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你把这两个字参透了,就有资格开始修行了

繁体

净界法师:你把这两个字参透了,就有资格开始修行了

净界法师

我们上一堂课讲到寅一、弃浊就清。

佛陀在前面的经文当中,说我们的身心世界,是同时存在二种的情况:第一种是五蕴所成就五浊的相状,这个是一种表层的心识;第二是它内在的体性,也同时存在一个不生不灭的本性,这二个是同时存在的。

那么我们面对一个生灭的五浊相,跟不生灭的本性,应该怎么办呢?

佛陀说:要依不生灭圆湛性成。

就是你刚开始在修学的那一念心,你的依止点是依止不生灭心,刚开始就是先找到你生命的依止处,接下来再以湛旋其虚妄灭生,复还元体,然后再用不生灭的本性起观,用空假中三观来旋转这虚妄性,来慢慢的恢复本来面目。

这段经文就讲到我们内心当中,整个《首楞严王三昧》的二大宗旨,一个依、一个旋。首先我们要找到内心的安住,我们讲云何应住,就是你要把身心世界当中,找到那个生灭性,把它安住下来。古人在开悟以后他说:哎呀!我终于找到我的歇脚处。像那赵州禅师八十岁,赵州八十犹行脚为什么呢?只为心头未悄然。赵州禅师去行脚的时候,有一个禅师就诃责他说:老老大大云何尚无住处。你年纪这么大了,你还没找到一个地方安住下来,还在那地方跑。

他的住处,不是说外面我住一个小茅棚,那不是住处,是你内心当中怎么还找不到家呢?老老大大云何尚无住处。

《楞严经》就是说,在整个生灭的流转当中,你找到一个安全的家,然后你住下来,依止不生灭心为本修因。住下来不是大事已办了,你还有很多很多这些虚妄的力量要去消灭它,所以要旋,就是云何降伏其心,用空假中三观来旋转这虚妄的力量。所以你要掌握一个依、掌握一个旋这二个字你就知道怎么修行了,你就有资格闭关了。

古人说:在闭关当中,观行提起来的时候,古德讲四句偈诵说: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

闭关的人他内心当中,他不管是经行、拜佛、吃饭、睡觉,他的心是回光返照的,照了他的清净本性,先安住下来。安住不是没有事,心心息幻尘,用空假中三观对治自己过去的习气。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世间上没有所谓的对错、没有好坏,真实功夫提起的人他没有是非。

回光返照是这样子,我们回光返照才能够看到生命的全貌,问题在这里。

有一个大学教授他教美术的,新生进来进到美术系以后,这老教授第一堂课:

他说:我们今天学画画,首先要知道一个观念。他拿了一张很大的白纸,老教授在上面点了一个点,问所有学生:你们看到什么?

所有学生都说:我们看到一个黑点。

教授说:这一张纸有百分之九十九是空白的,你们只看到黑的那一点,你们这样子不可能做一个好的美术艺术学者。

这意思是说:我们往往失去生命绝大部分的心性,而只是追求生命当中某一个点。这是个问题,你追求这个黑点,结果你不能掌握大局。

我相信很多人有闭关经验,我们平常在日常生活也不觉得五蕴身心的可怕,但是你一开始摄心的时候,五蕴开始反弹,一定开始反弹。后面那五十阴魔,色蕴有十种阴魔,受蕴有十种阴魔,乃至于受想行识,各有十种阴魔,构成五十阴魔。

我要告诉大家一个事情,你开始对治它的时候,它就开始抗拒你。所以你看,你越对治,烦恼越重。你平常拜一百拜的时候,你不觉得,你要是一天开始拜一千拜的时候,你一到拜佛时间的时候,你就非常的讨厌,有时候会不想拜佛,有时候不想念佛,甚至于想说干脆出去就好!

那表示你真正开始用功了。问题是你怎么办呢?

只有一句话:不要跟着你的感觉走,你该做什么还做什么,就是不管它。

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想法开始用功的时候,它会变得更强烈,如果你说修行好像都没有什么特别感觉,那表示你都没有在修行,你就是过去的老样子,你以前是怎么样,你现在还是怎么样,只是你这一段时间多了一点善业的力量,积集一点善业,你根本对五蕴的五浊力量没有对治。一个人要对治,他一定先有烦恼的反弹。

所以你看打佛七的人,越打烦恼越重,这个都是有在用功,因为他把烦恼逼出来。问题是你逼出来以后,你怎么办?

第一个、你要怎么安住你的心,烦恼一直在干扰你,它告诉你很多事情,它给你很多讯息,你要怎么办?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所以这一句话很好: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第一个、依止不生灭心,不要跟着你的感觉走,不能拜要他拜,然后你观想这个是虚妄的,开始对治它、破坏它。这就是我们整个《楞严经》第一个依、第二个旋,这二个字你把它参透了,你大概就有资格开始修行了。

邪淫最直接的报应:卑微下贱,处处受人欺负

邪YIN最直接的报应:卑微下贱,处处受人欺负邪淫之人必定:面目丑陋、低贱卑劣、不被人重视、处处遭人呵斥、处处受人排挤、处处被刁难、人人皆敢欺负、做事情慌乱不堪、说话总是逻辑不清,办事总是费力不讨好!以上种..

地藏经和药师经可以一起念吗

地藏经和药师经都是佛经当中很重要的经典,各自都有着很大的作用,所以不建议 一起念,因为这样在修行的时候是会有影响的。所以大家在念这两部经文时,可以分开念,当把一部经书念完后,再去念另外一部,这样才能很..

道本无界 诛仙2仙魔佛阵营转换系统

道本无界 诛仙2仙魔佛阵营转换系统仙魔无界,谁能辨我是正邪?《诛仙2》仙魔佛造化阵营转化系统精彩启动,雾气萦绕的仙家之地、六根清净的佛门禁地、萧杀神秘的魔之领域,重新选择你的进修之地!成仙、修佛或是入魔..

道证法师:学佛人,你喜欢坐电梯还是走楼梯?

道证法师:学佛人,你喜欢坐电梯还是走楼梯?下面我们打个比方来说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是“坐电梯”,不论是脚力很好的,或是脚受伤很难走的,或是坐轮椅的,或是用推车送的病人,不论是好人、坏人,只要有信愿,搭上..

楞严经浅释卷二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身心泰然。念无始来。失却本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今日开悟。如失乳儿。忽遇慈母。合掌礼佛。当尔之时,阿难及在会诸大众,听闻佛所教诲后,心和身都非常舒适自在。又回想无始劫以..

酒醉念佛,也能驱鬼

酒醉念佛,也能驱鬼自流井街市狭窄,往往后临溪上,以木支板,为楼居之,开窗则可俯视溪水,比屋皆然,触目无异。篾工某,夜作,闻两鬼相语于水际曰:我明日得替代,当脱苦去矣。他鬼曰:为尔贺,其人云何?鬼曰:午..

道是无情却有情:张雅轩丧子实为善报

道是无情却有情:张雅轩丧子实为善报你比如张雅轩,他是王凤仪先生最得力的弟子,他也是办女学使女学倡兴大发展的最得力的助手。他原来出身是一个马贩子,马贩子就是贩卖马匹,贩卖牛啊、驴啊、骡子、马啊这些东西。..

这才是一切痛苦的来源

这才是一切痛苦的来源有名的东园鹿子母讲堂的捐赠者毘舍佉,因为孙女苏达坦不幸逝世而十分难过,就前去向佛陀叙说她的悲通之情。佛陀安慰她:“毘舍佉,妳看看舍卫城里一天有多少人去世?如果他们都是妳的孙女,妳岂..

遇事发脾气,就跟地狱的缘断不了

遇事发脾气,就跟地狱的缘断不了人要修行,首要断贪。贪心很可怕,贪心要不断,就跟饿鬼道的缘分没有断。无论贪什么,世间名闻利养,甚至于佛法,贪佛法也不行。不论你贪的对象,问题是你有贪心,你只要有贪爱,你跟..

钟茂森博士:以恶为能

钟茂森博士:以恶为能【以恶为能。】 这是以造作恶业为能事。我们现在看当今社会,社会大众好像都把贪瞋痴为能事。你看大家所争的、所比的都是谁赚钱最多,这是贪;谁更霸道,这些都是『以恶为能』。这一条太上老君..

这是否与一门深入的原则相抵触

问:平时念《阿弥陀经》及佛号,有时帮莲友临终助念结缘《地藏经》,这是否与一门深入的原则相抵触?大安法师答:修行净土法门,宜专精。善导大师提出专修的五种正行:一心专门读诵净土经典;一心观想忆念阿弥陀佛及..

方海权:为什么功德要回向往生极乐世界

方海权:为什么功德要回向往生极乐世界——摘自《人生改造命运要义》我们改命求福之人,必须福慧双修。修福我们已经明白应该怎么做,而修智慧就是要深入佛圣贤所讲的教典,使自身明心见性。并且要以念阿弥陀佛的方法..

人矛盾的心理

人矛盾的心理人生每个人都有希望,希望的将来是美丽的,可是失望却是最痛苦的。要实现未来的希望,现在必须付出努力的代价。必须要劳心劳力和忍耐,甚至准备尝尝失败的痛苦,最后才有享受成功的快乐。人类的心里往往..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障碍太多怎么办-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障碍太多怎么办?这桩事情只有佛搞清楚、搞明白了,教我们远离,不受外头的环境干扰,我们念佛功夫才得力;如果还受外面干扰,我们念佛的功夫被它破坏了。这是要很高很高的警觉。如果这个障碍太多,..

钟茂森博士的九大孝愿

钟茂森博士的九大孝愿一. 我从今日至未来际,对于父母,倾尽所有,乃至身命,以至诚心,礼事供养,昼夜六时,心不间断。若对父母,或因悭吝不舍,或贪利养名闻,不勤奉事,我则名为欺诳如来。 二. 我从今日至未来际,..

道安——佛教文化忠诚追随者

道安——佛教文化忠诚追随者道安——佛教文化忠诚追随者说起为佛教文化进入中国,在中国得以落地生根并且能够让佛教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变得易于传播的人物,不得不提起道安的名字。他是佛学在中国得以打下广泛群众基础..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