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你的心本来是佛,现在你的心又念佛,他怎么会不作佛,他当然作佛。

繁体

净土法门法师:你的心本来是佛,现在你的心又念佛,他怎么会不作佛,他当然作佛。

这几句话对我们现在的人比什么都重要,佛告诉阿难,阿难是我们的代表,就是告诉我们大家。住于念佛者,这是对于末法时期人来说的,末法障缘多,人心散乱。散乱叫无常,无常的反面叫住,住是什么?就是住在一处不动了,他就有常了。他住在哪里?住在念佛。也就是说他一天到晚二十四小时,除了念佛之外他什么也不想,他没有杂念,他没有妄想,他只有念佛。心印不坏就是得定,三昧现前了,这种人怎么样?决定往生,往生到极乐世界决定成佛,真不容易。末法时期能够把这四句话抓住,我们这一生就没有白来。要真干,如果不真干,心里头妄想多、杂念多,虽念佛念一辈子依旧搞六道轮回,你就错了。所以万缘放下,什么我都不住,我就住在阿弥陀佛上,我就住在这一本《无量寿经》上。《无量寿经》有九种版本,我就安住在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好!认真好好的学文言文,做出一个好榜样来给大家看,不难,只要下定十年功夫,你就是人上人。

「故知念佛法门是真实不坏之法宝。此念佛妙法,心作心是」。这是从《观无量寿经》里面说出念佛法门的理论依据,就这四个字,「心作心是」。世尊当年讲这一句是八个字,「是心是佛」,这是心是的意思,「是心作佛」,这是心作的意思。你的心本来是佛,念佛成佛就根据这个道理,你的心本来是佛,现在你的心又念佛,他怎么会不作佛,他当然作佛。这是事实真相,这是真理,用现在的话说这是硬功夫,决定不是虚幻的。下面就讲得更清楚了,这是什么?「全性起修」。阿弥陀佛从哪里来?从自性里流露出来的。就是像婴儿你看到的那种亲爱,那个亲爱就是阿弥陀佛。这个爱里头有无量光、有无量寿,无量光寿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跟这个爱融成一体。自性的爱心,弥陀的爱心,神圣的爱心,是你自己的本性,所以全性起修,这就是心作。「全修在性」这就是心是,是心是佛。全性起修,是心作佛;全修在性,是心是佛。

你看,「自心起念,还念自心」,这个不是在外,在外,心在外就是外道,这是自心念自心。自心念自性,自性念自心,心性是一不是二,这是念佛法门的原理,念佛法门的实相。「以佛果觉」,佛的果觉是阿弥陀佛,这句佛号「作我因心」,我们这在因地,在修行,修什么行?修念佛法门。这个法门,声声佛号跟佛的果觉相应,因果是一不是二。你看,「故令因心,顿同果觉」,阿弥陀佛即是我心,我心即是阿弥陀佛,这个不得了!「住于念佛,心印不坏,功德之宝,正是此心。故此心印,称为宝印」。念老这些解释讲透了,真是古人所说的彻法源底,佛法的根源、佛法的最底层他讲透了,全讲到了。宝印就是念佛的心,要真念,真念就是常说万缘一定要放得下,决定不要被外面境界诱惑。外面环境诱惑的力量实在太大太大了,外有诱惑,内有烦恼,外面一引,里面烦恼就发作,马上就迷了。贪瞋痴慢疑就起来,跟佛法就远了,距离愈来愈远,距离六道轮回就愈来愈近,还是继续搞轮回。

恭录自《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第二六二集)

净土法门法师:佛心

净土法门法师:佛心佛心我们要时时刻刻存着一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的心。常常以此来检点、反省自己:我们是不是有这样的心?是这个心,就是佛心,就有资格学佛,有资格往生。在处事待人接物当中,修行要守..

遇到灾难怎么办?

佛告诉我们,境随心转,世界的好坏是由人心善恶所感。我说极乐世界跟我们这个世界没有两样,这是真的。为什么那个世界世尊形容得那么好,有一个道理我们要掌握住,就是那个地方的居民皆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所以极乐..

净土法门法师:佛教在世间就是这一个目标

净土法门法师:佛教在世间就是这一个目标净宗是大乘法,不是发菩提心的,小乘心的念佛念得再好不能往生。为什么?你跟极乐世界不相应,那个地方是大乘人,你是小乘心进不去,佛没有办法带你进去,这是不能不知道的。..

净土法门法师:华藏世界上首菩萨,为什么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净土法门法师:华藏世界上首菩萨,为什么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四弘誓愿末后一句「佛道无上誓愿成」,我们要满足这一愿,决定念佛往生,如果不念佛往生,不修这个法门,成佛道的这个愿非常困难,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因此,..

净土法门法师:你的信心在自己还是在阿弥陀佛?

净土法门法师:你的信心在自己还是在阿弥陀佛?还是先用一个比喻来说明。我们正处在千丈高的悬崖峭壁之下,自己已是困苦潦倒、疾病缠身......周围又是虎狼狮子正在虎视眈眈......悬崖上面有一个大富长者用高音喇叭大..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化解我们的宿世余怨?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化解我们的宿世余怨?可是最重要的,是怎样化解我们宿世余怨,把我们过去生生世世这些冤家对头、怨怼,怎么能把这个问题化解?这个问题化解了,你才能帮助这个社会化解冲突,促进安定和平。如果内..

净土法门法师:你的心本来是佛,现在你的心又念佛,他怎么会不作佛,他当然作佛。

净土法门法师:你的心本来是佛,现在你的心又念佛,他怎么会不作佛,他当然作佛。这几句话对我们现在的人比什么都重要,佛告诉阿难,阿难是我们的代表,就是告诉我们大家。住于念佛者,这是对于末法时期人来说的,末..

造作善业的人

造作善业的人今生喜悦,来生也喜悦;造作善业的人今生与来世都喜悦;他(她)们满心喜悦地察觉到曾经作过的善业。昙弥是舍卫城的佛陀信徒。他很有德行,并且非常喜欢布施。不论平常的日子或特殊的节日里,他都大方地布施食..

净土法门法师:感应道交,总要明白这个道理

净土法门法师:感应道交,总要明白这个道理【解】金刚护法,慈恩覆护,威德冥加。所以真正求佛有感应,必须要具足两个“缘”,没有这两个“缘”,你遇到释迦牟尼佛也会空过。这两个“缘”是什么?第一个是“孝亲”,..

读诵大悲咒功德有哪些

大悲咒共有84句,虽然全咒没有多少字数,但它的每一句咒语意思都是不同的。当大家经常读诵大悲咒后,是能得到菩萨庇佑的,也能从中获得智慧。而且几个经常读诵大悲咒的功德也有不少,那读诵大悲咒功德有哪些呢?下面..

净土法门法师:《无量寿经》寿乐无极第三十二

净土法门法师:《无量寿经》寿乐无极第三十二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简体)寿乐无极第三十二佛告弥勒菩萨。诸天人等。无量寿国。声闻菩萨。功德智慧。不可称说。又其国土微妙。安乐。清净若此。何不力为善。念道之自..

没有什么可以羁绊住你

没有什么可以羁绊住你唐代的丰干禅师在当时颇有名望。一天,他在树林里漫步,山道旁忽然传来小孩啼哭的声音。他寻声一看,原来是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孩,衣服虽然不整,但相貌俊美。禅师问了附近村庄的人家,没有人知道..

洛桑陀美仁波切:不要管别人,管你自己

洛桑陀美仁波切:不要管别人,管你自己有的人顽固:“我的知见对!”你的知见对不对呢?你哪有最高的智慧呢?你哪里遍知一切呢?你不是佛,佛能遍知一切,自己要好好考虑,想想自己是什么样,这个世界实际上哪有对和错呢..

求几本关于佛教入门的书籍~~~

求几本关于佛教入门的书籍~~~别人向你推荐了很多,但不系统。 首先,想了解佛教就绝不能看大部分学者写的书,那些佛学研究者根本就不懂真正的佛法,一直以来不被佛教界所承认 。以马克思那套来研究佛法,吾未知其可..

永海法师:可敬之人

永海法师:可敬之人《增一阿含经》358经 白话解释:佛陀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时,向比丘们说:“有七种人值得世人侍奉、尊敬,这七种人是世间的无上福田。这七种人就是慈祥柔和的人、具有悲悯同情心的人、欢喜布施的..

永海法师:扫地的学问

永海法师:扫地的学问《增一阿含经》二九二、二九三经佛陀在舍卫国时,向比丘们说到:“扫地也是有学问的。扫地的时候,如果不注意五件事情,也是徒劳无功。扫地的人不知逆风,不知顺风,不知把垃圾聚集在一起,看到..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