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良法师:礼佛与拜佛

繁体

印良法师:礼佛与拜佛

礼佛、拜佛是广大僧众的礼仪规范又是佛学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正确认识和对待礼佛、拜佛的真实意义很有必要。因为一切众生皆能成佛,皆有佛性故。我们到大殿,礼拜佛菩萨,为什么?是为了成就一颗菩萨心,并不是盲目地迷信。什么叫迷信?不相信自己能成佛,不相信自己根本功用与诸佛本来无异,这样礼拜于佛多是迷信。多是一些世间的福德,而非真正礼拜的功用。

佛学的礼拜决非对偶像的盲目崇拜,更非迷信作业。现在我们世间很多学佛人,只是哀求菩萨加被保佑,而不知佛的教化欲使我们大家咸得觉悟,咸得出离生死苦海,咸得究竟智慧,咸得圆成世尊一心这种功德。这样的礼拜是归命所在,是礼拜的根本目的。我们要明白这个目的,就能远离迷信,破除迷信。

佛学是一个智慧圆满的教化,礼拜是教化最初之因,成佛是礼拜成就所在。礼拜就是为了成佛,拜佛成佛,就是归命之处。归命于佛,方礼拜于佛,归命于佛必然成佛。

这样的教化因缘是佛教的根本。佛学文化是智慧圆满之教、究竟之教、真实利益之教。当我们礼拜于佛菩萨的时候是发起一个因缘,是为了成就象佛菩萨一样的功用而礼拜,也就是礼佛的根本究竟。

修学佛陀的人,必都是有宿根和善缘的,今天是因位的菩萨,未来更可早证佛果。我们既是未来的佛,我们信自己,礼自己,成就所得的好处,无一不属于自己,多礼拜,多礼佛,【地藏经】所谓:“舍一得万报”。何乐而不为!

礼佛不需要目的性,随缘最好。礼佛所达到的自性忏悔,礼敬佛陀的目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体现着敬畏定心的果报。

礼佛就是时时刻刻都可以随心而然,在心为志,发言为声的。礼佛就是要达到不念而念,念而不念的三昧境界。

我们为什么要礼佛呢?阿弥陀佛又是什么意思呢?它的意思就是“无量光,无量寿”。“光”就是快乐、幸福、吉祥,“寿”就是你慧命的长度。这光和寿又从哪里来呢?就是从你的思想、行为、作风中散发出来的。如果你在礼佛时,有人质疑你念的水准,你的嗔恨心就生起,那么你念佛的功德就非常微小了。其实别人骂你,也就是帮助你消除业障,这时候你如果以感恩的心态对待他,那你内心的业火就不会燃烧。这就是所谓的“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

拜佛是佛学修行的一门很重要的功课。其真正的意义就是修平等心,消除傲慢习气,以尊重佛陀的心去尊重众生。从而达到祈福平安,祈佑吉祥目的。虔诚拜佛才可以消除拜而不明的业障。

拜佛为何要五体投地呢?如果大家能了解拜佛可以健康长寿,使我们大脑得到运动,有助于开智慧的话,自然都会愿意去拜佛。所以拜佛的目的,是为了身体健康,开智慧,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安详,是福慧双修的好方法。

在佛教里,拜的学问是很大的!拜的人要有学问,受拜者更要有学问,希望从今以后,大家拜佛要心无挂碍。佛是不需要我们拜的,佛要是需要我们拜的话,就不能称佛。为什么拜佛的功德很大?因为拜佛能使身体健康、开智慧,那是千金难买的,这不是功德无量是什么?

我们的一切烦恼痛苦起因于太执著。现在学佛了,以后要放下执著、放弃不好的习气。拜佛是减灭烦恼的好方法。

佛就是觉者。是对一切事、理都明白清楚的人。是足有般若智慧的灵主。他了知宇宙中千千万万种事物,各种相似与不相似,相同与不相同的生命形态。因为佛对于他们的生活、身体和心灵的习气全部了解,所以能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拜佛就是这种学习和请教的用途。

其次,佛还完全了解宇宙间一切生命形态的来龙去脉。也知道生死之间到底是怎么转换?如何转接?因此他能帮助一切众生从各个生命形态转换成另一种他们所企盼的生命形态,让他们能在一种理想的情况下生活。

如此说来,礼佛和拜佛都是向佛学文化学习的过程,既不玄妙也非繁琐。

净土法门法师:行住坐卧都可以念

净土法门法师:行住坐卧都可以念「又《圆中钞》云:今经所示」,这个今经是指《佛说阿弥陀经》,「初心凡夫,但是有口能称」,你有口能念,这个称就是把它念出来,「有心能念」,这是心里有佛,口里有名,有佛名,「..

钓鱼钩钩入食指 诵佛号顺利取出

钓鱼钩钩入食指,诵佛号顺利取出刘东明这是一件真实的故事,是我亲身体验的,发生于今年六月五日下午约五点钟的时候。当时我正与三位朋友在庭院闲谈,突然堂妹(名叫秀珠,我四叔的长女,十一岁)跑过来喊叫着:“大哥..

净界法师:怎么分清我是在理观还是在打妄想?

净界法师:怎么分清我是在理观还是在打妄想? 学员:师父慈悲,我的问题是,我们初学的时候怎么分清,我是在理观还是在打妄想? 师父:好!理观它是对道理的观察,道理的观察它是有条件的,要依教起观,我们必须要把..

净土法门法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263集

净土法门法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263集请看《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第五二九页:疏【诸佛告语众生,古有二说:一谓转引,一谓同时。今兼用之。】十方诸佛告诉大众说,「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

净土法门:如何度不信佛的父母

净土法门:如何度不信佛的父母1 我们学了佛,有幸遇到修净土法门,我们依教奉行,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只有乐没有苦,只有自在没有忧愁。我们拿这个法门劝家人,他们听了不相信,不相信不奇怪,不相信我们也不要烦恼..

印良法师:礼佛与拜佛

印良法师:礼佛与拜佛礼佛、拜佛是广大僧众的礼仪规范又是佛学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对待礼佛、拜佛的真实意义很有必要。因为一切众生皆能成佛,皆有佛性故。我们到大殿,礼拜佛菩萨,为什么?是为了成就一..

般若心经对人有什么影响

在修行心经的时候,是能够让自己从心经中学习到很多的知识的,修行心经,能够让自己懂得很多的道理,而且对自己的改变也是很多的,修行心经的时间久了,对自己的改变也就是非常多的,而且自己的坚持,能够从中感受到..

在房间可以念普门品吗-

在房间里也是可以去念诵普门品的,只要让自己控制住音量,不要打扰到别人,就能使自己一直去念诵普门品,念诵普门品也是需要让自己不断的坚持,这样才会使自己有好的耐心,使自己会经历各种的历练,让自己会有好的成..

古时的婆媳关系典范故事

古时的婆媳关系典范故事孝篇【赵妇感火】元朝有个姓赵的孝顺媳妇。是应城地方的人。丈夫早已亡过了。家里很是穷苦。他就出去给人家帮工。赚些钱来养活婆婆。他遇着了好吃的东西。一定带回家来给婆婆吃。自己老是吃粗..

醉酒女坐怀临危不乱,功名利禄前程似锦

醉酒女坐怀临危不乱,功名利禄前程似锦大家好,我叫沈童,男,今年29岁,是某大学中最年轻的副教授,想想我这几年从“助教”到“讲师”,再到副教授的路途十分顺利,觉得和研究生一年级的一件事情有关,现在写出来请..

梦参老和尚讲解大悲咒

大悲咒是一部非常著名的咒语,从之前一直流传到现在,说明它的重要性,所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都在修行大悲咒。在刚开始修行大悲咒的时候,我们可以先看一下法师讲解的大悲咒,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好去了解大悲咒,真正..

陈大惠:纵欲,你的五脏就没有营养

陈大惠:纵欲,你的五脏就没有营养各位,中国古人告诉我们,这是中医讲的科学,我们一定要听。这科学讲的是什么呢?自然规律呀,首先三十岁的时候啊,男女的夫妻生活呀,性行为啊,多长时间一次呢?8天。为什么是8天呢..

多念观音菩萨普门品的作用有哪些

佛法修行在为我们传授智慧的同时也会锻炼我们的定功,随着坚持念诵观音菩萨普门品的时间越久,我们理解到经文的智慧和道理就更加深刻,让自己得到不断的完善。念诵观音菩萨普门品可以让我们渐渐变得更有善心,懂得其..

陈兵:大乘根本加行论

陈兵:大乘根本加行论加行,又译方便,或称前方便、方便道、前行、道前基础,指正式修行之前的必要准备。就象行军之前的备办粮草,出车之前的加油打气,正式修道之前所修的一切行,都可叫做加行。佛教各种修行道,都..

梦参老法师讲大悲咒

我们大家对于我们的修行,念佛,或你专持一行,或是诵经,诵《金刚经》,天天不断,永远如是,这叫功力。你乃至于诵一部《阿弥陀经》,你临命终时绝对生得到。所怕的什么呢?中断,诵诵断了。我们修行人,如果你几十..

药师经的解释

现在有很多的人都在修行药师经,当想要自己修行的功德更加的大,师兄就一定要知道药师经主要讲解的道理是什么,因为在真正的理解到后,自己的修行才会更加的好。当我们在坚持的诵读药师经的时候,就是可以逐渐的体会..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