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素到底有什么好处?不可能让你生病

繁体

吃素到底有什么好处?不可能让你生病

种善因得善果

我们在修善跟慈善家不太一样,慈善家修善,他不一定从觉悟的心发动出来,他可能是一时的恻隐之心,他看到这个众生很可怜,他把他救起来,但是这种业力不会太重,因为他没有道的引导,所以慈善家要造一个强大的善业很难,因为他是随兴与凭着感觉生起的。那么所有的佛弟子,他所发动的善业只有一种情况,从他觉悟的内心发动出来,他一定有道的引导,有道法的引导。

我们举一个例子,佛在世的时候有很多的护法居士,当然最重要的一个大家应该最清楚,就是佛陀的大护法叫须达长者。须达长者他生长在一个大富贵的家庭,而且他非常喜欢布施一些贫穷的孤独的老人,所以他又叫给孤独长者。他有七个儿子,他年纪慢慢大了以后,他前面六个儿子都结婚了,他特别疼爱这个小儿子,所以他对这个小儿子的婚姻特别的重视。那么他找很多人去打听,后来打听到在他隔壁的国家,就是王舍城有一个女众非常的庄严,而且具足了德行,也生长在一个大富贵的家庭。这个须达长者就亲自带着他的侍从,离开了舍卫国到王舍城这家去提亲。这家当然也听说过须达长者的名号,就很恭敬的安排他在客房住下来。

住下来的时候到黄昏的时候,他看到这个花园里面很多人在那里忙来忙去准备很多的饭菜。那么须达长者就问旁边的人说:你们在忙什么呢?他说:你不知道我们家主人明天要请佛陀来供养。他说:那佛陀是怎么样呢?他说:佛陀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有无量的功德。那么须达长者听到佛陀的功德以后,在经论上描述他全身的毛细孔就竖立起来,他起大欢喜,这个人善根深厚,那么到了晚上的时候,大家睡觉,他就控制不了了,他觉得他一定要去见佛陀,不能等到明天了。所以他是中夜的时候离开了亲家的家庭,夜访佛陀。

当然大智慧的佛陀也知道他要来,就在那边等他。他一来的时候佛陀先放大光明,须达长者看到佛陀以后跪下去,佛陀跟他讲四谛法门,他当下证得初果。证得初果以后,诸位知道他有坚定不移的信心,叫四不坏性,所以他证得初果以后,他就骑马要回去了,他觉得明天的宴会不用参加了,他隔天一早就带这侍从急急忙忙的回去了。

他觉得他应该在舍卫国建立一个道场来供养佛陀。但是佛陀的僧团是很庞大的,诸位都知道一千两百个比丘,所以他就打听,在舍卫国果然找到一个好地方,一个花园。但是这个花园是谁的呢?是波斯匿王的太子叫祗陀太子,他就向太子要求购买。太子想说这个长者我也不能得罪,他就问说,你为什么买这个花园?他说:我要供养佛陀还有他的僧众,我准备盖很多的僧寮盖一个讲堂,请佛陀来这个地方常住讲经。那么这个时候祗陀太子一听,这也是好事,但是他拒绝也不是,答应也不是,他只好出一个难题。他说这样子,你如果能够用黄金把我的花园全部把它铺满,我就把花园卖给你。须达长者说,好,一言为定。祗陀太子说,不行啊,我跟你开玩笑的。须达长者说:你今日的太子,明日的君王,君王能够有戏言吗?没办法了只有卖给他了。卖给了他,祗陀太子说,那你这个黄金铺地,那我这个树呢?树算我的,所以叫做祗树,祗陀太子的树给孤独的园,就这样来的。

须达长者他买下地以后,买下地是第一阶段,还要盖房子,所以后来他用黄金,看经论上用大象运黄金,不断的运出去,去买这个地。后来经论上说他盖这个僧寮,僧众寮房殿堂快要盖好的时候,他所有的钱都花光了,那么穷到连饭都没得吃了。这个就是古人说的,接不上锅了。那怎么办呢?因为他毕竟是有钱人家,就在库房里面找找找找,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装米的一个米桶,一个檀香的米桶,就拿这个檀香的木去换一点钱。大家煮了一锅饭准备吃,正要吃饭的时候,目犍连尊者来托钵了。

你知道一个初果的圣人,他对于这种善业招感安乐的果报是不可破坏的,我们一般人受这个果报会受影响,他完全安住在道法,他说把这个饭分一半供养目犍连尊者,剩下一半一家人就凑合着吃,要吃一半的时候舍利弗尊者来了,当然就是面临抉择了,你是重视果报还是重视业因。长者说,再分一半供养舍利弗尊者。

剩下四分之一要吃的时候,佛陀亲自来了,他说,罢了,我们今天就饿肚子了。须达长者就亲自拿着这个四分之一的饭团跑到佛前跪下去供养,佛陀慈悲的接受。接受以后经论上说,佛陀讲了四句偈,他说自今以后罪灭福生,永恒富饶无复匮乏。他说你现在的布施把你过去生剩下的最后一个悭贪的业给消掉,在你未来的生命,在你成佛之前,因为初果离成佛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他说你生命只有一种情况就是永恒富饶,即便你还没有成佛,你的生命已经没有贫穷这两个字。

诸位我们应该知道佛陀讲话,他要嘛不讲,他保持默然,他一讲话,这件事情不能改变,叫金口。他只要为一个人授记,这件事就没有改变余地了。不可能。佛陀说,琉璃王七日必死,不可能改变了一定要死的,七日,那个船跑到海里都没有用。

所以这个故事说什么启示呢?就是说善业决定招感安乐的果报,但这个地方问题来了,因果是隔代受报的,比方说你吃素,我们举吃素就好了,有些人吃素身体不好,那么他怎么办,他怪罪吃素,就说吃素让他身体不好,这个不合道理,你身体不好是因为你前生的杀业,这跟吃素没有关系,即便有它也是一个助缘。

我们不杀生是一个长寿的果报,但是我们在修善的时候,有一种情况就是我们很容易被我们前生的业力所变现的果报所误导,这就很麻烦。如果我们造善的时候,马上出现快乐的果报,那这个很容易做,每一个人都能够做,你布施马上有钱,马上有福报,那这个很有激励。难就难在哪里?尤其是初学者,因为你的生命突然要转换了,就是说你明明修善,但是你痛苦加剧,这个最糟糕,最麻烦。那么这个时候考验你对道法的胜解,就是你对法的皈依。所以这个业果决定就是说,诸位,你不可能造善让你痛苦,这个很重要,这个概念很重要。你不可能吃素让你生病,不可能的,这不合道理的,世界上没有这种道理,如果这个可能,那佛陀所说的法全部推翻掉了,业果决定就不能成立了,那怎么解释呢?我解释给你听。

你吃素是基于慈悲心,这个是一种长寿的药,但是这个业你不能马上用,你要先保存起来,我们刚刚讲过,业他必须经过一个保持的阶段,到来生才用。那么你现在的痛苦是你过去的杀业的余报,你要先受这个前生的余报,这个因果是这样解释的。

诸位你要永远相信一件事情,你修习善业不可能让你痛苦,绝对不可能。因为刚刚讲得很清楚,因果这个释放不可能错乱。所以说,善业突然间出现痛苦的果报,不可能,没有这回事情。那我在修善的时候,明明让我痛苦了,是的,因为你前生的还没有消完,但是你今天的善业还不能用,你要先放在银行,我们大部分的果报,诸位其实你今生大部分的业都还没有出来,因果是隔代受报的,这难理解就在这里。

你春天播的种子,这个米还不能吃的,秋天才能收割,你现在春天吃的米是去年种的。所以你在建立因果思想的时候,你一定要有一个过去现在未来的思考,这个时候你的心才能够坚定下来,否则你很难修行,因为你只要有逆境冲击你,就退转了,你很难的坚定的走上去了。所以这个业果决定的思想很重要,善业一定招感安乐的果报,罪业一定招感痛苦的果报,绝对不可能错乱,绝对不可能,连佛陀都不可能让它错乱,就连阿罗汉也不例外,阿罗汉的这个相续的痛苦也是过去的罪业所感。

那时红尘无我,将来红尘亦无我

那时红尘无我,将来红尘亦无我在很久远的过去世,我不在红尘中,为了实现今生的一个愿望,我发愿到红尘中历尽一切苦难后再回去,于是我进入了凡间。在进入凡间的那一刻,我忘记了我是谁,也忘记了那个愿望。就这样在..

尔来何为?

天神献玉女于佛。欲坏佛意。佛言。革囊众秽。尔来何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问道意。佛为解说。即得须陀洹果。这个天神就是天魔,也就是魔王波旬。这魔王等佛将要成道的时候,他先派了很多魔眷属,也就是军队,..

华严宗“性起”的理论依据,在《宝王如来性起品》里是怎么说的?

华严宗“性起”的理论依据,在《宝王如来性起品》里是怎么说的?“性起”一词来自晋译《华严经》的《宝王如来性起品》,此品的“如来性起”原本是指如来的出现及其因缘。也就是说,华严宗所谈的“性起”思想并非《华..

净界法师:末法时代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净界法师:末法时代最大的问题是什么诸位,你今天对极乐世界的忆念,你不能只是扣着“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这个不对啊!你忆念极乐世界只是忆念了一半,最重要的一半你没有忆念到,极乐世界的最重要的关键在:见佛..

金刚经的智慧不生烦恼降伏其心

金刚经的智慧不生烦恼降伏其心学习佛法,首先应该知道佛法能解决什么问题。如果对此没有明确的认识,一定尚未树立正信。因为不明了佛法能够解决什么问题,也就不知道学佛究竟是为了什么。从《金刚经》来看,佛法就是..

胆小的出家人

空也禅师有一次出外弘法时,经过一条山路,突然窜出很多土匪,拿着刀剑向他索取买路钱。空也禅师看了以后,不觉掉下眼泪,土匪一看空也禅师落泪,哈哈大笑说道:这么一个胆小的出家人。空也禅师说道:你们不要以为我流泪是怕..

野狐精,他心通在何处?

唐肃宗时,西天大耳三藏来到东土,自称有他心通,肃宗要慧忠国师加以试验。慧忠国师连问两次:;你说老僧此刻在什么地方?大耳三藏都回答了,一说在四川,一说天津桥上。待国师再问第三次,大耳三藏技穷,默然以对。..

金刚经,就是强

金刚经,就是强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金刚经的习惯呢?我自己就很喜欢金刚经了!因为每天空闲的时间不多而金刚经的经文不会很长,我大概花个15分钟可以读完一部。以前我有空时会读地藏经,读地藏经的时间就比较长了。我读..

净土法门法师:谈读经

净土法门法师:谈读经 △ 福田一定要由三宝方面去种。末法时期种福田较为困难,魔子魔孙现出家人相,混在三宝中来,众生以魔当作佛子,常走入邪道。故在末法时代,要多读大乘经典,开智慧,才能分别邪正。 △ 消业要..

观音普门品全文

现在有许多人都在修行普门品,修行普门品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帮助,所以我们在修行普门品的时候,一定要用心的去修行观音普门品全文,从而使我们收获到更多的知识,对我们的修行也是有非常大的帮助。那么,下面就让我..

金山活佛如何面对意外奇辱

有一天午后两点多钟,大家都在外边散步,活佛也从他的禅室中走出来,预备往镇江街上去走走,有些士兵们,逗着他开玩笑,闹了一会,大家也就让他走了,就在这时,刚巧那里有一个大小便的粪桶,张营长也太恶作剧了,他..

心经跟大悲咒的区别有哪些

心经跟大悲咒在本质上并没有多大的区别,而且这两部法门的字数都不长,我们就算是一起修行也不会占用我们太多的时间,我们在两部法门的相互印证之下,可能更容易的去理解法门中蕴含着的无穷智慧。心经是《般若波罗蜜..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解

心经的字数比较短,只有260个字,但是每个字的智慧是无穷的,是需要师兄用心体会,同时在念诵的,对于心经白话译文也是需要了解的,只有了解了,才能知道心经讲述的是什么,下面就一起来看一下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解..

达真堪布:如何与债主之间化解恶缘?

黄杨木雕刻之大师心作清刀雕刻地藏王菩萨地藏王,佛系朋友一定都知道地藏王是大乘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当然人们一定是被地藏王的教道以及地藏王的决心所感动,特别是每年农历的七月十三九华山更是人山人海。雕刻文化也是..

金刚经第十一品详解

【第十一品无为福胜】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

邪淫的一点感悟

人看到了有车开来,速度很快朝你驶来,你会不会躲开呢?毫不犹豫的躲开。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怕死,知道不躲开就要碰死。我们有神通啊,知道要死人的,就会害怕。但是邪淫呢?我们会不会躲开?不一定了。为什么呢..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