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知恩才真正懂得报恩

繁体

净土法门法师:知恩才真正懂得报恩

我们每天在生活、工作、待人接物当中练什么?练放下执着、放下分别,这叫真功夫。放不下怎么办?放不下,马上转归阿弥陀佛。古大德所说的「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无论是善念是恶念,都不必去理会,为什么?善念、恶念都不是真的,都是妄念,立刻转变成阿弥陀佛是正念。念念普利群生就是念念阿弥陀佛,我把念阿弥陀佛的功德回向给一切苦难众生,祝福他们身心健康、家庭幸福、事业顺利,社会安和、天下太平。这个愿好!我们要知道每个念头都会遍法界虚空界,贤首国师在《还源观》上讲的,每个念头都是「出生无尽」,每个念头都会「含容空有」,就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种心念才叫大乘菩萨。「随缘妙用」那是最高的原则,「威仪有则」是现前要做的榜样,不是为我,而是为整个社会做好榜样,凡是不好的样子绝对不能做。起心动念的时候想想我这个念头行不行,如果整个社会都像我这个念头,这世界是什么样的世界。如果是自私自利,如果是贪瞋痴慢,那还得了吗?这世界会毁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念头?因为迷惑!觉悟了就不会了,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要做最好的样子,给社会大众做榜样。那就一定要把《弟子规》做到,《感应篇》做到,《十善业》做到,把《沙弥律仪》做到,这是学佛最基本的。把这些东西都能做到,才是好样子。

我们对一切苦难众生的祝福,那不是口号,而是真正能够实现。处事待人接物,佛教我们的态度是「柔和质直」。无论对什么人,言语要柔和,态度要诚敬,「质直」是真诚恭敬,自己要学谦卑有礼,要肯定世间没有坏人,这个心非常重要,这个心就是同体大悲心。有人造五逆十恶是一时迷惑,不是真心,是他那个妄心、不善的习气所造成。他的真心本善,他有菩提心,菩提心是他的真心,没有发出来,被烦恼习气盖覆住了;只要把障碍去掉,他本善的真心就现前,他是佛心,他是佛性,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不能不知道。你真正明白了,你就没有冤亲债主,冤亲债主全变成佛菩萨,虽然他还没能变得出来,可是在我心里已经变了。你说我们的心多舒畅,我们的心多美好。经上一再告诉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那我们所受用的环境是否美好,与别人有没有关系?没关系。

「代众生苦」在现在这个时代,众生迷得太重、迷的时间太长,我们和一切众生在一起和光同尘。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从十九岁出家,到八十岁圆寂,六十年的时间,用什么方式代众生苦?做苦行僧,示现那个样子,苦行僧,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三衣一钵,十二年求学,四十九年教学,这是代众生苦,做出这个样子给大家看,他是真放下了。名闻利养、五欲六尘全放下,边都不沾,他真做出来了。所以他老人家这样教我们,我们自己衡量以后发现体力不行,他那种生活方式我们做不到,我们就要常常生惭愧心,生活需求不能太过分,太过分怎么对得起佛陀!贪求享受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想到代众生苦?释迦牟尼佛一生的表演,临走的时候还给学生给后人交代要以苦为师、以戒为师。知恩才真正懂得报恩,不知恩他不晓得报恩。怎么报恩?依教奉行。果觉,无始无明断尽了,证得究竟圆满的果报,《华严经》上称为妙觉位。成就这个地位,就得到大圆满,圆满之后,完全是为帮助众生,帮助众生要像自己一样证得大圆满,这叫究竟处。

方海权:为什么功德要回向往生极乐世界

方海权:为什么功德要回向往生极乐世界——摘自《人生改造命运要义》我们改命求福之人,必须福慧双修。修福我们已经明白应该怎么做,而修智慧就是要深入佛圣贤所讲的教典,使自身明心见性。并且要以念阿弥陀佛的方法..

人矛盾的心理

人矛盾的心理人生每个人都有希望,希望的将来是美丽的,可是失望却是最痛苦的。要实现未来的希望,现在必须付出努力的代价。必须要劳心劳力和忍耐,甚至准备尝尝失败的痛苦,最后才有享受成功的快乐。人类的心里往往..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障碍太多怎么办-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障碍太多怎么办?这桩事情只有佛搞清楚、搞明白了,教我们远离,不受外头的环境干扰,我们念佛功夫才得力;如果还受外面干扰,我们念佛的功夫被它破坏了。这是要很高很高的警觉。如果这个障碍太多,..

钟茂森博士的九大孝愿

钟茂森博士的九大孝愿一. 我从今日至未来际,对于父母,倾尽所有,乃至身命,以至诚心,礼事供养,昼夜六时,心不间断。若对父母,或因悭吝不舍,或贪利养名闻,不勤奉事,我则名为欺诳如来。 二. 我从今日至未来际,..

道安——佛教文化忠诚追随者

道安——佛教文化忠诚追随者道安——佛教文化忠诚追随者说起为佛教文化进入中国,在中国得以落地生根并且能够让佛教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变得易于传播的人物,不得不提起道安的名字。他是佛学在中国得以打下广泛群众基础..

净土法门法师:心同佛,念同佛,解同佛,行同佛,果位那有不同的道理

净土法门法师:心同佛,念同佛,解同佛,行同佛,果位那有不同的道理最为方便,随时随地可修,不误世间工作,依旧顿脱生死。这是它殊胜方便之处,因为念佛法门著重在心地起修。心同佛,念同佛,解同佛,行同佛,果位..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学的是什么?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学的是什么?(1)学佛要学佛的心,不是学佛的外相。什么是佛心呢?佛是觉者,佛心也就是‘觉’,觉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觉知自己的念头,觉悟自己的本心。而觉,是要自己来觉,要自己体证,而不是学习..

净土法门法师:屏幕叫作佛,屏幕里所现的一切色相,也是佛

净土法门法师:屏幕叫作佛,屏幕里所现的一切色相,也是佛你看屏幕现象千差万别,没有丝毫染著,佛告诉我们,我们的真心,惠能大师明心见性,头一句话就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就好比我们看电视,突然看到屏幕..

净土法门法师:山河大地、花草树木的好坏与人心的善恶有关

净土法门法师:山河大地、花草树木的好坏与人心的善恶有关“旃檀”是檀香。现在我们这个檀香都变质了,为什么会变质?大经里头有一句话说“境随心转”,整个山河大地境界随着人心转。人心善,没有一样不善;人心不善..

方海权:为什么和气会生财

方海权:为什么和气会生财——摘自《人生改造命运要义》在每年春节的时候,各家各户都贴上了新的春联。光彩夺目,举头一看。其中有一幅既平凡而又令人深思的对子,使我们有一点小小的醒悟。“一室太和真富贵,满门春..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能消业障,一切业里面最善的是念佛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能消业障,一切业里面最善的是念佛我们六道凡夫,天天在造业,什么叫造业?给诸位说,起心动念就叫造业。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分别执着打妄想,这都叫造业。业有染净,觉悟之后,造的业叫做..

净土法门:不可以小看念佛堂,如理如法的念佛堂比大道场殊胜庄严

净土法门:不可以小看念佛堂,如理如法的念佛堂比大道场殊胜庄严言专接上根者,正显如来之大智大慧专接上根,这个上根要注意到,遇到这个法门坚定的信心,一生绝不改变,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他决定成就,这是上根人..

净界法师:这样忏悔,我跟你保证,因缘马上起​变化

净界法师:这样忏悔,我跟你保证,因缘马上起变化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没有一个人愿意发脾气,但是我们还是发脾气,控制不了。那这个问题是在哪里呢?我们应该分析分析,一个人为什么会发脾气?我们的内心,古人说:「..

净土法门法师:本愿念佛的真实意

净土法门法师:本愿念佛的真实意各位同学:大家好,悟道师送了一张条子,是南京理工大学同修请问:『最近有人传「本愿念佛」,不依净土三经所说,只要信了就能往生,不用发愿,也不用念佛。未深入净宗之同学,听了疑..

净土法门法师:我们的行门,实在讲依靠解门,你解得愈深,你行得就愈周到

净土法门法师:我们的行门,实在讲依靠解门,你解得愈深,你行得就愈周到【此皆是地藏菩萨。久远劫来。已度。当度。未度。已成就。当成就。未成就。】表法的意思深。无量劫来,无量法门,所有修学成就都依靠这个基础..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的同修最后不能往生,问题出在哪里-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的同修最后不能往生,问题出在哪里?我们读了这部经,真相信了一定发愿,真发愿了一定放下,往生净土。念佛的同修最后不能往生,问题出在哪里?出在没有看破,没有放下。没有看破怎么说?对极乐世界..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