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雄宝殿的“大雄”是哪尊佛?很多人拜了多年的佛,还说​不上来

繁体

大雄宝殿的“大雄”是哪尊佛?很多人拜了多年的佛,还说不上来

在农村中,追求信仰的老人很多,他们对鬼神之说比较信从,面对年轻人的质疑,他们会念叨“举头三尺有神明”,告诫子女要有敬畏之心,这样才能更好的生活。年轻人虽说不能理解,但也会理解和尊重,很多人在父母的引导下,走上了信仰之路。

我国讲究宗教自由,毕竟宗教都是引人向善的,让每个人的行为都能够被约束,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观。想要干坏事时,想到处处有神明,大家邪恶的想法也会打消。

我国的第一大教是佛教,在很多乡村都能看到寺庙,农村人有事没事就会来到寺庙里参观拜访,求得内心的安宁和踏实。

进入寺庙后,大家就会看到天王殿,再朝里面就可以看到大雄宝殿,也就是正殿,僧侣修行的场所。

很多人并不能理解,大雄宝殿的“大雄”指的是哪尊佛?很多人拜了多年的佛,还说不上来。

其实它就是释迦摩尼的德号,“大雄”理解很容易,就是大英雄的意思,在宝殿中供奉的就是释迦摩尼佛。

在世间生活,每个人都为了争夺名利而活着,大家都期待生活能够变得更好,能享受荣华富贵,在一生中都会追求,就算是赚了太多的钱也不能满足,总认为还不够,还需要再赚,这样才能让自己被别人仰视。

释迦摩尼本是一个王子,在出生后就享受富贵,获拥名利,让天下人为之羡慕,如果他不出家的话,一生都可以锦衣玉食,有美女相伴,掌控整个国家,拥有生杀大权。

他却能抛下王位,从事佛法的钻研和修行,夜间在树下休息、白天四处奔波、每天只吃一顿饭,在修成正果后,创立佛教,传播佛法49年,没有一天享受安逸的生活,每天都会劳累奔波,为了众生的苦乐舍弃自己的青春,一生都投入到佛法的传颂中。

佛教至今2000多年依旧有众多的信徒,这件事情其他人很难做到,因此大家才会将他称之为“大雄”,赞叹他坚毅的品质。

他能够将烦恼抛弃、将欲望斩断,这些事情菩萨都不能做到,因此释迦摩尼才会被人供奉在大雄宝殿内,聆听他的智慧,让我们能够明心见性,能够懂得世间苦恶,了解一切佛法精髓,早日摆脱烦恼。

每个人的信仰不同,对佛法的理解也不同。只要内心安逸踏实,能让自己快乐,那就是值得追求的信仰。

阿弥陀佛的七宝池,是一种什么样的宝物?大多数人不知道

阿弥陀佛的七宝池,是一种什么样的宝物?大多数人不知道在《称赞净土佛摄受经》里,有这样一段经文:“是诸宝池底布金沙,四面周匝有四阶道,四宝庄严甚可爱乐。诸池周匝有妙宝树,间饰行列香气芬馥,七宝庄严甚可爱..

悟显法师:梵网经菩萨戒四十八轻戒,第五不教悔罪戒

悟显法师:梵网经菩萨戒四十八轻戒,第五不教悔罪戒《梵网经》 第五、不教悔罪戒「若佛子。见一切众生犯八戒。五戒。十戒。毁禁。七逆。八难。一切犯戒罪。应教忏悔。而菩萨不教忏悔。同住。同僧利养。而共布萨。同..

每日持诵楞严经感应有哪些

诸位师兄都知道楞严经是佛学的经典之一,而且楞严经作为佛学的万法根本,它自己本身就有着莫大的威力。所以就会有很多的人进行诵持楞严经。而就在很多人修习楞严经的时候他们都会在修持的时候遇到莫大的感应,因此很..

我的心理保健操——刘心武

我把自己城内的居处称做“绿叶居”。居室里的巴西木和大叶绿萝都表明了我对绿叶的偏爱。早在1979年,我就写过一个短篇,叫《我爱每一片绿叶》。爱叶之心,至今不变。我一般在晚上10点开始写作,在优美的古典音乐之中..

我老家的一则县志记载故事,大家怎么看??

我老家的一则县志记载故事,大家怎么看??明朝时候,有一个逃难的落魄家族,姓柳。因为祖上战乱,饥荒,散失了土地,成为流浪家族,一路流浪,从四川流浪到湖南。为了生计,他们从事商业,手工业,私人贩子。后来,..

恣意追逐功名利禄五欲,则苦患无穷

佛陀时代,有一次波斯匿王在静坐中思惟:世间上很少有人得到丰厚的俸禄却不心生憍慢,很少有人不贪着财、色、名、食、睡五欲之乐,很少有人不因嫉妒而恼害他人;大部分的人功成名就后总是骄傲自满,对于五欲之乐总是..

我是这样求子的

我是这样求子的我算过命,说我的婚姻不好,命里有三个孩子。我已经有一个女儿,而且,我过去愚痴,曾经堕胎两次,罪过极大。我的婚姻的确很不美满,在闹离婚期间,开始接触佛法。丈夫很想要第二个,最好是儿子。因为..

慧光法师:慈能予乐悲能拔苦

慧光法师:慈能予乐悲能拔苦慈是悲的母亲,慈悲是佛的祖母。 佛的母亲是谁啊?是摩耶夫人,佛的生身(即色身)是摩耶夫人怀胎然后生子所得。 但是佛之所以能够成就清静的、圆满的功德法身,是因为智慧,所以佛法身的母..

我被嗔心控制的感受

我被嗔心控制的感受学习了忍辱学处后,正好发生了一件事,让我切身体会了一次法义中讲到的“众生被嗔心控制不能自主”的感受。周日去公司加班,计划是审阅上周五下属要提交给我的工作成果,结果一看心里怒火就燃烧起..

我国神话中有着牛头马面的传说,为何不叫马面牛头?这才是原因

我国神话中有着牛头马面的传说,为何不叫马面牛头?这才是原因在我国神话体系中,一直有着牛头马面的传说存在。这二位是中国佛教以及道教共同承认的两尊阴间神祇。他们的形象分别为牛头人身和马头人身。此二尊阴神专..

读地藏经怎么回向

每次读完地藏经后,大家都要记得回向,这样不但能让你的功德会变得更大,还能让你进行祈愿,帮别人超度等等,总之读完地藏经后回向好处是很多的。而读完地藏经后要怎么回向,这个才是最重要的,下面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读地藏经怎么发愿

师兄在念诵地藏经前是需要发愿的,这个内容可以是师兄自己的心愿,直接念诵出来,也可以是念诵固定的发愿文,不管师兄是选择哪种发愿方法,都是要去进行这个步骤的,那么下面我就简单的为师兄分享一下发愿文吧!“祈..

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持诵须知

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持诵须知一、诵咒须知诵持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之前,须先洗面,洗手漱口。然后上香、献花、供水、供果。至诚恳切,念净口、净身、安土地真言各三遍,以净三业,而正身心。 1.净口业真言唵、修利、..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 四十八轻戒 第十五‧僻教戒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十五僻教戒第十五 僻教戒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恶人。六亲。一切善知识。应一一教受持大乘经律。应教解义理。使发菩提心。十发趣心。十长养心。十金..

憨山大师: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

憨山大师: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佛教弟子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利他谓之修福,自利谓之修慧。菩萨发心,勤求无上菩提,菩萨虽知法性空寂,而不舍有为诸行。知法性空,是谓自利,不舍诸行,是谓利他..

戒指有风水戴对戴错大不同

戒指有风水戴对戴错大不同中式文化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蕴含者风水玄机,就连方寸间的戒指佩戴,也有讲究。戴对了戒指能够富贵荣华,一旦戴错戒指可是要起反作用的。戒指戴在不同手指上,含义不同。在国际上,戴在食..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