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第六卷原文解释
楞严经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经文,在修行者的心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楞严经一共是分为十卷的,每一卷都在讲述着它的道理,所以我们在修行的时候一定要明白它其中的含义。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了解下楞严经第六卷原文解释吧。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如说第六卷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此耳根法门。广陈功德。表殊胜圆通也。观世音者。观世音声。圆悟圆应之号。于音言观者。以观智照之也。见六根互用之义。所师之佛。亦名观世音者。因果相符。古今一道也。闻字。指击钟所验。不生不灭之闻性。思者。非思善思恶之思。是用百不思之正思。专注闻性。究此根从何所来。令彼颠倒闻机。脱粘内伏。为拔根之利器。除结之先锋。下入流至现前。皆仗此思而得深入。修者。非造作功行之修。但达诸法如幻。了无根本。不生取著。则诸微细尘垢。自然销落。觉性现前。是名正修。入者。已到之谓。三摩地者。即前大陀罗尼门。谓拔此一根。便得入大罗尼门矣。问初卷已斥思惟是妄。何故此中复用此思。答前所以斥者。以阿难认此思惟为真。不肯放舍。是认贼为子。故须斥破。欲其识贼而求真子也。今复用此思者。是知其为贼。而借贼以杀贼。转祸为功也。且二十四圣所修。门虽不同。要其用心观察。皆用此思。若无此思。无下手处。故即二十四圣下手功夫。皆在观音一门显发。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此叙入观始终也。初于闻中者。即指闻性中也。谓我初以闻性为所观之境。终以闻性为所入之门。流字。即欲流之流。入字。即逆字。顺则因明立所。入则自然亡所。亡所功夫。只是如幻而已。昧如幻而流逸奔尘。便是立所。识如幻而息机归寂。便是亡所。所入。即流也。寂。即亡所也。以能入之根逆流。故所入之尘得寂。不唯动相不生。即静相亦不生。此将闻性与尘分开。不令织妄相成。所谓即明而妙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此根如幻也。渐增。即如幻三昧。更加精明耳。闻。即闻机。所闻。即动静二相。由前根尘交结。故将颠倒闻机。反闻自性。不与尘交。今外尘虽脱。闻机虽伏。未得尽净。故次尽内根。所谓此根初解。先得人空也。尽闻不住。觉所觉空。此觉如幻也。尽闻境界。可谓本觉湛然矣。但住此觉相。犹是法执。今不住此智。则觉与所觉俱空矣。所谓空性圆明。成法解脱也。空觉极圆。空所空灭。此空如幻也。空觉。即觉所觉空也。此境已断见行法执。然未至极圆之地。犹有空相在。从此修到极圆满处。并能空与所空者。一切灭尽矣。所谓解脱法已。俱空不生也。生灭既灭。寂灭现前。无功夫。言初入流亡所。尘空矣。尚有根在。根即是所。根空矣。有空根之智在。智即是所。智空矣。有空智之空在。空即是所。皆不离生灭业识。至于空所空灭。则生灭尽灭矣。诸妄销亡。不真何待。大寂灭海。自然现前。寂非对动之寂。灭非对生之灭。乃不动之寂。无生之灭。即如来藏性。真如实际。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名大寂灭海。此理现则。前山河大地。应念化成无上知觉。下面一切胜用。皆从此发矣。
净土法门法师:在梦中、或在定中出现这种现象,这是感应
净土法门法师:在梦中、或在定中出现这种现象,这是感应念佛的人,或在梦中、或在定中,见到阿弥陀佛、见到西方极乐世界,这都是感应。不是有意、不是去求,但是信心十足,相信佛说的话,真话,不是假话,西方真有极..
再大的功德,抵不过一念骄心 再大的罪过,抵不过一念悔意
再大的功德,抵不过一念骄心 再大的罪过,抵不过一念悔意不管这个人间有多少的劫难,都是你的意念所为。每一天,感恩的心,感恩有您~在浙江奉化有个雪窦寺,开山祖师叫妙高禅师。如今在雪窦寺山上还有一个妙高台,..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怎样对付魔障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怎样对付魔障『魔』就是折魔、障碍。这个多半是讲我们内心的烦恼,烦恼魔、五阴魔、生死魔,使我们修道的道业上不能够精进,不能够延续,这就是魔。『怨』是冤家,是外面的人来找麻烦的。我想读经..
关于学密的感想
至于说到另一个感想,那就是有关学密的问题。现在,确实大家都在感慨,种种人都挂起牌子来称自己为上师,还四处传法。刚才我不就说了吗,有人刚刚皈依,他就说自己是上师了。这样的事情大家是熟视无睹了,这个事不是..
净土法门法师:“愿解如来真实义”需要爱心
净土法门法师:“愿解如来真实义”需要爱心恭录自《净土大经解演义》念老在这个批注里跟我们标榜的,这部《无量寿经》从头到尾讲三个真实,真实之际、真实智慧、真实利益,字字句句都是,不一样。你要用真诚心,万分..
净土法门法师:在行善之前先要断恶
净土法门法师:在行善之前先要断恶在行善之前先要断恶佛在《金刚经》上说了十几句,「受持读诵,为人演说」,从这点我们就知道,完全能肯定释迦牟尼佛当年住世四十九年,讲经说法没有中断。每天出去托钵有斋主供养,..
关于深入解释算命、看相、风水的一篇好文章
关于深入解释算命、看相、风水的一篇好文章先说风水——中国人都知道风水,也很认真的去了解、运用风水。风水的真相就是一句很老的话—— 福地福人居。你要是有福分,住在风水差的地方,风水会随你转好。你要是没福..
内心安定,何处惹尘埃
内心安定,何处惹尘埃第2章 气要和,性要缓,春来草自清多年古镜要磨功,垢尽尘消始得融;静念投于乱念里,乱心全入静心中。清普能嵩世界上从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叫烦恼,叫怨恨,只是因为人们的心性难免浮躁、焦..
再世情缘,爱情不过是聚散
再世情缘,爱情不过是聚散当我第二次看完台湾33集电视剧《再世情缘》后,内心的那份感动与触动,无以言表。顺亲王府的格格到崇恩寺进香,遇到玉琳法师,二人相见,四目交汇的那一刹那,眼中的那份依恋,唤醒了八百年..
本源法师:阿弥陀佛是人吗?是觉悟宇宙人生真相的圣人
本源法师:阿弥陀佛是人吗?是觉悟宇宙人生真相的圣人【本源法师】任何一尊佛都是人,不是一个普通的人,是一个觉悟宇宙人生真相的圣人。阿弥陀佛同样也是一位圣人。阿弥陀佛圣诞,农历十一月十七,这个出生日期怎么..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怎样超度他离苦?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怎样超度他离苦?1 佛在《地藏经》上明白为我们开示,凡是梦到已经过世的家亲眷属或是熟人,这都是他与你有缘分,有求于你,你应当帮助他。2 不学佛的人,遇到这种情形,按照民俗,会为他烧纸钱,..
净土法门法师:“无明”是怎么来的
净土法门法师:“无明”是怎么来的出自净空法师《华严经讲记》这个就是富楼那尊者在楞严会上向释迦牟尼佛请教的,“无明”怎么来的?“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说本来是佛是什么?六根根性。六根根性那本来是佛,为什么..
净土法门法师:不认识极乐世界不熟悉阿弥陀佛,你的信愿怎么会坚
净土法门法师:不认识极乐世界不熟悉阿弥陀佛,你的信愿怎么会坚第九个是「智自在所依真如。谓若得此真如已,于无碍解得自在故。」解是智慧,无碍是没有障碍,也是一般宗教里面所讲的,赞美神全知全能,无所不知,无..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将恶缘转成善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将恶缘转成善恶缘人哪里来?为什么跟人家结恶缘,你要明了,然后把这个结解开了,恶缘就没有了。所以转恶缘为善缘,最重要的是理智、忍让、布施。 你有智慧,你知道恶缘不是好东西,而且恶缘要是..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欲望愈少,日子愈好过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欲望愈少,日子愈好过1 释迦牟尼当年在世间,在雪山六年苦行,瘦得像皮包骨头,佛还曾经有三个月没有东西吃,托钵托不到,受马麦之报,人家喂马的粮食供养他,他也拿来吃。2 他身为王子,住在皇宫..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能不能成就,要靠精进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能不能成就,要靠精进1 学佛,最重要的是精进。精是纯而不杂,进是有进无退,不退转;不休息、不退转,精纯不杂,你的道业决定成就。2 佛说“人生是苦”这句话的意义,是要我们精进念佛,将苦多乐..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