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头一个把障碍诚敬的缘断掉
净土法门法师:头一个把障碍诚敬的缘断掉
头一个把障碍诚敬的缘断掉
「进言之,如法藏之《心经略疏》曰:于事理无碍之境,观达自在,故立此名(观自在)。又观机往救,自在无失,故以为名(观世音)。前释就智,后释就悲」。这是《心经略疏》解释菩萨的名号。于事是事相,理是理体,理事无碍的境界。观达自在,这就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入这个境界才称为观自在菩萨。又观机往救,这就是跟众生感应道交,众生有感,菩萨就来应。感应道交不可思议,只要真诚心去感,菩萨肯定有应。关键就是真心,真心就是清净心,清净心就是没有杂念。当然人遇到大灾难的时候,肯定是有原因的,这个原因就是不善业感召。不善业有过去造的,有现前造的,过去、现前都可以忏悔。如果没有忏悔,求观音菩萨来救你,观音菩萨没有法子来;你真正忏悔,后不再造,有求必应,这个道理一定要明白。过去造的罪业忏悔,感应特别明显,现前所造重大的罪业,真正忏悔也行,这个自古至今都有这个例子,所以菩萨真正慈悲。我们中国谚语所谓的浪子回头金不换,再恶的事情,五逆十恶,就怕你不肯回头,回头是岸,回头就有救。
总是一个诚心,才能够与佛菩萨感应道交,印光大师常说的,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百分诚敬你得一百分利益,要万分诚敬你就得万分利益。前面我们讲到过,像唐朝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对待五祖忍和尚万分恭敬,听忍和尚讲经,我们估计顶多两个小时,他不认识字,从来没有听过经,没有闻过法。在黄梅住了八个月,讲堂没去过,禅堂也没去过,老和尚只分配他的工作,碓房里面去舂米破柴。这就是现在我们讲的义工,去做苦工,做了八个月。听两个钟点经他成佛了,凡夫成佛了,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他凭什么?我跟大家分析的,他万分诚敬他得万分利益,他圆满了,诚敬是关键。我们自己,求开悟、求一心、求生净土,没有诚敬心怎么行。至诚恭敬,是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修行人成功的祕诀。今天佛法衰,衰在真正有诚敬心的人少了,都是心浮气躁,所以很难。
那像我们这样的人,我们诚敬心能培养得出来吗?能,只要你肯。头一个把障碍诚敬的缘断掉,诚敬心才能现前。障碍诚敬的是虚伪,我们今天用心,说真话全用的是虚情假意,不是真的,剎那变化,现在社会上普遍都是如此。所以谁能相信谁,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变化太大,见异思迁,这丝毫诚敬都没有,这是我们学习最大的障碍。把这些虚情假意淘汰掉,放下,不要它,诚敬是自性里头本有的,是性德,只要把障碍除掉,真诚心就现前。虚情假意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自私自利,就是虚伪,表现在自私自利。是不是真的得自利?没有。为什么?真正自利是有智慧的人才能自利,没有智慧的人造业,果报都不好。他要真正是为自利的话,怎么肯造业,怎么肯往三途地狱去,不可能!所以,他是自己欺骗自己,愚昧无知,佛经上讲的可怜悯者。
如果缘殊胜,天天能够听经闻法,长时期去薰修,慢慢会觉悟。现在这个时代,讲经的人少了,真修行的人少了。我们这个经教利用网络、利用卫星,各个地方都能够收得到。我们在此地跟大家在一起学习,美国那边同修收到,澳洲同修收到,南洋也收到,中国大陆也收到,这是一个很殊胜的缘分,在过去没有这么方便。所以讲经不容易,听经是更难得,现在科学有这个方便,要尽量去利用它。我们也担心,哪一天大灾难真的来了,这些科学技术全毁掉了,这个缘就断掉了。最可靠的还是书本,大量流通书本功德无量。光盘不行,没电的时候就没用处了,它就变成废物。所以什么都是假的,假的、带不去的统统要放下。什么是真的?性德是真的,自性是真的,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是真的,这是不生不灭。只要我们把障碍去掉,就能现前,就能跟菩萨感应道交。
净土法门法师:卑贱的业因
净土法门法师:卑贱的业因再看下面一段,这一段是「下贱求悔」,这是修忏悔法。【复次普广。若未来世。有诸下贱等人。或奴或婢。乃至诸不自由之人。觉知宿业。要忏悔者。】这是先举忏悔的一类众生。贫贱是人间很苦的..
净土法门法师:佛号力量大了,不但消自己的业障,周边的人也得福
净土法门法师:佛号力量大了,不但消自己的业障,周边的人也得福念佛人如果不懂这些道理,不能够深入经藏,他那句佛号力量就薄弱;懂得这些道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一句佛号力量很大,起很大作用,这是境随心转..
金刚经全文原文注音版
金刚经全文原文注音版可以让我们很好的认识经文中的文字,这样也是有助于我们阅读金刚经,只有让我们先去阅读金刚经,才能够去思考金刚经中的道理,从而能够让我们学习到很多有益于自身的道理,这样也是能够帮助我们..
净土法门法师:修学一切圣贤教诲最重要的指导原则
净土法门法师:修学一切圣贤教诲最重要的指导原则「可见第十九愿重在发菩提心,一心念我。第十八愿重在至心信乐,一向专念」。这前面我们读过,念老在概要裡面将第十八愿、第十九愿经文,全部抄在这个讲义裡面,我们..
流传千年的佛家禅诗:烦恼由心起,凡境皆心造,领悟者则嘉福久远
流传千年的佛家禅诗:烦恼由心起,凡境皆心造,领悟者则嘉福久远缘来缘去,缘生缘灭,万物之间的纠葛错综复杂,世人很难参透。宋朝无门慧开禅师著有禅诗一首,叫作《颂平常心是道》,流传久远、寓意深刻。春有百花秋..
禅人来去,顺于自然
景岑禅师长沙人,是南泉禅师的弟子,由于谈禅论道,机锋敏捷,同道们均尊称为虎和尚。有一年仲秋,景岑禅师与仰山禅师一起赏月,仰山禅师指着天空说道:这个大家都有,只因无明,不能充分使用。景岑禅师不以为然地道:既然大家..
净土法门法师:养生之道,念佛是第一!
净土法门法师:养生之道,念佛是第一!「世间无有真长生法」,想在这个世间求长寿不可能。寿命再长,过去李老师告诉我,要依古圣先贤所说的话,不会错,是真的不是假的,人的寿命,就是说我们这个人,人身是个机器,..
净土法门法师:头一个把障碍诚敬的缘断掉
净土法门法师:头一个把障碍诚敬的缘断掉头一个把障碍诚敬的缘断掉 摘自净土大经解演义-第449集(净空法师) 「进言之,如法藏之《心经略疏》曰:于事理无碍之境,观达自在,故立此名(观自在)。又观机往救,自在无..
是谁在穿衣吃饭呢
是谁在穿衣吃饭呢静虑佛法僧三宝,常供养增长福田,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不杀盗淫妄,心就是佛,佛性每个人都有,那佛性到底是什么,我们都有的,穿衣吃饭,见闻觉知,跑跳舞唱,都是佛性的用啊,一口气不来,就不能..
净土法门法师:入佛门的标准是什么?
净土法门法师:入佛门的标准是什么?摘自《净土大经解演义》我们看底下的解释,「初起大志」,这是世间人讲立志,开始立大志,真是大志。为什么?发菩提心想学佛,想作佛,希望我这一生当中能成佛,跟释迦牟尼佛一样..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布施与断贪欲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布施与断贪欲○ 爱是大烦恼,从无始劫来生死轮回之苦,均是受了爱的害,现在还不肯舍弃,真是愚痴!布施以修舍,佛经中有所谓“一切施”,施舍到了极处,爱根自然能断。 ○ 家是贪爱束缚的根本,..
净土法门法师:为什么这个戒持不了?
净土法门法师:为什么这个戒持不了?摘自净土大经解演义-第411集(净空法师) 为什么这个戒不能持?不但戒,连十善业都做不到,这让我们细心去观察、去思惟,真正明白我们的根疏忽了,根就是儒释道的三个根。因为中..
释迦牟尼佛的转世
往昔,于印度鹿野苑梵施国王执政之地上,释迦牟尼佛转生为净饭施主,财富广积犹如多闻天子。他经常前往大海取宝,以种种珍宝满众生所愿。他有次将从宝洲中所得之一串珍珠项链送与国王,国王非常欢喜,而施主恰于此时..
楞严经学习方法
楞严经作为佛学最重要的经书之一,完全可以当做立法之本的存在。有很多师兄都会选择楞严经进行修习,不过修习楞严经的方法有很多,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适合的方法进行修习。那么末学在此想给各位师兄具体介绍一下都..
净土法门法师:心量要清净、要大,舍一不止得万报
净土法门法师:心量要清净、要大,舍一不止得万报【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发脾气的危害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发脾气的危害净空法师:发脾气的危害1、凡是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世间人总是会发脾气,总是会不高兴,他不知道这个伤害之大。2、佛门当中常说“火烧功德林”,我们自性里面的功德,这一发脾气就烧光..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