像皮包骨头,佛还曾经有三个月没有东西吃,托钵托不到,受马麦之报,人家喂马的粮食供养他,他也拿来吃。2 他身为王子,住在皇宫..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能不能成就,要靠精进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能不能成就,要靠精进1 学佛,最重要的是精进。精是纯而不杂,进是有进无退,不退转;不休息、不退转,精纯不杂,你的道业决定成就。2 佛说“人生是苦”这句话的意义,是要我们精进念佛,将苦多乐..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