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修行重了生死

繁体

净土法门法师:修行重了生死

1佛法常说,「人命无常,国土危脆」,「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又说「生死事大,无常迅速」。这一类警惕之语,世尊苦口婆心时刻在提醒我们,无非是要我们认清事实真相,掌握此希有难逢的机缘,在这一生将大事了了。

2《法华经》云:「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何谓大事?生死事大,这件事可以说除了世尊之外,无人能办。世间不乏聪明才智之士,他们有能力生到色界天、无色界天,但无法超越三界,了生脱死。所以,世尊出现于世,帮助众生解决这件大事。

3了脱轮回,超越十法界,作佛作祖,人人可以办得到,问题就在自己肯不肯办。正如儒家所讲:「人人皆可为尧舜。」尧舜是中国的大圣大贤,人人都可以做到。佛法也是如此,人人皆可作佛、作菩萨,问题在你愿不愿意做,这是真正关键之所在。

4如果你愿意做,就能够做成;你不愿意做,诸佛如来也帮不上忙。如何做到?孔老夫子说:「克念作圣。」佛讲得更清楚,念是妄念;换言之,你能克服妄念,你就是佛,你就是菩萨。

5在佛法里讲,妄想、分别、执着皆是妄念。微细的妄念,称作无明、妄想;粗重的妄念,称为执着。妄,就不是真的。《起信论》云「真心本有」,本有决定可以恢复;「妄心本无」,本无当然能断除、放下。而我们是应当断的不断,应当放下的不肯放下,这就没办法了。

佛千言万语,重复教诲,就是在提醒我们要觉悟,帮助我们认清事实真相,希望我们在这一生中,脱离生死苦海,圆成佛道。这是一切诸佛的本愿,除此之外,佛一无所求。

6世尊教导弟子,要选择在阿兰若处修行,才能成就道业。「阿兰若」是梵语,意思就是寂静处。古代修行的道场,都建立在深山人迹罕到之处。因为凡夫没有不受环境影响的,能够不受环境影响,就不是凡夫了。因此,选择修行环境很重要!

7说真实话,现代人修人天福报容易,要想了生死、出三界太难了。现在外界环境对我们的诱惑,比古人增长不只千倍万倍,再加上自己的烦恼习气深重,禁不起诱惑,要想成就确实很难。纵然在深山修行,因为交通便捷,也已变成观光景点,游客络绎不绝。

我第一次访问北京雍和宫时,住持告诉我:「每天平均有五千人来参观,星期假日有两万人。」所有出家人都要出来接待,精疲力倦,有时间就赶紧休息一下,连修行的时间都没有。这是现代的道场,我们要认识清楚。

8同学们能学教,讲经弘法,也是人天福报。但假如戒律持不好,这个福报就到畜生道、饿鬼道去享。若在此环境中,能克服自己的妄念,你的功夫远远超过古人。这些理事,我们都要清楚。

9佛法常讲「境随心转」、「心想事成」,真正把了生死当作这一生中第一件大事,佛菩萨一定会帮助我们,为我们做增上缘。「佛氏门中,有求必应」,关键还是在自己,所谓是感应道交,自己有感,佛菩萨就有应。感应的理论、方法与事实,我们要清楚,而且还要介绍给别人。

对社会广大群众来说,他们未必有了生死的念头,但是对于求人天福报,求现前福报,很有兴趣。我们有智慧、有能力,应当帮助一切人得到希求。佛度众生,应机说法,我们要有观机的能力,也要有应机的能力。

10我们活在这个世间是为一切众生,不是为自己。如果说为自己,就是希求在这一生中,了生死、成佛道。若要了生死、成佛道,世出世间所有一切法就必须放下。放下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放下心中的妄想,恢复自性清净心,这才是放下的真谛,决不能错解如来真实义。

在事上要随缘,有缘就帮助众生,无缘绝不攀缘。缘成熟了,尽心尽力为众生服务,就是布施供养。外财、内财都要施;内财就是用自己的智慧、能力、劳力为一切众生服务。

11缘不成熟时,绝不强求,但一定要有度众生的大愿,也就是说一定要有为众生服务的愿。此地众生能接受,就是缘成熟了,我们先服务;没成熟的地方,待缘成熟之后再说。一定要尽心尽力,福慧双修。佛菩萨见到我们真有此心意,也许会帮我们建道场,成就道业。

12如何能与佛菩萨感应道交?生死心切,期望在这一生中了生死、出三界,就能感应佛菩萨来帮助。唯有生死心切,缘成熟了,佛菩萨才会照顾,正是所谓「佛氏门中,不舍一人」。而真正为了生死、出三界,下定决心成就自己、成就佛法、利益众生,同参道友不必多。世尊当年示现成道之后,在鹿野苑度五比丘,六个人组成一个僧团,就能成就了。

13在澳洲柏斯我们见到一个小乘僧团,只有十几位法师,有澳洲人、泰国人、越南人、法国人、英国人,来自许多不同的国家地区,在一起修行。此道场使我想到「认真办道」这句话,所以他们的精神令我佩服不已。他们自己开山、修路、造房子,一人一间小木屋做为寮房,盖一间大房子做佛堂,完全自己动手,没有雇工人。山上有水、有电,没有电话、报纸、杂志,与外面世界完全隔绝,真的是日日天下太平,天天社会安定。

14我们自己要努力,求感应一定要真为了生死,否则这一生就空过了。享福之时,免不了造业,造业决定堕三途。因此,真正有智慧之人,不求人天福报,决定求往生。

净土法门法师:在梦中、或在定中出现这种现象,这是感应

净土法门法师:在梦中、或在定中出现这种现象,这是感应念佛的人,或在梦中、或在定中,见到阿弥陀佛、见到西方极乐世界,这都是感应。不是有意、不是去求,但是信心十足,相信佛说的话,真话,不是假话,西方真有极..

再大的功德,抵不过一念骄心 再大的罪过,抵不过一念悔意

再大的功德,抵不过一念骄心 再大的罪过,抵不过一念悔意不管这个人间有多少的劫难,都是你的意念所为。每一天,感恩的心,感恩有您~在浙江奉化有个雪窦寺,开山祖师叫妙高禅师。如今在雪窦寺山上还有一个妙高台,..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怎样对付魔障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怎样对付魔障『魔』就是折魔、障碍。这个多半是讲我们内心的烦恼,烦恼魔、五阴魔、生死魔,使我们修道的道业上不能够精进,不能够延续,这就是魔。『怨』是冤家,是外面的人来找麻烦的。我想读经..

关于学密的感想

至于说到另一个感想,那就是有关学密的问题。现在,确实大家都在感慨,种种人都挂起牌子来称自己为上师,还四处传法。刚才我不就说了吗,有人刚刚皈依,他就说自己是上师了。这样的事情大家是熟视无睹了,这个事不是..

净土法门法师:“愿解如来真实义”需要爱心

净土法门法师:“愿解如来真实义”需要爱心恭录自《净土大经解演义》念老在这个批注里跟我们标榜的,这部《无量寿经》从头到尾讲三个真实,真实之际、真实智慧、真实利益,字字句句都是,不一样。你要用真诚心,万分..

净土法门法师:在行善之前先要断恶

净土法门法师:在行善之前先要断恶在行善之前先要断恶佛在《金刚经》上说了十几句,「受持读诵,为人演说」,从这点我们就知道,完全能肯定释迦牟尼佛当年住世四十九年,讲经说法没有中断。每天出去托钵有斋主供养,..

关于深入解释算命、看相、风水的一篇好文章

关于深入解释算命、看相、风水的一篇好文章先说风水——中国人都知道风水,也很认真的去了解、运用风水。风水的真相就是一句很老的话—— 福地福人居。你要是有福分,住在风水差的地方,风水会随你转好。你要是没福..

内心安定,何处惹尘埃

内心安定,何处惹尘埃第2章 气要和,性要缓,春来草自清多年古镜要磨功,垢尽尘消始得融;静念投于乱念里,乱心全入静心中。清普能嵩世界上从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叫烦恼,叫怨恨,只是因为人们的心性难免浮躁、焦..

再世情缘,爱情不过是聚散

再世情缘,爱情不过是聚散当我第二次看完台湾33集电视剧《再世情缘》后,内心的那份感动与触动,无以言表。顺亲王府的格格到崇恩寺进香,遇到玉琳法师,二人相见,四目交汇的那一刹那,眼中的那份依恋,唤醒了八百年..

本源法师:阿弥陀佛是人吗?是觉悟宇宙人生真相的圣人

本源法师:阿弥陀佛是人吗?是觉悟宇宙人生真相的圣人【本源法师】任何一尊佛都是人,不是一个普通的人,是一个觉悟宇宙人生真相的圣人。阿弥陀佛同样也是一位圣人。阿弥陀佛圣诞,农历十一月十七,这个出生日期怎么..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怎样超度他离苦?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怎样超度他离苦?1 佛在《地藏经》上明白为我们开示,凡是梦到已经过世的家亲眷属或是熟人,这都是他与你有缘分,有求于你,你应当帮助他。2 不学佛的人,遇到这种情形,按照民俗,会为他烧纸钱,..

净土法门法师:“无明”是怎么来的

净土法门法师:“无明”是怎么来的出自净空法师《华严经讲记》这个就是富楼那尊者在楞严会上向释迦牟尼佛请教的,“无明”怎么来的?“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说本来是佛是什么?六根根性。六根根性那本来是佛,为什么..

净土法门法师:不认识极乐世界不熟悉阿弥陀佛,你的信愿怎么会坚

净土法门法师:不认识极乐世界不熟悉阿弥陀佛,你的信愿怎么会坚第九个是「智自在所依真如。谓若得此真如已,于无碍解得自在故。」解是智慧,无碍是没有障碍,也是一般宗教里面所讲的,赞美神全知全能,无所不知,无..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将恶缘转成善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将恶缘转成善恶缘人哪里来?为什么跟人家结恶缘,你要明了,然后把这个结解开了,恶缘就没有了。所以转恶缘为善缘,最重要的是理智、忍让、布施。 你有智慧,你知道恶缘不是好东西,而且恶缘要是..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欲望愈少,日子愈好过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欲望愈少,日子愈好过1 释迦牟尼当年在世间,在雪山六年苦行,瘦得像皮包骨头,佛还曾经有三个月没有东西吃,托钵托不到,受马麦之报,人家喂马的粮食供养他,他也拿来吃。2 他身为王子,住在皇宫..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能不能成就,要靠精进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能不能成就,要靠精进1 学佛,最重要的是精进。精是纯而不杂,进是有进无退,不退转;不休息、不退转,精纯不杂,你的道业决定成就。2 佛说“人生是苦”这句话的意义,是要我们精进念佛,将苦多乐..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