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桑陀美金刚上师:和谐中的快乐之忍辱
洛桑陀美金刚上师:和谐中的快乐之忍辱(二)
●真修忍辱,发生任何事情都不会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忍辱就变成痛苦;不放在心上,忍辱就自在快乐,而且要忍得住。有时虽未大吵大闹,但柔声细语地挖苦、讽刺更可怕。
●能忍你的师长容易,能忍你的亲朋好友容易,能忍与你不相关的人也容易,而能忍你的敌人就太难了!谁能做到这一点,并且能化敌为友,无论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你都会有很大成就的!
●人家能忍你能忍,人家能受你能受,那不是修行人的本色。要忍人所不能忍之事,要受人所不能受之苦,行人所不能行,那才是真正修行人的本色。
●在一切时、一切处,都要忍辱;对任何人、任何事,都要忍耐。你有能忍之心,就有德行,将来相好庄严。忍是无价宝,就怕做不到,若能会用他,万事都能了。
●宗喀巴大师讲过,没有愤怒者,怎么修忍辱呢?你打我,骂我,侮辱我,陷害我,我绝对一丝毫也不生气,而且没有一点报复心,这样的话,忍辱圆满了,成功了。
●俗话说:“君子无本难求利”。做生意要本钱,成佛也同样要本钱-----忍辱。人老了总是要掉牙的,但没有一个掉舌头的,就是因为舌头软,能忍耐,所以忍的力量最大、最殊胜。
●怎样消灭无明之火?修忍辱妙法是关键。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忍能让我们心住一处,如如不动,因此而生智慧。爱发脾气,正是愚痴、无明的表现。
●情感和心灵的净化需要忍辱,需要克制。只有将对立转变为圆融才是真修行。
●忍辱不仅仅是压抑痛苦、烦恼和愤怒,而是要懂得如何用智慧去调伏,释怀自身的嗔恨,将自心安住在本然的觉性中。
●般若的力量要展现在因果的取舍上,体即般若,用即圆满,同样因果的正确取舍,也会激发自性般若,所以持戒很重要,忍辱即是持戒。
没有什么可以羁绊住你
没有什么可以羁绊住你唐代的丰干禅师在当时颇有名望。一天,他在树林里漫步,山道旁忽然传来小孩啼哭的声音。他寻声一看,原来是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孩,衣服虽然不整,但相貌俊美。禅师问了附近村庄的人家,没有人知道..
洛桑陀美仁波切:不要管别人,管你自己
洛桑陀美仁波切:不要管别人,管你自己有的人顽固:“我的知见对!”你的知见对不对呢?你哪有最高的智慧呢?你哪里遍知一切呢?你不是佛,佛能遍知一切,自己要好好考虑,想想自己是什么样,这个世界实际上哪有对和错呢..
求几本关于佛教入门的书籍~~~
求几本关于佛教入门的书籍~~~别人向你推荐了很多,但不系统。 首先,想了解佛教就绝不能看大部分学者写的书,那些佛学研究者根本就不懂真正的佛法,一直以来不被佛教界所承认 。以马克思那套来研究佛法,吾未知其可..
永海法师:可敬之人
永海法师:可敬之人《增一阿含经》358经 白话解释:佛陀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时,向比丘们说:“有七种人值得世人侍奉、尊敬,这七种人是世间的无上福田。这七种人就是慈祥柔和的人、具有悲悯同情心的人、欢喜布施的..
永海法师:扫地的学问
永海法师:扫地的学问《增一阿含经》二九二、二九三经佛陀在舍卫国时,向比丘们说到:“扫地也是有学问的。扫地的时候,如果不注意五件事情,也是徒劳无功。扫地的人不知逆风,不知顺风,不知把垃圾聚集在一起,看到..
沟通不是为了说服别人,而是为了理解别人
在世间,当我们拒绝别人的时候,实际上是需要智慧的,得让人很愉快地接受拒绝。佛门讲法无定法,做任何事都需要一定的时间、空间和一定的因缘,如果心存慈悲,自然会有解决问题的智慧和方法,临时抱佛脚肯定是不行的..
洛桑陀美金刚上师:和谐中的快乐之忍辱
洛桑陀美金刚上师:和谐中的快乐之忍辱(二)●真修忍辱,发生任何事情都不会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忍辱就变成痛苦;不放在心上,忍辱就自在快乐,而且要忍得住。有时虽未大吵大闹,但柔声细语地挖苦、讽刺更可怕。●能..
洛桑陀美仁波切:石朵玛和留在石头上的脚印
洛桑陀美仁波切:石朵玛和留在石头上的脚印【石朵玛】在藏地,藏民用青稞面做一种既漂亮,又庄严、殊胜的供品,名为“朵玛”,可做“上供”也可做“下施”。藏地的小孩子在大人们及传统文化的耳濡目染之下,从小就会..
江西人必去的五大佛教圣地
江西人必去的五大佛教圣地雪窦寺的魅力在于山水秀美,名人名僧辈出,文化底蕴深厚。坐落于“秀甲四明”的雪窦山山心的雪窦寺,全称雪窦资圣禅寺,早在晋代旧有比丘尼结庐于山顶事佛,名“观音瀑布院”,后逐渐扩建,..
净土法门法师:你怎么争,都争不过天道的规律
净土法门法师:你怎么争,都争不过天道的规律有些人想通过风水先生找风水宝地,其实你找到了,也没有用。你命中没有大福报,你占了风水宝地,也占不了多久。为什么天下名山僧道多,风水好的地方,都被僧道占用。因为..
洛桑陀美金刚上师:和谐中的快乐之无常因果业力轮回
洛桑陀美金刚上师:和谐中的快乐之无常因果业力轮回(一)●世间的事情就像水中的波纹一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怎么忙也忙不完。在不知道所以然的忙碌中,青春的容颜很快布满了皱纹,挺拔的身躯转眼成为佝偻,在苍..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与一切众生和睦相处?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与一切众生和睦相处?自古以来,儒、佛教育不外乎两桩事:第一是教我们认识自己与大宇宙的关系,这就是「诸法实相」。正确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这是教育的主要宗旨,这是体。第二是教我们如何对人..
法闻法师:什么是佛法?
法闻法师:什么是佛法?什么是佛法?我们把佛法换一个词,佛法也可以用真理来代表,佛法难闻,或者说真理难求。大宇宙时间空间都是无限,无限时空。现在科学证明,世界没有一个开始,我们读佛经,会发现佛祖说世界没..
警惕九个吃菜的误区
警惕九个吃菜的误区蔬菜中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还有多种保健功能因子。常吃蔬菜不但可以为人体提供必需的营养素,还具有润肠通便、抗衰老、降血脂、预防糖尿病和肿瘤的作用。但是,有不少人并不懂得如何吃..
方海权:祸与福本来我们自造自受
方海权:祸与福本来我们自造自受——摘自《人生改造命运要义》当知祸福无虚,冥冥之中自有公平主宰。而祸之与福本来我们自造自受,无可代替。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世界上的人多数迷昧不悟,不知因果头数产生祸福二..
法远圆监禅师 修行从忍辱开始
法远圆监禅师在未证悟前,与天衣义怀禅师听说叶县地方归省禅师有高风,同往叩参。适逢冬寒,大雪纷飞。同参共有八人来到归省禅师处,归省禅师一见即呵骂驱逐,众人不愿离开,归省禅师以水泼之,衣褥皆湿。其他六人不..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