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让每个人都成为生活中的观世音
今生我们一起膜拜在释迦世尊的金莲座下,终日沐浴在妙法甘霖之中,尽情地吸收佛陀洒落的清凉法水,浇灭了很多埋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烦恼之火,可谓是醍醐灌顶,舒心惬意,大快人心。但这世间又有多少人能像我们这样能够静静的坐下来听闻佛法呢?也许就在这个当下就有很多人在尝受着各种各样的痛苦。因此,当我们决心要成为一个佛弟子的那天起,我们就有一个使命,那就是如何将佛法洒落在世间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个众生都能来聆听佛法的甘露。
这里,我就从佛陀在《普门品》中开示的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化世精神为契机,来谈谈生活中的观世音这个主题。下面我分为三点来讲述今天的主题:第一点,简单描述一下世间的苦难现象;第二点,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化世精神;第三点,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生活中的观世音。
首先讲第一点,简单描述一下世间的苦难现象。当我们站在佛法的立场,热肠而又冷眼的去透视、剖析这个世间的时候,发现奔波在滚滚红尘中的人们,在纸醉金迷,穷奢极欲,以及权力高压下,脸上写满了贪婪、愚昧、空洞、无奈、残酷。为贪一时之口福,将自己的肠胃变成动物有情的坟场,却不知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原同一种性,只是别形躯。儒家尚有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又如孟子所说闻其声不忍食其肉,见其生不忍见其死。但由于众生的无知,不断的造种种业,当业果显现的时候,这一切最终会成为世间种种灾难的导火线。
再来看看人类的生活,现代人普遍感到一个字,就是累,有钱的人叫累,没钱的人也叫累;有工作的人叫累,没工作的人也叫累;当学生时感觉累,毕业了要找工作也累,找不到工作更累。现代人劳动强度越来越大,拿的工资越多,责任也越大;责任越大,压力就越大。在大陆减压这个词可能还不太流行,在港台、国外这个词是非常时髦的。随着经济的转型,人们自己要经商作生意,就要承担更多的风险,有风险心理就难以平衡,心理不平衡就不能安心工作,轻则影响一个家庭,重则影响一个群体。
随着经济的转型,人们的价值观非常紊乱,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很冷漠。在大城市里,住对门但不知对方姓什么的现象很普遍。随着科技的发展,远隔千里发生的事情不到五分钟就会通过电话、网络传播开来,按理说人与人的隔阂要变得小些,但事实是这种隔阂越来越大。年轻人与父母有代沟,听到父母讲话就烦;同学之间要好的还能多说几句,多数都是保持距离。
由于自我保护、自我为中心的意识都很强,人与人之间真诚的沟通就越来越少,结果是自己辛苦,别人也辛苦,还很容易引起误会。我们多数人80%的时间是和家人、同学、同事在一起的,如果关系处理得不好,有了问题不能沟通,那是很痛苦的,所以交流与沟通是一门大学问。
大家都知道观世音菩萨的最大特点是寻声救苦,寻声就是耐心倾听的别人讲。这很有意思,你要想救别人的苦,首先要倾听人家的声音。这里我们就来了解了解观世音菩萨又是如何倾听别人的内心世界呢?这就是我第二点要谈的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化世精神。
第二点,谈谈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化世精神。我们大家都知道,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以来,发菩提心,修菩萨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因圆果满,从而成就广大无边的真如法性,不受时空的限制,化身千百亿,分布十方,普现一切众生前。
在《普门品》中当无尽意菩萨问佛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的时候,佛陀就告诉了我们: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这正如电学上,由电线圈所组成的感应接受频率,若能与某个电台的频率相同,这感应圈便能接受到那个电台传来的信息。所以我们要想得到观世音菩萨的感应,就必须在自己内心深处发起一份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从而形成与观世音菩萨相同的频率,感应自然现前。
因此,观世音菩萨时时刻刻都在观察着我们,无时不刻的都在倾听着我们的内心世界,等待着我们这些浪子回头,我们还在等什么呢?只要发出与观世音菩萨相应的慈悲与智慧,那我们就能得到观世音菩萨的加持与护念。
各位,观世音菩萨就好比一轮明月,众生就犹如水面。假如这水面是湛蓝一色,清澈见低,那明月就自然显现。反过来说,如果这水面混浊不清,那明月就自然不现。不管怎么,明月依然是高悬当空,慧光朗彻,它没有分别,有分别的是水的清澈与否。同样的,观世音菩萨对众生的慈悲是没有分别的,有区别的是众生的内心是否与观世音菩萨相应,所谓一月映千江,千江同一月。只要众生拂除内心的尘垢,放入大慈大悲,则观世音菩萨就能时时在前。
假若得不到观世音菩萨的感应,我们要深刻的反省:一定是我们的悲愿不足,资粮不够,心也不够至诚,本性被贪嗔痴烦恼业所覆障,从而生大惭愧,切不可怨天尤人,生诸疑惑。一个虔诚善信的人,只要对观世音菩萨产生坚定的信念,遇到突然袭击,即便是不祈祷,也能得到佛菩萨的加持,而逢凶化吉。因为祈祷的功能,是由坚定的信念产生的,所以说凡是信念坚定的人,时刻都处在祈祷的功能之中。
但是,我还要提醒大家,不要老是把希望寄托在佛菩萨身上。如果说自己不精进努力,而想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感应,无有是处。因此,我们不仅要与观世音菩萨相应,而且还要将自己化作是观世音菩萨度化众生的一双眼、一双手,从而成就与观世音菩萨相同的品质。
所以我接下来第三点就要谈谈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生活中的观世音。
第三点,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生活中的观世音。刚刚提到我们不能总是把希望寄托在佛菩萨身上,但我们眼前的太多佛教徒包括非佛教徒总是将佛菩萨看成是自己的最终救世主,当灾难来临的时候才想到来求求佛菩萨,这就如经上所说,将一块石头扔到水里,然后站在岸上,祈求佛菩萨的加持,让石头浮起来,你说可不可能?如果可能的话,那佛教就不名为佛教了。要知道,佛教的功能最终还是要让我们自己精进修行,如此才能度一切苦厄,解脱一切灾难。所以,我今天最后一点就是要让我们一起来向观世音菩萨学习,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我们生活中的观世音。
纵观当今世界,已有太多太多的灵魂自愿或被动地放弃了崇高、放弃了真诚、放弃了智慧、放弃了信仰。在鸟笼式的安乐窝里,举头不见青天,四望不见碧绿,人们的心胸变得越来越窄,眼光变得越来越小。伴随着人事交往的日趋频繁,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冲突,也日渐增多,整个社会风气呈现出一片巧取豪夺、投机钻营,群小弄权的现象。
在一片喧闹不已的骚动中,人们空虚而又烦燥的心灵宛如风中摇动的小草一样,得不到一时的安宁,再也没有心情去静静品味生活之流的底蕴,去倾听圣者的教言了。面对此情此景,心中不禁发出无尽的感慨,作为一个人间佛教行者,我们应该胜解观世音菩萨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的慈悲情怀,就让我们自己也像观世音菩萨那样,发起内心的慈悲去帮助利益一切苦难的众生吧。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以宽宏的心量来包容众生,无论是自己的亲朋好友还是怨家敌人,都要以平等的心态去对待一切众生。犹如大海之深广,能容任何污秽之物,且不失去大海的清净;又如虚空之宽大,任何美丑之物,皆能包容无余。所以在人与人相处的时候,不论任何的讥嫌、误会、过失,我们都要以宽宏的心量来包容,如此方能成就一切。
就如泰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更何况在菩萨眼中,众生与自己本为一体,慈济众生就是完成自己的佛道,因为一切诸佛皆因众生而发大悲心,因发大悲心而长养菩萨道,因此众生是我们实践菩萨道的道场,有了慈悲心加持,众生所加诸于我们身上的一切磨难、困厄,都变成醍醐甘露了!
如此,我们不但不用求外在的观世音菩萨,因为我们自己就是观世音菩萨,而且还能成为众生心中的依靠。如果每个众生都能如此的向观世音菩萨学习,成为苦难众生中的依怙,那这世间还有什么灾难呢?那时,这娑婆世界就是一片极乐净土了。
最后,我还是坚信苦海终有边际,漫漫长夜终会有光明的来临,在此,我希望在座的法师居士们,拥有崇高的志愿,诚挚的同情,深密的理智,在日常生活中,充分发扬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度生的情怀,宽恕他人,奉献人生,将自己化作观世音菩萨的一双手、一双眼,就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生活中的观世音吧。
2024-03-17 13:52想改变境遇?这样做或许是最快速有效的方法!
想改变境遇?这样做或许是最快速有效的方法!作者:秦东魁一切外部环境都会随着内部能量场进行转变。我最近看到一个报道,一个没有双腿的残疾人,跑成冠军。他的这个能量场非常强,他能被万物所滋润,不因为身残,就..
念佛不为自己,为了一切众生不再受苦,我这种念佛的观念对吗
念佛不为自己,为了一切众生不再受苦,我这种念佛的观念对吗问:下面一个问题。我念佛不为自己,为了救度父母,希望父母临终时不要受折磨,不要堕地狱,能够得度。为了一切众生不再受苦,我这种念佛的观念对吗?定弘..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 四十八轻戒 第三十‧经理白衣戒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三十经理白衣戒第三十 经理白衣戒若佛子。以恶心故。自身谤三宝。诈现亲附。口便说空。行在有中。经理白衣。为白衣通致男女。交会淫色。作诸缚着。于六..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三课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三课主讲:悟演法师 今晚讲“坐禅”的重要性。末法时代,众生有许多习气毛病,把俗世习气带入佛法修行并且去做义思维,故佛法认知有许多弯路。这也是一个修行过程。但当我们..
慧光法师:菩萨也发财
慧光法师:菩萨也发财以前我讲过,菩萨要不要发财啊? 像寻声救苦的观世音菩萨,一个众生来跟祂说:「观世音菩萨,我现在生病,祈求祢帮我这个病去除」,观世音菩萨用什么方法帮助他?他如果人缘不够广,不认识那个..
性空法师:佛七的经典依据在哪里?
性空法师:佛七的经典依据在哪里?佛七的经典依据在哪里?《佛说阿弥陀经》说:“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
怡僧法师:成佛的理念
怡僧法师:成佛的理念成佛的理念我们从小就有理想,长大了要有所作为,按照这种理想去奋斗。学佛也一样,成佛就是我们的理想。要实现成佛的理想需要发菩提心,菩提心在修行过程中非常重要。大乘经典处处围绕着发菩提..
慧僧法师:口里念‘唵嘛呢叭弥吽’就可以降伏烟瘾
慧僧法师:口里念‘唵嘛呢叭弥吽’就可以降伏烟瘾《佛说梵网经讲录》◎慧僧法师一九八O年讲于万佛圣城法界大学养秋堂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壹 叙说戒原由上慧下僧老法师..
慧光法师:修善益增慈悲心
慧光法师:修善益增慈悲心修善益增慈悲心 要常修善法,善法就是培养我们超越苦的资粮。面对苦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不情愿的去面对,那个苦就会产生种种的烦恼;一个是欢喜的接受,那苦就好像慈悲心。要对众生慈悲是很..
慧能大师开悟后的报告很简单!佛教所有法门修行的目的是什么?
慧能大师开悟后的报告很简单!佛教所有法门修行的目的是什么?『睹纤毫而周性海』,纤毫是什么?就是一微尘,他看一微尘,遍法界虚空界他都知道。真的,惠能大师的报告,不就是显示这个吗?他报告很简单,见性,真放..
悟显法师:应当学习大乘佛法,示诸众生是一切智慧
悟显法师:应当学习大乘佛法,示诸众生是一切智慧「示诸众生一切智慧」,就是让众生能接触到一乘了义,接触到一乘佛法,这个是我们应该做的。「示诸众生一切智慧。」这「示」就是为众生开示,让他了解佛法、了解大乘..
慧光法师:诸圣圆融 相融相即
慧光法师:诸圣圆融 相融相即大乘佛教里面有很多表法。每一尊菩萨都是德,这些全部菩萨的品德总和,就是佛。 所以我们要修,透过一个德的门进入。譬如,透过观世音菩萨的慈悲进入,一门深入,通达到实相。 这个要打..
总是生病,怎样才能让身体好起来?
我总是生病,怎样才能让身体好起来?达真堪布答:自己多去忏悔嘛!身体多病,这是杀业的果报;心里总是有恐惧,这也是杀业的果报。其实谁都有这个业力,只是现在还没有显现。你现在显现了,也没有什么不好,这是往昔..
憨山大师:古德参究机缘颇多,唯有「念佛是谁」最易得力
憨山大师:古德参究机缘颇多,唯有「念佛是谁」最易得力出家本为生死大事。今出家儿,不知生死为何物,但知随波逐流业识茫茫,无本可据。古人参方行脚,访寻知识,单为究明己躬下事。今人行尽天下,历遍丛林,唯鼓粥..
千万不要堕胎,堕胎的女性往往多病!
千万不要堕胎,堕胎的女性往往多病!世间的女子医院、各大医院,电视荧屏充斥着无痛人流、快速人流等等琳琅满目的广告,诱导男男女女们认为堕胎是一件越来越轻松和不必承担任何后果的事情。很多人不相信佛法、大法师..
常说的天堂和地狱到底在哪里?
常说的天堂和地狱到底在哪里?天堂和地狱可以在我们的一念之间。当我们内心被喜悦充满时,这一刻就是天堂;当我们内心被烦恼占据时,这一刻就是地狱。天堂和地狱也可以在人间,有些人过得无牵无挂,洒脱自在,就如身..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