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难总持经品
我听佛这样说过: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当时许多比丘都生疑问:贤者阿难,究竟有什么善行,能如此强记博闻,记佛所说,一言不差?比丘们便前往佛处问说:“贤者阿难,究竟有什么福德,获得如此无量强记多闻呢?望佛明示。”
佛告诉比丘说:“你们仔细听着,阿难之所以如此,皆因为他有前世福德。过去世阿僧祇劫时,有一比丘,领养着一个沙弥,他每天坚持用严格的方法管教沙弥,领其诵经。每天的课程,沙弥如果完成,比丘便很高兴;如果不足,比丘便苦心责备教育。因为这样,沙弥常怀苦恼,背诵经书,虽有所得,但往往耽误吃饭。如果行乞及时得到食物,便能按时背诵经书;如果行乞,不能及时得到食物,便不能按时背诵经书。如是后者,往往会被比丘责备。有一次,沙弥因此内心愁烦,哭泣着走路。当时有一长者,看见沙弥哭泣着走路,便向前招呼问道:‘你为什么愁恼?’沙弥回答说:‘我师傅对我要求太严格了,叫我背诵经书,每天都有一定的功课限定,如果按时背诵完毕,师傅就会高兴;若达不到要求,他就苦心地斥责我。我行乞及时得到食物,就能按时背诵完经书;如果行乞不能及时得到食物,就不能按时背诵完经书。如是后者,便受师傅的斥责。因为这个缘故,我才愁苦。’于是那个长者马上会告诉沙弥说:“从今以后,你常年到我家,我为你提供饮食,让你不愁食物,然后专心地背诵经书。’沙弥听说此话后,即专心勤勉地诵经,功课的限量不减,天天如此,师徒都十分高兴。
佛又告诉比丘们说:“当时的那个师傅,就是定光佛;当时的沙弥,就是现在的我;当时提供食物的长者,就是现在的阿难。就是因为阿难在过去世造此功德的缘故,现在阿难能获得如此无量,强记多闻,无有忘失。”
诸位比丘,听佛说完之后,皆欢喜奉行。
淡化优势的成功哲学
淡化优势的成功哲学淡化优势的成功哲学央视挑战主持人节目进入到十六选十环节的第七场比赛时,有四位选手参与了角逐。一轮比赛以后,一个女孩被淘汰出局。剩下的三位选手中有位女孩的身材特别高,然而美中不足的是,站姿..
法藏法师:我们学佛法、出家的目的是什么?
法藏法师:我们学佛法、出家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出家的目的是了生死。首先是了生,了生才能够脱死。什么是了生?就是不要再醉生梦死,在我们活着的时候,对宇宙、人生看得很清楚、明白,生活得洒脱、自在。学了佛法以..
涅槃到底是什么意思?
涅槃到底是什么意思?佛法清净无染就是涅槃涅槃(梵语:nirvana),涅槃是佛弟子修学佛法,最终的归宿,最后的目标与终程,更是佛弟子的理念世界。《涅槃经》云:“夫涅盘者,名为解脱。”《涅槃经》云:“涅盘义者..
浴佛节的水能干嘛?居然还能这么用!
浴佛节的水能干嘛?居然还能这么用!浴佛每年农历四月八日,是佛教中至为重要的佛诞日和浴佛节,在这一天,各大寺庙都要在佛殿或露天净地举行浴佛的仪式,其中浴佛所用的香汤又称浴佛水,多由香料或药草煮炼而成,那..
泉州这座千年古刹与嵩山少林寺同根,人少景美还免费
泉州这座千年古刹与嵩山少林寺同根,人少景美还免费转载自作者:旅行家宁乐熙近代著名少林学者唐豪《少林拳术秘诀考证》(1941年上海国术协进会本)载:“真少林共七个,一个在登封(河南),一个在和林(今蒙古),..
法句经故事:富贵,使人更加贪婪!
法句经故事:富贵,使人更加贪婪!财富毁灭愚痴的人,但无法摧毁追求彼岸(渴望证得涅槃)的人,愚痴的人贪爱财富,不只毁灭自己,也害了别人。有一次,高沙喇国的国王前往精舍向佛陀问讯。他首先向佛陀解释晚到的原因..
泰国佛牌真的灵验吗?你了解多少?
泰国佛牌真的灵验吗?你了解多少?带佛牌,不要期望可以无中生有不劳而获,佛牌就好比一点加强剂助力,能力好够勤奋它再给你加强一点,若无能懒惰那加再强也是不见得发挥作用。泰国佛牌是让我们自身内心有一个依托,..
法门寺,为什么是佛教圣地
法门寺,为什么是佛教圣地在咱们中国,有一座寺庙,照样是门票高高挂,确切的说门票高达上百元,但是去的人倒是不少,来看看笔者要讲的法门寺。寺庙的位置在宝鸡市,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这里其实是个青铜器之乡,光是..
法源寺的前世今生
法源寺的前世今生六朝古都北京城,3000多年的历史都镌刻在古老的一砖一瓦、一街一巷中。在古老的胡同中走街串巷,不经意间便会有令你吃惊的发现。比如:法源寺。法源寺始建于贞观十九年,是为唐太宗李世民为哀悼北征..
海天佛国,是普陀山景区的一个景点,坐缆车上去到佛顶山
海天佛国,是普陀山景区的一个景点,坐缆车上去到佛顶山潮音洞位于紫竹林景区内,不肯去观音院对面,和普陀山东面的梵音洞类似,潮音洞也是需要你用耳朵来听的景观。相比之下,潮音洞要显得低矮许多,甚至埋没在礁石..
净土法门法师:修行的真实功夫是「知过」、「改过」
净土法门法师:修行的真实功夫是「知过」、「改过」无论出家在家,凡是佛弟子接受财供养,一定要以法供养回报。佛陀在世是用托钵的制度,当接受供养时,一定要给人说法,这就是报答施主之恩。我们在任何场合,接受人..
注意生命中一切可能的美好
释迦牟尼在尚未成佛之前,经历许多的修练,因而获得极大的智慧。有一次,他有事必须赶往一个遥远的地方,在当时的印度,修行者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自己的一双脚。释迦牟尼心中挂念着目的地,无视路程的遥远与艰幸总..
净土法门法师:卑贱的业因
净土法门法师:卑贱的业因再看下面一段,这一段是「下贱求悔」,这是修忏悔法。【复次普广。若未来世。有诸下贱等人。或奴或婢。乃至诸不自由之人。觉知宿业。要忏悔者。】这是先举忏悔的一类众生。贫贱是人间很苦的..
净土法门法师:佛号力量大了,不但消自己的业障,周边的人也得福
净土法门法师:佛号力量大了,不但消自己的业障,周边的人也得福念佛人如果不懂这些道理,不能够深入经藏,他那句佛号力量就薄弱;懂得这些道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一句佛号力量很大,起很大作用,这是境随心转..
金刚经全文原文注音版
金刚经全文原文注音版可以让我们很好的认识经文中的文字,这样也是有助于我们阅读金刚经,只有让我们先去阅读金刚经,才能够去思考金刚经中的道理,从而能够让我们学习到很多有益于自身的道理,这样也是能够帮助我们..
净土法门法师:修学一切圣贤教诲最重要的指导原则
净土法门法师:修学一切圣贤教诲最重要的指导原则「可见第十九愿重在发菩提心,一心念我。第十八愿重在至心信乐,一向专念」。这前面我们读过,念老在概要裡面将第十八愿、第十九愿经文,全部抄在这个讲义裡面,我们..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