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成佛后,他的父亲和妻儿,是怎么称呼他的?
释迦牟尼成佛后,他的父亲和妻儿,是怎么称呼他的?
释迦牟尼成佛后,他的父亲和妻儿,是怎么称呼他的?
且说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之后,在佛教里,他的地位已经是崇高无比。和东土教派不同的是,东土教派的教主,一般都是在他去世之后再逐步提高、修饰。而释迦牟尼则是在生之时,其地位已经是至高无上,得到了所有佛教信徒的礼敬。
于是有一个疑问,既然释迦牟尼的身份地位已经这么尊贵,所谓“为尊者讳”,那么大家对他的称呼会有哪些变化吗?
其他普通僧侣还好,反正之前没有血缘上的交集。所以,在僧团里,一众僧侣对释迦牟尼,都是以世尊、佛陀、佛等相称。但是,释迦牟尼出家前的亲眷,比如他的父亲净饭王、妻子耶舒陀罗、儿子罗睺罗,堂弟阿难等又该如何称呼呢?
如果是在我国古代,即使身份再尊贵,但对自己的直系亲属,都必须保持原来的称呼。纵使古代许多的开国之君,做皇帝前普通人的身份,有父子兄弟之称,做了皇帝之后,也还是有父皇、皇儿等等叫法。其它以下的身份就更不用说了。但是,佛教会不会也一样呢?
净饭王:
净饭王本是释迦牟尼出家前的父亲,迦毗罗卫国的国王。释迦牟尼出家之前,两人之间的称呼,和我们东土习惯也差不多,净饭王称呼释迦牟尼为“王儿”或“太子”,释迦牟尼称呼净饭王为“父王”。
可是后来释迦牟尼成佛之后,父子之间的称呼就有点变化了。在“佛说净饭王般涅槃经”里,释迦牟尼亲口对难陀说“父净饭王”,再后来父子相见之时,净饭王对释迦牟尼的称呼却是“佛”或者“佛陀”,此时已经成佛的释迦牟尼,在净饭王面前,依旧称其为“父王”。
可见,即使释迦牟尼成佛,在其心中,依然还是有世间亲眷之感,尤其面对父亲,依旧保持“父王”的称谓,可见孝道二字,是没有民族之分的。
但作为佛教里地位悬殊的净饭王,对自己儿子的称呼,却已经变为“佛”或者“佛陀”。我们由此可见,真正成佛的人,本身并没有这些地位的拘泥,反倒是觉悟不及之人,非常讲究这种形式,面对身份尊贵的人,即使这个人以前是自己的部属或亲人,也已经失去那份“亲热”了。
耶输陀罗:
耶输陀罗是释迦牟尼出家前的妻子,其实据记载,两人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要不然,怎么能生下儿子罗睺罗?在释迦牟尼成佛前,耶输陀罗和释迦牟尼夫妻间的称呼,估计也和无数普通夫妻一样,没有什么差别,但是成佛之后呢?
据佛经记载,耶输陀罗在阻止罗睺罗出家前,曾和净饭王有过激烈的辩论,此时的耶输陀罗口中,对已经成佛的释迦牟尼,依然称呼为“太子”。但后来真正两人相见时,倒没有说话了。
于是,我们便可以得知,即使释迦牟尼成佛,在妻子的眼里,还是曾经的悉达多太子。只是,此时的释迦牟尼佛,称呼已经变成了“耶输陀罗”,相信这个称呼,不会是出家前两人之间的称呼吧?
罗睺罗:
作为子辈的罗睺罗,因为他还很小、不能说话的时候,父亲释迦牟尼就独自出家了。所以他和释迦牟尼父子之间,应该没有“父亲”和“儿子”这类的称呼。
后来罗睺罗7岁出家做了小沙弥,长大后因为顽皮,被已经成佛的释迦牟尼佛严加责骂,在释迦牟尼的口中,对儿子的称呼是“罗睺罗”,而在罗睺罗的口里,对父亲的称呼也是“佛陀”。
可见,在释迦牟尼和罗睺罗父子之间,是没有普通父子之间的称呼,而是更倾向于“师徒”这种关系。
当然,作为一个称呼,可能对我们现代人而言,并没有什么,但是在那个年代,称谓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等级制度,一点点差池都会受到礼法的约束的。
通过释迦牟尼成佛前后,他和亲眷之间的称呼变化,我们可以看出,尊贵一方,其使用的称呼比较随意,一般还是沿用以前所用,但卑贱一方,却会根据自己的身份,做出一些相应的调整。比如净饭王,曾经的长辈变为佛陀座下的信徒,是一个由贵入贱的变化,于是称呼也截然不同了。不知道您对此怎么看?
大悲咒的经文什么意思
在佛法经典中,《大悲咒》流传非常久远,且分为广、中、略三个版本。流传这么久远,想必《大悲咒》有它存在的特殊意义吧。《大悲咒》经文是什么意思呢?《大悲咒》是观世音菩萨成佛之时,以大慈大悲之心、无上的菩提..
钟茂森:对待父母要勤心供养,不能够有少许悖逆之心
钟茂森:对待父母要勤心供养,不能够有少许悖逆之心我们继续来学习《佛说盂兰盆经》五重玄义,我们继续看明宗,刚才我们学习到蕅益大师论述孝,分为世间孝与出世孝。刚才讲的世间孝分三种,一种是能尊亲,二种是不辱..
11块纱布
11块纱布在美国有家知名大医院,一位老牌外科医生给病人做腹部开刀手术。一个新来的护士负责供应手术器具,开刀完成要开始缝合伤口时,这个小护士竟然大胆坚持医生停止缝合,所有的护士都大吃一惊,他是大牌医生,怎么会出..
和尚与苹果
和尚与苹果一位老和尚,他身边聚拢着一帮虔诚的弟子。这一天,他嘱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担柴回来。弟子们匆匆行至离山不远的河边,人人目瞪口呆。只见洪水从山上奔泻而下,无论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无功而返,弟子们都..
释迦牟尼纽襻当日给众弟子留下这些遗训
释迦牟尼纽襻当日给众弟子留下这些遗训 佛陀以吉祥卧的姿势卧在娑罗双树之间的床上,很多的弟子围绕在佛陀的四周,大家都是揩鼻抹泪。这时,风息林静,鸟兽没有鸣声,树木之皮流出水滴,百花都萎谢凋零,整个世间都..
普门品回向
普门品虽短但是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益处,因此现在有很多人都在修行普门品,我们坚持去修行普门品,还会使我们了解到很多的知识,从而使我们收获到很多的智慧,让我们看清这个世界,不会被任何事物所诱惑。在修行完普..
释迦牟尼佛之前还有别的佛吗
释迦牟尼佛之前还有别的佛吗为什么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佛祖有些人不能理解,为什么在释迦牟尼佛降临人间之前就有佛教?难道还有别的佛吗?为什么我们管释迦牟尼佛叫“佛祖”?在漫长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伟大的释迦牟尼佛..
经常念诵心经的功德
念心经对自己的改变是很大的,而且尤其是自己长时间的去念心经时,从经文中体会到的知识是很多的,对自己的改变也是很大的,心经中的功德也是很多的,我们多念心经对自己的改变是很大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起其中的功..
金刚经和楞严经的区别有哪些
很多修行佛法的人都是知道金刚经和楞严经的,而且两部经书的效果都是特别的好,所以就导致一些刚刚开始修行佛法的人不知道要修行哪本经书好,所以想知道这两本经书有什么区别,下面我就详细的为大家讲解一下。金刚经..
道教斩妖除魔看似杀气腾腾,与佛相比天尊的慈悲是怜爱万灵!
道教斩妖除魔看似杀气腾腾,与佛相比天尊的慈悲是怜爱万灵!【原创声明】:晓梦阁只做原创内容,晓梦阁出文必属精品,禁止盗用违者必究。文/晓梦阁主由于佛教的信众和僧侣常常把“我佛慈悲”挂在嘴边,久而久之,就..
地藏经是什么时候写的
地藏经是在唐朝的时候翻译来的。地藏经中讲到了试驾牟尼佛为自己的母亲说法的事情,经文中也介绍了地藏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事例,以及通过诸佛菩萨之间的提问和对话,介绍了地狱之间的情况,同时也告诉了众生解脱生死,..
都挺好:明成要去非洲,临行前留下道歉信,这次是真心向明玉忏悔了
都挺好:明成要去非洲,临行前留下道歉信,这次是真心向明玉忏悔了电视剧《都挺好》正在热播,眼看着就要大结局了,苏家的“渣男天团”也逐渐开始看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选择逐渐弥补,在最新更新的预告中,苏明成将..
都江堰历史文化100故事丨花蕊故里马祖寺
都江堰历史文化100故事丨花蕊故里马祖寺马祖融汇儒释道文/刘刚 马瑛花蕊故里徐渡马祖寺初建于7世纪,1672年重建。都江堰市自西魏(公元6世纪)有鸡骨禅师从北方来青城香积山建精舍;8世纪初(唐开元时)又有印度高僧..
金色比丘尼:供养佛塔 得金色身
金色比丘尼:供养佛塔 得金色身金色比丘尼:供养佛塔 得金色身 一时,佛在舍卫城。一下劣种姓的人家生下一个具十八丑相的女孩,父母都很忧愁,父亲说:“这样丑陋的孩子,干脆到晚上把她溺死了喂狗。”母亲说:“夫..
地藏经诵读禁忌
在诵读地藏经的时候,需要的是让自己有平稳的心态,不要使自己产生不好的想法,使自己能够坚定本心,这样才能够使自己不会触犯禁忌,让自己诵读的地藏经都白白的耗费时间。1. 诵读地藏经的禁忌有很多,需要让自己在..
劝君莫邪淫,不淫得善报
劝君莫邪淫,不淫得善报一:(《扬州甘泉县志》)元朝的秦昭,是扬州人,二十岁那年准备到京城游玩,都已经登上船了。他的朋友邓某,赶来为其持酒送行。正在喝酒间,忽有一绝色女子被抬到了船上。邓某令该女拜见秦昭,并介绍说..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