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志丹居士:禅宗注重含蓄委婉的“机权语路”
卢志丹居士:禅宗注重含蓄委婉的“机权语路”禅宗注重含蓄委婉的“机权语路”
节选自卢志丹居士《结佛缘,好人缘》
良宽禅师是日本曹洞宗高僧,俗姓山本,字曲,号大愚。他毕生修行参禅,从未稍懈一天。
当良宽禅师老年时候,从家乡传来一个消息,说他的外甥,不务正业,吃喝玩乐,快要倾家荡产了。家乡父老,希望这位禅师舅舅,能大发慈悲,救度亲外甥,劝他回头是岸,从新做人。
良宽禅师终于为乡情所感,就不辞辛苦,走了三天的路程,回到童年的故乡。良宽禅师和多年没见过的外甥见面了。外甥非常高兴与他的禅师舅父相聚,并且特地留舅父过夜。
夜里,良宽禅师在床上坐了一夜禅。次日早晨离去的时候,要穿鞋,他对外甥说道:“我想我真是老了,两手直发抖,可否请你帮忙把我草鞋带子系上?”
他的外甥非常高兴,很麻利地助了舅父一臂之力。
良宽禅师慈祥的说道:“谢谢你了!你看,人老的时候,就一天衰似一天。你要好好保重自己,趁年轻的时候,要把人做好,要把事业基础打好。”
良宽禅师说完后,掉头就辞别了。对于外甥的任何不正当行为,一句也未提。奇怪的是,打从那天以后,他的外甥再也不去花天酒地去浪荡了。
禅宗的教导方法法,有时当头棒喝,有时反诘追问,有时有无不定,有时则暗示含蓄。
佛教传入中国,不只带来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同时也带来一整套表达和接受的形式及符号系统。中国既有观念往往借助于佛教的概念而获致更清晰的表达与说明,唐代王昌龄、皎然诗学中的“境”,清代王夫之诗学中的“现量”,都是借佛喻诗的成功范例。暗示含蓄的表达方式,也是受禅宗言说方式的启发,由禅宗的“话头”获得一种通俗而明白的说明方式的。
禅家修持的根本旨趣是要直截了当地把握到成佛的根源——众生本来具有的佛心。但只说本心则比较空洞、空泛,于是再从心思的外在表现即语言、行动等方面来讲,由此又形成了修持实践的种种新的形式,其中重要的有“机锋”、“机用”,相应地还讲“机境”。
机锋,是以含蓄的语言,试验对方是否理解。机用,是善于掌握运用语言的原则与能灵活地运用语言。机境,是语言表达的主题与境界。
所谓“机语”,就是禅家机锋、机用、机境所表现出来的语言句式,是接引、启发人们开悟和讨论、交流禅法的语句。《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载:“被学人拈出个机权语路,向善知识口角头撺过,看尔识不识?”“机权语路”即机语。
禅宗的“机权语路”,给人们最浅显的启示,就是人与人的交流过程中,说话要委婉含蓄。委婉是一种既温和婉转又能清晰明确地表达思想的谈话艺术,是运用迂回曲折的语言含蓄地表达本意的方法。说话者特意说些与本意相关或相近的话语,以烘托本来要直说的意思。这是语言交际中的一种缓冲方法,但它能使本来也许困难的交往,变得顺利起来,让听者在比较舒适的氛围中领悟本意。
说话委婉含蓄其显著特点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能够诱导对方去领会你的话,去寻找那言外之意。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委婉含蓄的话,不论是提出自己的看法还是向对方劝说,都能比较适应对方心理上的自尊感,使对方容易赞同,接受你的说法。委婉含蓄的说话方式,无疑有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增进人缘的建立。
净土法门的真实大利
到底这部《阿弥陀经》讲的利,利在什么地方啊?我们有时候真的是无动于衷哪!如果是有大的利益,跟我们密切相关,那我们这种求往生的心、肯切念佛的心,那就;如决江河,沛然莫御呀;没有达到这个程度,说明我们对于..
净界法师:你必须告诉自己,离开了佛号就一无所有了!
净界法师:你必须告诉自己,离开了佛号就一无所有了!你必须告诉你自己,你离开了佛号,你就一无所有了! 净界法师 二、解脱的功德。 前面是安乐,这个地方是解脱。 亲近十方诸佛:亲近善知识,善知识有方便力。 其..
净土法门法师:我们为什么堕为六道凡夫?如何化解这个问题?
净土法门法师:我们为什么堕为六道凡夫?如何化解这个问题?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
净土法门法师:真我是什么?
净土法门法师:真我是什么?这个底下括号里说得很好,「因缘和合,而现诸法,实皆虚妄,但是假名而已」。我们现在得这个人身,身体是因缘和合,我们这身体真有吗?如果是真的那就永恒不变,永远不老、不衰、不死,那..
持十二神将圣号,结五色缕,附身精神病好啦!
持十二神将圣号,结五色缕,附身精神病好啦!作者:李文涂纪姐因为小时候家庭穷,长大结婚很能打拼,极想赚钱。她每天早上四、五点钟卖竹笋,八点卖衣服,晚上又做夜市生意。俗话说:大富靠福报,小富靠勤俭。可是过..
净土法门法师:知恩才真正懂得报恩
净土法门法师:知恩才真正懂得报恩我们每天在生活、工作、待人接物当中练什么?练放下执着、放下分别,这叫真功夫。放不下怎么办?放不下,马上转归阿弥陀佛。古大德所说的「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无论是善念是恶念,..
净土法门法师:没有一个法门不是念佛法门
净土法门法师:没有一个法门不是念佛法门摘自净空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 佛说六道凡夫真正常无迷忘的一念是什么?是“我”,六道凡夫念念不忘,“我”不忘。末那识——第七识,第七识就是我执,坚固的执着,无..
净土法门法师:明白这个道理,问题容易解决了
净土法门法师:明白这个道理,问题容易解决了各人的业报,得到的是各人不同的果报。特别是学佛的人,佛告诉我们,遍法界虚空界是一体。我们中国出家人,高僧大德,大家都熟知的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大家都知道他开悟了..
净土法门法师:怀孕生产时如何修福?!
净土法门法师:怀孕生产时如何修福?!怀孕生产时应如何修福。现代卫生医药比过去发达,状况比过去好多了。在古代,特别是农村落后的地区,生产是性命攸关的大事。无论富贵贫贱,生产所受的痛苦是平等的,不能避免的..
净界法师:惟念自佛不算是净土法门
净界法师:惟念自佛不算是净土法门惟念自佛不算是净土法门净界法师 起佛号,这就是禅净双修--自他俱念。这三种念佛有什么特色呢?其实惟念自佛不算是净土法门,惟念他佛跟自他俱念才是属于净土念佛法门。我们看它的..
助念与往生是什么关系?哪些助念行为是不正确的?
助念与往生是什么关系?哪些助念行为是不正确的?问:有的助念团说助念也有师承的,通过一些其他一些方式如 运礃,可以使亡者轻易往生,而且很有瑞相,请慈悲开示,助念与往生的关系? 大安法师答:哦,对待这一点,..
什么时候念大悲咒
大悲咒任何时候都可以念,只要在念的时候大家的内心心存善念,内心向佛就可以。大家在念大悲咒时,要把注意力都放在大悲咒上面,也要用虔诚的内心去念,这样念诵的大悲咒效果才会更好,而大家才能获得好处。但念诵大..
净土法门的临终助念
死亡,对一般人来说,是一恐惧而痛苦的事情;而对净业行人来说,却是法身慧命诞生的辉煌时刻,庆快生平,何戚之有?现代医学基于对死亡不可避免与人性的关爱,已经发展出一特殊部门临终关怀(Hospice安宁照顾、善终服..
净界法师:如何建立楞严咒坛场
净界法师:如何建立楞严咒坛场立坛方法这一科是说明:假设我们是生长在末法时代,末法时代就是我们内心的烦恼也特别的粗重,烦恼它会产生一种干扰,对我们持戒、修三昧,会产生一定的干扰,这是第一个障碍。第二、末..
不说恶语,多说悦耳语
不说恶语,多说悦耳语四种口恶业的第三个是恶语。恶口骂人,说别人不爱听的话,不悦耳的话,让人听了伤心生气的话,说别人的坏处、缺点、毛病,这些都是恶语。比如对六根不具足的人,说他的短处,说聋子、瞎子、矮子..
什么时候听大悲咒好
听大悲咒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好处,所以我们不管在什么时候听大悲咒,只要我们能够认真的去听,就能够收获到很多的好处。但是我们在听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要影响到他人的休息。只要我们心中有所想,就要坚持去更好..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