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自心中的爱语
发自心中的爱语
学习说爱语要从内心做起,心中有慈悲喜舍,所说的话便是慈悲喜舍!
口业如山,苦难担
当今社会人们对口业的观念愈趋薄弱,有些媒体充斥着不实的消息、互骂攻讦的言语,这些现象皆由于心中的嗔恨,挑拨离间的恶念,因而造下两舌、恶口、妄言、绮语等口业。有些人不仅自己喜欢动口造业,还乐于邀约大众一起讨论。如此,仅因好奇、无聊,而让是是非非占据己心,不仅纷扰心念,不得自在,甚至动之于口舌,造下口业,实在是得不偿失的事。因此,若周遭友人喜好谈论是非,自己应当保持正念、觉性,不随之附和,否则同流合污,造了口业,将来就要承受苦果。内观自省,口业清净
所谓“守口摄意身莫犯”,在修行中,口业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如十善中身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业──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意业──不贪、不嗔、不痴,其中口业即占了十分之四。身欲造杀盗淫时,警觉性高者,一察觉马上就避免。可是在口业当中,有时我们不会马上看到言语对别人的伤害、影响,乃至未来的果报;反而容易轻忽而犯罪。古德云:“众生自无始以来,口业过恶,积如山海。”因此,千万不要忽略自己脱口而出的任何一句话,不要逞口舌之快,因为“口”具有传播及造恶的力量,其影响所及实不容轻忽。
收摄口业,可以令心保持正念及清净。清净口业的方法很多,例如在行住坐卧中,口念一句佛号或持咒,取代喜说是非、八卦、绮语的习惯,且诵念佛号及持咒,感得的即是清净的法界。此外,更要时时反省检讨──每天在睡前回想自己这一天说了那些话,是否犯了两舌、恶口、妄言、绮语的过失?是否真心赞叹别人?说话的目的及动机,是否都是为了利益大众?透过反省检讨,会让我们在下一次讲话时,更能提高觉性,注意讲话的内容、善加观察是否适时、适地、适人。如此,知时、知地、知人,说话得宜,不仅能令口业清净,更能让人际关系更和谐。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说话,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智慧,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短短的一句话,能令大众和合,也能令彼此的关系破裂。曾有一对夫妇准备从高雄开车到台北,当太太一上车,看到车窗上厚厚的一层灰尘,便说道:“咦!玻璃很久没擦了!”先生立刻回道:“对呀!可是没有人帮我擦!”于是两人开始责怪对方,为了车窗的不干净,两人一路上足足吵了四小时。类似这样的情况,其实只要先生或太太说一句:“我们改天找个时间再一起清理吧!”则一切相安无事,但却没有一人愿意先退让一步。
佛法常说:“功德归三宝,好事归他人,坏事自己反省检讨。”遇到事情,如何解决问题才是重点,更何况多做一点并不吃亏,因为吃亏就是占便宜──占到的是平静、自在,宽大的心怀。所谓“施比受更有福”,布施的人总是为他人的利益着想,无形中人际关系更加和谐;而自私的人总是想到自己,在斤斤计较中,与他人之间的冲突日益加深。
所谓“未成佛道,先结人缘。”学佛,就是学佛的身、口、意,学习佛菩萨的广大心量,以种种爱语,赞叹、包容大众。言语,同时是心念的反射,当心中充满赞叹及爱语,心则光明;若是心中怀着嫉妒排斥,则堕入黑暗。因此,若能学习每天发愿,愿口中所说出的言语,皆是正语、赞叹三宝,藉着不断地薰修与发愿,即能“生处转熟,熟处转生”,将原来不习惯以爱语赞叹、关怀他人的心,转成喜说爱语、柔软慈悲的心。所以,当心念不同时,所说的话也随之不同。
常说爱语摄众生
爱语,令闻者生起信心,赞叹与鼓励有着一股积极的作用。因为众生都有我执,皆希望别人对自己是赞叹、鼓励与肯定。爱语,便是因应众生的心,所讲出柔软、赞叹、鼓励的言语,令众生闻言心生欢喜,充满信心、希望。事实上,一般人听到责难时容易失去信心,而真正能够接受大众批评,且听闻批评后还能如饮甘露者,可说是少之又少。因为,对众生而言,要放下我执,毕竟是件不容易的事。例如有一位居士初次到精舍上禅修课,穿着时髦,如果当下就直接指责她的穿着不适合道场,不仅令对方难堪、不安,也枉费她对打点自己的用心;反之,若先赞叹她对衣着的别出心裁、品味独到,进而令其了解在道场简朴的衣着,更能让自己收摄六根,专注用功。如此一来,居士感受到道场对她的肯定及善意,即能产生信赖与好感,因而更喜亲近佛法。
心直口快,缺乏对他人的关照及体谅,说出来的话反而会有反效果。我们总以为直言进谏便是真心的表现,尤其看到他人种种的习气、烦恼时,总想劝谏对方,甚至不吐不快。其实,如此直接的指责,未必会达到预想效果。佛法是一种教育,其目的无非是希望对方接受佛法的教化,进而改变自己,开创积极、光明的人生。但在劝谏的过程中,常常不自觉的也混杂着个人的感受与情绪,因此尺度常拿捏不当,结果往往没有解决对方的问题,反而又令对方重增一层烦恼。
佛法中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二应身──“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所以,劝谏他人时,如能善加观察,因应根机,采取对方最能接受的方式,如此流露的言语便是充满慈悲、包容与智慧。
真诚涌出的爱语
人与人真正的沟通是在于心,但是心念无形无相,感受不出来,则需透过语言文字来表示,这都是心的作用,也就是沟通的方式。语言当中有着许多不同的相状,或疾言厉色,或雄辩滔滔,或能言善道,或沉默寡言;有人说话结巴,但予人诚恳朴实的感受;有人讲话天花乱坠,却予人油腔滑调的感受;而当人们为令大众和合,或为鼓励他人用功而赞叹,或因恭敬心而由衷赞叹三宝,这些都是一种善法。反之,若为求自己的私利、升官发财、攀附关系而去赞叹,则是巧言令色。因此,语言的善恶,并非从话的表相来决定,而是要省视说话时的因心,是善、是恶。
学习说爱语要从内心做起,心中有慈悲喜舍,所说的话便是慈悲喜舍;反之,内心充斥愤恨斗争,说出口的话,便充满愤恨斗争。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起心动念,透过听经闻法,反覆薰修,心中具有正知正见,则说出来的话就是善语、净语,如此即能将众生心慢慢转成菩萨心、佛心。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持守清净口业,除了消极的不说两舌、恶口、妄言、绮语之外,更要积极的随喜赞叹,在合时宜的因缘下,自心中涌出真诚的爱语,能让闻者如沐春风,令周遭充满欢喜。
净土法门法师:天天念佛,看看念一声“阿弥陀佛”您获得了什么?
净土法门法师:天天念佛,看看念一声“阿弥陀佛”您获得了什么?大家天天念佛,可是根本不知道自己获得了什么!当您知道您一声佛号会有如此大的福慧时,您能不“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的为众生、为自己、亲人们诵念这..
净土法门法师:做餐饮,杀业重,可以这么做!
净土法门法师:做餐饮,杀业重,可以这么做!那一点是什么?全世界的示范点。要知道自己精力有限,智慧能力都有限,不能搞太多,从自己本身做起,一家做起。像胡小林居士,从他一个公司做起,他就影响很多人,别的做..
净土法门法师:事实真相是宇宙人生是自己变现出来的
净土法门法师:事实真相是宇宙人生是自己变现出来的般若智慧在哪里?绝对不是在《大般若经》里面。在什么地方?在清净心里面。所以,你的心清净了,智慧就生了;换句话说,清净心起作用,就是真实的智慧。我们今天麻烦..
曙提法师:佛法是活泼泼的 绝非教条主义
曙提法师:佛法是活泼泼的 绝非教条主义佛法是活泼泼的 可以自己去体验证悟我们要“于一切众生平等说法。以顺法故不多不少。乃至深爱法者。亦不为多说。”第一要平等说法;第二要顺法,不多不少。第一是,要平等说法..
净土法门法师:为什么感应来的是妖魔鬼怪?
净土法门法师:为什么感应来的是妖魔鬼怪?演【应身以应机赴感为身故以因缘为命。】「应身」是用,法身是体,报身是相。应身是起用,从体起用,什么作用?帮助别人开悟,帮助别人证得法身。所以诸佛菩萨示现在这个世..
净土法门法师:今天受皈依、受戒的人很多,到底有几个护法神保护你?
净土法门法师:今天受皈依、受戒的人很多,到底有几个护法神保护你?我今天下午到此地来,有一位同修抱一个小朋友,我看大概才几个月,问我可不可以受皈依?你们想想,他能不能受皈依?他懂得什么叫皈?他从哪里皈?他懂..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跟佛菩萨为伴侣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跟佛菩萨为伴侣1 这个世间,什么人最有福?天天读经的人有福,天天念佛的人最有福。2 天天读经、念佛,是天天亲近佛菩萨;一天不读经,一天不念佛,跟佛菩萨就远离,佛像供在面前也没用。3 佛菩萨..
净土法门法师:他是这样成就的,我们要记住
净土法门法师:他是这样成就的,我们要记住海贤老和尚给我们做示现,他一生没有念过书,不认识字,农民出身。从儿童时代就跟着大人到田里干活;没有文化,除了农田耕作之外,他什么都不会。二十岁出家,算他命好,他..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这是菩萨行,我们要学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这是菩萨行,我们要学1 在佛门里面,我们最敬仰的印光大师,菩萨示现,不是凡人。他的示现针对社会大众的通病,社会大众哪一个不追求物质的享受?他示现粗茶淡饭、粗布衣裳。 2 他的信徒多,皈依..
净土法门法师:做餐饮,杀业重,可以这么做
净土法门法师:做餐饮,杀业重,可以这么做那一点是什么?全世界的示范点。要知道自己精力有限,智慧能力都有限,不能搞太多,从自己本身做起,一家做起。像胡小林居士,从他一个公司做起,他就影响很多人,别的做老..
净土法门法师:命运有,命运是自己造的
净土法门法师:命运有,命运是自己造的共业在佛法叫引业,引导你到哪一道受生,这个业叫引业。人的引业是什么?五戒、中品十善,在中国是五常、五伦。过去生中修得不错,这一生得人身,这一生得人身之后,我们有没有..
洛桑陀美金刚上师:《和谐中的快乐》之禅定
洛桑陀美金刚上师:《和谐中的快乐》之禅定●时时把心安住在现在所做的事情上,就是一种禅定!●语言只能去描述,真正的境界和状态是说不出来的,要靠自己去体验。●很多人喜欢打坐参禅,自在快乐。但一坐下,眼睛一..
净土法门法师:不杀生得的果报是长寿
净土法门法师:不杀生得的果报是长寿【不杀得长寿。无病常康强。】“不杀生”,得的果报是长寿。诸位要知道,不杀就是无畏布施,必须要做到蚊虫、蚂蚁小动物,都没有杀害牠的念头,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平常在家的同修..
洛桑陀美金刚上师:《和谐中的快乐》之自我观照
洛桑陀美金刚上师:《和谐中的快乐》之自我观照(一)●当对自己不该掌控的人去插手不该管的事时,就要问问自己,究竟是出于对他人的关心还是出于自己内心的不安和浮躁?如果是出于关心,那么对方不论是否接受自己的..
活在当下其实可以很简单
活在当下其实可以很简单活在当下,身心合一 文/阿松前几天,有机会听了一场讲座,是一位学物理的学者,从美国回来,自己在做事业,因为对生命很有感悟,所以有机会就给人上《活在当下》这一讲座,试图让更多的人从物..
洛桑陀美金刚上师:上师三宝加持无处不在
洛桑陀美金刚上师:上师三宝加持无处不在有些弟子修法越修信心越足,上师三宝的加持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有不可思议的奥妙,不是什么外在的东西。信心、毅力、定力、清净心等都是自己培养出来的。三宝的加持无处不在,..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