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与罗刹鬼

繁体

很久以前,在印度的迦尸罗国和毗提醯国之间,有一片旷野。尽管它是通往两国之间最便利的途径,却无论白天、晚上都很少有人经过。

原来,旷野上,常年住着一个名叫沙吒卢的罗刹鬼,喜欢在路上拦阻行人,不许人通过。由于沙吒卢的身长有一丈三尺之高,有着像蓑衣一样的黄色头颅和像是会喷火的眼神,而布满在他全身的鳞甲,像是无数鼓着腮子,等待猎物的鱼。

一天,一名商团领袖,带领着五百位商人旅行至此处,正打算要穿越旷野,队伍中有几位曾听说过罗刹鬼的人,都害怕地不敢前进。此时,这位名叫师子的商团领袖,站出来说:大家跟着我来,不要害怕!这群商人为师子的胆识所激励,便跟随着师子朝旷野走去,途中果然遇到了沙吒卢。师子大声质问:你是谁?为什么在这里挡路?难道你不知道我们要通过吗?师子一连大声地问了三个问题。

只见沙吒卢,用淌着黏液的大口,回答:你好大胆,竟敢从这里经过。你难道不知道这是我的地盘吗?边说边张开像叉子一样的大手,做出拦截的动作。商人见状,退后一步,连忙举起弓箭,咻──的一声,快速猛利的箭,射向沙吒卢。没想到沙吒卢好整以暇地张开大口,便将箭吞入腹中。师子于是再接再厉,接连射出第二支、第三支、第四支、第五百支箭,然而却都同样地没入沙吒卢黑洞洞的口腹之中。同行的商人,看到这样的情形,更加害怕地不敢靠近。尽管只是孤军奋战,尽管握着弓的手已经淌血,不死心的师子,仍然用随手的利器奋力一击。最后,连手上的弓都被吸进沙吒卢的腹中。

面对眼前丑恶而得意的笑容,已经手无寸铁的师子,于是举起右拳,趁其不备地朝沙吒卢打去。但才挥出去的拳头,马上就被吸入罗刹鬼的鳞甲中,任凭怎么用力,也拔不出来。接着再挥左拳,而左拳也一样收不回来;于是改用双脚猛踢,然而这一回,就连双脚也被黏住而动弹不得。不肯罢休的师子,随即用头猛撞,不幸的是,最后连头也被埋没在沙吒卢像鱼腮一样的鳞甲中。只剩下攀附在罗刹鬼身上的背,仍不屈地扭动着。

有些诧异的罗刹鬼,忍不住对他说:你全身都不能动弹,马上就要死了,还白费力气做什么?接着,听见从自己身上,传出了商人坚毅的声音:我的头、手、身躯,虽然暂时被你控制住,但我的心像金石一样坚定,不会为你所困。沙吒卢于是又说:我是鬼中之王,力大无穷,像你这样的人,我已吃掉不知有多少了。你死到临头,又何必说大话!然后又听见师子以无比的信心,说道:精进的力量让我不会绝望,永不疲厌。我将藉精进的力量,和你搏斗到底,决不懈怠!

听到这里,聪明的沙吒卢罗刹鬼,知道自己遇到了精进勇锐、胆识不凡的人,心底由衷地生起了敬意。不但放下了师子,还护送他和五百个同伴,穿过旷野,到达另一个国度。

出自《法苑珠林》卷第二十七

省思

当我们遇到境界时,常常会以为这一次,我一定不行了。于是,举双手投降,甚至没有试着去做任何努力。

经书上说,菩萨行者,于诸梵行,念念进修,精勤无怠;可以不为一切邪论妄计折伏,可以不为世相变迁,可以不为诸佛所舍,也可以受鬼神卫护。然而,因习惯于懈怠,我们对精进的这分力量显然是信心不足。殊不知,精进如弓,可以射破万难;精进如铠,可以抵御外侮。相信,只要不懈废,依着精进的力量,必能带领我们,在每一个疑似无路之处,穿越险阻,而柳暗花明。 

净土法门法师:佛心

净土法门法师:佛心佛心我们要时时刻刻存着一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的心。常常以此来检点、反省自己:我们是不是有这样的心?是这个心,就是佛心,就有资格学佛,有资格往生。在处事待人接物当中,修行要守..

遇到灾难怎么办?

佛告诉我们,境随心转,世界的好坏是由人心善恶所感。我说极乐世界跟我们这个世界没有两样,这是真的。为什么那个世界世尊形容得那么好,有一个道理我们要掌握住,就是那个地方的居民皆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所以极乐..

净土法门法师:佛教在世间就是这一个目标

净土法门法师:佛教在世间就是这一个目标净宗是大乘法,不是发菩提心的,小乘心的念佛念得再好不能往生。为什么?你跟极乐世界不相应,那个地方是大乘人,你是小乘心进不去,佛没有办法带你进去,这是不能不知道的。..

净土法门法师:华藏世界上首菩萨,为什么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净土法门法师:华藏世界上首菩萨,为什么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四弘誓愿末后一句「佛道无上誓愿成」,我们要满足这一愿,决定念佛往生,如果不念佛往生,不修这个法门,成佛道的这个愿非常困难,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因此,..

净土法门法师:你的信心在自己还是在阿弥陀佛?

净土法门法师:你的信心在自己还是在阿弥陀佛?还是先用一个比喻来说明。我们正处在千丈高的悬崖峭壁之下,自己已是困苦潦倒、疾病缠身......周围又是虎狼狮子正在虎视眈眈......悬崖上面有一个大富长者用高音喇叭大..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化解我们的宿世余怨?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化解我们的宿世余怨?可是最重要的,是怎样化解我们宿世余怨,把我们过去生生世世这些冤家对头、怨怼,怎么能把这个问题化解?这个问题化解了,你才能帮助这个社会化解冲突,促进安定和平。如果内..

净土法门法师:你的心本来是佛,现在你的心又念佛,他怎么会不作佛,他当然作佛。

净土法门法师:你的心本来是佛,现在你的心又念佛,他怎么会不作佛,他当然作佛。这几句话对我们现在的人比什么都重要,佛告诉阿难,阿难是我们的代表,就是告诉我们大家。住于念佛者,这是对于末法时期人来说的,末..

造作善业的人

造作善业的人今生喜悦,来生也喜悦;造作善业的人今生与来世都喜悦;他(她)们满心喜悦地察觉到曾经作过的善业。昙弥是舍卫城的佛陀信徒。他很有德行,并且非常喜欢布施。不论平常的日子或特殊的节日里,他都大方地布施食..

净土法门法师:感应道交,总要明白这个道理

净土法门法师:感应道交,总要明白这个道理【解】金刚护法,慈恩覆护,威德冥加。所以真正求佛有感应,必须要具足两个“缘”,没有这两个“缘”,你遇到释迦牟尼佛也会空过。这两个“缘”是什么?第一个是“孝亲”,..

读诵大悲咒功德有哪些

大悲咒共有84句,虽然全咒没有多少字数,但它的每一句咒语意思都是不同的。当大家经常读诵大悲咒后,是能得到菩萨庇佑的,也能从中获得智慧。而且几个经常读诵大悲咒的功德也有不少,那读诵大悲咒功德有哪些呢?下面..

净土法门法师:《无量寿经》寿乐无极第三十二

净土法门法师:《无量寿经》寿乐无极第三十二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简体)寿乐无极第三十二佛告弥勒菩萨。诸天人等。无量寿国。声闻菩萨。功德智慧。不可称说。又其国土微妙。安乐。清净若此。何不力为善。念道之自..

没有什么可以羁绊住你

没有什么可以羁绊住你唐代的丰干禅师在当时颇有名望。一天,他在树林里漫步,山道旁忽然传来小孩啼哭的声音。他寻声一看,原来是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孩,衣服虽然不整,但相貌俊美。禅师问了附近村庄的人家,没有人知道..

洛桑陀美仁波切:不要管别人,管你自己

洛桑陀美仁波切:不要管别人,管你自己有的人顽固:“我的知见对!”你的知见对不对呢?你哪有最高的智慧呢?你哪里遍知一切呢?你不是佛,佛能遍知一切,自己要好好考虑,想想自己是什么样,这个世界实际上哪有对和错呢..

求几本关于佛教入门的书籍~~~

求几本关于佛教入门的书籍~~~别人向你推荐了很多,但不系统。 首先,想了解佛教就绝不能看大部分学者写的书,那些佛学研究者根本就不懂真正的佛法,一直以来不被佛教界所承认 。以马克思那套来研究佛法,吾未知其可..

永海法师:可敬之人

永海法师:可敬之人《增一阿含经》358经 白话解释:佛陀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时,向比丘们说:“有七种人值得世人侍奉、尊敬,这七种人是世间的无上福田。这七种人就是慈祥柔和的人、具有悲悯同情心的人、欢喜布施的..

永海法师:扫地的学问

永海法师:扫地的学问《增一阿含经》二九二、二九三经佛陀在舍卫国时,向比丘们说到:“扫地也是有学问的。扫地的时候,如果不注意五件事情,也是徒劳无功。扫地的人不知逆风,不知顺风,不知把垃圾聚集在一起,看到..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