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分别执着,生活之中处处是佛法

繁体

放下分别执着,生活之中处处是佛法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佛法并不在世间之外,而是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华严经》中讲:“复次,佛子!如来智慧无处不至。何以故?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这句话什么意思?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天生都具备与佛相同的智慧,我们也有佛性,只是被妄想分别执着所障碍,显现不出来了。所以什么是佛法?就是要通过修行,断掉我们的分别执着,只要把分别执着放下,如来智慧就会现前,就明心见性了。

当然,让我们一下子就能放下分别执着,也不太可能,那是属于上根上智之人的事。像六祖慧能,听了一段《金刚经》就开悟了,就放下分别执着了,这是顿悟。但我们绝大数人都是中等根性,只能在日常生活中慢慢练习,一点点逐渐放下,这叫渐悟。分别执着放下的越多,我们的心量也就越大,智慧也就越来越多,用俗话讲,就是想开了,活明白了。

只要我们有这个心,明确了这个方向,生活之中,处处都是佛法。穿衣吃饭是佛法,言谈举止是佛法,待人接物是佛法,乃至工作、学习、看电视都是佛法。

穿衣服还讲究名牌,吃饭还要色香味俱全,睡觉要睡舒服的床,开车要开好车,这就是分别执着,这是贪图五欲六尘。即使你每天参禅、念佛、听经,也不是佛法,因为你没学会放下分别执着,你还有贪嗔痴慢,佛法不是口头禅,不是知识,而是一个人的活法,要落实在日常生活实际当中,这才是佛法。

为什么说看电视都是佛法呢?在我们看电视的时候,就要想到这一切都是假的,都不是真实的,一摁遥控按钮,就什么都没了,有什么值得为之哭、为之笑呢?我们人生也是一样,短短几十年,就如一部很长的电视剧,我们不过是这部剧中的演员而已,有什么好执着的呢?

我们学佛后,心量拓宽了,不再斤斤计较了,别人骂我们两句,也不生气了;工作上受点委屈,也不觉得冤枉了;两口子也不吵架打架了,这是佛法,这是真学佛。在道场上诵经拜佛,参禅打坐,一回到家就把佛法扔在脑后,看这个不顺眼,看那个不地道,谁说两句,就跟谁急,这就学错了,这不是佛法。

所以说,如果没有放下分别执着,你学哪一法都不是佛法,参禅、打坐、诵经、拜佛,都不是佛法;只要放下分别执着,哪一法都是佛法,日常生活之中,处处都是佛法。

那时红尘无我,将来红尘亦无我

那时红尘无我,将来红尘亦无我在很久远的过去世,我不在红尘中,为了实现今生的一个愿望,我发愿到红尘中历尽一切苦难后再回去,于是我进入了凡间。在进入凡间的那一刻,我忘记了我是谁,也忘记了那个愿望。就这样在..

尔来何为?

天神献玉女于佛。欲坏佛意。佛言。革囊众秽。尔来何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问道意。佛为解说。即得须陀洹果。这个天神就是天魔,也就是魔王波旬。这魔王等佛将要成道的时候,他先派了很多魔眷属,也就是军队,..

华严宗“性起”的理论依据,在《宝王如来性起品》里是怎么说的?

华严宗“性起”的理论依据,在《宝王如来性起品》里是怎么说的?“性起”一词来自晋译《华严经》的《宝王如来性起品》,此品的“如来性起”原本是指如来的出现及其因缘。也就是说,华严宗所谈的“性起”思想并非《华..

净界法师:末法时代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净界法师:末法时代最大的问题是什么诸位,你今天对极乐世界的忆念,你不能只是扣着“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这个不对啊!你忆念极乐世界只是忆念了一半,最重要的一半你没有忆念到,极乐世界的最重要的关键在:见佛..

金刚经的智慧不生烦恼降伏其心

金刚经的智慧不生烦恼降伏其心学习佛法,首先应该知道佛法能解决什么问题。如果对此没有明确的认识,一定尚未树立正信。因为不明了佛法能够解决什么问题,也就不知道学佛究竟是为了什么。从《金刚经》来看,佛法就是..

胆小的出家人

空也禅师有一次出外弘法时,经过一条山路,突然窜出很多土匪,拿着刀剑向他索取买路钱。空也禅师看了以后,不觉掉下眼泪,土匪一看空也禅师落泪,哈哈大笑说道:这么一个胆小的出家人。空也禅师说道:你们不要以为我流泪是怕..

野狐精,他心通在何处?

唐肃宗时,西天大耳三藏来到东土,自称有他心通,肃宗要慧忠国师加以试验。慧忠国师连问两次:;你说老僧此刻在什么地方?大耳三藏都回答了,一说在四川,一说天津桥上。待国师再问第三次,大耳三藏技穷,默然以对。..

金刚经,就是强

金刚经,就是强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金刚经的习惯呢?我自己就很喜欢金刚经了!因为每天空闲的时间不多而金刚经的经文不会很长,我大概花个15分钟可以读完一部。以前我有空时会读地藏经,读地藏经的时间就比较长了。我读..

净土法门法师:谈读经

净土法门法师:谈读经 △ 福田一定要由三宝方面去种。末法时期种福田较为困难,魔子魔孙现出家人相,混在三宝中来,众生以魔当作佛子,常走入邪道。故在末法时代,要多读大乘经典,开智慧,才能分别邪正。 △ 消业要..

观音普门品全文

现在有许多人都在修行普门品,修行普门品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帮助,所以我们在修行普门品的时候,一定要用心的去修行观音普门品全文,从而使我们收获到更多的知识,对我们的修行也是有非常大的帮助。那么,下面就让我..

金山活佛如何面对意外奇辱

有一天午后两点多钟,大家都在外边散步,活佛也从他的禅室中走出来,预备往镇江街上去走走,有些士兵们,逗着他开玩笑,闹了一会,大家也就让他走了,就在这时,刚巧那里有一个大小便的粪桶,张营长也太恶作剧了,他..

心经跟大悲咒的区别有哪些

心经跟大悲咒在本质上并没有多大的区别,而且这两部法门的字数都不长,我们就算是一起修行也不会占用我们太多的时间,我们在两部法门的相互印证之下,可能更容易的去理解法门中蕴含着的无穷智慧。心经是《般若波罗蜜..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解

心经的字数比较短,只有260个字,但是每个字的智慧是无穷的,是需要师兄用心体会,同时在念诵的,对于心经白话译文也是需要了解的,只有了解了,才能知道心经讲述的是什么,下面就一起来看一下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解..

达真堪布:如何与债主之间化解恶缘?

黄杨木雕刻之大师心作清刀雕刻地藏王菩萨地藏王,佛系朋友一定都知道地藏王是大乘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当然人们一定是被地藏王的教道以及地藏王的决心所感动,特别是每年农历的七月十三九华山更是人山人海。雕刻文化也是..

金刚经第十一品详解

【第十一品无为福胜】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

邪淫的一点感悟

人看到了有车开来,速度很快朝你驶来,你会不会躲开呢?毫不犹豫的躲开。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怕死,知道不躲开就要碰死。我们有神通啊,知道要死人的,就会害怕。但是邪淫呢?我们会不会躲开?不一定了。为什么呢..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