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第十七品及解释
在修行金刚经的时候,大家都是能够感受到经文中讲解的很多知识的,其中金刚经中的知识是非常多的,金刚经的每一品都是讲解了非常多的知识,我们越认真的去修行金刚经全文的时候,从中懂得的知识也就是更多的,能让我们理解到其中很多的知识。
第十七品究竟无我分
【经文】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解释】这时,须菩提又对佛说: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现无上正等正觉心,了知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再执取邪知邪见的禁戒和外道修持法门,对世尊所说正法深信不疑,淡薄种种贪欲、嗔心、愚痴,自然发露了上求佛果,下化众生的菩提心,到此时节,应当如何安住菩提心?如何降伏修道难,度众更难的畏惧心理?佛告诉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露上求佛果下化众生的菩提心,应当生起这样的心:我要救度一切众生,救度了一切众生,而没有一众生实际被我救度。为什么呢?如果菩萨畏惧修道难,畏惧度化众生更难,就是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不是菩萨。为什么这样说呢?须菩提,实在没有任何什么,连发无上正等正觉心都没有,梦幻中的事,究竟什么也没有。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在无数阿僧祗劫,然灯佛出现于世时,有任何什么,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吗?没有,世尊。就我了解佛所说的义理,佛在然灯佛那里,持五莲花奉上如来,又持身投地布发遮住污泥,供养圣尊从身上走过,并发誓愿,愿将来之世作佛当如然灯佛,那是现象上的事,如梦如幻,于无上正等正觉心,没有任何什么,愿将来之世作佛当如然灯佛,也没有然灯佛授记,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佛说:正是如此,正是如此。须菩提,我于尔时,心意清净,没有任何什么妄想住相,如来于未来世当证得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那时候我如果住相供养如来,住相发愿将来成佛当如然灯佛,心里畏惧成佛难,畏惧度化众生更难,以为如来必得真常不灭的无上正等正觉,然灯佛就不给我授记说:你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因为我无所住发无上正等正觉心,领悟实无有法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所以然灯佛给我授记,说这样的话:你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什么原因呢?所谓如来,就是万法都如其本来的义理,没有任何什么。如果有人说:如来证得真常不灭的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实在没有任何什么,佛证得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如来所证得的无上正等正觉,无实无虚。如果诸相非相,唯独如来所得是真实,好比梦中所见一切皆虚妄,唯独捡到的金钱不假。这么说,无上正等正觉虚幻而根本没有吗?所说虚幻非虚幻,即是「诸相非相」,如果虚幻是断灭性的,何必辛苦修行?无上正等正觉于是中无实无虚,所以如来说任何一切什么,都是佛法。须菩提,所说任何一切什么,包括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根六尘六识,苦集灭道等四谛法,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十二因缘法,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波罗蜜,涅盘,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及其它看不到,想不到的任何什么,就是虚幻的任何一切什么,所以只是名叫做任何一切什么。须菩提,譬如人的身体长得很大。须菩提说:世尊,如来说人的身体长得很大,比如在梦中,身体长得很大很大,而实际上没有,只是虚幻的长得很大,只是名叫做大身。须菩提,菩萨也是如此,如果他这样说:我应当救度无量众生。那么,他就不能名叫做菩萨。为什么呢?须菩提,实在没有任何什么,微尘都没有,那有众生可灭度?菩萨要开悟,破迷发现无上正等正觉心,彻底领悟诸相非相,没有任何一法,才名为菩萨,所以佛说任何一切什么,没有我、没有人、没有众生、没有寿者。须菩提,如果菩萨这样说:我难行能行,我难证能证,难度能度,我当以种种功德和智慧来建设未来的佛土,他就不能名叫做菩萨,为什么呢?如来说庄严佛土,就是虚幻的庄严,只是名叫做庄严。须菩提,如果菩萨通达没有我没有任何一切什么,即知成佛不难,度化众生也不难,如来说他真的是名叫做菩萨。
点点滴滴聚禅心
禅定是心专注、不动摇。有时候我们也在固定的时间、环境中修禅,但是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修禅。在日常生活中修禅,就是要提起善念,提起正念,保持正知正见,然后专注。作为佛弟子,我们都有一些正知正见,应该提..
瀑布看上去特别的壮观,风景是大千世界,茫茫人海的瞬间博爱
瀑布看上去特别的壮观,风景是大千世界,茫茫人海的瞬间博爱对于这大片的瀑布,看上去特别的壮观,特别的汹涌。这样美的景色,好像是有人在前面捂住了眼睛,看了这样的景色,就连我们的眼睛都不舍得眨了,好像,我们..
烧香没有固定的时间,这样是不是不好?
烧香没有固定的时间,这样是不是不好? 问:我没有皈依,但我这十几年来,每天只要在家,一般第一件事就是点上三根香,但就是很懒,有时候一觉睡到下午,烧香没有固定时间,请问这样是否不好?答:由于你还没有皈依,..
烦恼的根源是自己
烦恼的根源是自己生气,是因为你不够大度;郁闷,是因为你不够豁达;焦虑,是因为你不够从容;悲伤,是因为你不够坚强;惆怅,是因为你不够阳光;嫉妒,是因为你不够优秀。凡此种种烦恼的根源都在自己这里,所以,每一次..
演华老居士:智度劫路人
演华老居士:智度劫路人夜晚,天黑风寒人稀,我背着装有《金刚经》的小包,衣兜里开着声音较小的念佛机,随着佛号声有节奏的独自走在一段无路灯的道上。突然,有人从背后拍了一下包,低低的声音,“有钱吗?”“有,..
法在当下
法在当下一切法都是空性,所以都可以显现;一切法都是空性,所以各自都可以以缘起的方式存在。现在很多人总说这个神奇,那个神奇,这个人示现神通了,那个人示现神通了,其实那些一点都不神奇,也不叫神通。我们能吃..
照料病人,千古典范
照料病人,千古典范隋朝的辛公义,新任岷州剌史时,看见当地人有害怕疾病的习俗:家里有一个人生病,全家都避开他。因此没有孝道和义气可言。 辛公义想要改变这不好的习俗,遇到有人生病,便派遣官人将病人连床用车..
炷香增福
唐朝的裴休宰相是一位很虔诚的佛教徒,他的儿子裴文德,年纪轻轻就中了状元,皇帝封他为翰林,但是裴休不希望儿子这么早就飞黄腾达,少年进仕。因此就把他送到寺院里修行参学,并且要他先从行单(苦工)上的水头和火头做起。..
熄灭无明火,安心纠己错
缘聚禅莲恩师法语:佛法是心地法门,是内求法,遇到是非矛盾点,先反观自己,看自己哪里错了没有?犯错不可怕,怕的是不愿意正视自己的错误而及时改正。自己错了,要立刻改正,收心归原。忏悔不是口头的,是实际行动..
药师经可以半夜念吗
药师经是可以在半夜念的,但是我们在念的时候不要太晚了,念的太晚不仅能够打扰到别人的修行,而且还影响到了我们明天的精神,所以我们念药师经的时候不要念到太晚,所以我们尽量不要去半夜念药师经。那么,下面就让..
照德法师:佛为何胜魔
照德法师:佛为何胜魔佛没有嗔恨心,魔却有嗔恨心,不同之处就在于此。佛成佛是因为魔的帮助而成佛,因为佛在菩提树下,将要证道时,天魔生嗔恨心,派魔兵魔女来威胁来诱惑,可是佛不动心,用定力克服魔力,所以证得..
烦恼不断?教您六个方法来对治
烦恼不断?教您六个方法来对治烦恼从哪里来?有时是受外境引发而来,例如听不惯别人的话、看不惯别人的作风;另有一种是来自内心的烦恼,如疑惑、嫉妒、心量狭小等,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都是自己找来的..
淡化优势的成功哲学
淡化优势的成功哲学淡化优势的成功哲学央视挑战主持人节目进入到十六选十环节的第七场比赛时,有四位选手参与了角逐。一轮比赛以后,一个女孩被淘汰出局。剩下的三位选手中有位女孩的身材特别高,然而美中不足的是,站姿..
法藏法师:我们学佛法、出家的目的是什么?
法藏法师:我们学佛法、出家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出家的目的是了生死。首先是了生,了生才能够脱死。什么是了生?就是不要再醉生梦死,在我们活着的时候,对宇宙、人生看得很清楚、明白,生活得洒脱、自在。学了佛法以..
涅槃到底是什么意思?
涅槃到底是什么意思?佛法清净无染就是涅槃涅槃(梵语:nirvana),涅槃是佛弟子修学佛法,最终的归宿,最后的目标与终程,更是佛弟子的理念世界。《涅槃经》云:“夫涅盘者,名为解脱。”《涅槃经》云:“涅盘义者..
浴佛节的水能干嘛?居然还能这么用!
浴佛节的水能干嘛?居然还能这么用!浴佛每年农历四月八日,是佛教中至为重要的佛诞日和浴佛节,在这一天,各大寺庙都要在佛殿或露天净地举行浴佛的仪式,其中浴佛所用的香汤又称浴佛水,多由香料或药草煮炼而成,那..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