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觉悟成佛,菩提树有何功德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觉悟成佛,菩提树有何功德
转载自作者:文化阅但评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觉悟成佛,菩提树有何功德?
无论信佛与否,很多人常会说一句话“心似菩提树”,用这句话来形容自己的心无波澜。而对普通世俗人而言,菩提树,也就是一种普通的乔木而已。
可是,您知道吗,对信佛的人来说,菩提树那可是佛教的圣物。其原因很简单,大概在距今2600年前,佛教的创始人、后来被尊称为“佛祖”的释迦牟尼,就是在一棵菩提树之下觉悟成佛的。后世信佛之人为了纪念这个事件,便将菩提树当成佛教的第一圣物,其地位简直就是释迦牟尼的化身。
相传,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也有过很多年的苦修。更早的时候,更是修炼了多年的婆罗门教,但都未能彻底证悟。在多年的苦修之后,最后走出苦修林,接受了一个牧羊女的奶酪供养之后,在一棵菩提树下打金刚座连续7个昼夜,最后恍然贯通大道,因而成佛。
我们通过释迦牟尼成佛的过程,足可以看出,菩提树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菩提树之前,释迦牟尼未能成佛,坐到菩提树下,便成就最高果位,这菩提树真有什么奇妙的地方吗?
这菩提树下证道的,其实还不止释迦牟尼一人。同时期的古印度耆那教有位“筏驮摩那”,曾经有过12年衣不蔽体的苦修,也依然未能修得正果。最后,在行经“吠耶婆达”东北的“建皮耶村”时,走得累了,靠着一棵菩提树休息的时候,突然就觉悟成道。这就是后来的“大雄”。
大雄以12年之久的苦修,尚且未能证道,而借一个倚靠菩提树的环节,突然间证得正果,这个现象和释迦牟尼是多么的相似,也更让人们怀疑,菩提树真的对修行有很大的帮助。尤其对大修为者来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本来就是非常困难的,而菩提树,刚好就是百尺竿头进步的阶梯。
且说释迦牟尼证悟成佛之后,依然孜孜不倦地到处讲法了几十年,直到最后涅槃。在释迦牟尼涅槃前,佛教的规模已经初具雏形。因为传播教义的需要,菩提树便被赋予了更多美丽、神圣的传说。
其中比较有名的一种说法,还是和释迦牟尼成佛有关。在这个故事里,菩提树便不再是一棵单纯的树木了,而是一个温柔美丽仁慈的女树神。而释迦牟尼在树下成佛的时候,菩提树女神便为他伸出茂密的枝叶遮阳挡雨,使其免受风雨酷暑之扰。因此功德,成佛之后的释迦牟尼,便尊其为“护法女神”。这应该是菩提树在佛教里的第一种神圣的说法。
因为释迦牟尼在创立佛教之前,也曾信仰过印度教。在古印度教里,菩提树便是三大护法神之一的“毗湿奴”。而古印度人,为了实现生儿育女的祈求,便会找一棵菩提树尽心祈祷,并在枝干上缠上布条之类的。相传这么做,毗湿奴便会对其祝福,使其美梦成真。因此,菩提树在古印度地区,神圣的传说是非常悠久的。
无论是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之后赋予菩提树的无上荣誉,还是更早的古印度人民对菩提树虔诚的信仰。我认为,其实都和古代环境有关,那时候的森林树木遍地都是,而菩提树作为一种根系发达的树木,自然随处可见、并且成长得非常高大,因而看上去更具有神圣的气派。
在我看来,菩提树成为佛教的“护法女神”,这和古人对自然的熟悉和掌握度不够深刻,才将其视同神圣、并赋予很多“超自然”的神通,这也是古代朴素的认识论决定的。
就如同古代汉地的人们,对于“龙”、“凤”等传说动物的崇拜一个道理。而菩提树和释迦牟尼的因缘,我们应该可以认为,是释迦牟尼成就了菩提树的功德,不知道您对此怎么看?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念佛念经就是修行,修什么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念佛念经就是修行,修什么1 佛在经上跟我们说得很明白,来生要得人身,需要具足五戒十善。我们今天反省一下,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与五戒十善有几分相应?自己给自己打个分数,看看能不能及格?..
净土法门法师:三归依的真实义
净土法门法师:三归依的真实义对于学佛修行的最高原则,佛给我们提出了三个纲领。那三个纲领就是三归依,在我们的同修中,不少曾受过三归依,但对三归一的真实意义未必知道得很清楚。受了三归依才真正是佛的弟子,跟..
净土法门法师:三藏:经、律、论
净土法门法师:三藏:经、律、论【叁藏:经、律、论。】这就是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分为这叁大类。我们中国后来编书,像《四库全书》,《四库全书》这个构想,就是根据佛经的方法来的。佛门有叁藏,分为叁类,..
净土法门法师:三恶道进去容易,出来很难
净土法门法师:三恶道进去容易,出来很难第三,佛提醒我们,恶道可怕。这是经上讲的三恶道,恶道很容易进去,很难出来。三恶道是什么样的原因形成的?佛告诉我们,饿鬼道是贪心,贪心重的堕饿鬼道,地狱道是瞋恚心,..
净土法门法师:什么人最幸福?什么人最快乐?
净土法门法师:什么人最幸福?什么人最快乐?【解】“皆由贪着财色”。多求无厌足为“贪”;贪心牢固曰“着”。《宝积经》云,邪念生贪着;贪着生烦恼。人生在世,特别是我们现代这个时代,说起来是非常的可怜、可悲、..
净土法门法师:两百年来,造业最重的,没有人超过慈禧太后
净土法门法师:两百年来,造业最重的,没有人超过慈禧太后现在,这是乱世,有特异功能的、附体的特多。我自己亲自遇到一次,这很多年前在北京,住一个星期,这一个星期就遇到一个附体的,那个不是假的,那是真的。附..
净土法门法师:“师承”为何要强调只能跟着一个老师学?
净土法门法师:“师承”为何要强调只能跟着一个老师学?在中国古代学习讲求“师承”,“师承”就是跟一个老师学。为什么?同样一部经论,确实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并不一致,如果说跟两个老..
净土法门法师:“系念不乱”与“一心不乱”皆能往生
净土法门法师:“系念不乱”与“一心不乱”皆能往生(信因)摘自净空法师《阿弥陀经要解讲记》【信因者,深信散乱称名,犹为成佛种子,况一心不乱,安得不生净土,是名信因。】这个地方教给我们,像佛在《法华经》所..
净土法门法师:为什么有人真的学一辈子,学到老死都没有得到利益,依旧搞六道轮回
净土法门法师:为什么有人真的学一辈子,学到老死都没有得到利益,依旧搞六道轮回有人真的学一辈子,学到老死都没有得到利益,依旧搞六道轮迴。这什么塬因?用章嘉大师的标準,他对于事实真相没有理解。如果真的理解..
净土法门法师:什么事情都可以随顺,都应当随顺,不要去计较
净土法门法师:什么事情都可以随顺,都应当随顺,不要去计较第九愿是「恒顺众生」。众生有迷有悟,迷的多,觉悟的少;纵然觉悟,觉悟的程度不相等,一定要随顺,决定不能勉强。譬如这个法门,我们自己明白了、认识了..
有一种后悔药可以吃,吃了就能治病!
有一种后悔药可以吃,吃了就能治病!我们常常听到世间人说,世上没有后悔药可吃。实际佛法告诉我们,有一种后悔药可以吃,吃了就能治病。什么药呢?就是忏悔。一个人若没到圣人的位次,难免会有意无意犯错误。但我们..
净土法门法师:佛号是圆满功德
净土法门法师:佛号是圆满功德所以一切经戒都劝导我们持戒念佛。我们念佛没有持戒,这个持戒至少五戒十善,真有五戒十善,老实念佛,没有一个不成就。你看海贤老和尚,他这一生当中五戒、十善有没有?有,不但有,圆..
遇到一个违缘,增长一种智慧
遇到一个违缘,增长一种智慧具有菩提心的人,即便遭受再大的痛苦与磨难,也绝不会生起嗔恨等恶念,反而会依靠这种外缘使善法自然增上,因为他能转为道用。有人伤害你,是修忍辱的机会来了;有疾病灾难,是消业的机会来..
选择钓位别发愁,传你九字真言助你连竿爆护!
选择钓位别发愁,传你九字真言助你连竿爆护!钓鱼作为一项有益身心健康的户外运动,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涉足荒野,垂伦长川,一竿一线,尽享悠闲是每个钓鱼人孜孜不倦的追求。虽然说“为娱而渔”,但是经常看着别的..
潘宗光讲解心经
国际知名科学家、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教授,近十多年来潜心佛学研修佛学,他以睿智敏锐和客观实证的科学精神,探求和解说佛教义理,推动佛教人间化理念,正引起海内外佛教界和科学界的极大关注。学佛令人心静智增..
造作恶业后诚心忏悔还会受报吗?
造作恶业后诚心忏悔还会受报吗?造作恶业后诚心忏悔还会受报吗关于业力能否忏悔的问题,我们首先不能存有自性见。因为业也是缘起的,是无自性的。既然是缘起的,必定可以对治,这一前提应当确定。否则,将业视为固定..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