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功夫成片与往生浅问

繁体

净土法门法师:功夫成片与往生浅问

问:“念佛二十分钟,不打妄想,没有妄念,算不算功夫成片?能否往生极乐世界?二十分钟之后,妄想又起来了,怎么办?”

答:人在临终念佛能有二十分钟不打妄想,没有妄念,决定往生。所以这要看在什么时候。平常能保持非常之好,保持的时间愈久愈好,总在临终时用得上力。平常我们是训练、练兵,临终是打仗。能不能成就,关键在临终的剎那。因此我们不能不修福,不能不积德。如果不修福、不积德,临命终时,冤亲债主来扰乱,这一生念佛往生的机会全都被障碍了。这种情形,我过去早年在圆山临济寺出家,我在那边剃度的,那个时候临济寺有个念佛会,念佛会的副会长林道奇居士,福州人,非常虔诚。他们念佛会是每一个星期大家在临济寺念一天佛,林居士当维那,他念得很好,法器也敲得不错。临命终时,魔障现前,听到佛号就讨厌,贪生怕死,魔境现前,错乱了。

我们再看到许多念佛的同修,到老年的时候,得老人痴呆症,神志不清,这个不能往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头一个条件,神志清楚。人走的时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头一个条件,这是福报。我们修福,现在不要享,临命终时候享福,享什么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享这个福。人在临终清楚、明白的时候,纵然不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决定不堕三恶道。诸位想想,哪有明白人去到三恶道投胎?不可能的。到三恶道投胎的,都是胡里胡涂去的,神志不清才会到三恶道去。这是平常积功累德、断恶修善比什么都重要。功夫成片,决定是要放下万缘,我们的功夫才能够成片。(净空法师《学佛问答》21-90-13)

问:“怎样念佛,才得到三昧?”

答:功夫成片就是三昧。三昧高下浅深,差别很多。就是功夫成片,也有三辈九品,我们一般凡人得这个念佛三昧是很可能得到的。至于说到事一心不乱,是念佛高等的三昧;理一心不乱,是最高的念佛三昧;我们一般人在一生当中未必能够得到。因为事一心不乱,见思烦恼断了;理一心不乱,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所以生到极乐世界是生实报庄严土;事一心,生方便有余土;功夫成片,这是最低的,生凡圣同居土。

你要问怎样才能够得到?大势至菩萨跟我们讲的方法非常之好,他老人家教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是念佛根本的开示。“都摄六根”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收心。我们凡夫六根往外面六尘境上跑,眼喜欢看、耳喜欢听,都被烦恼习气所转。菩萨教给我们,我们把六根收回来,眼不去看外面境界,专看阿弥陀佛;耳也不去听外头音声,专听佛号;这样收回来,一心专注,这样就能容易成就三昧。他讲的“净念相继”,净念,不夹杂就是净念,念佛还夹杂着疑惑、夹杂着妄想,净念就不能成就;相继是相续不断。实际上觉明妙行菩萨讲的这三句就是大势至菩萨所说的,他把话换一个说法:“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不怀疑、不夹杂”就是净念,“不间断”就是相继。非常非常重要。所以菩萨教给我们:“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要把妄想杂念断掉,这些东西是生死根本,绝对不是好东西。(出处同上 21-90-13)

这位同修问:念佛念到功夫成片,如何判定是上品或下品?是不是会退转?在什么情况下会退转?

答:念佛念到功夫成片确实会退转。你问什么情况下退转?你对世出世间法起心动念就退转了,你把世出世间法统统放下了,你就不会退转。世间事与我不相干统统丢掉,我们到世间来是作客,我们是客人。就好像住旅馆一样,旅馆的什么东西都不是我的,什么事情与我都不相干,要用这种态度住在这个世间,我们的心永远保持清净、平等、觉悟,决定不迷惑就不会退转。

至于品位也不必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就把我们的清净心破坏了。什么样是上品?刚才我说的生死自在是上品。确实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这是你功夫成片的上品,大概在上上品、上中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可以随自己的意思,什么时候走阿弥陀佛什么时候来接你,这是上上品、上中品。品位低一点,你就不能这么自在。但是预知时至,功夫好的人大概一、二年前就知道了,这是中辈往生的。我们都讲功夫成片,凡圣同居土里面中辈往生的,在半年之前知道,三个月之前知道,大概都是属于中辈的。往生前一、二个星期知道,往生前三、四天知道,这大概是属于下辈的。可以从这些地方,自己很清楚、很明白,可是我们只要求往生就行了。蕅益大师说得很好,“只要能往生,下下品往生我也满足了,绝不在乎品位高下”,你想想看,他的心多谦虚、多清净。什么叫清净?心里头有念头,心就不清净,有分别、有执着那是严重的不清净。所以,都把这些放下。佛说的,我们听听就很好了,决定没有疑惑、决定没有分别、决定没有执着,一心向佛、一心念佛,决定得生。(出处同上 21-90-36)

问:“何谓‘轻安’?是否功夫成片的前阶段?继续念下去,是否就是功夫成片?”

答:这个“轻安”在一般讲的时候,就是你很自在、很舒畅,感觉得很快乐;这个快乐是法喜,不是从外面的刺激,是从内心生出来的欢喜、快乐。我们念佛人往往有这个境界,但是这个境界保持的时间不长。如果能保持,你就是得到轻安了。

什么时候这个境界会现前?我们念佛念得很专注的时候、很专心的时候,没有妄想、没有分别,心里面这些忧虑、牵挂,暂时统统放下了,这个时候我们的心行跟佛相应,轻安就现前。可是一起分别执着,这个境界就失掉了。这个境界能够常常保持,确实就叫“功夫成片”,这是伏烦恼不是断烦恼,是你念佛功夫得力,把烦恼暂时伏下去,轻安的境界现前,这是很好的享受。从前方东美先生常讲“人生最高的享受”,轻安确实是高等的精神享受。(出处同上 21-90-17)

问:念佛功夫成片,如何才算是功夫成片?

答:功夫成片是功夫打成一片,所谓打成一片就是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处所,你这句佛号都能把你的烦恼压住,这叫成片,而不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天二十四小时都不中断,这不叫做一片,为什么?没能把烦恼伏住。随时随地都能把烦恼伏住,这叫一片,一片是从这上说的,所以他才决定往生。譬如我们念佛的时候烦恼伏住了,不念佛的时候烦恼又起来了,这不叫一片。念佛的时候烦恼没有,不念佛的时候烦恼也没有,这个力量能够把它长远伏住,这叫一片。所以一片,乃至于早晚十念都是一片,他早晚十念的功夫力量能够保持二十四小时叫烦恼不起现行,虽然念得少也是一片,所以诸位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净空法师·观无量寿佛经讲记-台湾大专讲座 1988/2)

净土法门法师:在梦中、或在定中出现这种现象,这是感应

净土法门法师:在梦中、或在定中出现这种现象,这是感应念佛的人,或在梦中、或在定中,见到阿弥陀佛、见到西方极乐世界,这都是感应。不是有意、不是去求,但是信心十足,相信佛说的话,真话,不是假话,西方真有极..

再大的功德,抵不过一念骄心 再大的罪过,抵不过一念悔意

再大的功德,抵不过一念骄心 再大的罪过,抵不过一念悔意不管这个人间有多少的劫难,都是你的意念所为。每一天,感恩的心,感恩有您~在浙江奉化有个雪窦寺,开山祖师叫妙高禅师。如今在雪窦寺山上还有一个妙高台,..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怎样对付魔障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怎样对付魔障『魔』就是折魔、障碍。这个多半是讲我们内心的烦恼,烦恼魔、五阴魔、生死魔,使我们修道的道业上不能够精进,不能够延续,这就是魔。『怨』是冤家,是外面的人来找麻烦的。我想读经..

关于学密的感想

至于说到另一个感想,那就是有关学密的问题。现在,确实大家都在感慨,种种人都挂起牌子来称自己为上师,还四处传法。刚才我不就说了吗,有人刚刚皈依,他就说自己是上师了。这样的事情大家是熟视无睹了,这个事不是..

净土法门法师:“愿解如来真实义”需要爱心

净土法门法师:“愿解如来真实义”需要爱心恭录自《净土大经解演义》念老在这个批注里跟我们标榜的,这部《无量寿经》从头到尾讲三个真实,真实之际、真实智慧、真实利益,字字句句都是,不一样。你要用真诚心,万分..

净土法门法师:在行善之前先要断恶

净土法门法师:在行善之前先要断恶在行善之前先要断恶佛在《金刚经》上说了十几句,「受持读诵,为人演说」,从这点我们就知道,完全能肯定释迦牟尼佛当年住世四十九年,讲经说法没有中断。每天出去托钵有斋主供养,..

关于深入解释算命、看相、风水的一篇好文章

关于深入解释算命、看相、风水的一篇好文章先说风水——中国人都知道风水,也很认真的去了解、运用风水。风水的真相就是一句很老的话—— 福地福人居。你要是有福分,住在风水差的地方,风水会随你转好。你要是没福..

内心安定,何处惹尘埃

内心安定,何处惹尘埃第2章 气要和,性要缓,春来草自清多年古镜要磨功,垢尽尘消始得融;静念投于乱念里,乱心全入静心中。清普能嵩世界上从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叫烦恼,叫怨恨,只是因为人们的心性难免浮躁、焦..

再世情缘,爱情不过是聚散

再世情缘,爱情不过是聚散当我第二次看完台湾33集电视剧《再世情缘》后,内心的那份感动与触动,无以言表。顺亲王府的格格到崇恩寺进香,遇到玉琳法师,二人相见,四目交汇的那一刹那,眼中的那份依恋,唤醒了八百年..

本源法师:阿弥陀佛是人吗?是觉悟宇宙人生真相的圣人

本源法师:阿弥陀佛是人吗?是觉悟宇宙人生真相的圣人【本源法师】任何一尊佛都是人,不是一个普通的人,是一个觉悟宇宙人生真相的圣人。阿弥陀佛同样也是一位圣人。阿弥陀佛圣诞,农历十一月十七,这个出生日期怎么..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怎样超度他离苦?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怎样超度他离苦?1 佛在《地藏经》上明白为我们开示,凡是梦到已经过世的家亲眷属或是熟人,这都是他与你有缘分,有求于你,你应当帮助他。2 不学佛的人,遇到这种情形,按照民俗,会为他烧纸钱,..

净土法门法师:“无明”是怎么来的

净土法门法师:“无明”是怎么来的出自净空法师《华严经讲记》这个就是富楼那尊者在楞严会上向释迦牟尼佛请教的,“无明”怎么来的?“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说本来是佛是什么?六根根性。六根根性那本来是佛,为什么..

净土法门法师:不认识极乐世界不熟悉阿弥陀佛,你的信愿怎么会坚

净土法门法师:不认识极乐世界不熟悉阿弥陀佛,你的信愿怎么会坚第九个是「智自在所依真如。谓若得此真如已,于无碍解得自在故。」解是智慧,无碍是没有障碍,也是一般宗教里面所讲的,赞美神全知全能,无所不知,无..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将恶缘转成善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将恶缘转成善恶缘人哪里来?为什么跟人家结恶缘,你要明了,然后把这个结解开了,恶缘就没有了。所以转恶缘为善缘,最重要的是理智、忍让、布施。 你有智慧,你知道恶缘不是好东西,而且恶缘要是..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欲望愈少,日子愈好过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欲望愈少,日子愈好过1 释迦牟尼当年在世间,在雪山六年苦行,瘦得像皮包骨头,佛还曾经有三个月没有东西吃,托钵托不到,受马麦之报,人家喂马的粮食供养他,他也拿来吃。2 他身为王子,住在皇宫..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能不能成就,要靠精进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能不能成就,要靠精进1 学佛,最重要的是精进。精是纯而不杂,进是有进无退,不退转;不休息、不退转,精纯不杂,你的道业决定成就。2 佛说“人生是苦”这句话的意义,是要我们精进念佛,将苦多乐..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