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僧祇数是多少?
阿僧祇数是多少
我们看佛经的时候往往会看到“阿僧祇”这个词。这个词在我以前的印象里面只是一个很大的数,认为是佛陀使用抽象来比喻一个很大很大的数。事实上,“阿僧祇”是佛陀时代定义的一个准确数量,具体是多少可以用我们现代的数量单位算出来。
在《华严经》中佛陀说到:“一百洛叉为一俱胝,俱胝俱胝为一阿庾多,阿庾多阿庾多为一那由他,那由他那由他为一频波罗,频波罗频波罗为一矜羯罗,矜羯罗矜羯罗为一阿伽罗,阿伽罗阿伽罗为一最胜,最胜最胜为一摩婆(上声)罗,摩婆罗摩婆罗为一阿婆(上声)罗,阿婆罗阿婆罗为一多婆(上声)罗,多婆罗多婆罗为一界分,界分界为一普摩,普摩普摩为一祢摩,祢摩祢摩为一阿婆(上声)钤,阿婆钤阿婆钤为一弥伽(上声)婆,弥伽婆弥伽婆为一毗攞伽,毗攞伽毗攞伽为一毗伽(上声)婆,毗伽婆毗伽婆为一僧羯逻摩,僧羯逻摩僧羯逻摩为一毗萨罗,毗萨罗毗萨罗为一毗赡婆,毗赡婆毗赡婆为一毗盛伽,毗盛伽毗盛伽为一毗素陀,毗素陀毗素陀为一毗婆诃,毗婆诃毗婆诃为一毗薄底,毗薄底毗薄底为一毗佉担,毗佉担毗佉担为一称量,称量称量为一一持,一持一持为一异路,异路异路为一颠倒,颠倒颠倒为一三末耶,三末耶三末耶为一毗睹罗,毗睹罗毗睹罗为一奚婆(上声)罗,奚婆罗奚婆罗为一伺察,伺察伺察为一周广,周广周广为一高出,高出高出为一最妙,最妙最妙为一泥罗婆,泥罗婆泥罗婆为一诃理婆,诃理婆诃理婆为一一动,一动一动为一诃理蒲,诃理蒲诃理蒲为一诃理三,诃理三诃理三为一奚鲁伽,奚鲁伽奚鲁伽为一达攞步陀,达攞步陀达攞步陀为一诃鲁那,诃鲁那诃鲁那为一摩鲁陀,摩鲁陀摩鲁陀为一忏慕陀,忏慕陀忏慕陀为一瑿攞陀,瑿攞陀瑿攞陀为一摩鲁摩,摩鲁摩摩鲁摩为一调伏,调伏调伏为一离憍慢,离憍慢离憍慢为一不动,不动不动为一极量,极量极量为一阿么怛罗,阿么怛罗阿么怛罗为一勃么怛罗,勃么怛罗勃么怛罗为一伽么怛罗,伽么怛罗伽么怛罗为一那么怛罗,那么怛罗那么怛罗为一奚么怛罗,奚么怛罗奚么怛罗为一鞞么怛罗,鞞么怛罗鞞么怛罗为一钵罗么怛罗,钵罗么怛罗钵罗么怛罗为一尸婆么怛罗,尸婆么怛罗尸婆么怛罗为一翳罗,翳罗翳罗为一薜罗,薜罗薜罗为一谛罗,谛罗谛罗为一偈罗,偈罗偈罗为一窣步罗,窣步罗窣步罗为一泥罗,泥罗泥罗为一计罗,计罗计罗为一细罗,细罗细罗为一睥罗,睥罗睥罗为一谜罗,谜罗谜罗为一娑攞荼,娑攞荼娑攞荼为一谜鲁陀,谜鲁陀谜鲁陀为一契鲁陀,契鲁陀契鲁陀为一摩睹罗,摩睹罗摩睹罗为一娑母罗,娑母罗娑母罗为一阿野娑,阿野娑阿野娑为一迦么罗,迦么罗迦么罗为一摩伽婆,摩伽婆摩伽婆为一阿怛罗,阿怛罗阿怛罗为一醯鲁耶,醯鲁耶醯鲁耶为一薜鲁婆,薜鲁婆薜鲁婆为一羯罗波,羯罗波羯罗波为一诃婆婆,诃婆婆诃婆婆为一毗婆(上声)罗,毗婆罗毗婆罗为一那婆(上声)罗,那婆罗那婆罗为一摩攞罗,摩攞罗摩攞罗为一娑婆(上声)罗,娑婆罗娑婆罗为一迷攞普,迷攞普迷攞普为一者么罗,者么罗者么罗为一驮么罗,驮么罗驮么罗为一钵攞么陀,钵攞么陀钵攞么陀为一毗迦摩,毗迦摩毗迦摩为一乌波跋多,乌波跋多乌波跋多为一演说,演说演说为一无尽,无尽无尽为一出生,出生出生为一无我,无我无我为一阿畔多,阿畔多阿畔多为一青莲华,青莲华青莲华为一钵头摩,钵头摩钵头摩为一僧祇,僧祇僧祇为一趣,趣趣为一至,至至为一阿僧祇,阿僧祇阿僧祇为一阿僧祇转,阿僧祇转阿僧祇转为一无量,无量无量为一无量转,无量转无量转为一无边,无边无边为一无边转,无边转无边转为一无等,无等无等为一无等转,无等转无等转为一不可数,不可数不可数为一不可数转,不可数转不可数转为一不可称,不可称不可称为一不可称转,不可称转不可称转为一不可思,不可思不可思为一不可思转,不可思转不可思转为一不可量,不可量不可量为一不可量转,不可量转不可量转为一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为一不可说转,不可说转不可说转为一不可说不可说,此又不可说不可说为一不可说不可说转。”
一洛叉是多少呢?这在佛经里面没有找到,但是在《具舍论》里面有记载说:“如彼经言,有一无余数始为一,十一为十,十十为百,十百为千,十千为万,十万为洛叉,十洛叉为度洛叉,十度洛叉为俱胝,十俱胝为末陀,十末陀为阿庾多,十阿庾多为大阿庾多,十大阿庾多为那庾多……”
而在《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七说:“一至百千名洛叉,至百百千名俱胝,百千俱胝名俱胝俱胝,百千俱胝俱胝名阿哲哲俱胝,百千阿哲哲俱胝名阿吒吒俱胝,百千阿吒吒俱胝名阿庾多,百千阿庾多名阿庾多分,百千阿庾多分名那庾多……”所以,我们知道一个洛叉就是十万,或者说是十的五次方。
一俱胝等于一百洛叉就是十的(5+2=7)次方;一阿庾多等于十的(7X2=14)次方;那由他等于十的(7X2二次方=28)次方;频波罗等于十的(7X2三次方=56)次方……僧祇等于十的(7X2一百次方=1.26765060022823E30)次方。真的是一个大天文数字了。
那么阿僧祇是僧祇个僧祇,他的数量从我们现实生活来看,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后面我们可以知道佛陀定义的最大数量是不可说不可说转,这个数量同样对于我们的现实生活是没有什么意义。我们只要理解为无穷大就可以了,实际上这个无穷大对于《华严经》描述的法界来说,还远远不够大。
比如《华严经》中对数量的最后总结“不可言说不可说,充满一切不可说,不可言说诸劫中,说不可说不可尽。不可言说诸佛刹,皆悉碎末为微尘,一尘中刹不可说,如一一切皆如是。此不可说诸佛刹,一念碎尘不可说,念念所碎悉亦然,尽不可说劫恒尔。此尘有刹不可说,此刹为尘说更难,以不可说算数法,不可说劫如是数。以此诸尘数诸劫,一尘十万不可说……”
不管是从《华严经》还是《具舍论》,或者是《大毗婆沙论》上对数量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出,佛陀定义数字的情况是非常详细的。而且佛陀常用的数量单位:俱胝、那由他、僧祇、无量、无等、不可说等等来看,他们的关系也很微妙。比如一个僧祇正好等与二的一百次方个俱胝。
结合前几天发的日记《管窥三千大千界》,我们知道我们的眼光是如何藐小,我们的知识是如何地贫乏了。要想了解我们所处的宇宙世界,我们还需要很多很多的知识。所以,很希望现代科学能从佛陀的智慧中,得到一些启发,使得我们可以对我们所处的宇宙世界多一些了解,知道我们的身边事多一些。
一劫是多少年?
=========
劫,是一个时间单位。一劫到底有多长的时间呢?劫有大劫、中劫和小劫。佛教所说的小劫,是怎样计算的呢?是根据人的寿命来计算的。佛教经典里说,人的寿命从84000岁开始,然后每100年减一岁,一直减到人的寿命10岁为止,然后再从人的寿命10岁开始,每过100年增加一岁,一直增加到80000岁,这样一增一减就叫一小劫,一小劫以现在的年数来计算,是(84,00010)×100×2=15,998,000年。那么,一小劫就是15,998,000年。佛教所说的中劫,就是20个小劫。那么它的公式就是15,998,000×20=319,960,000,可见一中劫的时间就是319,960,000年。佛教所说的大劫,就是80个小劫,可见一大劫的时间就是319,960,000×80=1,279,840,000
============
佛说的“恒河沙”代表现在的数字是多少?
恒河沙相当于10的52次方。(参考)
净土法门法师:一定是自己先得度,你才有能力去度別人
净土法门法师:一定是自己先得度,你才有能力去度別人我们的信心、诚敬心起不来,怎么办?研究这本经教。你要是真的把极乐世界认识了,搞清楚了,认识阿弥陀佛,认识极乐世界,那你就非去不可,你的诚敬心就生出来了..
兹本禅师:天台智者大师略传
兹本禅师:天台智者大师略传第一章:大师家系止观明静,前所未闻。故智者大师把它作为定慧兼弘,发心修行之纲要,并以五时六教,判释一代圣宗,以十乘三观,昭示人们直达圣境。大师创立的天台宗,令吾辈至今犹远沾妙..
本源法师:如何才能身心自在?有个方法对每人都适用
本源法师:如何才能身心自在?有个方法对每人都适用本源法师我们闻到佛法,要升起感恩的心,感恩他老人家到五浊恶世来度化我们。佛法究竟讲的是什么?有必要把这些简单的道理讲一下。众生身体有毛病,内心有烦恼(也是..
净土法门法师:什么是佛?
净土法门法师:什么是佛?1、什么是佛?佛不是在空中闪闪发光的物质,佛是大慈大悲的人,佛是念念为众生的人,是德高望重的人,是正知正见的人,是深信因果的人,是随缘了业的人,是离一切相、修一切善的人,是露出圆..
净土法门法师:他阿弥陀佛念上三天,头就不痛了
净土法门法师:他阿弥陀佛念上三天,头就不痛了我这次在美国遇到一个学生,他出了一次车祸,车祸的时候大概头脑受伤了,伤势大概不算太严重,他常常头痛,医药都没有效。他来问我,我叫他念佛,念了很有效,他告诉我..
净土法门法师:以为净土跟阿弥陀佛是在自己心外,你已经是外道
净土法门法师:以为净土跟阿弥陀佛是在自己心外,你已经是外道我们天天念这一句阿弥陀佛,有没有谤佛?如果你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只是西方极乐世界法藏比丘所成的佛,与自己不相干,这就是谤佛了。为什么?你不晓得「..
生命中你看重什么?你懂得爱吗?
有一位父亲存了很久的钱,终于买了一辆雪亮的新车。他非常宝贝这部车,每天都洗车打蜡。他五岁的儿子见父亲这么爱车,也非常兴奋地帮他一起洗。父亲有这样一个儿子,非常满意,觉得儿子很体谅为父的心。有一天,这位..
净土法门法师:“我见”是怎么来的?
净土法门法师:“我见”是怎么来的?摘自《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四,「慢,恃己于他高举为性」,叫傲慢。慢这个烦恼与生俱来,不是学来的,生下来就有,从宇宙起源,我们自己生命起源那一天就有。法相宗阿赖耶所说的,..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修得俊美的相貌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修得俊美的相貌佛在经论上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的相,是业力变现的。相的好丑,就是善恶业的现前。俗话常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众生的相貌为什么长得不一样?心不一样,对于一切事物的想法、看法..
本焕老和尚:苦都是因业而成,都是自己造的
本焕老和尚:苦都是因业而成,都是自己造的今天是佛七的第四天了。这几天,大家都在为自己忙,这很好。世上的人整天为名为利忙,因为儿女妻子要吃穿,为我而忙。若无我,就能放得下。因有我,就随业而转,为我则离岸..
净土法门法师:好恶在自己的心
净土法门法师:好恶在自己的心 出自净空法师《华严经讲记》第二个,瞋恚。现在贪瞋痴非常非常严重,我要做出一个没有瞋恚的念头。别人误会我,“阿弥陀佛”,笑眯眯的。别人毁谤我,“阿弥陀佛”;别人陷害我,也“..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修行才如法:只要求自己,不要求别人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修行才如法:只要求自己,不要求别人没证得之前,你就跟那些已经证得的人学习,证得的人告诉我们,那是性德。哪些东西?给诸位说,十善业道是性德,三皈五戒是性德,道家的《太上感应篇》是性德,..
生命中有很多的障碍
生命中有很多障碍 在某个小村落,下了一场非常大的雨,洪水开始淹没全村,一位神父在教堂里祈祷,眼看洪水已经淹到他跪着的膝盖了。一个救生员驾着舢板来到教堂,跟神父说:神父,赶快上来吧!不然洪水会把你淹死的..
生死轮回
楞严会上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石崖云:三涂一报五千劫,出得头来是几时。楞严经曰: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天台四教义:从..
生根活佛:我们每天都在死
今天早上我接到一位奇怪人的电话,对方直接问我:“你是生根活佛吗?”“是”“我向请教一个问题,可以吗?”“可以的。”他就问:“你怕死吗?”我毫不犹豫地回答:“不怕死。”对方好像不相信,也许是打破砂锅问到..
生活总需要等一等
生活总需要等一等 不要急着要生活给予你所有的答案,有时候,你要拿出耐心等等。即便你向空谷喊话,也要等一会儿,才会听见绵长的回音。也就是说,生活总会给你答案,但不会马上把一切都告诉你。这才有滋味,这才会..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