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如来应化事迹连载之十一

繁体

释迦如来应化事迹连载之十一

七十一、船师悔责

《本行经》上说:有一天世尊安祥徐步,从闭塞城来到恒河岸边,时值河水暴涨,水深流急。世尊要渡河,来到摆渡的地方,向船师说:“劳烦你渡我过河。”船师说: “尊者要我渡你过河,当然可以。但你得付给我渡河费。”世尊说:“我是出家人,舍弃一切财宝,视钱财如瓦石土块。所以我实在拿不出渡河费啊!”船师说: “尊者既然没有钱,那就别指望我渡你过河。”

这对世尊忽见一群雁鸟,从恒河南岸向北面飞空而过,即说偈道:“诸雁群党渡恒河,不曾问彼船师价;各运自身出己力,飞空自在随所之。我介应当以神通,腾空翱翔犹彼雁;若至恒河水南岸,安隐定住如须弥。”言毕,腾空而过。

船师见佛转眼间即过彼岸,心生大悔,因自责道:“我今幸遇大圣福田,而不知布施,不肯发心渡至彼岸。如是功德福田,当面错过,岂不可借!”言罢,闷绝在地,良久方醒,从地而起,即往摩伽陀国向频头王奏知此事。

王闻此事已,即对船师下令说:“从今日起,凡是出家之人,要求渡河者,不得向彼索取渡价。”

七十二、降伏火龙

《因果经》上说:有一天世尊想道。“优楼频螺迦叶兄弟三人,有大名称,聪明易悟,然其我慢亦难摧伏。我今当往彼处,教以正法而度脱之。”于是来到迦叶所住处。

时至晚暮,佛向迦叶借石室寄住一宿。迦叶说:“石室虽然寂静,但室中有毒龙,其性凶暴,恐遭伤害。”佛说:“有毒龙也不要紧,只要你肯借就可以了。”迦叶说:“你要是不怕,那就随意住进去好了。”佛便进入石室,结跏趺坐,而入正定。

这时,毒龙见有人进室,就全身出烟;世尊即入火光三昧。龙毒心转盛,身中出火,火焰冲天,焚烧石室;而世尊身心不动,容颜怡然。

迦叶夜起,见石室内满是烟火,以为这位年少沙门,好端端的,不听我的劝告,此番必定为毒龙所毒害,心中有所不忍,就令弟子迅速以水浇灭。哪知火不但不能浇灭,反而更加炽盛。

而此时世尊在室内以神通力,早已把毒龙降伏住了,并化解了它的毒心,为它授三皈依,然后置于钵中。天明,世尊持钵而出,迦叶师徒俱来问讯:“昨夜龙火猛烈,尊者可否受到伤害?”世尊说:“我内心清净,任何外灾都伤害不了。室中毒龙,今在钵中,不信请看。”世尊即把钵举示迦叶。

迦叶师徒见世尊处火不烧,降伏毒龙置于钵中,俱各欢喜赞叹不已。

七十三、急流分断

《普曜经》上说:有一天,世尊来到尼连禅河边,这时河水泛滥,水流激疾。佛运用神通,走入水中,只见河水在佛左右两边分开,中间现出一条大道,佛行其中,左右波浪高出人头。

迦叶见之,恐佛为水所漂,急同弟子乘船在河中寻救。佛见迦叶船从旁边擦身而过,即入于水中,从船底贯入船中,船底仍完好无痕。迦叶敬服,向佛礼拜,请求愿作沙门。

佛说:“你且回去转告众弟子,如果能使众弟子们同心修学正道,岂不更好!况且你在国内是享有声望的人,为众人所钦敬,今要修学正道,也不应只做一个独善其身的人。”

迦叶听从佛的教诲,即对众弟子们说:“你们可知道吗?佛的道德神通、慈悲智慧,是我亲眼所见过的第一人,使我心悦诚服。所以我今决定随佛出家,禀受佛戒,求作沙门。你等何去何从,各自随意。”众弟子说:“师父所尊信的,必不虚妄。我等愿皆随从而作沙门。”

于是,师徒一众脱去外道服饰,连同事火器具,全都丢入水中,然后一齐来到佛前,稽首说道:“我等五百人,皆有信意,愿作沙门!”佛说:“善来!”迦叶等五百人同时剃除须发,而成沙门。

七十四、二弟皈依

《普曜经》上说:迦叶有两位弟弟,一位名那提,另一位小的名竭夷,二人各有弟子二百五十,住在尼连禅河下游。

这一天,有人发现河面上漂浮着许多梵志衣被什物及事火之具,随水下流。二弟惊愕不已,恐兄师徒五百人为恶人所害,或遭受洪水之难,乃急急集合五百弟子,逆流而上至兄住处;只见兄师徒一众俱作沙门,心中莫名其妙,因问道:“大哥年高一百二十,智慧高远,举国上下皆共尊敬承事;而在我等心目中,还一直以为大哥已证罗汉无疑。想不到大哥今反舍梵志业,学沙门法。难道佛法真的是那么至高无上、超特独胜吗?”

迦叶回答说。“是的!佛道的确最尊最贵,其有法门无量。我要不是遇到佛的慈悲教化,纵然穷尽毕生精力,学一辈子也难得道。何况佛的神通智慧,更是难于企及;佛法究竟圆满清净,慈心度人无数,常以三事教化众生:一、佛具五眼六通,成就甚深禅定道力,能变化自在;二、佛的智慧,能洞达众生心中微细意念;三、众生有无量病恼,千差万别,佛能应病与药。”

二位弟弟听了,各生敬仰之心,即与五百弟子一齐向佛请求,愿作沙门。佛说:“善来比丘!”只见二弟及五百弟子一时须发自落,袈裟着身,成为沙门。

这时,随佛出家者共有一千名弟子。佛常为诸弟子们讲经说教,诸弟子莫不欢喜,皆证罗汉果。

七十五、弃除祭器

《佛本行经》上说:当时三迦叶兄弟有一外甥,名优波斯那,是螺髻梵志,有弟子五十人,在阿修罗山中修学仙道。

这位访波斯那梵志听说他三位舅舅并诸弟子,俱投佛出家,修习梵行,即来到三阿舅住处,对三位舅舅说偈道:“舅等虚祀火百年,亦复空行彼苦行;今日同舍于此法,犹如蛇脱于故皮。”

迦叶三兄弟说:“我等以前祀火苦行,实是徒劳无益。方今始悟佛法最胜最妙,岂可错过!”

优波斯那即对众弟子们说:“我三位舅舅有正知见,随佛出家,我今亦欲往诣佛所,修学梵行,你等各随己意。”众弟子说:“我等愿意随从。”

于是,俱至佛所,向佛请求道:“我今愿将众弟子加入佛法中,共修净行。”佛说:“你等既要修学正法,应把身上鹿皮衣及祭火器,悉皆掷弃。”众梵志说:“谨遵所教,我等奉行不违。”即回居处,将所有祭火器具,尽皆弃毁。然后还至佛所,愿求出家。

世尊听许,为彼等开示种种法要,并以三种神通示教,今得殊胜利益,使这五十位新出家弟子很快地获得解脱,证阿罗汉。从此随侍世尊,证会说法。

七十六、竹园精舍

《因果经》上说:当时世尊与迦叶兄弟三人及千比丘,一起来到摩竭提国王舍城。国王频婆娑罗王率领朝臣百官出城迎接。

礼拜问讯毕,佛为频婆娑罗王开示道:“大王当知,此五阴身,以识为本;因于识故,而生意根;以意根故,而生于色;而此色法,生灭不住。大王若能作如是观者,便知此色身乃至世界一切皆属无常,不可久住。法本无我及无我所,因众生颠倒妄想,横计有我及以我所,因而便有种种苦恼产生;若能了知我及我所无有实法,不取身相,不生染著,断此颠倒妄想,诸苦自灭,当下即得解脱。”

国王及众臣民闻此法已,俱得法眼净。国王说:“今日蒙世尊教诲之恩,得履道迹。我从今日,当供养世等及比丘僧,所有衣食住用不使有乏。唯愿世尊,就在竹园居住。”佛说:“很好!”国王还城后,即敕令群臣,速于竹园起造堂舍,种种装饰,极令庄严。起造完毕,即便严驾来到佛所,恭请佛及比丘往住竹园精舍。

于是,佛率领众弟子同国王一齐来到竹园,无量诸天前后围绕,作种种伎乐。这时国王手执宝瓶,盛满香水,走到佛前,说道:“我今以此竹园奉上如来及众比丘僧,唯愿世尊哀愍纳受。”佛默然受之,遂为王说偈祝愿。

自佛教创立以来,国王礼见佛,以频婆娑罗王为第一人;寺院的建立,以竹园精舍为第一座。

七十七、领徒投佛

《因果经》上说:当时王舍城中,有两位极有才智的婆罗门,一名舍利弗,一名目犍连,各有一百弟子。这二人是至亲好友,互相爱重,曾一齐立下誓言说:将来谁先得闻妙法,必要递相转告,不得吝惜。

有一天,舍利弗偶尔在路上遇见阿舍婆耆比丘入城乞食,只见这位比丘成仪严整而安详,令人敬重,于是就上前询问道:“请问谁是你的老师?你老师平时教导你们什么?”

比丘答说:“我的老师是释迦种姓,得一切种智,为人天大导师,相好智慧及神通力,世无与等。我既年幼,学道日浅,岂能宣说如来甚深妙法,然以所知少分,略为你说。大师常说:‘一切诸法本,因缘生无主;若能解此者,则得真实道。’”

时舍利弗善报既熟,一闻此偈,当下远尘离垢,得见道迹。还至住处,心中念道:一切众生,悉著于‘我’,所以轮回生死不休;若除我想,破灭我见,离于我所,生死自灭。这样想着,心大喜悦。

当时,目犍连见舍利弗诸根寂定,满脸欢悦,即问说:“我今见你颜貌怡然,想必已是妙法。”舍利弗便把遇见比丘所闻法语一一转告目犍连。目犍连一听,亦有所悟,便与舍利弗各率弟子共二百人,共诣门园,请求如来愿度出家。佛说:“善来比丘!”即度为沙门。

这时世尊座下出家弟子共有一千二百五十人,就在摩竭提国弘法,广度众生。


净土法门法师:在梦中、或在定中出现这种现象,这是感应

净土法门法师:在梦中、或在定中出现这种现象,这是感应念佛的人,或在梦中、或在定中,见到阿弥陀佛、见到西方极乐世界,这都是感应。不是有意、不是去求,但是信心十足,相信佛说的话,真话,不是假话,西方真有极..

再大的功德,抵不过一念骄心 再大的罪过,抵不过一念悔意

再大的功德,抵不过一念骄心 再大的罪过,抵不过一念悔意不管这个人间有多少的劫难,都是你的意念所为。每一天,感恩的心,感恩有您~在浙江奉化有个雪窦寺,开山祖师叫妙高禅师。如今在雪窦寺山上还有一个妙高台,..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怎样对付魔障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怎样对付魔障『魔』就是折魔、障碍。这个多半是讲我们内心的烦恼,烦恼魔、五阴魔、生死魔,使我们修道的道业上不能够精进,不能够延续,这就是魔。『怨』是冤家,是外面的人来找麻烦的。我想读经..

关于学密的感想

至于说到另一个感想,那就是有关学密的问题。现在,确实大家都在感慨,种种人都挂起牌子来称自己为上师,还四处传法。刚才我不就说了吗,有人刚刚皈依,他就说自己是上师了。这样的事情大家是熟视无睹了,这个事不是..

净土法门法师:“愿解如来真实义”需要爱心

净土法门法师:“愿解如来真实义”需要爱心恭录自《净土大经解演义》念老在这个批注里跟我们标榜的,这部《无量寿经》从头到尾讲三个真实,真实之际、真实智慧、真实利益,字字句句都是,不一样。你要用真诚心,万分..

净土法门法师:在行善之前先要断恶

净土法门法师:在行善之前先要断恶在行善之前先要断恶佛在《金刚经》上说了十几句,「受持读诵,为人演说」,从这点我们就知道,完全能肯定释迦牟尼佛当年住世四十九年,讲经说法没有中断。每天出去托钵有斋主供养,..

关于深入解释算命、看相、风水的一篇好文章

关于深入解释算命、看相、风水的一篇好文章先说风水——中国人都知道风水,也很认真的去了解、运用风水。风水的真相就是一句很老的话—— 福地福人居。你要是有福分,住在风水差的地方,风水会随你转好。你要是没福..

内心安定,何处惹尘埃

内心安定,何处惹尘埃第2章 气要和,性要缓,春来草自清多年古镜要磨功,垢尽尘消始得融;静念投于乱念里,乱心全入静心中。清普能嵩世界上从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叫烦恼,叫怨恨,只是因为人们的心性难免浮躁、焦..

再世情缘,爱情不过是聚散

再世情缘,爱情不过是聚散当我第二次看完台湾33集电视剧《再世情缘》后,内心的那份感动与触动,无以言表。顺亲王府的格格到崇恩寺进香,遇到玉琳法师,二人相见,四目交汇的那一刹那,眼中的那份依恋,唤醒了八百年..

本源法师:阿弥陀佛是人吗?是觉悟宇宙人生真相的圣人

本源法师:阿弥陀佛是人吗?是觉悟宇宙人生真相的圣人【本源法师】任何一尊佛都是人,不是一个普通的人,是一个觉悟宇宙人生真相的圣人。阿弥陀佛同样也是一位圣人。阿弥陀佛圣诞,农历十一月十七,这个出生日期怎么..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怎样超度他离苦?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怎样超度他离苦?1 佛在《地藏经》上明白为我们开示,凡是梦到已经过世的家亲眷属或是熟人,这都是他与你有缘分,有求于你,你应当帮助他。2 不学佛的人,遇到这种情形,按照民俗,会为他烧纸钱,..

净土法门法师:“无明”是怎么来的

净土法门法师:“无明”是怎么来的出自净空法师《华严经讲记》这个就是富楼那尊者在楞严会上向释迦牟尼佛请教的,“无明”怎么来的?“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说本来是佛是什么?六根根性。六根根性那本来是佛,为什么..

净土法门法师:不认识极乐世界不熟悉阿弥陀佛,你的信愿怎么会坚

净土法门法师:不认识极乐世界不熟悉阿弥陀佛,你的信愿怎么会坚第九个是「智自在所依真如。谓若得此真如已,于无碍解得自在故。」解是智慧,无碍是没有障碍,也是一般宗教里面所讲的,赞美神全知全能,无所不知,无..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将恶缘转成善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将恶缘转成善恶缘人哪里来?为什么跟人家结恶缘,你要明了,然后把这个结解开了,恶缘就没有了。所以转恶缘为善缘,最重要的是理智、忍让、布施。 你有智慧,你知道恶缘不是好东西,而且恶缘要是..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欲望愈少,日子愈好过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欲望愈少,日子愈好过1 释迦牟尼当年在世间,在雪山六年苦行,瘦得像皮包骨头,佛还曾经有三个月没有东西吃,托钵托不到,受马麦之报,人家喂马的粮食供养他,他也拿来吃。2 他身为王子,住在皇宫..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能不能成就,要靠精进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能不能成就,要靠精进1 学佛,最重要的是精进。精是纯而不杂,进是有进无退,不退转;不休息、不退转,精纯不杂,你的道业决定成就。2 佛说“人生是苦”这句话的意义,是要我们精进念佛,将苦多乐..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