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为什么这个戒持不了?
净土法门法师:为什么这个戒持不了?摘自净土大经解演义-第411集(净空法师)
为什么这个戒不能持?不但戒,连十善业都做不到,这让我们细心去观察、去思惟,真正明白我们的根疏忽了,根就是儒释道的三个根。因为中国佛教从唐朝中叶以后,就不学小乘。唐朝的开始,像贞观年代的时候还有小乘俱舍宗、成实宗。佛法的修学,佛说得很清楚,「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不遵守佛的教训,佛法慢慢就衰灭了。中国这些历代的祖师大德主张不要学小乘,用儒跟道来代替,这个很好,佛是个讲理的。儒道所说的比小乘还要殊胜,心量比小乘大,所以它跟大乘更相应。从唐朝中叶到清朝大概一千三百年,这一千三、四百年之间,你看看宗门、教下出了多少高僧大德,从这个地方可以证明我们祖师所做的是正确的。儒道是中国本土文化,跟大乘息息相通,从儒道直接入大乘,比修小乘还方便,这是中国佛教的一个特色。如果我们没有儒道的基础,又不学小乘,大乘怎么样的修学,都是停止在知识的范围当中,不开智慧。这一百多年来修行的人不少,在家、出家的,没有听到说哪个开悟的。这个话倓虚老法师说的,他一生不但没有见过,听都没听说过,但是得定的还有,没有开悟的。这一批老人之后,就是倓虚法师之后,也就是说,中日战争之后得定的人都没有了,别说开悟了。我们研究其原因,应该都是把我们扎根的教育疏忽了。确确实实在抗战之前,民国二十年以前,中国一般的人家,我们讲读书的人家,对于儒释道的三个根还相当重视。我们生长在农村,还沾了一点边,都市产生变化大,产生变化的时间早。农村里面产生变化,民国二十年之后没有了,私塾没有了。中日战争爆发之后,整个社会动乱,老人虽然知道,但是来不及了,没有时间教了。
到今天很不容易恢复,难在哪里?难在我们自己不能给人做榜样,我们自己小时候没有学好,不能成为榜样。不能成为榜样,要想底下一代学好,你说多困难?所以我们要为下一代,装也装成样子来,去影响他,这就是我们想出一个一条龙学校这个办法。老师要装,要装得很像;老师要装不像,学生就教不出来。老师要装扮得很像,他很吃力、他很辛苦,但是功德不可思议,真正是救了中国传统文化。让正法已经灭掉再把它复兴起来,正法久住这个功德无量无边,那一条龙里头老师都是佛菩萨再来,他不是凡人。我们真心去求,必定有感应,真正能够让社会恢复到安定和平,也就是大多数的人重视戒律,重视社会安全超过个人的利益,这个事情才能做得成功。如果都把个人利益摆在第一,社会安全是其次的,国家安全是再其次的,这个恢复就非常困难。因此佛陀教育在现在比什么都重要,佛陀教育好在哪里?佛陀教育是把众生的利益摆在第一,「众生无边誓愿度」,这是大菩提心。自己学好了,学好了为什么?是为帮助众生的,自己没有德行、没有学问、没有智慧,怎么能帮人?四弘誓愿头一条是愿,后面三条是完成这一愿。断烦恼是成就德行,学法门是成就学问,成佛道是成就圆满的智慧,都是为了第一愿。这大乘可贵,只有真正学佛的人,真正契入大乘,才有这么大的心量,舍己为人。
净土法门法师:卑贱的业因
净土法门法师:卑贱的业因再看下面一段,这一段是「下贱求悔」,这是修忏悔法。【复次普广。若未来世。有诸下贱等人。或奴或婢。乃至诸不自由之人。觉知宿业。要忏悔者。】这是先举忏悔的一类众生。贫贱是人间很苦的..
净土法门法师:佛号力量大了,不但消自己的业障,周边的人也得福
净土法门法师:佛号力量大了,不但消自己的业障,周边的人也得福念佛人如果不懂这些道理,不能够深入经藏,他那句佛号力量就薄弱;懂得这些道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一句佛号力量很大,起很大作用,这是境随心转..
金刚经全文原文注音版
金刚经全文原文注音版可以让我们很好的认识经文中的文字,这样也是有助于我们阅读金刚经,只有让我们先去阅读金刚经,才能够去思考金刚经中的道理,从而能够让我们学习到很多有益于自身的道理,这样也是能够帮助我们..
净土法门法师:修学一切圣贤教诲最重要的指导原则
净土法门法师:修学一切圣贤教诲最重要的指导原则「可见第十九愿重在发菩提心,一心念我。第十八愿重在至心信乐,一向专念」。这前面我们读过,念老在概要裡面将第十八愿、第十九愿经文,全部抄在这个讲义裡面,我们..
流传千年的佛家禅诗:烦恼由心起,凡境皆心造,领悟者则嘉福久远
流传千年的佛家禅诗:烦恼由心起,凡境皆心造,领悟者则嘉福久远缘来缘去,缘生缘灭,万物之间的纠葛错综复杂,世人很难参透。宋朝无门慧开禅师著有禅诗一首,叫作《颂平常心是道》,流传久远、寓意深刻。春有百花秋..
禅人来去,顺于自然
景岑禅师长沙人,是南泉禅师的弟子,由于谈禅论道,机锋敏捷,同道们均尊称为虎和尚。有一年仲秋,景岑禅师与仰山禅师一起赏月,仰山禅师指着天空说道:这个大家都有,只因无明,不能充分使用。景岑禅师不以为然地道:既然大家..
净土法门法师:养生之道,念佛是第一!
净土法门法师:养生之道,念佛是第一!「世间无有真长生法」,想在这个世间求长寿不可能。寿命再长,过去李老师告诉我,要依古圣先贤所说的话,不会错,是真的不是假的,人的寿命,就是说我们这个人,人身是个机器,..
净土法门法师:头一个把障碍诚敬的缘断掉
净土法门法师:头一个把障碍诚敬的缘断掉头一个把障碍诚敬的缘断掉 摘自净土大经解演义-第449集(净空法师) 「进言之,如法藏之《心经略疏》曰:于事理无碍之境,观达自在,故立此名(观自在)。又观机往救,自在无..
是谁在穿衣吃饭呢
是谁在穿衣吃饭呢静虑佛法僧三宝,常供养增长福田,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不杀盗淫妄,心就是佛,佛性每个人都有,那佛性到底是什么,我们都有的,穿衣吃饭,见闻觉知,跑跳舞唱,都是佛性的用啊,一口气不来,就不能..
净土法门法师:入佛门的标准是什么?
净土法门法师:入佛门的标准是什么?摘自《净土大经解演义》我们看底下的解释,「初起大志」,这是世间人讲立志,开始立大志,真是大志。为什么?发菩提心想学佛,想作佛,希望我这一生当中能成佛,跟释迦牟尼佛一样..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布施与断贪欲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布施与断贪欲○ 爱是大烦恼,从无始劫来生死轮回之苦,均是受了爱的害,现在还不肯舍弃,真是愚痴!布施以修舍,佛经中有所谓“一切施”,施舍到了极处,爱根自然能断。 ○ 家是贪爱束缚的根本,..
净土法门法师:为什么这个戒持不了?
净土法门法师:为什么这个戒持不了?摘自净土大经解演义-第411集(净空法师) 为什么这个戒不能持?不但戒,连十善业都做不到,这让我们细心去观察、去思惟,真正明白我们的根疏忽了,根就是儒释道的三个根。因为中..
释迦牟尼佛的转世
往昔,于印度鹿野苑梵施国王执政之地上,释迦牟尼佛转生为净饭施主,财富广积犹如多闻天子。他经常前往大海取宝,以种种珍宝满众生所愿。他有次将从宝洲中所得之一串珍珠项链送与国王,国王非常欢喜,而施主恰于此时..
楞严经学习方法
楞严经作为佛学最重要的经书之一,完全可以当做立法之本的存在。有很多师兄都会选择楞严经进行修习,不过修习楞严经的方法有很多,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适合的方法进行修习。那么末学在此想给各位师兄具体介绍一下都..
净土法门法师:心量要清净、要大,舍一不止得万报
净土法门法师:心量要清净、要大,舍一不止得万报【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发脾气的危害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发脾气的危害净空法师:发脾气的危害1、凡是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世间人总是会发脾气,总是会不高兴,他不知道这个伤害之大。2、佛门当中常说“火烧功德林”,我们自性里面的功德,这一发脾气就烧光..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