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如来应化事迹连载之十一
释迦如来应化事迹连载之十一
七十一、船师悔责
《本行经》上说:有一天世尊安祥徐步,从闭塞城来到恒河岸边,时值河水暴涨,水深流急。世尊要渡河,来到摆渡的地方,向船师说:“劳烦你渡我过河。”船师说: “尊者要我渡你过河,当然可以。但你得付给我渡河费。”世尊说:“我是出家人,舍弃一切财宝,视钱财如瓦石土块。所以我实在拿不出渡河费啊!”船师说: “尊者既然没有钱,那就别指望我渡你过河。”
这对世尊忽见一群雁鸟,从恒河南岸向北面飞空而过,即说偈道:“诸雁群党渡恒河,不曾问彼船师价;各运自身出己力,飞空自在随所之。我介应当以神通,腾空翱翔犹彼雁;若至恒河水南岸,安隐定住如须弥。”言毕,腾空而过。
船师见佛转眼间即过彼岸,心生大悔,因自责道:“我今幸遇大圣福田,而不知布施,不肯发心渡至彼岸。如是功德福田,当面错过,岂不可借!”言罢,闷绝在地,良久方醒,从地而起,即往摩伽陀国向频头王奏知此事。
王闻此事已,即对船师下令说:“从今日起,凡是出家之人,要求渡河者,不得向彼索取渡价。”
七十二、降伏火龙
《因果经》上说:有一天世尊想道。“优楼频螺迦叶兄弟三人,有大名称,聪明易悟,然其我慢亦难摧伏。我今当往彼处,教以正法而度脱之。”于是来到迦叶所住处。
时至晚暮,佛向迦叶借石室寄住一宿。迦叶说:“石室虽然寂静,但室中有毒龙,其性凶暴,恐遭伤害。”佛说:“有毒龙也不要紧,只要你肯借就可以了。”迦叶说:“你要是不怕,那就随意住进去好了。”佛便进入石室,结跏趺坐,而入正定。
这时,毒龙见有人进室,就全身出烟;世尊即入火光三昧。龙毒心转盛,身中出火,火焰冲天,焚烧石室;而世尊身心不动,容颜怡然。
迦叶夜起,见石室内满是烟火,以为这位年少沙门,好端端的,不听我的劝告,此番必定为毒龙所毒害,心中有所不忍,就令弟子迅速以水浇灭。哪知火不但不能浇灭,反而更加炽盛。
而此时世尊在室内以神通力,早已把毒龙降伏住了,并化解了它的毒心,为它授三皈依,然后置于钵中。天明,世尊持钵而出,迦叶师徒俱来问讯:“昨夜龙火猛烈,尊者可否受到伤害?”世尊说:“我内心清净,任何外灾都伤害不了。室中毒龙,今在钵中,不信请看。”世尊即把钵举示迦叶。
迦叶师徒见世尊处火不烧,降伏毒龙置于钵中,俱各欢喜赞叹不已。
七十三、急流分断
《普曜经》上说:有一天,世尊来到尼连禅河边,这时河水泛滥,水流激疾。佛运用神通,走入水中,只见河水在佛左右两边分开,中间现出一条大道,佛行其中,左右波浪高出人头。
迦叶见之,恐佛为水所漂,急同弟子乘船在河中寻救。佛见迦叶船从旁边擦身而过,即入于水中,从船底贯入船中,船底仍完好无痕。迦叶敬服,向佛礼拜,请求愿作沙门。
佛说:“你且回去转告众弟子,如果能使众弟子们同心修学正道,岂不更好!况且你在国内是享有声望的人,为众人所钦敬,今要修学正道,也不应只做一个独善其身的人。”
迦叶听从佛的教诲,即对众弟子们说:“你们可知道吗?佛的道德神通、慈悲智慧,是我亲眼所见过的第一人,使我心悦诚服。所以我今决定随佛出家,禀受佛戒,求作沙门。你等何去何从,各自随意。”众弟子说:“师父所尊信的,必不虚妄。我等愿皆随从而作沙门。”
于是,师徒一众脱去外道服饰,连同事火器具,全都丢入水中,然后一齐来到佛前,稽首说道:“我等五百人,皆有信意,愿作沙门!”佛说:“善来!”迦叶等五百人同时剃除须发,而成沙门。
七十四、二弟皈依
《普曜经》上说:迦叶有两位弟弟,一位名那提,另一位小的名竭夷,二人各有弟子二百五十,住在尼连禅河下游。
这一天,有人发现河面上漂浮着许多梵志衣被什物及事火之具,随水下流。二弟惊愕不已,恐兄师徒五百人为恶人所害,或遭受洪水之难,乃急急集合五百弟子,逆流而上至兄住处;只见兄师徒一众俱作沙门,心中莫名其妙,因问道:“大哥年高一百二十,智慧高远,举国上下皆共尊敬承事;而在我等心目中,还一直以为大哥已证罗汉无疑。想不到大哥今反舍梵志业,学沙门法。难道佛法真的是那么至高无上、超特独胜吗?”
迦叶回答说。“是的!佛道的确最尊最贵,其有法门无量。我要不是遇到佛的慈悲教化,纵然穷尽毕生精力,学一辈子也难得道。何况佛的神通智慧,更是难于企及;佛法究竟圆满清净,慈心度人无数,常以三事教化众生:一、佛具五眼六通,成就甚深禅定道力,能变化自在;二、佛的智慧,能洞达众生心中微细意念;三、众生有无量病恼,千差万别,佛能应病与药。”
二位弟弟听了,各生敬仰之心,即与五百弟子一齐向佛请求,愿作沙门。佛说:“善来比丘!”只见二弟及五百弟子一时须发自落,袈裟着身,成为沙门。
这时,随佛出家者共有一千名弟子。佛常为诸弟子们讲经说教,诸弟子莫不欢喜,皆证罗汉果。
七十五、弃除祭器
《佛本行经》上说:当时三迦叶兄弟有一外甥,名优波斯那,是螺髻梵志,有弟子五十人,在阿修罗山中修学仙道。
这位访波斯那梵志听说他三位舅舅并诸弟子,俱投佛出家,修习梵行,即来到三阿舅住处,对三位舅舅说偈道:“舅等虚祀火百年,亦复空行彼苦行;今日同舍于此法,犹如蛇脱于故皮。”
迦叶三兄弟说:“我等以前祀火苦行,实是徒劳无益。方今始悟佛法最胜最妙,岂可错过!”
优波斯那即对众弟子们说:“我三位舅舅有正知见,随佛出家,我今亦欲往诣佛所,修学梵行,你等各随己意。”众弟子说:“我等愿意随从。”
于是,俱至佛所,向佛请求道:“我今愿将众弟子加入佛法中,共修净行。”佛说:“你等既要修学正法,应把身上鹿皮衣及祭火器,悉皆掷弃。”众梵志说:“谨遵所教,我等奉行不违。”即回居处,将所有祭火器具,尽皆弃毁。然后还至佛所,愿求出家。
世尊听许,为彼等开示种种法要,并以三种神通示教,今得殊胜利益,使这五十位新出家弟子很快地获得解脱,证阿罗汉。从此随侍世尊,证会说法。
七十六、竹园精舍
《因果经》上说:当时世尊与迦叶兄弟三人及千比丘,一起来到摩竭提国王舍城。国王频婆娑罗王率领朝臣百官出城迎接。
礼拜问讯毕,佛为频婆娑罗王开示道:“大王当知,此五阴身,以识为本;因于识故,而生意根;以意根故,而生于色;而此色法,生灭不住。大王若能作如是观者,便知此色身乃至世界一切皆属无常,不可久住。法本无我及无我所,因众生颠倒妄想,横计有我及以我所,因而便有种种苦恼产生;若能了知我及我所无有实法,不取身相,不生染著,断此颠倒妄想,诸苦自灭,当下即得解脱。”
国王及众臣民闻此法已,俱得法眼净。国王说:“今日蒙世尊教诲之恩,得履道迹。我从今日,当供养世等及比丘僧,所有衣食住用不使有乏。唯愿世尊,就在竹园居住。”佛说:“很好!”国王还城后,即敕令群臣,速于竹园起造堂舍,种种装饰,极令庄严。起造完毕,即便严驾来到佛所,恭请佛及比丘往住竹园精舍。
于是,佛率领众弟子同国王一齐来到竹园,无量诸天前后围绕,作种种伎乐。这时国王手执宝瓶,盛满香水,走到佛前,说道:“我今以此竹园奉上如来及众比丘僧,唯愿世尊哀愍纳受。”佛默然受之,遂为王说偈祝愿。
自佛教创立以来,国王礼见佛,以频婆娑罗王为第一人;寺院的建立,以竹园精舍为第一座。
七十七、领徒投佛
《因果经》上说:当时王舍城中,有两位极有才智的婆罗门,一名舍利弗,一名目犍连,各有一百弟子。这二人是至亲好友,互相爱重,曾一齐立下誓言说:将来谁先得闻妙法,必要递相转告,不得吝惜。
有一天,舍利弗偶尔在路上遇见阿舍婆耆比丘入城乞食,只见这位比丘成仪严整而安详,令人敬重,于是就上前询问道:“请问谁是你的老师?你老师平时教导你们什么?”
比丘答说:“我的老师是释迦种姓,得一切种智,为人天大导师,相好智慧及神通力,世无与等。我既年幼,学道日浅,岂能宣说如来甚深妙法,然以所知少分,略为你说。大师常说:‘一切诸法本,因缘生无主;若能解此者,则得真实道。’”
时舍利弗善报既熟,一闻此偈,当下远尘离垢,得见道迹。还至住处,心中念道:一切众生,悉著于‘我’,所以轮回生死不休;若除我想,破灭我见,离于我所,生死自灭。这样想着,心大喜悦。
当时,目犍连见舍利弗诸根寂定,满脸欢悦,即问说:“我今见你颜貌怡然,想必已是妙法。”舍利弗便把遇见比丘所闻法语一一转告目犍连。目犍连一听,亦有所悟,便与舍利弗各率弟子共二百人,共诣门园,请求如来愿度出家。佛说:“善来比丘!”即度为沙门。
这时世尊座下出家弟子共有一千二百五十人,就在摩竭提国弘法,广度众生。
虚云老法师对楞严经的开示
★以我的愚见,最好能专读一部楞严经,只要熟读正文,不必看注解,读到能背,便能以前文解后文,以后文解前文。此经由凡夫直到成佛,由无情到有情,山河大地,四圣六凡,修证迷悟,理事因果戒律,都详详细细的说尽了..
金地藏与九华山
金地藏与九华山佛陀住世时,有四大菩萨协助应化人间;他们分别是:大智文殊、大行普贤、大悲观音、大愿地藏。直到佛陀灭度后,他们还是本着那分悲智愿力,不断在人间显迹,救度众生。在中国有十分著名的四大名山,即..
药师经有超度的作用么
师兄在念诵药师经的时候,是有超度的作用,如果师兄想要超度灵魂的话,是要多多的念诵几遍效果才会明显,并且在念诵的时候,也是要非常的诚心,而且在坚持的念诵的时候,师兄也能够体会到念诵药师经有哪些好处。好处..
释迦牟尼佛:和气四瑞
释迦牟尼佛:和气四瑞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地方叫嘎西,那里有一片茂密的森林。森林中有一只羊角鸟、一只山兔、一只猴子,还有一头大象,四只动物和睦相处,从不争吵,欢乐、祥和地生活着。一天,四只动物商量说:“我..
药师经消业障的表现
《药师经》是佛经中的经典经文,也是非常重要的经文,我们修持《药师经》对我们的好处是非常多的,修持《药师经》全文不但可以让我们获得福报,还可以为我们消除业障,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药师经》消业障的..
金刚经中的40句名言,日常诵持功德无量
金刚经中的40句名言,日常诵持功德无量金刚经的40句名言1.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2.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3.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4.应如是布..
金刚经经典名句
在金刚经当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句子,这6句名句,句句都足以让人开悟,值得反复去阅读!当年六祖惠能,在听完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后,马上就开悟了,可见金刚经有着开悟的功,希望可以所有学佛的人,都多读金刚..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浅释
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第九门是历明传译,历是经历,明是明白,传是传授,译是翻译,意思是将本经辗转流布的经过,说个明白。说起这部经的因缘,是很长远的。早于天台智者大师研诵法华而创立三观,后遇梵僧,与智者..
大方广佛华严经最著名的一段话是什么
大方广佛华严经为大乘佛教要典之一,是释迦牟尼成道之后,于菩提树下为文殊、普贤等大菩萨所宣说。经文中经典名句是很多的,下面为大家做一些分享,希望大家能够对大方广佛华严经有更多的认识。1. 护持正法,不惜躯命..
释迦如来应化事迹连载之十一
释迦如来应化事迹连载之十一七十一、船师悔责《本行经》上说:有一天世尊安祥徐步,从闭塞城来到恒河岸边,时值河水暴涨,水深流急。世尊要渡河,来到摆渡的地方,向船师说:“劳烦你渡我过河。”船师说: “尊者要..
要如何学习楞严经
学习楞严经有很多种方法,每个人都会选择不同的方法,每个人的理解都是不同的,所以给他们带来的好处也是不同的,但是对于那些刚学习的人来说,并不知道要如何学习楞严经,那就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下如何学习楞严经吧..
道证法师:她的慈悲和无我的真理相应,自然会感应出没有火灾的影像来
道证法师:她的慈悲和无我的真理相应,自然会感应出没有火灾的影像来在这里,可以向大家说一件真实的事情,给大家作参考——在上海,有一次发生一个大火灾,一大片相连、木材盖的房子,都烧掉了,但是其中唯独有一间..
邪淫的100个危害,有必要反复强调
邪YIN的100个危害,有必要反复强调1. 浪费金钱;2. 浪费时间;3. 浪费精力;4. 浪费身体;5. 人性渐渐丧失;6. 不务正业;7. 是非颠倒;8. 导致杀、盗等其它罪过;9. 自私自利心加重,在情感上患得患失;10. 导致嫉妒心加重;1..
讲楞严经的讲义
《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自唐译汉以后,成为汉传大乘佛学的一部重要经典,无论禅学,均极推崇。历代注疏,多达48种,仅次于《华严》、《法华》、《金刚》、《心经》之注解,在内容上..
巧骗
巧骗有一个老人看到庭园很脏,正好见到几位小孩在那里玩,即说:小弟弟们,你们很乖,很聪明,又听话的好小孩,我很喜欢你们!小孩子听到很高兴,就亲近了这位老人,老人即进一步说:这里庭院很脏,树叶很多,你们帮..
念多少遍大悲咒除业障
只要使自己能够很好的坚持去念大悲咒,就鞥使自己可以很好的消减业障,这样也是能使自己可以有着很好的改善,让自己能够很好的保持下去,这样也是能使自己可以很好的完成心中所愿,让自己能够有着更好的念想,这样也..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