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场在哪里?佛在心中 心即道场
道场在哪里?佛在心中 心即道场
佛在心中(图源:网络)
多数情况下,道场是指修道或成道的场所,是佛道两教诵经礼拜的场所,有时候,和尚或道士做法事也被称为道场。按照我们一般的理解,大多人所了解的道场是与佛道教相关的“圣地”、“山岳”、“场所”、“名山”、“石窟”等自然空间,比如驰名域内外的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以及九华山等。但是,在佛教中,这仅仅是一种“有相道场”。
在佛教的教义中,对佛教道场的认识远比能看到的“有相道场”更为丰富。在《普贤行愿品》中,有偈曰:“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意为“一尘中”即有“尘数佛”,法界虚空,自然是“诸佛皆充满”,这就是“佛住”,即诸佛之住处。而诸佛之住处,自然便是道场了。
关于“佛住”,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讨论王舍城时有所言及:
复次,四种住:天住、梵住、圣住、佛住。三住如前说。佛住者,首楞严等诸佛无量三昧、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一切智等种种诸慧,及八万四千法藏度人门。如是等种种诸佛功德,是佛所住处,佛于中住。
“四种住”中最后一“住”是“佛住”,是说“诸佛无量三昧、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一切智等种种诸慧,及八万四千法藏度人门”。这种种佛的功德,就是“佛所住处”。从中可以看出,在龙树的笔下,“道场”的外延进一步扩大,佛智、佛法、佛度众的法门等皆是“佛所住处”,这其实是说,道场就在佛的智慧中,就在佛法中,就在佛的法门中。
心即道场(图源:网络)
这其实涉及到了“无相道场”。明代云栖古德法师曾言“诸佛住处,无量甚深法性也”,这便是对“无相道场”的一种释义。
《维摩经抄》中有句话:“有相道场,有其处所实有来去;无相道场,本无处所何有去来”。“无相道场”实际是在表法,所表达的是甚深的佛法,表佛的福德、智慧、慈悲、大愿、大行、大力等。能感知到这种“甚深法性”,不仅利于佛教徒修行,而且还可从其“神圣性”中净化身心。无疑,道场是神圣的。
宗萨钦哲仁波切认为:“从佛教的观点,一个人、一件东西、甚或一个时刻被描述为‘神圣’,是指它不为人类的贪婪与嗔恨,或者更重要的,不为二元与分别的心所污染。”藉此观点,道场又可用来修心了。
再发展到后来,就是佛陀在人心中,而人心就是道场了,如星云法师在《佛陀,您在哪里》中指出,佛“不是坐在山上”,而是“映在人的心中”,“终于,我知道了您在哪里?您安住在每个人的心中。”甚至,有人认为还可以创造道场,如宗萨钦哲仁波切说:“由于这些人有着如此专一渴望的虔诚心,因而创造了圣地,甚至迎请了圣者亲身示现在他们自己的感知之中。”这里的“圣地”无疑就是道场了。这一思想,其实是更多的受到了中国文化尤其是禅宗的影响。
这些苦难都是“贪欲”惹的祸
这些苦难都是“贪欲”惹的祸有一次,尊者舍利弗与尊者摩诃拘絺罗,同住在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东北边的耆阇崛山中。一天傍晚,尊者摩诃拘絺罗在禅修告一段落后,去见尊者舍利弗。两人见面问讯寒暄后,尊者摩诃拘絺罗问..
这个修行秘诀能帮你记住“无常”
这个修行秘诀能帮你记住“无常”核心提示:索达吉堪布,生于1962年,依止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为根本上师,驻锡四川甘孜县喇荣五明佛学院。索达吉堪布精通汉语,将大量藏文经论译成汉语,并将汉文佛典译成藏文。曾多次..
在家怎样读地藏经
读诵地藏经是一种非常好的修行方法,对自身有很大的好处,能开启自身的智慧,能改变自己的心态,还能消除烦恼。而且地藏经能随时随地的去读,在家也是可以读诵地藏经的。那在家怎样读诵地藏经呢?1、在家读诵地藏经,..
造何业获报卑贱与富贵?
造何业获报卑贱与富贵?(世尊)复云何业获种族卑贱,有十种业,云何十种?一贪爱名利不修施行;二嫉妒他荣;三轻毁父母;四不遵师法;五讥谤贤善;六亲近恶友;七劝他作恶;八破坏他善;九货易经像;十不信三宝。如是十种获报卑..
遇不到善知识怎么办?
遇不到善知识怎么办?现在我们要问:如果我们在这一生当中,遇不到善知识怎么办?这的确是问题,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尤其是现在这个时代,就像《楞严经》所说的,“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我们去年在此地讲的“清..
那些关于烧香拜佛的风水知识
那些关于烧香拜佛的风水知识有烧香拜神习惯的人们陆陆续续开始烧香了。大家知道烧香的正确动作吗?男女烧香动作不同,连迈入烧香大堂的动作也不同。不信奉神佛的人会觉得烧香很简单,其实不然,从进门到点香到跪拜,..
老猫与黑猫
老猫与黑猫一只经历坎坷的老猫在猫际社会中悟出了一系列如何成为猫上猫的哲理警训,经过它的策划与教诲,很多猫都出类拔萃,有所建树。?一只黑猫找到老猫,它想超过所有被老猫点拨过的猫。老猫想了想说:要想超过它们,除..
那些烦恼的生起
那些烦恼的生起——我的西园行第一天报到,我和师兄们从西园边门进来,走过布满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的小道,西园的美竟没有体会到。因早已耳闻西园的魅力,初到时,对义工师兄的微笑和周到并无特殊感触。初见宿舍干净..
五则真实的因果故事,发人深醒!
五则真实的因果故事,发人深醒!1、妻子怀孕时,非常喜欢吃凤爪(鸡爪),女儿出生后也特别喜欢吃,长大后女儿左脚往里瞥,经常后脚跟都快踩到地下了,有时竟自我绊脚欲摔倒,从后面看上去就像鸡的爪子一样,一瞥一瞥的,让人心..
逆子断手而亡
逆子断手而亡邱太太丈夫的堂弟,服务于铁路局,刻薄寡情,人家都说他是一个毫无情感的冷血动物,对待他年老的母亲,不仅谈不上孝顺,并且忤逆之极。在他的眼里,简直看母亲连下女也不如了。有一年夏天,他的母亲患了..
道证法师:「离苦得乐」的新发型
道证法师:「离苦得乐」的新发型在当医生的时候,有一天我下班以后就去美容院剪头发,我一去只跟理发小姐说:“前面的头发要剪到跟眉毛齐”,因为那一晚我已连续值班好几天很累,所以说完以后就闭目养神,忽然间听到..
道证法师:为什么有人持戒持得很辛苦
道证法师:为什么有人持戒持得很辛苦道证法师:为什么有人持戒持得很辛苦持戒要老实相信,不能要信又好像不信(一)老实人持戒,会觉得更轻松、更省事、又不疲劳。因为老实人看到佛戒说要这么做,他就说:“好!”就做..
普门品和地藏经区别有哪些
普门品和地藏经都属于佛学修行领域的一种修行法门,所以说这二者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在内容上有所区分而已,但是我们无论是修行普门品还是地藏经都可以从中获得相当多的功德。《普门品》即《观世音菩萨普门..
楞严经白话文全文讲解
大家都在说楞严经是非常好的一本经书,但是它到底哪里好了呢?有是什么值得大家念诵的呢?它具体讲的是什么含义的,接下来我就具体的为大家详解一下。大家在修行佛法的时候,可以先来修行楞严经,因为楞严经是详细的介..
达真堪布:修行人喝酒、吸烟有开许的时候吗?
达真堪布:修行人喝酒、吸烟有开许的时候吗?问:喝酒、吸烟有什么过患?修行人喝酒、吸烟有开许的时候吗?答:喝酒、吸烟的过患特别多、特别大,喝酒的人不是佛的弟子,哪怕喝一滴酒都不是佛的弟子。为什么呢?喝酒容..
这五种因缘,菩萨永远不会赐给你财富和地位
这五种因缘,菩萨永远不会赐给你财富和地位第一:菩萨看到这个「有情」,他对于财富地位有重大的业障。这个重大业障有二个解释:第一个,他本身福报不够,承当不起,你没有那个福报,菩萨施给你也没有用。你看目犍连..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