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师承”为何要强调只能跟着一个老师学?
净土法门法师:“师承”为何要强调只能跟着一个老师学?
在中国古代学习讲求“师承”,“师承”就是跟一个老师学。为什么?同样一部经论,确实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并不一致,如果说跟两个老师,就有两种看法、想法,我到底遵守哪一个?他就有疑问。要跟三个老师呢?那就变成三岔路口;四个老师就变成十字街头,怎么学?
现在学校教学就出了这个问题,多种科目同时学习;很多老师都教,有很多老师的想法是矛盾的。这个我们在学校里头遇到过,怎么办?那就是哪一个老师教的科目就依照他,要不然考试他不给你分数,所以,也用不同的见解来解答问题,没有办法教学生得定开慧,这就是现在的学校状况。
那么我们求学,我曾经给大家报告过很多次,我到台中亲近李老师,那时候我接受过两个人的教育,一个方东美先生,一个章嘉大师。这两个人李老师都非常佩服,都非常尊敬,但是我跟这两人,听过这两个人的,现在到台中听第三个,他给我的条件,“过去所学的一概作废”,这不就为了这个问题吗?否则的话,老师教我们,说方先生怎么说的、章嘉大师怎么说的,这个麻烦不就来了吗!所以,师承只能一个人!
好在我这三个老师,不是同时在一起学的,方老师引进我入门;章嘉大师给我奠定基础;以后教十年,是在李老师那边成就的。只能听一个人的,不能听三个人的。老师教我的东西,如果跟章嘉大师,跟方先生讲的不一样,我要接受李老师的,那两个人的放旁边做参考,可有可无,要用这样的态度,这叫师承。老师对学生负绝对责任,如果不是这样的不能教。
我们想学一点东西,那时候学哲学,方老师不让我到学校去听课,什么原因?学校老师太多了,说法不一样,我听谁的?会扰乱。同学很多,同学的思想也很复杂。所以方先生告诉我:现在学校,先生不像先生,学生不像学生,你要到学校去听课,会大失所望。最后想到什么?让我到他家里去学,每一个星期两个小时,星期天上午九点半到十一点半,接受一个人的,这师承。那么我知道佛法,他给我介绍:释迦牟佛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佛经哲学是世界上哲学的最高峰;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我在这个时候遇到章嘉大师,章嘉大师是专学佛的。我就离开方老师,就到章嘉大师。章嘉大师给我跟方老师一样,每个星期天,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专门接待我,三年如一日。我学的东西可以说不复杂。
到大师圆寂了,我到台中亲近李老师。李老师提出三个条件:第一个以前学的不算数,跟着我,一切从头来起,没有意见可说;第二个任何法师、大德到台中讲经或者是讲演,都不要去听,只能听他一个人的;第三个条件,看文字,无论看世间的是看佛经的经典,要得他的同意,向他报告,他同意可以看,不同意不能看。三个条件,我那个时候听了,感到老师好像自己标准太高了,目中无人。但是这个老师是朱镜宙老居士介绍,朱老是我很尊敬的一个人;老居士跟李老师同年,老朋友,也是忏云法师两个人介绍的,这两个我都很尊敬,所以我接受了,无条件的接受了。
留在台中,然后老师告诉我,这个条件有期限的:五年,五年之后就可以开放了。可是我是到了三个月,就觉得有效果,为什么呢?这很多不能听、不能看。不能看,眼睛管住了,不能听的话耳朵管住了,那么怎么样?心地清净了,妄念少了,半年效果非常显著.我觉得老师这个方法好,非常佩服!
十几年之后,我住在新加坡,遇到演培法师。演培法师告诉我,他做沙弥的时候亲近谛闲老和尚,谛闲老和尚给他就这三条。我才恍然大悟,不是李老师的专利,不是李老师的发明,是中国古来祖祖相传的师生的条件。你对老师不尊重,对老师不信任,老师教你白教了,有这三个条件,这叫师生的关系,这么建立的。
对老师决定有信心,没有怀疑,只听他一个人的,他绝对负责把你带出来。带到什么?带到定、悟。因戒得定,这三条是戒律,你要遵守。他教你“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你能够得三昧、得清净心、得平等心,最后“其义自见”,“自见”就是开悟了。
古老的教学理念跟方法,现在人没有了。李老师碰到我一个,我打听别人的,老师没有给别人这个条件,只有对我一个,那是什么原因?不晓得,我也不敢问,慢慢一两年之后知道了,为什么?真正有好处,真搞清楚、搞明白,跟演培法师一碰到一交流,谛闲法师就这三个条件对他。李老师对我,我接受了;演培法师没接受,演培法师开小差溜了,跑了,跑到厦门,亲近太虚大师,可惜啊!我那个时候就跟他说,我说:如果你要不离开谛老和尚,你是天台宗的祖师,真有成就!为什么?他一门深入!太虚法师不是的,跟现在大学一样,他的课程交叉排设,他的教授很多,那是知识,那不是智慧。所以这毕竟年岁太轻,不知道把路走错了。这是我感到自己非常幸运,能够遇到这三位老师。最后遇到李老师,才有这一点成就。那么章嘉大师教我,对我最受用的,他劝我出家,劝我学释迦牟佛。
我看到释迦牟尼佛开悟之后,一生教学,发现这是教育,它不是宗教(佛教里头没有创造宇宙主宰人类的神,没有),它确确实实是方东美先生所说的哲学、科学,有登峰造极的哲学、科学;那么普世教育,伦理、道德、因果,也是讲到登峰造极,都是讲到究竟圆满,是人间最宝贵的大学问,真智慧!所以有幸遇到,认真在一起学习,这非常幸运,无比的幸运!
净土法门法师:在梦中、或在定中出现这种现象,这是感应
净土法门法师:在梦中、或在定中出现这种现象,这是感应念佛的人,或在梦中、或在定中,见到阿弥陀佛、见到西方极乐世界,这都是感应。不是有意、不是去求,但是信心十足,相信佛说的话,真话,不是假话,西方真有极..
再大的功德,抵不过一念骄心 再大的罪过,抵不过一念悔意
再大的功德,抵不过一念骄心 再大的罪过,抵不过一念悔意不管这个人间有多少的劫难,都是你的意念所为。每一天,感恩的心,感恩有您~在浙江奉化有个雪窦寺,开山祖师叫妙高禅师。如今在雪窦寺山上还有一个妙高台,..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怎样对付魔障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怎样对付魔障『魔』就是折魔、障碍。这个多半是讲我们内心的烦恼,烦恼魔、五阴魔、生死魔,使我们修道的道业上不能够精进,不能够延续,这就是魔。『怨』是冤家,是外面的人来找麻烦的。我想读经..
关于学密的感想
至于说到另一个感想,那就是有关学密的问题。现在,确实大家都在感慨,种种人都挂起牌子来称自己为上师,还四处传法。刚才我不就说了吗,有人刚刚皈依,他就说自己是上师了。这样的事情大家是熟视无睹了,这个事不是..
净土法门法师:“愿解如来真实义”需要爱心
净土法门法师:“愿解如来真实义”需要爱心恭录自《净土大经解演义》念老在这个批注里跟我们标榜的,这部《无量寿经》从头到尾讲三个真实,真实之际、真实智慧、真实利益,字字句句都是,不一样。你要用真诚心,万分..
净土法门法师:在行善之前先要断恶
净土法门法师:在行善之前先要断恶在行善之前先要断恶佛在《金刚经》上说了十几句,「受持读诵,为人演说」,从这点我们就知道,完全能肯定释迦牟尼佛当年住世四十九年,讲经说法没有中断。每天出去托钵有斋主供养,..
关于深入解释算命、看相、风水的一篇好文章
关于深入解释算命、看相、风水的一篇好文章先说风水——中国人都知道风水,也很认真的去了解、运用风水。风水的真相就是一句很老的话—— 福地福人居。你要是有福分,住在风水差的地方,风水会随你转好。你要是没福..
内心安定,何处惹尘埃
内心安定,何处惹尘埃第2章 气要和,性要缓,春来草自清多年古镜要磨功,垢尽尘消始得融;静念投于乱念里,乱心全入静心中。清普能嵩世界上从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叫烦恼,叫怨恨,只是因为人们的心性难免浮躁、焦..
再世情缘,爱情不过是聚散
再世情缘,爱情不过是聚散当我第二次看完台湾33集电视剧《再世情缘》后,内心的那份感动与触动,无以言表。顺亲王府的格格到崇恩寺进香,遇到玉琳法师,二人相见,四目交汇的那一刹那,眼中的那份依恋,唤醒了八百年..
本源法师:阿弥陀佛是人吗?是觉悟宇宙人生真相的圣人
本源法师:阿弥陀佛是人吗?是觉悟宇宙人生真相的圣人【本源法师】任何一尊佛都是人,不是一个普通的人,是一个觉悟宇宙人生真相的圣人。阿弥陀佛同样也是一位圣人。阿弥陀佛圣诞,农历十一月十七,这个出生日期怎么..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怎样超度他离苦?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怎样超度他离苦?1 佛在《地藏经》上明白为我们开示,凡是梦到已经过世的家亲眷属或是熟人,这都是他与你有缘分,有求于你,你应当帮助他。2 不学佛的人,遇到这种情形,按照民俗,会为他烧纸钱,..
净土法门法师:“无明”是怎么来的
净土法门法师:“无明”是怎么来的出自净空法师《华严经讲记》这个就是富楼那尊者在楞严会上向释迦牟尼佛请教的,“无明”怎么来的?“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说本来是佛是什么?六根根性。六根根性那本来是佛,为什么..
净土法门法师:不认识极乐世界不熟悉阿弥陀佛,你的信愿怎么会坚
净土法门法师:不认识极乐世界不熟悉阿弥陀佛,你的信愿怎么会坚第九个是「智自在所依真如。谓若得此真如已,于无碍解得自在故。」解是智慧,无碍是没有障碍,也是一般宗教里面所讲的,赞美神全知全能,无所不知,无..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将恶缘转成善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将恶缘转成善恶缘人哪里来?为什么跟人家结恶缘,你要明了,然后把这个结解开了,恶缘就没有了。所以转恶缘为善缘,最重要的是理智、忍让、布施。 你有智慧,你知道恶缘不是好东西,而且恶缘要是..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欲望愈少,日子愈好过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欲望愈少,日子愈好过1 释迦牟尼当年在世间,在雪山六年苦行,瘦得像皮包骨头,佛还曾经有三个月没有东西吃,托钵托不到,受马麦之报,人家喂马的粮食供养他,他也拿来吃。2 他身为王子,住在皇宫..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能不能成就,要靠精进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能不能成就,要靠精进1 学佛,最重要的是精进。精是纯而不杂,进是有进无退,不退转;不休息、不退转,精纯不杂,你的道业决定成就。2 佛说“人生是苦”这句话的意义,是要我们精进念佛,将苦多乐..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