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加沙王得道
弗加沙王得道
《无常经》云:有生皆必死,造罪苦切身,当勤策三业,恆修於福智。
佛陀时代,弗加沙王与摩揭陀国的瓶沙王非常友好。一天,弗加沙王将一朵由金、银、琉璃等七宝装饰而成的花送给瓶沙王,瓶沙王知道弗加沙王未曾听闻佛法,於是将花转供养佛陀。瓶沙王告诉佛陀:「弗加沙王是我的好友,他送给我这朵珍贵庄严的七宝花,现在我将它转供养佛陀,希望他能藉此功德,放下成见,心开意解,并且前来拜见佛陀,听经闻法,从此敬重三宝。但是我现在有一个困惑,就是不知要準备什麼东西来回报他的餽赠?」佛陀告诉瓶沙王:「你就书写《十二因缘经》送给弗加沙王,他得到此经,一定会开始信受佛法。」
瓶沙王听了之后,回去马上抄写经卷,另外又附上一段话给弗加沙王:「你送了这麼珍贵的宝花给我,我也以佛法之花回赠,若能思惟其中义理,必能明瞭因缘果报的道理。希望你收到后,可以马上诵读,以便同嚐法味。」
果然,弗加沙王读诵经典后反覆思惟,当下便信解法义。他讚叹地说:「佛法实在是微妙精深,能够使人心神安定、国家兴荣,而昔日所追求的财、色、名、食、睡等五欲之乐,原来就是烦恼的根本。累劫以来我执迷不悟,今日才看清人生的真相,世间的一切并没有什麼值得好贪恋享乐的。」於是弗加沙王召集群臣,宣佈将王位交给太子后,便自行剃髮出家。
出了家的弗加沙王,欲向佛陀求授教法及戒律,便著衣持钵一路行脚前往王舍城。到了城外,由於天色已晚,弗加沙王决定在製陶人家过夜,以便第二天一早入城托钵后,即可前去精舍向佛陀乞戒。
佛陀以神通力知道弗加沙王明日进城托钵时,将会意外身亡,不但无缘见佛,更遑论听经闻法。於是佛陀心生悲悯,化身為寻常比丘,前往製陶人家,欲求寄宿。主人说:「稍早也有一位沙门前来寄宿,现在正在窑窟裡,你可以跟他同住一晚。」於是佛陀抱了一捆乾草前往窑窟,找一个角落坐下。佛陀问:「这位沙门,请问你从哪儿来啊?你的老师是谁呢?是什麼样的因缘让你想要出家?你是否见过佛陀呢?」
弗加沙王回答:「我从未见过佛陀,只是看了《十二因缘经》后,便发心出家修行。我準备明天入城托钵后,就去求见佛陀!」佛陀听了,告诉他:「人的生命是非常危脆的,朝夕之间变化迅速,根本无法预知无常何时会降临身上。我们平常就要观照身体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假合,一旦死亡败坏时,只是四大组合归还本位,毋需惊慌恐怖。同时,也要保持觉性,远离妄想,一心专念佛法僧三宝;平时也要多做布施、严持净戒,体会无常的真理,若能如此,则如同亲见佛陀一样殊胜。如果你只是想著明天要见佛陀,是没有什麼益处的!」於是,佛陀又说了一首偈子:
「夫人得善利,乃来自归佛,是故当昼夜,
常念佛法眾。己知自觉意,是為佛弟子,
常当昼夜念,佛与法及眾。念身念非常,
念戒布施德,空不愿无想,昼夜当念是。」
接著,佛陀又為弗加沙王开示苦空无常之理,弗加沙王一心思惟,摄心入定,即证得阿那含果。佛陀知道弗加沙王已契悟真理,於是恢復本来光明庄严的佛身。弗加沙王看了惊喜万分,马上顶礼佛陀。佛陀再次叮嚀他:「无常来临时,千万不要害怕!」弗加沙王则敬诺将依教奉行。
隔天一早,弗加沙王进城托钵,结果在城门附近,被一隻刚生產完為了保护小牛的母牛,以牛角刺腹而亡,因為已证悟道果,死后往生至阿那含天。佛陀知道后,便派遣弟子為他火化,并且造塔。佛陀告诫弟子们:「罪业產生的根源,不可不谨慎小心啊!」
当我们一揭开生命的序幕时,就註定了死亡的结局,是永恆不变的常理。然而,贪著世间种种享乐的我们,要如何坦然面对这必然的结果,以及下一齣未知的戏码呢?唯有相信自己本具的清净觉性,思惟无常、空性之理,勤修善法,累积福慧资粮,才能真正超越无常,达到永恒。
净土法门法师:在梦中、或在定中出现这种现象,这是感应
净土法门法师:在梦中、或在定中出现这种现象,这是感应念佛的人,或在梦中、或在定中,见到阿弥陀佛、见到西方极乐世界,这都是感应。不是有意、不是去求,但是信心十足,相信佛说的话,真话,不是假话,西方真有极..
再大的功德,抵不过一念骄心 再大的罪过,抵不过一念悔意
再大的功德,抵不过一念骄心 再大的罪过,抵不过一念悔意不管这个人间有多少的劫难,都是你的意念所为。每一天,感恩的心,感恩有您~在浙江奉化有个雪窦寺,开山祖师叫妙高禅师。如今在雪窦寺山上还有一个妙高台,..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怎样对付魔障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怎样对付魔障『魔』就是折魔、障碍。这个多半是讲我们内心的烦恼,烦恼魔、五阴魔、生死魔,使我们修道的道业上不能够精进,不能够延续,这就是魔。『怨』是冤家,是外面的人来找麻烦的。我想读经..
关于学密的感想
至于说到另一个感想,那就是有关学密的问题。现在,确实大家都在感慨,种种人都挂起牌子来称自己为上师,还四处传法。刚才我不就说了吗,有人刚刚皈依,他就说自己是上师了。这样的事情大家是熟视无睹了,这个事不是..
净土法门法师:“愿解如来真实义”需要爱心
净土法门法师:“愿解如来真实义”需要爱心恭录自《净土大经解演义》念老在这个批注里跟我们标榜的,这部《无量寿经》从头到尾讲三个真实,真实之际、真实智慧、真实利益,字字句句都是,不一样。你要用真诚心,万分..
净土法门法师:在行善之前先要断恶
净土法门法师:在行善之前先要断恶在行善之前先要断恶佛在《金刚经》上说了十几句,「受持读诵,为人演说」,从这点我们就知道,完全能肯定释迦牟尼佛当年住世四十九年,讲经说法没有中断。每天出去托钵有斋主供养,..
关于深入解释算命、看相、风水的一篇好文章
关于深入解释算命、看相、风水的一篇好文章先说风水——中国人都知道风水,也很认真的去了解、运用风水。风水的真相就是一句很老的话—— 福地福人居。你要是有福分,住在风水差的地方,风水会随你转好。你要是没福..
内心安定,何处惹尘埃
内心安定,何处惹尘埃第2章 气要和,性要缓,春来草自清多年古镜要磨功,垢尽尘消始得融;静念投于乱念里,乱心全入静心中。清普能嵩世界上从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叫烦恼,叫怨恨,只是因为人们的心性难免浮躁、焦..
再世情缘,爱情不过是聚散
再世情缘,爱情不过是聚散当我第二次看完台湾33集电视剧《再世情缘》后,内心的那份感动与触动,无以言表。顺亲王府的格格到崇恩寺进香,遇到玉琳法师,二人相见,四目交汇的那一刹那,眼中的那份依恋,唤醒了八百年..
本源法师:阿弥陀佛是人吗?是觉悟宇宙人生真相的圣人
本源法师:阿弥陀佛是人吗?是觉悟宇宙人生真相的圣人【本源法师】任何一尊佛都是人,不是一个普通的人,是一个觉悟宇宙人生真相的圣人。阿弥陀佛同样也是一位圣人。阿弥陀佛圣诞,农历十一月十七,这个出生日期怎么..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怎样超度他离苦?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怎样超度他离苦?1 佛在《地藏经》上明白为我们开示,凡是梦到已经过世的家亲眷属或是熟人,这都是他与你有缘分,有求于你,你应当帮助他。2 不学佛的人,遇到这种情形,按照民俗,会为他烧纸钱,..
净土法门法师:“无明”是怎么来的
净土法门法师:“无明”是怎么来的出自净空法师《华严经讲记》这个就是富楼那尊者在楞严会上向释迦牟尼佛请教的,“无明”怎么来的?“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说本来是佛是什么?六根根性。六根根性那本来是佛,为什么..
净土法门法师:不认识极乐世界不熟悉阿弥陀佛,你的信愿怎么会坚
净土法门法师:不认识极乐世界不熟悉阿弥陀佛,你的信愿怎么会坚第九个是「智自在所依真如。谓若得此真如已,于无碍解得自在故。」解是智慧,无碍是没有障碍,也是一般宗教里面所讲的,赞美神全知全能,无所不知,无..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将恶缘转成善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将恶缘转成善恶缘人哪里来?为什么跟人家结恶缘,你要明了,然后把这个结解开了,恶缘就没有了。所以转恶缘为善缘,最重要的是理智、忍让、布施。 你有智慧,你知道恶缘不是好东西,而且恶缘要是..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欲望愈少,日子愈好过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欲望愈少,日子愈好过1 释迦牟尼当年在世间,在雪山六年苦行,瘦得像皮包骨头,佛还曾经有三个月没有东西吃,托钵托不到,受马麦之报,人家喂马的粮食供养他,他也拿来吃。2 他身为王子,住在皇宫..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能不能成就,要靠精进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能不能成就,要靠精进1 学佛,最重要的是精进。精是纯而不杂,进是有进无退,不退转;不休息、不退转,精纯不杂,你的道业决定成就。2 佛说“人生是苦”这句话的意义,是要我们精进念佛,将苦多乐..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